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上榜「全球第八健康食物」?真相竟是這樣!
最近有新聞引述英國權威媒體BBC的報導,直指「豬油是世界百大健康食品的第8名」,這是真的嗎?
此非最新研究與報導
營養師林世航指出,此篇報導確實源自於BBC Future,文章名稱為「The world’s most nutritious foods」,報導也有標註文獻與資料來源,包含:發表於知名期刊《PLOS One》的研究、美國農業部食品成分資料庫與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營養素資料。
根據《PLOS One》發表的研究,學者統整出2萬476個「食物組合」,並進一步統整成41個群集,依照營養相似度將654種食物分類,以下為這41個食物群集:
蛋白質豐富類食物:動物肝臟、蛋、豬肉、牛肉等10個群集。
油脂豐富類食物:種子、堅果、動物油脂等6個群集(BBC所述豬油的原態原料即屬於此類)。
碳水化合物豐富類食物:蔬菜、水果、穀類、豆類、穀片類等14個群集。
低熱量食物類食物:蔬菜、蕈菇、辛香料、草藥等11種群集。
最後設立Nutrition Fitness值(NF值),公式為 NFi= log(f+1)/log(N+1),f是指「包含食物i的所有食物組合」,N則是「所有食物組合」。
研究結果非依營養價值排名
林世航表示,NF值是指具有該食物的食物組合,占所有食物組合的比例,意即「食物搭配出現頻率」。因此,食物的NF值越高不是營養價值越高,而是該食物在所有能滿足每日營養素需求的食物組合中出現較多次。
大多數狀況下,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會出現比較多次,但不同食物間各有優缺,再加上文獻並未考慮到食物的加工、烹調、季節等眾多因子,非常不適合直接將所有食物依此排名。
看更多:吃對油逆轉發炎!3款高Omega-9油品抗發炎、防癌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文獻未探討烹調油營養價值
此篇研究僅聚焦於「生鮮食物」和「低加工破壞的食品」,因此是鮭魚、羊小排、雞蛋等原態食材或黃豆粉、蕎麥粉等初級加工品。
即便連BBC文章所述的豬油,都是其原態原料(可分離新鮮生豬肉脂肪),而非煉製好的豬油,橄欖油、酪梨油等植物油,則沒有被納入分析,自然也不會出現在BBC的報導中,豬油優於其他植物油的說法並不正確。
看更多:酪梨功效:熱量高能每天吃?13大營養好處+禁忌、乳癌風險一次看
BBC Future文章錯誤解釋研究
林世航指出,BBC文章的排名方式很簡單,是從《PLOS One》文獻中的眾多食物,挑出Nutritional Fitness前100名的食物(NF值 ≧ 0.49),並直接將此100種食物依序排名,但這樣的排名有錯誤解釋文獻的問題。
首先《PLOS One》文獻,根本沒有屬於烹調油的「豬油」,而是其原態原料「可分離新鮮生豬肉脂肪」(Pork, fresh, separable fat, raw)與「新鮮豬背脂」(Pork, fresh, backfat, raw)。
因為油脂加工過程也會影響營養素含量,這也是為什麼文獻並未直接納入「豬油」等加工品的原因,以原態原料的NF值解釋成是豬油並不恰當。
BBC文章提及,這100個食物是由研究人員計算而排名(Calculated and ranked by scientists, these are the 100 most nutritious foods)。
但事實上,《PLOS One》文獻中明確提到,這些食物群集都不容易被其他類別食物取代,因此「不建議跨食物類別與群集」比較NF值。若要進行食物替換或比較排名,應在同一個類別或群集中。
BBC文章引述的豬油,是文獻中ID 10006的「可分離新鮮生豬肉脂肪」(Pork, fresh, separable fat, raw),這項食材的NF值確實是高於其他食物的0.73;但《PLOS One》文獻中也有NF值僅0.14的「新鮮豬背脂」(Pork, fresh, backfat, raw)。
文獻中還可能誤植一項食材,編號10005的「新鮮生豬五花肉」(Pork, fresh, belly, raw),應該是「新鮮豬板油」(Pork, fresh, variety meats and by-products, leaf fat, raw),其NF值更是為0。
《PLOS One》文獻中,學者也有明確指出「動物性脂肪群組」中,會有著膽鹼不足、膽固醇與飽和脂肪酸過量的問題,但在BBC的文章中都並未提及。
BBC文章中有提到,豬油是豐富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的來源,但不是油脂營養素的重點,且《PLOS One》文獻根本沒提及此事,屬於文章中作者的見解。
