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鐘響起:美國連四場選舉 民主通殺共和
吳芳銘/政治經濟觀察員
美國川普政府在停擺與通膨中步履蹣跚,一場地方選舉的結果,讓政治氣壓驟降,像一記悶雷,敲響「川普主義」的回音牆。
維吉尼亞州、紐澤西州、紐約市與加州的特別選舉,民主幾乎橫掃所有關鍵席位,從州長、市長到法院席次以及選區重劃案,藍色(民主)浪潮再次淹過紅州(共和)邊界。共和的失利,是一次關於戰略、心理與權力依附的深層警訊。
民主在這局的全勝,不僅翻轉地方權力地圖,也揭示美國政治的深層變化:當經濟焦慮壓過意識形態,當選票從治理映到日常,川普權力的象徵開始失靈。
在被視為「全國民意晴雨表」的維吉尼亞州,民主籍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展現「經濟溫和化」形象奪回郊區票倉,以15%的優勢奪下州長寶座,紐澤西州的謝里爾(Mikie Sherrill)以領先12.5%差距勝出,紐約市則誕生了首位民主社會主義者、百年來最年輕的穆斯林市長曼達尼(Zohran Mamdani),一舉橫掃中產階級、勞工、年輕與移民族裔的選票。另外,在加州由民主籍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推動同意重畫選區也成功通過,預計為民主在眾議院多贏得5席。
表面上,這只是一次地方層級的周期性選舉;實際上,是一場對川普執政一年後民意走向的期中考。選民用選票傳遞出明確訊號,對高通膨、關稅壁壘、反移民與政府停擺的焦慮,遠勝過對「讓美國再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的懷舊口號。
川普的反應:否認責任、歸咎制度與再造敘事
選舉結果出爐當晚,川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連發3則貼文,語氣一如往昔的劇烈。他歸咎於「我沒親自參選」以及「政府停擺」導致共和失利,拒絕承擔責任,也拒絕檢討政策方向。
這種「否認式領導」模式,或將成共和的失策。川普以個人品牌綁架共和策略,要求候選人推行「複製、貼上」白宮政策,卻未意識到地方選舉的民意與議題關懷的風向早已改變。
當紐澤西州民主州長謝里爾反擊對手恰塔雷利(Jack Ciattarelli)時,直指他是「特倫頓(Trenton,紐澤西州首府)的川普」,就把對手與川普劃上等號,擊中要害。
共和的尷尬在於:若不迎合川普,就拿不到川普核心選民的支持;若太迎合他,又會失去溫和中產與MAGA支持者的信任。這種結構性的依賴,使得共和成為川普政治人格的附庸,而非一個能回應時代挑戰的政。
民眾的焦慮:生活成本與購買力的戰爭
與川普的情緒性反應形成鮮明對比,這回民主的勝選戰略顯得冷靜而務實,把選戰定位聚焦於「生活成本」。
在紐澤西,謝里爾的競選承諾是凍結公共事業費、降低租金壓力、擴大可負擔住房;在維吉尼亞,斯潘伯格以中間溫和姿態訴求「讓家庭喘口氣」;在紐約,曼達尼提出免費公交、市營超市與公費托兒所制度,主打「讓紐約人人負擔得起」。
這些政見看似庶民,卻直擊核心。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估算,美國當前在川普發動無差異攻擊的全球對等關稅戰,使得美國的有效關稅率來到17.9%,是1934年以來最高水準,物價平均上升1.3%,普通家庭每年實際購買力減少1,800美元。最底層的20%家庭更損失近1,000美元。
這場「生活成本戰爭」,成為選民關懷的真正戰場。當共和繼續高喊「移民威脅」與「犯罪氾濫」,選民更關心的卻是可以生活的代價。
社會斷層:族群、階級與投票的轉向
此次選舉最值得注意的變化之一,是拉丁裔與亞裔選民重新歸隊於民主。
2024年總統大選時,川普曾在這兩個族群中取得歷史性突破,但在一年後的州長選舉裡,這一趨勢迅速逆轉。
紐澤西巴賽克郡(Passaic County)從共和領先3%變為民主贏15%;維吉尼亞的馬納薩斯帕克(Manassas Park)地區,斯潘伯格領先優勢翻倍達42%。這些地區正是拉丁裔與中產家庭密集的地帶。
共和強硬的「驅逐行動」宣傳、邊境封鎖與對庇護城市的攻擊,使拉丁裔社群重新感受到被排除的焦慮。民主則以「社會安全網」與「機會平等」重新爭取他們的信任。簡言之,這不僅是政競爭的勝負,更是「誰代表移民族裔」的象徵之戰。
經濟失靈:川普經濟學的內爆邏輯
川普曾以「保護美國工人」為旗號發動關稅戰與關稅壁壘,但現實卻是:這些政策傷得最重的,恰恰是他聲稱要保護的群體。
