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 堰塞湖是什麼?災情、現場直播、5大QA一次看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因為颱風樺加沙帶來豪雨,23日溢流,造成多人死傷,引發關注。堰塞湖意思為何?堰塞湖怎麼形成?堰塞湖潰堤跟溢流有關?堰塞湖即時資訊哪裡看?Yahoo新聞編輯室整理「堰塞湖」相關Q&A,帶你一文掌握。
花蓮光復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什麼事?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發生溢流,導致台9線馬太鞍溪橋被沖毀,洪水湧入光復鄉市區釀災,當地水深一度淹至一層樓高,不少車輛全泡在水中,更造成至少14人死亡。雖然大水已逐漸退去,但到處仍可見泥濘與土石,救難人員持續地毯式搜救,傷亡人數可能還會增加,嚴重災情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堰塞湖意思是什麼?堰塞湖怎麼形成?
有網友誤以為馬太鞍溪堰塞湖是人造的,其實不是。經濟部水利署說明,堰塞湖又稱「天然壩」,指的是溪流被阻塞物阻斷,使得上游淹沒成湖,成因通常和豪雨、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冰河的冰積物等自然原因有關。
那麼馬太鞍溪堰塞湖是怎麼形成的?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受今年7月颱風薇帕影響,馬鞍溪上游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因而形成馬太鞍溪堰塞湖。
台灣從1979年至2025年共計有88次堰塞湖案例,包括921地震、莫拉克風災時都曾出現過,921地震時,在雲林古坑形成草嶺潭,直到2004年才消失,但在今年7月丹娜絲颱風又造成草嶺潭堰塞湖短暫出現,但這次三天後就消失,而在莫拉克颱風時,則釀成嚴重潰堤災害造成小林村滅村。
截至9月24日,在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維持監測的仍有兩處,除馬太鞍溪堰塞湖,另有新竹縣泰崗溪堰塞湖。
相關新聞》馬太鞍溪堰塞湖昨曾30分鐘降14公尺 溢流等同瞬間湧出1540萬噸水
堰塞湖潰堤跟溢流有關?
農業部指出,堰塞湖的形成是無可避免的,這類速成的天然壩體結構較為鬆散,也沒有人工土石壩的擋水設施、過濾層等輔助結構,因此只要受到沖刷、侵蝕,或蓄水量持續上升,壩體便難以負荷,可能突然潰堤,進而對下游地區產生毀滅性的破壞;依據統計,大多數的堰塞湖潰決都起因於壩頂溢流。換句話說,潰堤是比溢流更慘重的情況,堰塞湖溢流嚴重有可能進一步導致潰堤。
馬太鞍溪堰塞湖不能處理嗎?應變作為時間軸一覽
有人質疑,花蓮災情如此嚴峻,難道不能事前就破壞壩體、減少蓄水量以降低傷害嗎?林業保育署解釋,7月26日發現馬太鞍溪堰塞湖後,專家多次研商各種壩頂降挖、炸開壩體、壩頂虹吸抽水等湖區引流洩壓方案,但因馬太鞍溪堰塞湖位處偏遠山區,沒有道路可及,人員也無法以步行到達,就連要安裝水位監測儀器都是透過空勤總隊直升機;且堰塞湖周邊持續有土石崩塌,該地亦隨時可能發生地震與豪大雨,作業人員安全無法保障,即使不再發生颱風或豪大雨,僅以一般雨量情況推估,馬太鞍溪堰塞湖也會在10月初溢流,以工程手段介入根本在技術上和時效上無法達成,所以當初評估不可行。
也因此,隨時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的變化更顯重要,以下是國立東華大學強韌防災團隊整理的應變作為時間軸:
7/21~7/26:形成跡象與初步偵測。
7/26~7/31:發現堰塞湖後,成立應變小組,啟動空勘、航測建模和初評。
8/1~8/7:完成量體估算及DBI=1.8(相對穩定)判定,並規畫下游預警與疏散方案雛形。
8/7~8/12:和地方研商,進行專家會議及預防性疏散。
8/12~8/14:楊柳颱風前後啟動預防性疏散與跨機關研判,當日完成259戶697人撤離;颱風過境後研判壩體暫穩,解除警戒,持續即時監測和整備。
8/18~8/20:空勤協助壩頂裝設水位計,提高回傳頻率及判讀精度;同步公開監測面板與跨單位共享數據,以支撐預警決策。
8/27:農業部成立專案小組,第1次會議要求於10月初可能溢流前,加速清淤、補強橋梁保護,並精進監測和對外溝通。
9/3:東華大學防災團隊參考陽明交大防災研究團隊的分析結果,製作第一版村里避難疏散圖及GIS監測紀實故事地圖。
9/12~9/15:預告9/16於光復、萬榮、鳳林警戒區發送細胞廣播(CBS)測試警訊,以檢核演練時訊息送達與通報效率,避免實戰時資訊落差。
9/16:執行細胞廣播(CBS)演練,會後回饋部分區域收訊不佳,NCC建議擴大基地台框選範圍至河道兩岸約5公里,並建立保全戶精準電話通報機制以補強。
9/17:於花蓮縣消防局應變中心辦理「馬太鞍溪疏散撤離因應對策研擬及推動研討會議」,根據最新監測資料調整應變作為。
9/19:更新馬太鞍溪潰壩影響範圍,調整避難疏散作為,專家共識將「最可能情境」由極端潰壩改為「晴天溢流、下切約50公尺」之沖刷型事件。
9/20:東華大學防災團隊製作第二版村里避難疏散圖。
9/21:台大防災團隊評估潰壩溢淹影響範圍將比先前預估更嚴重。
9/22:因應樺加沙颱風造成的豪雨,啟動預防性疏散,下游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共列管1837戶、實居8524人;啟用3處收容所,並輔以依親和垂直避難等分流措施。
9/23:下午2時50分發生壩頂溢流,對光復鄉市區造成嚴重災情。
堰塞湖即時影像、即時資訊哪裡看?
