過動症女童降低3C使用度 藥物治療搭配運動狀況好轉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女童小玉從小總是坐不住、多話、難以專心,也常忘東忘西,家長覺得小玉太好動,打罵教導也沒改善,五歲時進行心理衡鑑,經過嚴謹的量表檢測,確認小玉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復健科主任廖宜新與職能治療師陳玫鍈對此指出,在臨床上,規律運動有助於治療過動症孩童!以小玉而言,上小學後漸漸無法配合療育時間,為了讓小玉更專注於課業學習而開始用藥,搭配規律快走運動,降低手機及平板使用度,一年後過動狀況明顯好轉。
過動症是慢性且帶來長期影響 需要多元治療
廖宜新主任表示,過動症已被醫界認定是腦部神經疾病,主要是大腦前額葉區域發育異常,神經傳遞物質分泌失調,產生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等行為,通常是慢性且長期影響個人、師生、同儕及親子關係,並造成負面效應,是一種需要多元治療的疾病。
對於過動症,家長可以簡單判斷,包括孩童難以專注在遊戲或工作、無法排隊等待、坐著的場合不適切的移動、話多、講不聽並持續原有的行為等,若有這些情況或對行為有疑問可至相關院所進行評估。
服藥、認知訓練與運動規劃 也能改善過動症症狀
由於小玉六歲要上小學了,比較難配合療育時間,廖宜新主任與家長溝通希望原本不服藥的小玉可以經由服藥,增加注意力、減少躁動、改善衝動行為,但家長擔心服藥會造成食慾、情緒等問題,會像毒品一樣戒不掉,但其實不會,取得家長認可後,小玉開始服藥並配合運動規劃。
陳玫鍈治療師說,團隊除了對小玉進行認知訓練,還規劃小玉每天傍晚快走2000公尺,跳繩10分鐘,透過每一次運動的單次效益,累積成長期效益,並配合醫師處方用藥,家長也參與親職教育、課業學習技巧訓練等,學習如何指導兒童。家長並和小玉約定,平板、手機使用時間不超過30分鐘,一年後七歲的小玉狀況明顯改善。
長時間使用3C產品恐加重病情 家長應謹慎
廖宜新主任強調,服藥能增加注意力、減少躁動、改善衝動行為;規律運動能影響大腦血流,促進分泌ADHD所缺乏的神經傳遞物質。兩相搭配,並適當規範兒童,大部分能有不錯的成效。臨床也發現,孩童在3C產品時間越久,越不能忍受現實生活的緩慢步調,恐加重病情,因此父母需要更有耐心與孩子約定。
【延伸閱讀】
ADHD治療藥物只是輔助 醫:家庭、學校、醫療和早期篩檢缺一不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5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裘莉基因」讓男性前列腺癌風險增三倍 專家籲40歲起篩檢
倫敦癌症研究所一項新研究顯示,攜帶「裘莉基因」(Jolie gene,BRCA 1或BRCA 2突變)的男性罹患侵襲性前...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加熱菸開賣首日 衛福部長突襲稽查:公開銷售狀況恐挨罰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日前核准美國、日本兩家業者共14款加熱菸菸柱及4款組合元件在台上市,今(17日)起連鎖超商正式開賣,開賣首日,衛福部長石崇良親率稽查小組突擊檢查北市店家,強調「依法開放不代表鬆綁菸害防制」,並呼籲媒體與業者不得報導市場反應或銷售狀況,否則恐觸法受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立霧溪水漫淹燕子口步道!下游部落、電廠近千人急撤離
花蓮縣秀林鄉台8線175.5k靳珩隧道西口附近的舊台8線道路旁太魯閣峽谷,今上邊坡發生崩塌,大量土石阻塞立霧溪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到下午4時許,目前溪水已漫淹至燕子口步道、台8線。公路局推估晚間7時溢淹至台8線公路,天祥至太魯閣路段晚間5時30分只出不進,晚間6時全面封路。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更年期女性注意!約2成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教怎麼預防
根據國健署統計,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為協女性健康度遺更年期,國健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朋友支持(Friend),讓更年期享健康。響應每年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日」(World Menopause......
