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不敵通膨,成熟世代該如何守住財富?
▌錢存在銀行,退休金為何愈存愈薄?
許多熟齡族習慣將大部分資金放在銀行中,認為存錢是最保險的投資,且當年存款利率高,然而,如今金融環境早已大不相同,現階段銀行定存利率長期僅維持在1%左右。除此之外,最大的問體主因還是來自於”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每年約以2%~3%增長,當存款數字沒變,物價不斷攀升,導致實質購買力不斷下降。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生活必需品的漲價,二三十年前,一碗牛肉麵可能只要50元,如今卻要150元,相同的1,000元,在過去能支撐三餐數日,如今卻僅能應付幾餐。長期下來等於存得越多,實際價值卻越來越少。
▌年齡增長與醫療開銷,讓退休金壓力倍增
除了生活的基本開銷外,隨著進入65歲以上的成熟世代,醫療與照護需求逐漸攀升,退休金的支出壓力往往比想像中的更大。根據統計,台灣長者平均一生花在醫療費用上的金額往往超過數百萬元,尤其是慢性病治療、長照服務與藥物支出,屬於持續性且無法避免的開銷。
這些醫療與照護支出,對長者來說就像「隱形通膨」,在不知不覺中逐步侵蝕退休金。若再加上壽命延長,退休後動輒就是20~30年的生活期,往往讓人感嘆:活得越久,反而生活越困難。
▌退休後的財務守護 穩健規劃每一步
進入成熟世代後,生活重心已不再是賺取更多財富,而是如何守住身體健康與現有資產,確保生活品質與醫療照護的安全。退休生活重點應該先盤點現有財務狀況,清楚掌握現金存款、股債、房產及保險等資產,並評估每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醫療支出與其他不定支出,了解退休後的資金缺口。
守住財富的關鍵核心在於以低風險投資為主,透過分散投資降低單一風險,並保留足夠的流動性應急金,以應對突發醫療或長照支出。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退休族可將資金投入較穩健的理財工具,例如:ETF、定存、國債…等,對於有經驗的投資人也可以利用高股息股票來提高對抗通膨的策略。
然而,無論選擇哪一種投資方式,都應定期檢視資產配置,避免高槓桿操作,保持理財策略簡單且一致,同時適時調整以應對生活支出與市場變化,降低未來風險的不確定性,這才是守住財富、降低風險、抵禦通膨的關鍵。
【閱讀更多文章請至:財富覺醒 世代大不同-理財周刊25周年慶專題系列】
--
其他人也在看

退休金不是提款機!公股行揭退休族五大理財陷阱:通膨、金援子女最致命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年新增的退休人口愈來愈多,「如何不讓退休金變成坐吃山空」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焦慮。雖然不少人一輩子勤儉存錢,但公股銀行觀察發現,許多退休族仍在財務規劃上栽了跟斗,最常見的五大陷阱包括低估通膨、誤判投資風險、衝動消費、過度金援子女,以及忽略醫療與長照成本,最後讓原本規劃好的養老金逐漸「漏光」。
賣厝阿明 ・ 3 小時前
工程師靠投資翻身買3,000萬房!直雲「4面向選股法」多空都贏大盤
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工程師出身的直雲,不是富二代,也沒有金融背景,從研究籌碼與基本面起家,用18年練就4面向選股法,創造高勝率,更因此買下3,000萬房產,證明投資是最公平的翻身之路。 直雲 小檔案 國立中正大學資工碩士,現職為科技公司軟體技術經理,在念碩士時,便投入市場,...