林世航引述國農業部食品成分資料庫中,編號10006的「可分離新鮮生豬肉脂肪」營養素含量。以下營養素含量以2000大卡,油脂占熱量30%,且全由「可分離新鮮生豬肉脂肪」供給計算:
維生素B1:0.1 mg,每日滿足率約8.3%。
維生素B2:0.06 mg,每日滿足率約4.6%。
維生素B3:1.7 mg,每日滿足率約10.6%。
維生素B5:0.28 mg,每日滿足率約5.6%。
維生素B6:0.09 mg,每日滿足率約6.0%。
維生素B12:0.44 𝛍g,每日滿足率約18.3%。
鈣:9.2 mg,每日滿足率約0.9%。
鐵:0.17 mg,每日滿足率約1.7%。
鋅:0.39 mg,每日滿足率約2.6%。
鎂:3.9 mg,每日滿足率約1.0%。
即便所有油脂都來自「可分離新鮮生豬肉脂肪」,仍遠低於每天建議攝取量,更別說這是原始豬脂肪,而非榨成豬油的狀態,這些營養素都屬於水溶性,在榨油過程中會有溶解流失與高溫破壞問題。
豬油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林世航認為,BBC文章有許多過度解讀文獻和錯誤的資訊,豬油比其他植物油健康的說法是錯的,目前大多數研究、各大醫學會與各國政府衛生單位,普遍認為動物性油脂含有較高的飽和性脂肪酸,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在目前有橄欖油、酪梨油、玄米油等油品的選擇下,實在不建議以豬油作為主要用油。
看更多:植物油比奶油健康?美哈佛研究:死亡風險至少低1成 3種植物油最相關
◎ 本文摘自/好食課
◎ 撰文/林世航營養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更多健康2.0報導
地瓜葉1吃法是大忌!醫師這樣吃:防乳癌、肺癌、抗濕疹降發炎
出血性中風最嚴重!術後怎麼顧?醫揭「3階段調理」養生法
日本爆紅「無羊枕頭」好市多開賣!醫師親授挑枕頭三原則 睡錯小心頸椎病變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林青霞曬71歲生日照 「凍齡美貌」獲網狂讚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影壇女神林青霞,迎接71歲生日,她透過微博發文,曬出慶生照。透過林青霞分享的照片可見到,她身穿綠色上衣,露出甜美微笑,面前還擺著紅玫瑰蛋糕,配文寫道「花香,感恩」,貼文曝光後,林青霞「凍齡美貌」獲網友狂讚,並留言送上祝福。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1 小時前
《那張照片裡的我們》振永抖胸肌秀「一周六次」健身成果!宋柏緯憋氣戴眼鏡一秒回到1977
《那張照片裡的我們》將在本月17日、18日金馬影展舉辦世界首映,李沐、振永、宋柏緯三人首度合體會影迷,門票一開賣就秒殺,顯見觀眾高度期待。人氣韓星振永片中飾演跆拳道教練「金浩熙」,原為韓國總統的御用保鑣,憑藉優異的比賽成績受邀來台授課。昨曝光留住青春版前導預...
CTWANT ・ 9 小時前
洋蔥剝皮前要洗嗎?專家揭「洗洋蔥正確時機」1步驟錯誤恐食物中毒
提到家中常用的蔬菜,當然不能少了「洋蔥」。你在處理洋蔥時,是剝皮前洗?還是剝皮後洗?相信有不少人對此感到疑惑吧?《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專欄「栄養士食堂」營養師詳細解釋洗洋蔥的正確時機,最好是剝皮前先簡單沖洗,剝皮後再仔細清洗,才不會讓病菌污染內部。
優活健康網 ・ 9 小時前
1海綿千萬別拿來洗碗!醫示警「恐溶出一級致癌物」:增加血癌、鼻咽癌風險
清潔用品的選擇與使用安全日益受到重視,近年來廣受歡迎的「科技海綿」,因其只需清水即可去除頑垢的便利性,被譽為清潔神器。然而專家警告,這種看似無害的白色海綿實際上含有三聚氰胺與甲醛成分,如果拿來洗碗,可
食尚玩家 ・ 12 小時前
陸「上海兄弟」隊徽撞臉中信兄弟!象迷氣炸 中信回應了
大陸將於明年初推出「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傳出初期有五支球隊參賽。其中一支名為「上海兄弟」的球隊,隊名與隊徽與中華職棒的中信兄弟極為相似,引發台灣球迷強烈反彈。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瘦瘦針讓他大減32公斤! 停藥恐復胖?醫師曝「逐漸減量」是關鍵
花蓮一名42歲王姓男主廚,體重曾高達125公斤,今年初因燙傷住院時意外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嚴重脂肪肝,住院期間每日需施打4針約120單位胰島素控制血糖。透過連續性血糖監測器(CGM)即時數據結合每周一劑瘦瘦針,8個月後成功減至93公斤,甩肉32公斤並改善糖尿病狀況。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衛星商機 台廠四家發展一次看!