風傳媒 ・ 1 天前
全穀物磨成細粉竟喝出高血糖! 醫:等同「液態白飯」
一名35歲的設計師小陳為了改善外食習慣,特地買有機十穀粉,每天上班前都會泡一大杯當早餐,心想這樣既省時又健康。然而持續飲用約5個月後,在公司健檢時發現體重莫名增加,腰圍從32腰變成34腰,更讓他驚訝的是抽血報告顯示糖化血色素偏高,醫師甚至提醒他要小心糖尿病風險。小陳完全無法理解:「我連手搖飲都不喝了,每天喝的穀粉也沒加糖,怎麼會這樣?」
NOW健康 ・ 1 天前
台灣「三明治族群」好發乳癌! 醫曝抗癌雙塔助存活更久遠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衣綸/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且國內統計發現,台灣乳癌病人的確診年齡比歐美提早10至20年,好發於40至50歲的中壯年族群。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郭雨萱臨床經驗,這些同時肩負家庭經濟支柱與主要照護者角色的「三明治族群」,常背負著「不能倒下」的壓力,即使身體不適,仍心繫著家庭,此時唯有醫療與親友陪伴雙管齊下,才能...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漲飛快!超狂對比圖曝光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段昨晚間發生崩塌,今天早上公路局施工人員發現時已形成堰塞湖,水位更是快速上升!早上10點鐘林保署、公路局前往查看時,水位距離路面還有10公尺,但是到下午4點左右已經淹到燕子口步道,由於步道與公路有1到2米落差,因此約5點左右水已經淹上台8線公路!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青少年安眠藥四年使用翻倍!「非醫療」比例竟高於成年人
青少年失眠問題日益嚴重!國衛院分析顯示,12至17歲青少年使用鎮靜安眠藥的比率從2014年的0.4%上升至2018年的0.8%,短短四年內翻倍,且非醫療使用比率高於成年人。專家指出,青少年失眠主因包括3C產品使用、家庭與學業壓力、社群媒體比較心理等,而在AI時代,過度依賴科技也可能加劇心理健康問題。專家們一致認為,AI時代雖然提供便利工具,但過度依賴可能導致失去真實人際互動,反而產生負面效果,尤其對正處於成長關鍵期的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
告別換季過敏靠「10大寶藏營養素」!快避開2發炎地雷
「哈啾~」一聲響起,換季過敏又來報到!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除了用藥控制外,飲食上的營養補給也很重要。民眾可透過攝取蘋果多酚、葉綠素、番茄紅素等明星抗過敏營養素,搭配規律生活與良好作息,就能幫助免疫系統回
健康2.0 ・ 1 天前
「小酌怡情」寫在基因裡? 研究:黑猩猩愛發酵水果等同每天喝一瓶台啤
閒暇小酌,享受微醺——這個喜好可能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而是3000萬年前靈長類祖先遺傳下來的喜好。一項在非洲進行的深度研究發現,黑猩猩每天從熟成水果攝取的酒精量,接近一瓶330毫升的台灣金牌啤酒...
環境資訊中心 ・ 1 天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全面備戰!職棒總冠軍賽1萬8千張秒殺 桃捷啟動疏運計畫
中華職棒36年總冠軍賽第4戰即將於10月22日在桃園樂天棒球場開打,18,000張門票開賣後隨即完售。為確保球迷往返球場交通順暢,桃園捷運公司已啟動大型活動疏運計畫,成立現場指揮中心即時掌握人流與列車動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輝達不等了?北士科總部選址出現新轉折 轉攻T12地號
根據《東森新聞》報導,原先被視為首選的新壽T17、T18基地,因北市府與新光人壽協商進度卡關,先前輝達看中北士科的T17、T18土地作為總部預定地,但因地主新光人壽與台北市政府雙方在土地鑑價機制與解約條件上意見分歧,協商陷入僵局,外界甚至揣測該案可能觸礁。隨著其他縣...
CTWANT ・ 6 小時前
100球不是極限!「投手大谷」解除封印力拚率隊橫掃釀酒人闖世界大賽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明(10/18)將掛帥先發,雙刀出鞘,力拚以「投打二刀流」身分率隊4:0橫掃釀酒人,劍指世界大賽,主帥羅伯斯(Dave Roberts)今受訪透露,「投手大谷」明天將解除封印,沒有任何投球限制。
FTV Sports ・ 1 天前
MLB季後賽》大谷翔平先發6局飆10K、打擊三響砲史上第一人 領道奇進軍世界大賽拚連霸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國聯冠軍賽,洛杉磯道奇對決密爾瓦基釀酒人賽事,今天(18日)第4戰於道奇主場Dodger Stadium進行,G4推派「二刀流」大谷翔平掛帥先發,這也是大谷在季後賽中第2場先發。
Yahoo奇摩運動 ・ 16 小時前
正面回擊「婚變傳言」 連戰二媳婦全說了!親揭家世背景
國民榮譽主席連戰與愛妻連方瑀去年鑽石婚宴上,不見媳婦路永佳身影。路永佳近日主動談及此事,有關婚變傳言全親自回應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
MLB》大谷翔平單場雙響 創季後賽投手第1人紀錄
在自己先發主投的比賽,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走出季後賽低潮,在對密爾瓦基釀酒人的國聯冠軍賽第4戰前3打席2度開轟,成為大聯盟季後賽史上第1位單場雙響砲的投手。
TSNA ・ 17 小時前
外星人為何不聯繫人類? NASA科學家爆「他們早就覺得無聊了!」
人類長久以來探索外太空,也好奇,若宇宙真的有外星生物,為什麼他們始終不與我們聯繫?美國太空總署NASA天體物理學家羅賓柯貝特(Dr. Robin Corbet)近日提出一個新理論,指外星人其實曾經試著尋找過我們,但後來「覺得太無聊」,就放棄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