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3得主柏克萊相遇 風格各異擦出火花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7日專電)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年由英美法3位學者共同獲得。1980年代中期,克拉克、德沃雷、馬丁尼斯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組裝一個當時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電路,結合嚴謹、想像力與務實的迴異個性,40年後共獲諾貝爾獎殊榮。
加大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今天發布新聞恭賀名譽教授克拉克(John Clarke),校友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和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3人展示了量子力學如何在新尺度上運作,對下一代量子技術影響深遠。
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描述,1980年代中期,在柏克萊寧靜校園裡,3名物理學家組裝著一個當時沒人關注的電路,它小到可放在指尖上,這個超導裝置研究後來證實,量子力學中的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可存在於有形、可見的物體中。
克拉克1942年出生在英國劍橋,成長於戰後,當時物理學是所有領域先驅;1968年取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後搬到柏克萊,度過整個職涯,致力探索超導體量子特性。
克拉克風格低調內斂,對測量工作一絲不苟、極為專注,著迷於超導電路的內部運作,形容那是一片「無形風景」,柏克萊低溫實驗室因他成為物理學研究的理想空間。
德沃雷1953年出生於法國巴黎,在重視深層與抽象思考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完成博士學位,1980年代初期以博士後研究員身分加入克拉克團隊,將歐洲式的大膽風格引進,經常發問「如果...會怎樣?」,推動技術前進。
在柏克萊,德沃雷遇見導師克拉克、及充滿好奇心的夥伴馬丁尼斯。德沃雷曾回憶3人的合作,表示「大約翰(克拉克)有耐心、小約翰(馬丁尼斯)有火花。」
德沃雷後來到了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成為量子電子學領域的領袖之一。他經常將榮譽歸功於在克拉克團隊的歲月,因為那是「量子物理變得真實」的時期。
1958年出生的馬丁尼斯是3人中最年輕的學者,在團隊中,他扮演著持續打造、調整、再重建實驗裝置的成員,力求設備完全符合團隊的需求。
在馬丁尼斯眼中,他們早期的研究不僅是量子現象的證明,更是一項技術的種子。
多年後,馬丁尼斯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帶領實驗,利用超導電路實現量子位元,這是全球研究團隊和公司正在開發的量子電腦的關鍵一步。
馬丁尼斯經常被形容為「物理學家中的工程師」,他的務實促進團隊實驗得以實現。
時至今日,3位獲獎者分別書寫著同一個故事的不同篇章。
克拉克仍是柏克萊備受推崇的人物,他的研究至今仍被尖端超導研究引用;德沃雷持續在耶魯大學任教,他的量子奈米電子學實驗室不斷拓展量子相干性與控制的界限;馬丁尼斯則在歷經加大聖塔芭芭拉分校和Google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多年工作後,仍身處研發可擴展量子電腦競賽的最前沿。
3人將不同特質和元素帶進團隊,克拉克的嚴謹、德沃雷的想像力、馬丁尼斯的工藝結合,將理論與實踐相連接,證明了量子行為並不侷限於原子的無形世界。(編輯:韋樞)1141008
其他人也在看


德沃雷推進量子研究獲諾獎 昔日同僚稱他思考深刻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7日專電)法國學者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今天與另兩位學者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德沃雷是量子研究實驗室Google Quantum AI量子硬體首席科學家,也是相關領域公認的巨擘之一。
中央社 ・ 1 天前
凱基金控化身音樂廳 展現藝術人才培育成果
凱基金控結合旗下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持續推動「技藝職能獎學金」,協助年輕世代多元發展,為了拓展青年藝術家的表演舞台,今年特別舉辦三場「看見人才」系列音樂會,
鉅亨網 ・ 1 天前
