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股票遭大戶清倉 後市分析一次看!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一夜之間,大家都在賣輝達。熟諳科技業操盤手「萬鈞法人視野」粉專寫道:這兩天你打開新聞,看到的關鍵字大概是這幾個:Thiel (科技大佬Peter Thiel)清倉、橋水減碼、軟銀獲利了結,再配上美國公共債務創高、長天期殖利率拉升、地緣政治升溫、央行反覆進場干預,然後結論是:系統性風險在升高,聰明錢開始對高估值科技股踩煞車。
但同一時間,選擇權市場給出的訊號是:這場財報公布,有機會帶來高達 7% 單日波動,換算的是接近 3,200 億美元的市值位移,可能創下美股史上最大單日財報行情之一。也就是說,大家嘴巴上在說「風險」、「減碼」,資金卻還是認真排隊,準備對這份財報做出反應。
站在資本市場的角度,這一季的輝達財報,比較像是一場 AI 資本支出循環壓力測試。上一季公司交出 467 億美元營收,年增 56%、季增 6%,資料中心就佔了 411 億美元,毛利率維持在七成以上,本來就已經是一份幾乎挑不出太多毛病的成績單。這一季,市場共識大概落在 548 到 550 億美元左右,EPS 約 1.2 多美元;我跟熟悉外資討論,他們模型則是把營收往上推到 569 億美元,等於是站在 Buy Side 偏樂觀的那一側,跟 Bloomberg 共識之間多抓了將近一個季度的成長空間。差別在哪裡?核心只有一點:把 Blackwell 這一波產能爬坡的速度,評估得更激進一些。
財報不只看Q3 市場預支好消息?
如果把時間軸再拉長一點來看,這次財報真正的主軸,其實不是「第三季能不能再一次大幅擊敗 Sell Side 預期」,而是「市場已經開始用 2027 財年來幫它算估值了」。Blackwell 現在已經全面投產,B200 進入量產、B300 開始陸續出貨,第四季接棒的是 GB300 伺服器整機放量,背後對應的是雲端服務商一波又一波的資本支出上修。從美股過去幾季的財報來看,無論是美系 CSP 還是部分中國以外的大型客戶,對 AI 基礎設施的預算,其實一路都在加碼,只是節奏有快有慢。
接下來的關鍵在於:市場現在看的,已經不只是接下來四個季度。黃仁勳在 GTC 上講得很清楚,Blackwell 在 2025 年下半年到 2026 年下半年的生命周期,營收有機會做到 5,000 億美元,這句話等於直接把大家的試算表往 2027 財年再往後延伸一年。
結果就是,Bloomberg 對 2027 財年的營收預估,短時間內從大約 2,650 億美元被往上修到大約 2,934 億美元,上修幅度達到兩位數,Buy Side 和 Sell Side 之間原本的預期落差,幾乎被拉平。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很難再期待「財報一公布,數字遠超預期、股價立刻噴出」這種戲碼天天上演,因為市場早就把未來幾季的好消息,預支了不少進來。(這跟選擇權市場看到可能會有法說後股價大波動又有所矛盾。)
GTC談話藏解 輝達財年看到2027
還有一個比較微妙的地方,是營收認列的時間點。這一兩季,可以明顯感受到晶片出貨給下游組裝廠、機櫃廠的節奏,快過最後整機出貨給雲端客戶的步伐,這中間必然會累積一段時間差。當 GB300 在第四季開始大量出貨,如果公司想要讓 Blackwell 的營收軌跡更貼近整體 AI 伺服器實際上線的節奏,不排除會把部分 2026 財年第四季的 GB300 營收,挪到更後面的 2027 財年才認列。這件事短期不會改變現金流,但會影響市場用哪一年當作估值的基準,也就是影響「故事說到哪一段」,而不是故事本身是否結束。
大股東清倉為何? 避開高點風險
Thiel、軟銀這些資金體系,在輝達上面賺到的不是幾個百分點,而是倍數報酬;當公司市值一度逼近 4.5 到 5 兆美元,佔 S&P 500 權重大概 8%,再加上美國財政赤字居高、利率路徑不確定、地緣政治隨時可能冒出黑天鵝,對這種系統性關鍵資產做一些風險控管,其實是很合理的組合管理動作,而不一定是對輝達基本面翻空。換句話說,他們反應的是整體風險與報酬比的變化,而不是判斷 AI 需求從明天開始結束。
所以這次財報前,萬鈞法人視野的思考是第一,短線數字我偏向相信會超預期,甚至有機會在營收與每股盈餘上,再壓過一次目前的 Street 共識,這來自 Blackwell 出貨動能與 CSP 資本支出上修的疊加。第二,股價的反應不一定會跟數字同方向,因為市場已經先把 2027 財年的高成長故事寫進估值裡面;在這種預期拉滿的環境下,真正能左右股價的,是管理層對 Rubin 時程、產品輪替、軟體與平台策略,以及中國市場合規解法這幾個長線議題的說明。
第三,也是我最在意的,是這次法說會會不會開始出現「AI 資本支出進入新常態」的語氣:不是簡單的「再成長幾倍」,而是更明確地描述不同產業、不同地區,在 AI 基礎建設投入上的分層邏輯。那會決定這一波循環,到底是一場超長的景氣循環,還是一個新的產業結構。
別被短線牽著走 法說會願景有解
對投資人來說,把輝達當成單一股票來看,很容易被短線波動牽著走;但如果把它當成全球 AI 資本支出溫度計,那這一季財報的重要性,就不只是盈餘多少超標,而是它告訴我們:在資本市場開始對風險更敏感、美國公債壓力還在升高、地緣政治噪音不斷放大的 2025 年底,企業端還願不願意、敢不敢繼續大幅投資在 AI 基礎設施上。
數字會在財報那一刻揭曉,但真正值得花時間去聽的,是法說會裡那些關於 Blackwell 之後、Rubin 之後,整個 AI 生態系要走向哪裡的敘事。這些,才是決定這家公司三到五年價值區間的關鍵,而不是市場今天願意給它五十倍還是四十五倍本益比的那一點差距。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快檢查!不是炎黃子孫? 這四個姓代表你可能戰神後代
「這室溫」是生死關鍵!研究:低於「它」會血壓飆、易心梗中風
靠關鍵字賺一波 技巧不藏私!