Money 錢 ・ 1 天前
台幣升值!資產大風吹:你該如何把握這波換匯黃金期?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新台幣的急速升值常引起廣泛討論。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在今年從年初的33強勢升值到29,又回升到近期的30.6。許多投資人會問:「台幣現在這麼強,是進場的好時機嗎?」。投資人不僅要看匯率的漲跌,更要理解其背後的意義與策略。台幣升值代表你的新台幣購買力變強,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你用更低的成本進行海外資產配置,為資產增值創造空間。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黃仁勳喊AI時代「水電工最搶手」 人力銀行曝:薪資3年成長20%、突破55K
AI教父黃仁勳日前表示「如果你是電工、水管工或木匠,我們將需要數十萬人來建設這些工廠」。其中也提到這些工種將成為未來職場的重要支柱。1111人力銀行數據顯示,高中職學歷的水電工,工作資歷不滿1年的平均薪資為4萬6,400元,而工作年資滿3年後,薪資突破55K元,成長20%。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夾心世代壓力解方:為子女規劃一輩子的現金流
身為35至64歲的父母,正處於人生中最為忙碌且充滿壓力的階段。身上肩負著事業發展的重任,同時也需要養育子女,從學齡前的教育費,到未來的大學學費,甚至是他們成年後的第一桶金,每一筆花費都牽動著父母的心。 在台灣許多父母仍習慣將子女的教育基金或未來準備金放在傳統的定存或儲蓄險中。然而,面對通膨的侵蝕與低利率環境,這些傳統方式的報酬率往往難以跟上物價上漲的速度。現在越來越多父母使用定期定額搭配ETF這類相對穩健的工具,為子女打造一份持續且穩定的財富,讓他們在未來能擁有更從容的選擇權。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華新集團拚作帳,信昌電股價衝第三波
信昌電(6173)為具備陶瓷粉末、晶片電容與電阻自製能力的被動元件廠,產品涵蓋AI伺服器、電動車與5G基地臺等高階電子應用。 據悉,傳統伺服器每台約使用2,000顆MLCC,但AI伺服器因多顆GPU需求,MLCC用量飆升至2萬顆以上,為傳統的10倍,AI伺服器中高容值MLCC用量佔比高達60%。
理財周刊 ・ 1 天前
中古社區裝電樁有多難?925萬電動車位一次買4個... 知名豪宅主委喬3年「老鄰居仍說不通...」豪客就怕沒電充|好宅報報
隨著電動車成為兼具環保、科技與新世代身分的選擇,能即插即充的車位也成為豪宅標配,年初實價登錄揭露,信義計畫區知名豪宅「首席公館」車位成交單價925萬元,刷新全台停車位售價紀錄,讓外界意識到,推升價格的關鍵除了地段外,電動車樁、配電設備與貼心設計也能加值賣點。畢竟對多數社區而言,從電力負載、管委會共識到符合申請法規門檻,不少社區想實現「回家充電」至少費時3年起跳,也難怪有越來越多建商或車主們明碼開價,把可充電當成價值新密碼。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
七成基金經理人績效輸給大盤! 富時羅素揭ETF勝出關鍵
全球資金版圖正悄悄改寫。根據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最新分析,全球投資資金正從主動式基金大舉轉向被動式ETF,2023年起,被動資金總量正式超越主動基金,宣告投資市場邁入「ETF時代」。
理財周刊 ・ 1 天前
1314 期封面個股趨勢追蹤 :鴻海上看400 蘋概股飄香
上期鎖定的封面個股,將分享鎖定個股的最新表現與基本面動態,分享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獨立判斷並自負盈虧。
理財周刊 ・ 1 天前