吳志中:台灣從未如此強大 (圖)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圖)日前接受德國主流媒體「法蘭克福廣訊報」專訪,並以「我們從未如此強大」(Wir waren noch nie so stark)為題刊出。
中央社 ・ 1 天前
日量產潛、艦射飛彈 提升自衛隊遠距打擊力
記者丘學陞/綜合報導 日本防衛省7日宣布,已與三菱重工簽署2項重要合約,開啟新型潛射與艦射飛彈的量產工作,大幅提升自衛隊的遠距打擊能力。 「日本經濟新聞」報
青年日報 ・ 18 小時前

中華電信衝AI2/董座簡志誠端AI拿手好菜 內服外用助企業升級
面對人工智慧(AI)大浪來襲,行政院更推出「AI新十大建設」,期盼促進「AI產業化、產業AI化」,身為國家隊要角的中華電信勢必得站在浪頭上前進,更要協助造浪帶著客戶一起乘風破浪,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便以一帖「外服內用」良方要開拓AI市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國際金價衝破4000美元創新高 背後是美元為首的各種法定貨幣價值儲存功能流失 根源於法幣信心危機的「貨幣貶值交易」大行其道|鏡轉全球|#鏡新聞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0 小時前上屆非六都第一 宜蘭縣全運會授旗盼突破金牌數再奪佳績
114年全國運動會將在雲林揭開序幕,宜蘭縣上屆成績是六都之外縣市的第一名;今年派出485位隊職員參與比賽,縣府今為代表隊選手授旗,代理縣長林茂盛期許突破上屆17金的成績,戰勝自己,為宜蘭爭光。全國運動會兩年舉辦一次,宜縣在上屆112年獲得17金12銀17銅的佳績,是非六都縣市的第一名,主要奪金項目包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涉恐嚇吳思瑤執行斬首任務 男子遭判拘役30天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8日電)郭姓男子4月間涉傳臉書訊息恐嚇立法委員吳思瑤「執行個別斬首任務」,檢方聲請簡易判決。士林地院日前審酌郭男坦承不諱,依恐嚇危害安全罪判拘役30天,得易科罰金,可上訴。
中央社 ・ 1 天前
桃園雲豹就是棒》樂天桃猿夢無限單局7分逆轉信義飛燕 乘著氣勢再勝新竹小戰士(白)
9月27日上半天,桃園雲豹就是棒U12小聯盟的賽程在河濱棒壘球場舉行。樂天桃猿夢無限收穫了二連勝,新竹小戰士(白)的戰績則是一勝一敗,而信義飛燕吞下了二敗。目前三隊的戰績總排名中,新竹小戰士(白)與樂天桃猿夢無限兩隊沒有勝差,並列在第三、四名;信義飛燕則以1.5場的勝差落後,排在第十名。
TSNA ・ 10 小時前
RUSI專家警告:中國恐採灰色封鎖 台灣須以「不輸即勝」強化韌性
[Newtalk新聞]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國際安全部資深研究員Philip Shetler-Jones在2025「台北安全論壇」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企圖重建俄羅斯帝國榮光,但烏克蘭戰爭至今已經展現出韌性的嚇阻效果。他強調,對於被侵略國家而言,「不失敗就是一種勝利」,維持主權、取得國際支持,已經是非常重要的戰果。 Shetler-Jones分析,俄羅斯2014年在克里米亞以灰色手段、滲透政府的方式達成「不流一滴血」的佔領,但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卻碰到巨大反差,原因在於烏軍、平民與政府形成了跨部門的韌性,共同抵抗至今。這說明「韌性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一旦社會不輕易倒下,就能讓侵略者難以得逞。 他提醒,中國未必會選擇傳統軍事入侵台灣,因為台灣是島嶼地形,登陸作戰極為困難;更可能的做法是持續在灰色地帶透過經濟、輿論與政治干擾來削弱台灣的防衛韌性。可能的手段包括對漁業、採礦、海底電纜等經濟活動製造壓力,並進行資訊作戰與心理戰,藉此影響台灣民眾與政府的互信。 Shetler-Jones認為,台灣近年已展現積極作為,例如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並在海纜通訊多樣化上取得進展。
新頭殼 ・ 1 天前
顏正國罹肺腺癌驟逝!疑1情況加速致命 醫示警危險因子:恐沒這麼簡單
以電影「好小子」出道的藝人顏正國,驚傳因肺腺癌病逝,且從發現到過世僅一年多。專家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超過1.7萬名肺癌患者,其中約6到7成是肺腺癌;而現在即使是肺腺癌四期,針對不同的基因型,也有多種標靶藥物可供治療,平均5年存活率可達8%,推測顏正國一年就病逝,應是「早有症狀,卻延誤就醫」所導致。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表示,肺癌已連續多年躍居最多國人......