勞動部發錢了! 請領資格一次看
其他人也在看

現金股利1.8元!「這檔」前三季穩賺124億 不排除加碼股票股利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受美股重挫拖累,台股本週(11/17~11/21)走勢震盪,終場加權指數週跌962.56點、跌幅3.51%,收在26,434.94點,失守2萬7千點...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慘崩近千點!輝達財報亮眼也無力回天? 專家點破「這走勢」就是反轉訊號…曝光下一步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台股在美股重挫的壓力下失守關卡,加權指數上周五(21日)終場大跌991.42點、跌幅3.61%,收在26,434.94點,市場情緒急凍。...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輝達利多出盡?美股變臉崩跌 高盛揭9大警訊:市場已傷痕累累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亮眼財報一度帶動股市強漲,美股四大指數齊翻紅,然而漲勢卻未延續,週四(20日)美股盤中全面反...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大哥大手筆撐場!先砸111億搶進金控王12萬張 再擲102億掃貨全球IC測試龍頭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受美股重挫拖累,台股本週(11/17~11/21)終場加權指數週跌962.56點、跌幅3.51%,收在26,434.94點,失守2萬7千點大關。根...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談台美匯率聲明後台幣走勢!陳鳳馨揭美國真實目的 預言這時間「台幣將升值」
英國《經濟學人》近期報導直指台灣患有「台灣病」,台灣為提振出口競爭力和擔心保險公司倒閉,因此央行必須控制新台幣升值,此即為台灣病的問題。與此同時台灣央行和美國財政部14日簽署了有關於匯率安排的聯合聲明,強調央行每半年需提出一份央行干預匯市的相關報告。對此,媒體人陳鳳馨在網路節目《風向龍鳳配》中指出,《經濟學人》和美國官方的關聯度不高,並未密切綁定,因此兩件事......
風傳媒 ・ 18 小時前
記憶體迎獲利了結下車潮!自營商單週猛砍「4檔記憶體大廠」逾3.1萬張 提款近21億元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本週(11/17~11/21)受美股重挫影響,終場加權指數大跌962.56點、跌幅3.51%,收在26,434.94點,失守27,000點大關。根...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翻車啦!富喬飆漲後重摔 爆1255萬元違約交割
根據規定,如果在「T+2」上午10點前,投資人交割帳戶內的餘額不足,銀行扣不到投資人應該要繳交的交割價款,就會發生「違約交割」。依時間推算,違約交割的投資人實際交易日應落在 11/19 本周三。富喬19日下跌5.74%,20日隨即直奔漲停,21日則回檔5.43%,近三個交易日股價...
CTWANT ・ 1 天前
不畏台積電暴跌!大摩高喊目標價1688元「列Top Pick」 多檔台廠供應鏈同步看旺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台積電股價21日大幅回檔,收在1385元、重挫70元,市值單日蒸發1.81兆元,並拖累大盤下挫超過562點,不過外資依然力挺這檔科...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這家」被動元件廠獲法人大力加碼 21日爆量噴漲停
蜜望實主要為電子零組件代理商,長期代理日本知名被動元件品牌,在台擁有穩定通路優勢。21日成交量達4萬6594張,回顧近期走勢,近5個交易日累計上漲28.09%,勇奪強勢股王。蜜望實日前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10月自結損益,營收達6.42億元,年增59.31%;歸屬母公司淨利達1.15億元...
CTWANT ・ 1 天前
小兒連九週狂買00882!又砸破2.6億攬入00881 國家隊反手倒貨2萬張...提款5.5億元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上週(11/17~11/21)崩跌962.56點、跌幅3.51%,收在26,434.94點,連帶週線迎來連3收黑。在ETF方面,國泰永續...