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川普2.0製造業就業成長放緩至0.4%,而物價漲幅卻超過2%。當進口原料、電子元件與生活用品的成本全面上升,受薪階級的實際收入被侵蝕。
政府停擺與預算削減更讓聯邦雇員與中產族群首當其衝。維吉尼亞州龐大的政府機構聚集地北郊地區,是此次民主強勢回歸的關鍵票倉。當薪水延遲發放及公共服務停擺時,這些選民用選票懲罰了執政者。
「川普經濟學」的邏輯,在本質上是一種「象徵性保護」,透過口號與對外威脅製造安全感,而非實際改善生計。這種幻覺政治,如今被生活困頓的現實擊破。
民主的再造:從防守到破壞式政治
更深層的變化,在於民主已不再試圖修復被川普時代破壞的「舊秩序」,而是轉向一種「破壞式政治」(Politics of Disruption)。
加州州長紐森推動選區重劃分規則的選票提案(Proposition 50),正是這種思維的體現。他直言:「遊戲規則改變了,我們不能假裝一切恢復常態。」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民主正在重寫美國地方政治的玩法:不再被動防守,而是主動重構。
這種策略背後的意識,是對極化現實的承認,既然川普將政治變成一場持續的對抗,那麼民主就以牙還牙、民粹或激進的民生議題直球對決。
如曼達尼高舉從免費公車、市營超市到到公費托育等政策,謝里爾提出凍結公共事業費,這些措施或許財務負擔沉重,卻重新奪回了「政府有用」的敘事主導權。
同時,民主「暫時」回魂的勝利也暴露了民主內戰:進步與激進派要重塑政治,建制派卻還抱著老舊的價值幽靈不放,將考驗民主未來在「經濟民粹」與「傳統自由主義」之間的定位。當贏得政權的路線指向強調庶民的生活壓力,這正是很多選民關切但傳統自由派可能忽視的問題。
共和的迷途:在川普與未來之間
縱使這次改選或投票的這些州,民主較具長年優勢,但投票結果共和流失更多選票,在距離2026年期中選舉僅餘一年下,共和在新民意考驗下,仍將面臨抉擇。若仍執著於川普式的「個人化政治」,它將繼續輸掉郊區、年輕與中下階級選票;若試圖擺脫川普,則可能激怒對MAGA堅定不移的核心支持者。
這是一場政治的囚徒困境。共和的失敗在於,對川普或MAGA的忠誠,正在吞噬共和的現實感。易言之,這是「川普依賴症」的政治陷阱:的靈魂被「偉大的」個人綁架,「偉大的」政策卻不接地氣失去現實感。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共和已失去對經濟敘事的掌控力。當年它以「自由市場、低稅負」為旗幟,吸引了企業家與中產階級;如今,它卻陷於「反移民、反政府」的負面動員。緣於「川普經濟學」的願景與利益未實現,到來的反而是壞消息,直指沒有未來。
一名前共和顧問指出:「內所有人都知道,川普既是毒藥也是氧氣,他能動員群眾,但也讓我們失去理性。」這句話,道破共和現狀的悲劇性。
裂痕裡的資源再分配
美國政治的裂痕已無法靠懷舊修補。民粹主義不再是局部現象,而是一種結構性語言:無論是右派的排外,還是左派的福利,都在搶奪「被忽視者」的憤怒。
此次選舉讓人看到,民眾的焦慮正在尋找出口,不是誰能吶喊得更大聲,而是誰能真正降低生活成本。
川普仍擁有聲量,但漸失去說服力;民主贏得選舉,但仍需證明改革能落實。
真正的美國戰場,不在國會,也不在白宮,而在每一張購物單、每一張租金的帳單裡,這才是生活和政府治理的底色與張力。對生活的直接威脅會改變底色與決定對政治反撲的張力。
這場從「偉大」到「可負擔」的政治轉向,正在重寫美國民主的意義,讓人民不再成為口號的背景,而成為決定方向的主體。
當政治回歸民生,當選票是民意的出口,美國或許才有機會走出回音牆,聽見現實的聲音。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羅世宏專欄:公民的誕生——期待肯.伯恩斯的《美國革命》
川普危機來了!共和地方選舉輸得難看 紐約選出首位穆斯林市長
羅世宏專欄: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當左派理想主義進入現實政治
其他人也在看

國中軟聯》彰藝再見觸身球 金門金城搶頭香要拚分組一