風傳媒 ・ 1 天前
黃帝穎斥黃國昌養狗仔資金不明 跟監高官恐觸關3至10年國安法重罪
[Newtalk新聞] 律師黃帝穎今(9日)日在臉書痛批民眾主席黃國昌長期「養狗仔」跟監政敵,稱其行為已構成「世界級國際醜聞」,並強調黃國昌一再迴避狗仔政治跟監的資金來源問題,恐涉違反國安法,最高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徒刑。黃帝穎質疑,若跟監資金來自港資或中資,將嚴重危害國家安全,黃國昌須承擔法律後果。 黃帝穎引用媒體報導,稱黃國昌指揮狗仔集團跟監包括行政院長、監察院長、府院三大秘書長、立委及警政高層等,名單逾30人,幾乎全為綠營人士。其中,現任經濟部長龔明鑫去年6月任行政院秘書長時,座車遭疑似黃國昌前助理租用的車輛尾隨,經警方查證後備案。黃帝穎指出,黃國昌的狗仔跟監非新聞採訪,依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不受「新聞自由」保障,涉犯刑法非法攝錄非公開活動罪及違反個資法,最重可處5年徒刑。 黃帝穎特別強調,狗仔集團跟監費用高達千萬元以上,黃國昌卻始終未交代資金來源。他直斥:「全球民主國家無政客如此跟監政敵,黃國昌是民主之恥!」若資金涉外資,將觸國安法重罪。他呼籲司法徹查資金流向,稱「黃國昌狗媒一體,必須為違法負責」。目前,民進立委王義川等人已提告,北檢正偵辦,黃國昌陣營未回應
新頭殼 ・ 4 小時前
借助烏克蘭經驗「不輸即勝」應對侵略 英國歐洲專家建議強化韌性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國際安全部資深研究員菲利浦・謝特勒-瓊斯(Philip Shetler-Jones)在2025「台北安全對話」指出,在俄羅斯持續侵略下,烏克蘭戰爭至今已經展現出韌性的嚇阻效果,而對於被侵略國家而言,「不失敗就是一種勝利」。此外,來自拉脫維亞、擔任烏克蘭數位轉型部資深顧問的專家莉娃・艾爾芙絲(Leva Ilves)也建議台灣借鑑烏克蘭的經驗,儘管網路假訊息氾濫,但數位化不只是弱點,也是優點之一,國家要有能力協助人民、培力人民,即時反制假訊息,展現韌性。
太報 ・ 1 天前
花蓮規模5.0地震! 國小學生戴防災頭套.往操場避難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花蓮地區今(8)日上午7點52分,發生一起芮氏規模5、 震央位於吉安鄉 的有感地震,有不少學校第一時間都緊急疏散,也有許多國小學生頭戴著橘色防災頭套,快步到操場集合避難, 而在 過了三個多小時,在上午11點33分,地牛再次翻身,又發生規模5的地震,讓民眾嚇壞了,擔心連續兩起地震,是主震跟餘震嗎?會誘發其他災害嗎?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表示,兩起地震是不同序列,也提醒3天內仍可能有4到4.5的餘震,尤其在花蓮災區土石鬆軟,更要特別注意安全。學校廣播說:「請各班戴著防災頭套,到草地上集合。」警報聲響徹校園,國小生們頭上戴著橘色防災頭套,跟著老師快步走到操場還自動排好隊伍,花蓮縣吉安鄉上午7點52分,突然一陣天搖地動,發生了芮氏規模5的有感地震,全體師生集合避難。地震警報一響,花蓮縣北濱國小的學生們,聽從老師和廣播指示,急忙跑向操場避難,但飽受驚嚇的不只國小生,花蓮居民收到國家級警報,同樣驚魂未定。民眾說:「我也是(覺得)很恐怖啊,想到那個深山裡面那個瀑布(堰塞湖),再地震的話,會不會下來。」民眾說:「剛過這個颱風災後,現在又遇到地震,當然更害怕,我也有跑出去。」本以為身為花蓮人早已習慣地震,但洪患後不敢大意,但沒想到過了三個多小時,地牛再次翻身,11點33分又發生規模5地震。民眾說:「(屋內)沒有東西啦,我全都沖完了,哪有東西。」光一上午連續發生兩起有感地震,花蓮居民人心慌慌,也說家當早已被水流走,無奈還能失去什麼,同時擔心是不是強震加上餘震,還可能誘發其他災害。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邱俊達說:「兩起(地震)是獨立的事件。」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說:「兩個地震距離70公里,他們把它當作兩個地震去處理,是沒有問題。」專家指出,兩起地震都是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相互推擠,第一次地震震央發生在花蓮吉安,第二次地震震央則在台灣東部海域,但兩邊距離超過70公里,距離遠因此認定是不同序列,第二起不是餘震。花蓮災區至今還沒完全復原,居民直言幸好地震沒有傳出災情,但地震測報中心提醒,後續3天內不排除有規模4到4.5餘震,提醒民眾多留意,尤其在花蓮災區,碎石多土石鬆軟,更要特別注意安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3 小時前
淡江大橋通車倒數 八里房價漲逾4成
淡江大橋預計明年5月通車,屆時將大幅縮短淡水與八里之間的車程距離,也為雙北房市增添一大利多。自淡江大橋動工七年來,淡水房價漲幅37%、八里房價漲幅42.3%,漲勢還超越淡水,成為淡江大橋的最大獲益區。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