普發一萬分流登記入帳起跑,11/12拿到錢內需大振?出口挑戰24紅,有望衝5千億美元?|今周重磅
普發一萬週三(11/5)起進行分流登記,只要透過網站登記,經核對個人資料後,後續1萬元現金就會直接匯入帳戶,要留意的是,網站登記將採身分證或居留證尾數分流,首日僅尾數為0、1的民眾可登記。 只要完成登記,預計1萬元款項將於11月12日晚間起,依照銀行作業程序,陸續入帳至個人帳戶,普發總額達2360億,預期會有何經濟效益? 在AI持續推波助瀾,加上新品拉貨潮,台灣出口可望達成連續第24個月正成長,更提前在10個月就衝破5千億美元大關,創全年歷史新高。 美國川普政府主導的芬太尼關稅、對等關稅,引用了《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法令,只是遭指違憲。美國高等法院預計周三(11/5)舉辦聽證會,川普政府能否在二連敗後取得勝利? 1、普發一萬來了!對國內經濟有何助益? 2、我出口挑戰24紅 估本月衝破5千億,刷新歷史新高 3、對等關稅合法性關鍵一役 美最高法院召開聽證會
今周刊 ・ 1 天前
曹興誠公開信批鄭麗文成「專寵」:妳太得意可能為虎反噬!喊不懂為何她會變成「反民主統派」
國民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俄國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引發熱議,曾替鄭麗文書寫序的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表示,成為國民中的「專寵」,可能鄭麗文會很開心;「是無視人權、無法無天的,妳去為虎作倀,必定為虎反噬」。 對此,國民回應,曹興誠若真想談兩岸,就請先放下政治操弄,先為他自己造成的大罷免公開、誠懇地道歉,再來談所謂的國家方向。
今周刊 ・ 1 天前
年輕世代面對低薪與高物價的生存法則
在台灣,18 至 34 歲的年輕人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主計總處數據,近十年實質薪資幾乎停滯不前,2024 年平均薪資約 4 萬 3 千元,但多數新鮮人起薪僅落在 3 萬元上下。與此同時,房價持續高漲、租金與食品價格連年上升,通膨侵蝕了原本就有限的購買力。這一代人被戲稱為「月光族」並非因為揮霍,而是因為在結構性的經濟困境中,努力也難以累積資產。 這樣的現實,讓許多年輕人出現焦慮、倦怠甚至「躺平」的心態。但在無法立即改變大環境的前提下,找到「自救之道」成為關鍵。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記憶體別只顧著追!專家:見「3警訊」快下車
AI伺服器推升HBM、SSD需求暴增,帶動記憶體廠股價上揚,南亞科近期持續走強,11月3日盤中一度來到145.5元創新高,部分投資人想獲利了結卻不知何時該下車。對此,群益投信經理人沈萬鈞在「CMoney理財寶」的影片中提出「3大下車訊號」,包含觀察毛利率是否超過台積電、公司營收是否暴增、是否加入ETF等。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雨鞋防水難透氣 留意包覆性與衛生
每年秋冬,東北季風陸續報到,北台灣下雨的天數變多,下雨天,不少人喜歡穿拖鞋在外面活動,因為覺得比較輕便,透氣而且不怕溼,也減少雙腳被悶在鞋子裡面,不舒服的感覺。不過,卻會增加滑倒的風險,到底下雨天...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國民竹市新主委王志豪喊團結 談藍白合籲放下成見
國民主席鄭麗文公布各縣市部主委人選,新竹市由軍系黃國新部主委王志豪接任。王志豪上任後首度受訪,強調首要任務是「爭取向心、健全務」,以組織戰備為基礎推進選舉布局;至於基層員憂心民眾誠信等,他則認為不需過度懷疑,應放下成見,一起為人民做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防疫菜單! 台南四神湯老店改賣"雞肉碗粿" 豬排店改賣炸油魷魚