金門縣金城國中今天(11日)與彰藝高中(國中部)廝殺到最後一刻才分出高下,金城靠著彰藝再見觸身球,以8比7險勝,在國中軟式聯賽勝場開張。彰藝昨日贏球,金城則是今天首度出賽,兩軍你來我往,彰藝2局上先得3分,金城2局下包含陳柏愷、翁家程兩支長打在內,一舉攻下5分,4局下再下一城,取得6比3領先。5局上,彰藝包含鄧宇廷清壘二壘安打在內,再攻進4分超前,不過5局下一開始三壘手就發生失誤,給了金城反攻機會,翁家程敲出安打,接著彰藝投手連續丟出2次保送,讓金城追平比分,孫振翔再獲得觸身球擠回分數,直接說再見。金城總教練楊德城表示,抽完籤後,就設定要拚分組第一,在上月底諸羅山盃亞洲區青少年軟式棒球邀請賽曾觀察過彰藝,實力不會太差,這場把前兩號投手陳柏愷、賴聖恩押上去,陳柏愷投4.1局失4分(3分自責),在中正國小就是主攻軟式比較熟悉,今天前幾局投得還可以,後面想加速,控球有點影響,再把賴聖恩換上後援。楊德城說,最後半局進攻,當時6比7落後1分,彰藝換上國一投手球速滿快的,提醒選手耐心選球,1好球後再攻擊,壘上開始有人,製造對方壓力,才能反敗為勝。金城全場敲出5安打,後段棒次發揮是關鍵,尤其第七棒翁
麗台運動報 ・ 1 天前
不聲援沈伯洋?韓國瑜「桌子說」談台灣安全 卓榮泰妙喻2盤菜回嗆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總統賴清德點名立法院長韓國瑜,應率跨派立委聲援被中國揚言全球通緝的綠委沈伯洋,豈料,韓國瑜今(12)日下午指稱台灣安全如桌子是4隻腳,反咬賴清德與民進打斷3隻,更要賴清德以民進主席身分宣布立刻凍結或廢除台獨綱領。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下午前往視察蘇澳溪分洪工程時則妙喻,桌上還有國民主席鄭麗文祭拜共諜吳石、沈伯洋2盤菜,「難道這兩盤菜,韓院長都要沉默容忍、吞下去?」。
民視 ・ 23 小時前
韓國瑜嗆賴清德「生病」 民進反擊了!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昨向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盼聲援民進立委沈伯洋,韓國瑜今(12)日反擊,明顯看出「真的是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對此,民進發言人吳崢表示遺憾,韓國瑜身為立法院長,...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沈伯洋德國國會發言曝!一口流利英文被讚翻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立委沈伯洋日前遭中國當局揚言全球抓捕,他發文怒嗆nobodycares,他昨(12)日更抵達德國聯邦議院出席「獨裁國家假資訊對民主與人權的威脅」聽證會,喊話作為勇敢的台...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沈伯洋事件 韓國瑜:總統生病讓別人吃藥
[NOWnews今日新聞]重慶公安局日前以涉「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立案調查,總統賴清德11日受訪時表示,中國對台灣並沒有管轄權,何況沈伯洋是在捍衛國家主權,期待立法院長韓國瑜站出來維護國會尊...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鄭麗文祭拜共諜報 連勝文:我沒辦法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鄭麗文日前出席統派團體辦的「五〇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秋祭慰靈大會」,但紀念名單中,包含在1950年代安插在國民政府內的共諜將官吳石,引發內反彈。對此,前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北市長穩了!曹興誠向賴清德力薦沈伯洋:他各方面輾壓蔣萬安
[FTNN新聞網]記者吳家豪/台北報導在今年的立委罷免案全力投入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今(11/12)表示,民進不分區立委沈伯洋近日遭通緝與恐嚇,若兼任民...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如果韓國瑜選總統
國民主席鄭麗文上任還不過10餘日,國民內的情勢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到非洲豬瘟影響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似乎已經不是未來的共主,鄭麗文也曾點到韓國瑜可能參選2028。韓國瑜究竟是真的可能參選,抑或只是鄭麗文用來平衡盧秀燕影響,攪渾局勢的一張牌?
