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為何又開槓?4大關鍵問題一次看 川習其實各留後手
中國大陸近日強化稀土出口管制,對談判中的美國來說無疑是震撼彈,引發美國總統川普大為不滿,研擬對中加徵100%關稅。華盛頓郵報形容,美中猶如「準備離婚但仍同居」的怨偶,再次衝向雙方都不樂見的貿易戰。分析指出,北京此舉是談判前的策略施壓,雙方傾向先擺出強硬姿態,再透過威脅與最後通牒在談判爭取有利位置,事實上都已預留轉圜空間。
中國限制哪些材料、為何重要?
中國擴大對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這些材料是製造晶片、電動車、風力機與軍事設備的關鍵成分。其實「稀土元素」並非那麼稀有,問題是開採困難,而目前最容易、成本最低的開採地仍在中國。
中國南方礦藏集中,掌握全球約7成稀土開採及約9成供應。其中的鏑(Dysprosium)對高科技產業尤為重要。如果將科技產業比作烘焙業,鏑就像發粉,雖然用量極少,但對於驅動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軍事系統與晶片製造設備都不可或缺。
哪些企業恐受影響?
受影響範圍仍不明確,可能僅限稀土原料與磁體,也可能波及含稀土成分的零組件。分析認為,這種模糊性讓中方保有操作空間。凱投宏觀指出,多數成品如筆電與手機影響有限,但馬達等介於原料與成品間的半成品或零組件可能超標。
另外,中國強調將嚴審用於晶片與AI研究的出口,此舉延續對美AI晶片龍頭輝達的壓制,也可能波及軍民兩用企業如波音。
中國的弱點、美國的籌碼?
美國同樣握有籌碼,因其掌握AI運算與高階工業產品,如噴射引擎所需的晶片技術。這些仍是北京未能掌握的領域。美國也正著手建立自有的稀土磁體供應鏈,但要建立能與中國匹敵的開採與加工體系,仍需數年時間。
美國同時仍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約占中國出口的15%。
美中其實互留台階?
雙方仍保留下台階的機會。中國將新限制的生效時間延至12月1日;川普把報復措施的實施日期訂在11月1日,預留轉圜空間。
許多分析則指出,中國的新限制是貿易談判前的策略性施壓,但部分稀土出口管制可能將長期保留。
更多udn報導
巨雕男憂大寶貝被偷!鐵環鎖下體腫脹如拳
離譜行徑全被拍!台男首爾怒揍11歲女兒遭逮
曾想合作吳慷仁 黃秋生態度急轉喊「別害人!」
Angelababy「無修圖路人視角」美貌太權威
其他人也在看
美中貿易戰再起 晶片鏈苦 設備商艾司摩爾、應材出貨恐延遲
隨著中國大陸祭出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也宣布對中加徵100%關稅,導致美中貿易戰急遽升溫,使全球晶片供應鏈嚴陣以待。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全球市場迎來下個變化球:3因素使美元揮別低點、蓄勢彈升
2025年金融市場最大的意外是美元上半年重挫。但最近跡象顯示,美元回升走勢似已發動,若延續此動能,可能再度給全球市場投來...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網傳烏山頭水庫光電板「用藥水清洗」 台汽電:不實謠言、不排除提告
網傳台灣汽電共生公司集團所屬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清潔工人直接用藥水清洗」,台電公司11日代轉台汽電澄清聲明表示,這是不實謠...
聯合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新聞眼/控我心戰大隊煽動對立 目的是延伸法律戰
去年六月廿一日公布「懲獨廿二條」後,重點之一就是針對國軍政治作戰(心戰部隊與網軍)等人員通緝與懸賞,這次接連針對軍情局與心戰大隊,且時間點選在賴總統國慶文告後,是藉基層小兵來威懾台灣操作台獨的警告。
聯合新聞網 ・ 12 小時前55歲女腎功能直飆80歲 醫曝各類器官「保固期」:肺跟大腦最短
人體器官也有「保固期」!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不同器官都有使用年限,過了關鍵年紀若不及時保養,就容易加速老化。其中,肺與大腦的保固期最短,腎臟則約在50歲開始走下坡,這時若能調整作息、戒除不良飲食,仍有機會延長壽命、恢復健康。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陸祭出口管制 華府智庫分析:中國自認貿易戰中更有優勢
世界兩大經濟體的貿易戰雖然檯面上並無明顯升溫,但兩國日前各自祭出的政策實則顯示平靜的水面下暗潮洶湧。美國政府9日提議禁止中國航班在進出美國時飛越俄羅斯上空;中方並於9日宣布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等實施出口管制;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則接續在10日宣布,基於國安...