南部中心/陳姵妡、鄧山田 高雄報導豬瘟防疫期間,各式豬肉料理都受到影響,有些業者店休,也有業者推出創意料理,像是台南在地57年的四神湯老店,乾脆改賣雞肉碗粿加上菜頭湯,也有豬排店老闆改賣炸魷魚,而以藥膳排骨湯聞名的店家,則推出雞絲麵跟鴨肉湯,成為防疫期間的限定創意菜;不過,變通歸變通,業者還是希望豬瘟解禁不要再有變數,儘快回歸正常作業。藥膳排骨業者因為沒豬可賣,推出雞絲麵跟鴨肉湯當作防疫菜單。(圖/民視新聞)雞肉絲涼麵、香菜皮蛋雞肉麵跟酒香鴨肉湯等餐點擺一桌,這是台南以藥膳排骨湯聞名的威記,特殊時期,推出的防疫菜單。藥膳排骨業者張威展:「那我們主要是賣排骨湯,現在都沒有豬肉可以用了,所以我們今天採用,雞肉跟鴨肉的料理,去做輔助因應政策,然後提供給消費者。」香噴噴的酥炸魷魚,堆在高麗菜上,這是台南知名金華路的愛心豬排店,沒肉可賣的狀況下,只好改賣魷魚套餐,短短幾天就業績下滑兩成,老闆乾脆店休出國。金華路豬排店業者洪啟順:「豬肉都短缺,然後再加上我們都用溫體豬肉,大概營業額都下降了一兩成左右,剛好非洲豬瘟沒有肉了,所以就安排出國這樣子。」台南在地57年的四神湯老店,但店外掛起大大的紅字,寫著雞肉碗粿限定,推出獨家創意菜。(圖/民視新聞)同樣想出變通辦法的,還有台南在地57年的四神湯老店,雖然沒有營業,但店外掛起大大的紅字,寫著雞肉碗粿限定,推出獨家創意菜。民眾:「我覺得這個雞肉碗粿也蠻稀奇,吃太久豬肉的碗粿,其實可以嚐嚐看雞肉的,雞肉應該蠻值得體驗的。」民眾:「可以啊,因為我覺得沒什麼差,雞肉是可以的,因為小朋友比較喜歡吃雞肉。」只要碗粿好吃,雞肉豬肉客人都買單,不過老闆透露,雞骨頭的處理上比豬骨麻煩許多,希望豬瘟快點解禁,恢復老店傳統口味。四神湯名店老闆娘張小姐:「豬肉不行的話,那我可不可以想一個,其他的肉品來替代這個,好像也蠻好吃的,落差不大所以就給它推出來了,豬瘟限定這樣。」只要原料用豬肉,各種小吃通通受到影響,有業者乾脆休息,也有業者推出創意料理,成為防疫期間的限定創意菜。原文出處:防疫菜單!台南四神湯老店改賣「雞肉碗粿」 藥膳排骨湯店推「雞絲麵、鴨肉湯」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豬肉短缺不用慌!土城醫院營養師:豆魚蛋肉均衡吃更安心台中火車站「1男突倒地」 無呼吸心跳急送醫非洲豬瘟爆發就是台中怠忽職守! 許美華轟:市府從頭到尾都在說謊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建商霸凌住戶實錄!南部建案一樓停車場變店面,住戶被嗆 檢舉我啊
「來檢舉我啊!誰檢舉的告訴我」雲林台1線旁某建案住戶指控,建商強硬將一樓停車場改為店面,還嗆聲住戶,讓全棟住戶活在安全疑慮中。「一樓原本是停車場,現在全部被規劃成店面!」雲林一名購屋民眾氣憤投訴,購買當地建商在斗南台1線旁的建案後,赫然發現建商竟將一樓停車場全數改為商業空間。當住戶質疑公共設施空間遭佔用、逃生動線可能受阻時,建商竟不耐煩地回應:「來檢舉我啊!」
賣厝阿明 ・ 1 天前
王義川2026桃園對決張善政?白營主任爆地方真實狀況:比較常看到綠營這大咖
2026地方大選腳步逼近,各派都摩拳擦掌準備角逐,在桃園市長的人選上,民進日前傳出立委王義川有望被徵召參戰,相關消息引起外界高度討論。對此,民眾社會發展部主任張清俊在廣播節目《POP大國民》透露,自己在地方跑行程的時候沒看到王義川,反倒是很常看到綠營這人在走動。民進2026挑戰「光復」桃園,不分區立委王義川在內及支持者間呼聲最高,不過王義川本人被媒......
風傳媒 ・ 7 小時前
台灣人心中「東京最失望景點」出爐 網:根本像中壢
日本旅遊YouTuber秋山由菜近期發布「東京最讓人失望的5個景點」影片,引發各國網友熱議。旅日達人林氏璧見此現象,隨即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起台灣版調查,結果顯示上野阿美橫町以17%的比例奪下台灣人心中東京最失望景點第一名。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