FTNN新聞網 ・ 8 小時前
挑戰2028年獲利百億?自營商狂撈「這檔」破萬張成買超王 再砸1.9億補貨廣達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上週(11/17~11/21)週跌962.56點、跌幅3.51%,收在26,434.94點。據證交所盤後公布籌碼動向,自營商(自行買...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一片AI懷疑聲浪中...三大法人砸近47億連9週狂買日月光! 再斥26.5億元狂掃南亞4.6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台股上週(11月17日至11月21日)加權指數狂跌962.56點,跌幅高達3.51%,收在26434.94點,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075.32億元,觀...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無畏黑盤飆2根漲停!「這檔被動元件」登台股撐盤俠…週漲幅25.4% 近3個月狂漲222%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台股上週(11月17日至11月21日)加權指數大跌962.562點,跌幅高達3.51%,多檔個股翻黑下挫,不過被動元件族群受惠於中國龍...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台股爆摔991點!外資狂倒「高股息ETF」3檔破7萬張 再提款0050達89億...連賣33天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昨(21)日終場加權指數收在26,434.94點,崩跌991.42點,跌幅3.61%,創下史上第6大跌點。據證交所盤後公布籌碼動向,外...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美股大波動下怎麼做?利多不漲的三個關鍵
美股上週劇烈震盪,盤中一度大漲、隨後急轉收黑,指數高低落差上千點。雖然輝達最新財報優於市場預期、Google也拋出新一波AI應用訊號,但行情沒有一路走高,反而在尾盤翻黑,讓不少投資人開始懷疑「是不是要反轉了」。對此,「鉅亨買基金」認為,這波下跌更接近短線情緒的過度反應,而非景氣或AI需求出現趨勢性轉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4 分鐘前
安世轉單效應引爆!法人點名「這檔」吃最多紅利喊買進 目標價105元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中國因不滿荷蘭政府日前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凍結安世半導體資產,因此限制相關功率元件出口,作為報復荷蘭手段,台廠強茂...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兆級ETF挑戰遇阻!0050再遭外資猛砍201億...「連賣第10週」 6檔高股息也被大出清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本週整體(11/17~11/21)下跌962.56點至26,434.94點,週跌幅3.51%。元大台灣50(0050)目前資產規模來到8815....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明年金價上看4900美元 分析師解最佳進場時機
非農數據發布後,聯準會官員火速釋出鷹派訊號,FedWatch 12月降息機率從逾50%迅速降至35%。盧曉暘表示,貴金屬及原油等商品價格同步回檔,澳元與加元等商品貨幣短線承壓,反映市場對政策方向的快速再定價。他指出,雖然非農數據亮眼,但就業增速較上半年明顯放緩,顯示勞動市...
CTWANT ・ 18 小時前
野村投信:2026 進入「AI 推論元年」 半導體等七產業仍扮台股要角
[Newtalk新聞] 聯準會 10 月再降息一碼,雖會議紀錄偏「鷹」,一度壓抑市場情緒並造成近期台美股市震盪,市場更擔憂 AI 是否陷入「泡沫化」。然而,全球 AI 投資熱潮指標企業輝達(NVIDIA)交出亮眼財報,第三季營收與獲利大幅超越預期,並釋出強勁的第四季展望,一度平息了市場疑慮。 野村投信指出,台股基本面穩健,今(21)日回檔,主要反映國際資金波動與技術面轉向,短線震盪難免,但在 AI 應用全面擴張與訂單能見度高的雙重利多下,中長期投資布局仍具吸引力。預期 2026 年 AI 題材將延續,台股有望維持高檔震盪並具中期成長動能,可關注半導體先進製程與測試,AI 伺服器、散熱模組、BBU、PCB,及機殼、滑軌等供應鏈核心,逢回分批布局,掌握長線趨勢。 野村高科技基金及野村 e 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全球 AI 軍備競賽持續升溫,美國雲端巨頭包括 Meta、Microsoft、Alphabet 及 Oracle 紛紛擴大資本支出,甚至發行最長達 40 年的超長期公司債籌資,以滿足龐大的 AI 基建需求。市場雖對「AI 泡沫」疑慮再起,但科技巨頭憑藉穩健的本業與強勁自由現金流,
新頭殼 ・ 18 小時前
輝達被疑泡沫嚇傻台股? 明盤前分析!
近期美股在輝達財報後大跌,總體情勢被稱包裝成AI泡沫論,引發股市恐慌,比重較大的科技股出現跌勢,台股也難逃震盪。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擅長科技股分析粉專「萬鈞法人視野」發文指出,近期一篇文章認為 Nvidia 財報中的應收帳款、庫存和現金流異常,顯示 AI 需求可能是「繞一圈的融資」堆出來的引發華爾街的恐慌。仔細想想,這個說法容易吸引注意,但如果把數字放回半導體和雲端產業的真正邏輯,大部分異常其實都能得到合理解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