美麗島電子報 ・ 4 小時前
普發一萬新竹市加碼5000元!全台地方政府加碼進度一次看【不斷更新】
普發1萬元最快11月11日晚上6點入帳!普發一萬共有5類: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造冊發放、特定對象直接入帳。地方縣市也傳出呼籲普發現金的聲浪,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率先表示,向新竹市民發放5000元消費金。台北市議會民進團也提案向台北市民普發2.1萬元,引發討論。究竟各地方政府會不會跟進普發現金?Yahoo新聞編輯室整理全台22縣市普發進度,帶你一次了解!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1 個月前
中國戰狼外交官曬航艦照片 威脅日本別管台海 不只海空軍力 「火箭軍」如解放軍皇冠上的明珠 CNN獨家揭露大量飛彈基地 「關島殺手」恫嚇美印太戰略|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眾議院備詢,提及鄰國若受到軍艦武力攻擊,對日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屆時不排除觸發「集體自衛權」。這番言論再次惹怒中方,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發文秀出解放軍3艘航空母艦示威。 的遠程軍力投射不只展現在海上,「火箭軍」也是重點發展項目。CNN透過衛星影像揭露,中國有約99座飛彈相關設施,且規模還在擴大當中。而智庫統計解放軍人力和飛彈部署,也發現中國的戰略布局已經發生變化…… 面對極化政治、武力威逼,台灣前總統蔡英文也走出國門,爭取歐洲盟友支持,共同對抗挑戰。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網傳駐日代表申請「中華民國」更名「台灣」遭日本重罰 官方回應了
近期社群平台瘋傳一則訊息,宣稱台灣駐日代表將原「中華民國」申請更名為「台灣」,因此遭日本裁罰,必須繳納7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00萬元),貼文並指稱「這樣的大事國內媒體竟然不敢報導」。然而,經事實查核中心調查,實際情況是,駐日館舍為保障國家財產權,辦理館產由個人名義移轉至法人名義的登記,與國名變更或日本裁罰無關。對於網傳消息,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張仁久......
風傳媒 ・ 1 天前
颱風國軍救災兩棲突擊車壓毀民車 顧立雄:國防部負責 官兵無賠償責任
颱風鳳凰豪雨炸宜蘭淹水成災,國軍AAV7兩棲突擊車11日在宜蘭蘇澳涉水救災不慎壓毀兩輛民車。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官兵在辛勞救災之餘,不用考慮救災所導致的補償或賠償問題,國防部不會讓官兵承擔任何責任,會依據法令適當補償、賠償。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4 小時前
韓國瑜回賴清德「自己生病要別人吃藥」 民進轟比喻不當:沒風骨和肩膀
[FTNN新聞網]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民進立委沈伯洋遭重慶公安局立案偵辦,總統賴清德日前呼籲立法院長韓國瑜,率在野委員共同聲援沈,不過韓國瑜今(12)日...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賴清德喊話韓國瑜聲援沈伯洋遭藍白批情勒!黃暐瀚:立委被通緝應如2005年不分派聲援
指控民進立委沈伯洋涉分裂國家罪,總統賴清德喊話韓國瑜聲援遭藍白批「三軍統帥毫無擔當」。黃暐瀚分析,賴清德是以幹事長經驗期待院長保護委員,並指出2005年朝野都反對反分裂國家法,台灣立場應一致。
風向台灣 ・ 1 天前
揚言全球抓捕沈伯洋 陸委會:典型跨國鎮壓 將與國際友盟研議反制
日前點名民進立委沈伯洋涉「分裂國家罪」,將展開全球抓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天受訪表示,這是典型跨國鎮壓做法,意圖對台恫嚇與分化,朝野、全國應該團結一心,不要讓得逞。陸委會強調,對台不具備司法管轄權,將配合外交部與國際友盟合作,研議反制作為,不配合濫用「全球協緝」制度。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向總裁致敬 鄭麗文破天荒以國民主席身分兼任革實院長
鄭麗文11月1日就職國民主席後,今(12)日下午首次主持中常會,會前除了會向總理孫文獻花之外,也公布務一級主管人事案,另外,她還「破天荒」發布,以主席本人兼任革命實踐研究院長職務。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沈伯洋怎全球抓捕?對台集體脅迫?陸國台辦回應了
對岸揚言要「全球抓捕」民進立委沈伯洋,引發兩岸緊張。陸委會主委邱垂正12日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這是典型的跨國、跨境鎮壓,針對所有台灣民眾的集體脅迫,意圖威嚇分化台灣。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則反駁,相關行動僅針對「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不涉及廣大台灣同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民進批韓國瑜對沈伯洋補一刀 吳崢:看不見立法院長應有肩膀風骨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立法院長韓國瑜今(12)日就立委沈伯洋遭中國「立案偵辦」一事回應總統賴清德,稱總統做法是「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對此,民進發言人吳崢表示,遺憾韓國瑜身為國會龍頭,對自家立委遭威權國家跨國鎮壓「遲遲不吭聲」,直到賴總統提醒卻又藉機「指桑罵槐」,更誤解了台灣民主與憲政精神。 吳崢痛批:「韓國瑜院長指責賴總統未維護中華民...
匯流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裝甲車救災壓毀2民車 卓榮泰:我跟顧立雄1人賠1台
宜蘭蘇澳鎮昨晚(11日)豪雨成災,軍方出動AAV7兩棲突擊車涉水救援時,不慎壓毀兩輛民眾車輛。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2日)南下勘災時,被鎮長李明哲當面提及此事,他笑著回應,「壓壞的兩部車子不用擔心,我跟顧部長一人賠一台!」一句幽默的玩笑話,讓現場滿是泥濘與疲憊的氣氛瞬間緩和。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