林業保育署有建立「國有林堰塞湖監測與防災通報系統」,馬太鞍溪堰塞湖的部分可以點擊「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控面板」,查看觀測站、時雨量、水位、水深、警戒、影像等資訊。
國立東華大學強韌防災團隊也有建置「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提供應變作為時間軸、最新情資彙整與預估、專家整體研判要點、0923堰塞湖溢流後災情通報、溢淹或潰堤之疏散規畫等內容,有意了解的讀者朋友可以多加利用。
看更多》垂直避難意思是什麼?花蓮堰塞湖溢流垂直避難指引是新創的?
撰稿記者:吳怡萱
核稿編輯:廖梓鈞
參考資料
※水利名詞 堰塞湖、天然壩(經濟部水利署)
※薇帕颱風釀馬鞍溪上游堰塞湖 請民眾暫勿入溪床活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大自然的淚珠—包盛社堰塞湖的一生(農業部《農政與農情》)
※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國立東華大學強韌防災團隊)
※國有林堰塞湖監測與防災通報系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控面板(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其他人也在看


熱搜/秋季限定美景! 空拍機捕捉黃頭鷺南遷壯觀畫面
中部中心/黃毓倫、李柏瑾、邱俊超 苗栗報導嘉義梅山秋季限定美景,萬鷺朝鳳,指的就是黃頭鷺南遷避冬,經過當地形成的美景,每年都吸引大批愛鳥人士前來觀賞拍攝,日前就有民眾使用空拍機,在苗栗三義意外拍到了南遷的黃頭鷺,為了不驚擾牠們,空拍機遠遠的拍攝,畫面曝光,一塊來欣賞!
民視 ・ 1 小時前
北市府要求合意解約 新壽籲啟動協調機制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NVIDIA)計畫將台灣總部設置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基地,但該地已由新光人壽取得地上權因而卡關,輝達落腳台北恐生變。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2)日召開記者會...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天花板滴下屍水「全家都死了」!父化白骨 女兒伴屍多時斃命客廳
新加坡盛港(Sengkang)發生一起離奇雙屍案,一名住戶聞到怪味,抬頭一看竟發現疑似血水從天花板往下滴,嚇得立刻報警。警方趕到樓上住戶家時,在臥室發現一具已經白骨化的男性遺體,客廳則有一具女性遺體。根據現場情況判斷,男子大約先死亡一個月,女子則是後來才離世,兩人確認是父女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美中為何又開槓?4大關鍵問題一次看 川習其實各留後手
中國大陸近日強化稀土出口管制,對談判中的美國來說無疑是震撼彈,引發美國總統川普大為不滿,研擬對中加徵100%關稅。華盛頓...