CTWANT ・ 11 小時前華郵:美中像「快離婚但同居」怨偶 衝突升溫預示邁向徹底對抗
華盛頓郵報11日以「美中貿易戰再次爆發」為題發表社論指出,美國與中國這對宿敵再度衝向一場沒人樂見的貿易戰,有如「準備離婚...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台股明天開盤恐崩跌千點!不敗教主陳重銘:我會蒸發8位數
美中貿易戰升溫,中國對稀土進行出口管制引發美國不滿,川普也宣布將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美股四大指數10日大跌,就連台積電ADR也慘摔6.4%。由於適逢連假,台股未開盤,市場也預估台股恐崩跌千點。對此,被封為「不敗教主」的股市聞人陳重銘就在臉書發文坦言「明天台股開盤應該不樂觀,我又會蒸發8位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中國回應川普100%關稅 「不願打也不怕打、反制是必要被動防禦」
美中貿易戰戰鼓又響,繼中國上週再祭稀土牌,美國宣佈對中國商品課徵100%關稅還擊,中國商務部今天發布聲明指出,管制稀土是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批評美國「典型的雙重標準」,強調中國「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對美國週二(10/14)起將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一事,也指中國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動防禦行為。
太報 ・ 7 小時前
花蓮洪災第20天仍有5失聯 季連成:搜救工作從未放棄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造成光復重大洪災,累計19死、5失聯,針對失聯民眾,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強調「搜救工作從未放棄」,將持續加強搜索。季連成說,災後迄今仍有5位民眾失聯,中央動員5個縣市的特種隊、軍方特戰以及海巡特種人員,以混合編組方式投入搜索,搜索範圍涵蓋佛祖街336巷、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專家:美中互槓創造談判籌碼 美股泡沫…言之過早
美國總統川普10日揚言將對中國加課100%關稅,並對「所有重要軟體」祭出大規模出口管制,他一度表示兩周後已無必要舉行川習...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光復鄉清溝」最難段終於通了!彭啟明親曝如打通血路:已有水流通動
[Newtalk新聞]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花蓮光復鄉堰塞湖災後清溝進度顯著加速,今日預計挺進超過20公里,復原腳步明顯推進。他指出,根據國土署統計,昨日已突破18公里,在各縣市環保局與志工協力下,原本一天僅能清出20公尺,如今水流已逐漸暢通。彭啓明形容,這場清溝行動如同「打通一條血路」,最難路段終於開始動起來,「希望就在前方」。 彭啓明說明,根據國土署回報,截至昨日清理進度已突破18公里。台南市環保局邱源隆隊長特別認真,親自陪同他研究水路結構並下溝勘查。他指出,最難、最壅塞的路段已開始有水流通動,雖仍需多次往返,但「希望就在前方」。 他回憶,中秋節前曾至現場視察,當時大型清溝車一日僅能前進20公尺;若有志工協助,才可能達50至60公尺。當地清潔隊的老員工向他坦言:「做救災幾十年,沒看過這麼嚴重的泥沙堵塞。」光復鄉全長約30公里的排水系統幾乎全面阻塞,光靠現有機具恐半年難清完。 彭啓明指出,清溝進展的關鍵並非重機具,而是「願意蹲下來鏟泥的雙手」。他強調,志工們打開每一個側溝蓋,用鏟子一鏟一鏟地清除泥沙,讓清溝車的速度逐漸提升。「在這次災後,專業與熱忱已不再有界線,國軍與志工並肩奮戰,展
新頭殼 ・ 5 小時前
「什麼都沒有留下」20萬巴人返回加薩 家園卻已成廢墟
美國總統川普十日說,相信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達成的加薩停火協議不會無以為繼,因雙方均已厭倦戰鬥。他提到,「它會...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省錢北漂族裝水回家 公司不忍了怒貼「勿濫用水資源」
一名北漂女網友分享為了省錢,下班會裝公司的水回家,怎料聽聞公司別層樓有人裝水回家被罵,爾後飲水機甚至貼出「請勿濫用水資源」的公告,讓她不敢再裝水,貼文曝光後,隨即掀起熱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國慶日訂位「顧客全放鳥」!居酒屋闆娘見店內一片空…心痛喊:你們忍心?
(記者洪承恩/綜合報導)台北萬華人氣居酒屋「家吶子」在國慶日遇上「放鴿子潮」,原本24個座位全滿、準備忙翻天的 […]
引新聞 ・ 3 小時前
分析:中方掌握稀土、TikTok等工具 認定貿易戰美方將讓步
在中國宣布進一步管制稀土出口之後,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要對中國貨加徵100%懲罰關稅,形同斷絕貿易。彭博新聞報導分析,北京當局這次看來似乎很有信心美方終將讓步,認定自己掌握關鍵的優勢。
太報 ・ 3 小時前
陳珮騏「吃飯表情」流量爆了! 不敢看數據:怕膨脹
陳珮騏在《百味人生》中以細膩真摯的演技,刻畫出中年女性面對婚姻與自我之間的掙扎與救贖。她飾演的蕭紅雪,夾在母親、丈夫與丈夫前妻的情感糾葛中,外表堅強卻內心脆弱,崩潰與恐慌的情緒表現真切,被觀眾盛讚為「最貼近現實的焦慮代表」。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42 分鐘前
「美國卡脖子手段無效了!」楊永明解析中國對美稀土管制:川普失落感非常嚴重
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12月1日起將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管制範圍包括全球任何含有中國成分的稀土產品、設備等,都需取得北京許可,美國10日立即宣布將對中國加徵100%關稅反制。對此,國安會前副祕書長楊永明在網路節目《廣角國際》表示,中美之間已進入到「卡脖子大戰」,美國祭出晶片管制和關稅政策,中國則回敬稀土出口和大豆進口限制。農民為美國總統川普的重要選票來源,因此川......
風傳媒 ・ 19 小時前
奧斯卡影后黛安基頓逝世 好萊塢群星發文向女神致敬
好萊塢資深影后黛安基頓(Diane Keaton)於2025年10月11日在美國加州辭世,享年79歲。消息由家屬發言人證實,家屬未透露具體死因,並呼籲外界尊重隱私。消息傳出後,全球影迷與好萊塢同業深感震驚與哀悼。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