由全球衛星營運商、製造商、運載火箭發射服務商組成,亞洲最具影響力的衛星產業聯盟亞太太空社群理事會APSCC (Asia-Pacific Space Community Council),11月4日首度移師來台,在台北萬豪酒店舉行為期三天的第26屆年會。此次年會包括Eutelsat、SES、Iridium、ViaSAT、JSAT、KT SAT、Thiacom等歐、美、日、韓、泰國衛星營運商、衛星設備製造商Hughes、運載火箭發射服務商Arianespace在內等25國、150家國際衛星企業,500位技術專家代表齊聚,與我國攸泰、台揚、稜研、創未來、中華電信、資策會等業者,共同洽商新一代高、中、低軌多維度衛星通訊、星地融合網路、地球觀測、AI提升衛星網路效能等新興技術,未來在亞太地區產業生態圈合作發展走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世界:預期庫存修正Q4落底 AI效應…明年健康成長
世界先進昨(4)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暨策略長方略指出,預期第4季庫存修正已落底或提前落底,接下來看人工智慧(AI)帶動半...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竟天1.7億現增銀彈到位 加速新藥臨床試驗與商務拓展
竟天(6917)5日公告,以每股17元辦理的現金增資案,募資1.7億元資金全數到位,增資基準日為11月6日。董事長王藹君表示,該資金將用於推進二大主力新藥APC201與APC101的臨床試驗,加速藥物開發及商務拓展,為公司帶來實質貢獻。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川習會後 中國宣布繼續暫停對美加徵24%關稅一年
(中央社台北5日電)川習會後美中貿易戰暫時緩和。中國今天宣布,為落實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自2025年11月10日13時01分起,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對美加徵24%關稅,但保留10%的關稅稅率。同時中國又停止對美國雞肉及小麥等農產品加徵的關稅。
中央社 ・ 7 小時前
台灣千人普查揭恐怖「心肺共病」! 染肺阻塞6成難逃心血管風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肺」病上身還會傷「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專科醫師蘇剛正就曾治療一名67歲的公務員,因肺阻塞惡化送急診,但經治療出院後,短短不到一週就在路邊心悸、昏倒,送醫確診有心臟衰竭問題,需再次住院。醫師警告,根據普查,曾有肺阻塞急性惡化的病人,心血管事件風險一口氣提高4.6倍。 呼應11月4日是2025「世界肺阻塞日」...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高鐵車廂「1景象」曝光!台灣人爆共鳴喊:騎機車也會
高鐵不僅便利又快速,很多人都有搭乘的經驗。近日有人就在旅途中發現一個景象,意外在社群掀起討論潮。貼文至今已經吸引超過139.8萬次瀏覽,不少人看了都忍不住笑了,還有人加碼分享騎機車也會出現類似的景象,引爆台灣人共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文看懂】「笨蛋,問題還是經濟」 民主橫掃週二選舉的五個重點
美國週二(11/4)舉行總統川普重新執政以來的首場大型選舉日,民主取得壓倒性勝利。《華爾街日報》社論標題直言:「民主人展開大反攻」。
太報 ・ 4 小時前
中國職棒「上海兄弟」隊徽惹怒台灣球迷 蔡其昌、中信球團回應了
中國新創棒球聯賽「中國棒球城市聯賽」(CPB)預計明年開打,不過其中一支球隊「上海兄弟」不但背後傳出是中信集團贊助,就連隊徽也和中職球隊「中信兄弟」十分神似,引起球迷強烈不滿,紛紛湧入中信官方粉專砲轟「噁心」、「吃相難看」。對此,民進立委、中職會長蔡其昌今日(11/5)表示,將請中信球團說明,中信育樂公司也發布聲明表示,球團與營運團隊對此事並不知情,若有相關侵權將採取必要措施。
太報 ・ 5 小時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不是橄欖油!研究證實「這1種油」更能控血糖 醫提醒:千萬別再煮到冒煙
很多人只把芝麻油當調味料,但其實它的健康力道超乎想像!一項最近在BMC Nutrition 發表的新研究針對60位脂肪肝(MASLD)女性的臨床隨機試驗,把她們分成兩組:每天各吃30公克芝麻油或葵花油,並搭配低卡飲食,持續12週。兩組人都瘦了,但在血糖控制上,芝麻油組表現遠遠超過葵花油組。 在12 週後,芝麻油組的血糖相關指標有顯著進步: 1、空腹血糖(FBG):芝麻油組下降18.2 mg/dL,葵花油組僅下降4.3 mg/dL2、空腹胰島素(FSI):芝麻油組下降3.2 µIU/mL,葵花油組只降0.5 µIU/mL3、胰島素阻抗(HOMA-IR):芝麻油組下降1.4,葵花油組僅下降0.34、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芝麻油組提升15.6,葵花油組僅提升3.2 芝麻油不只是「減重時的佐料」,它能更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效率,還能增強胰島 β 細胞功能,對延緩甚至預防糖尿病都有潛力。 為什麼芝麻油能降血糖? 芝麻油透過三大途徑幫助血糖控制: 1、代謝途徑:其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能保護胰島β細胞、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調節脂質代謝基因,減少胰島素阻抗。2、荷爾蒙途徑:M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防心肌梗塞、腦中風!營養師推「3飲品」:可延緩血管老化
維持血管健康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但隨著年齡增長與作息失衡,血管逐漸失去彈性、愈來愈硬,導致「血管年齡上升」,也提高高血壓、心肌梗塞與腦中風風險。對此,營養師點名「3飲品」每天喝1杯,可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並延緩血管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