聯合新聞網 ・ 7 小時前

「慢性壓力」恐加速老化 專家親授日常「減壓4招」對抗衰老!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難免需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長期慢性壓力卻可能導致焦慮、高血壓甚至心臟病等健康問題。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精神醫學副主任Elissa Epel教授近期於Podcast節目中指出,慢性壓力還會影響細胞健康、加速人體老化過程,但如果能及時調整生活方式,細胞也會做出「正向的回饋」。 慢性壓力如何加速老化?專家說明何謂「端粒」 Epel教授進一步解釋,人體每個細胞內的染色體末端都有一個「保護帽」,也就是被稱為「端粒」(telomeres)的特殊結構。「壓力對這些端粒來說是一種威脅,可能會損害我們的DNA並引發各種健康問題。」她說明,端粒會隨著年齡自然縮短,但當人們經常承受壓力時,端粒的縮短速度就會加快。 根據美國國家人類基因體研究中心(NHGRI)的資料顯示,端粒可幫助維持染色體的穩定性,隨著細胞每次分裂,端粒就會略微縮短。最終端粒會變得非常短,細胞也無法再成功分裂、最後死亡。 專家籲妥善管理壓力 讓細胞修復延緩老化 「因此如果我們持續數年、數十年都沒有好好管理壓力、缺乏適當休息,老化的進程就會加速。」 Epel教授表示,就算端粒因慢性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促參三冠王 新北連3年特優
新北市政府連續3年獲得財政部促參考評全國「特優」殊榮,成為全國唯一連續3年榮獲「特優」的三冠王,顯示新北市在全國促參政策扮演領頭角色。新北市2024年促參案簽約9件,涵括交通、工業、文教及運動等領域,其中「第二國民運動中心計畫」已啟動,人口逾25萬人的行政區將規畫興建第2座運動中心,板橋第二運動中心預計2026年開放使用。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聽完賴國慶演說 凌濤「揪出矛盾」批:顯見束手無策
今年國慶演說,賴清德總統細數數據,並拋出「新AI十大建設」、「台灣之盾」,對此,國民智庫副執行長凌濤直言,他在數據及口號中,看到很深的矛盾,並舉出3事強調,民進心虛之情、束手無策顯而易見。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13架次共機越中線侵擾周邊空域 國軍嚴密監控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12日電)國防部今天表示,統計自昨天上午6時起至今天上午6時止,13架次共機逾越台灣海峽中線侵擾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中央社 ・ 10 小時前新北鼓勵認養毛寶貝 提供醫療支援、終身疫苗、免費健檢與補助
新北市動物之家不只是收容毛寶貝的地方,更是許多新飼主與毛孩幸福生活的起點。為鼓勵更多民眾投入認養,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推出多項措施,不僅提供半年內回診醫療協助,減輕飼主面對突發醫療狀況的負擔,凡成功認養犬貓者,還可享有終身免費狂犬病疫苗;若選擇高齡或殘疾犬貓,更能獲得每年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與2000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港女神為電影曬到比當地居民還黑 驚訝鄭中基成筋肉猛男
香港動作電影《阿龍》由歌壇天王鄭中基自導自演,與胡耀輝聯手執導,集合香港實力派演員周秀娜、姜皓文及可愛小童星傅舜盈共同演出,他為了電影中復仇父親的角色,瘋狂增肌,進行長達6個月的肉體改造,化身成雙手染上鮮血的暴力復仇者,台灣將於10月17日上映。周秀娜為了電影演出泰國華僑苦練泰文,再加上當地太陽猛烈,讓她笑說:「我曬到比當地人還要更黑了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民答那峨震不停 24小時逾800次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10號歷經兩次強震,當地媒體報導,24小時內記錄到800多次餘震,民眾也相當恐慌。主震加上餘震不斷,造成嚴重災情,至少8人死亡,上千間房屋毀損,還有超過9萬人受災。目前當地電...
大愛電視 ・ 7 小時前
雙十連假去哪裡?宜蘭潮流文化祭極限滑板、國際街舞熱力登場
「2025宜蘭潮流文化藝術祭」在中興文創園區登場!昨晚的「校際聯合舞展」,來自全台的11所學校舞蹈社團齊聚一堂,展現青春舞姿。今天(11日)中午開始還有「極限滑板賽」、「國際街舞大賽」對決,歡迎民眾到中興文創感受青春的魅力。「宜蘭潮流文化藝術祭」融合音樂、街舞、饒舌、塗鴉藝術展、滑板、扯鈴與市集,全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旭集和食集錦 博多風味美饌上桌
饗賓集團旗下Buffet品牌「旭集和食集錦」,攜手日本九州明太子元祖「ふくや(FUKUYA)」,精心獻上最鮮美的滋味,以九州福岡人氣明太子料理為靈感,聯名推出期間限定的博多風味美饌「真明太子花枝壽司」與「真明太子鮭魚湯泡飯」,將鮮香與微辣完美交織,呈現極上料亭的博多風情,即日起至11月底,在全台旭集各門市跨海呈獻。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通車 暫限小型車與救災車通行
花蓮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導致要到光復鄉必須繞道,不過今(10)日下午南北各一條涵管便道提前通車,目前限制小型車跟搶救災等緊急車輛通行。便道開放前就出現不少車輛等待,因為原先繞行要多出30分鐘以上的車程,現在走便道只要約10分鐘就能到。公路局表示,便道堤頂上,24小時配置監看警戒人力確保安全,預計明(2026)年1月底前完成鋼便橋。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國慶夜通緝犯割喉!血濺警所 畫面驚悚
國慶連假,正當大家都在沈浸於假期的喜悅中時,新北市土城區卻驚傳割喉輕生事件,一名在土城分局拘留的通緝犯意圖輕生,所幸值班員警迅速察覺,才避免憾事發生,也馬上將其送往醫院救治。
太報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