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恐猝死 不建議懷孕
肺動脈高壓是每百萬人僅15至50人罹患的罕見疾病,今年41歲的羽君,10年前懷孕時因突發狀況送醫,原以為是羊水栓塞,轉送成大醫院發現右心臟已嚴重腫大,且壓迫到左心臟,隨時可能猝死,最終確診罹患罕病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她歷經引產、呼吸衰竭,治療過程4天就瘦10公斤,將身體多餘水分排出,讓右心臟消腫。從每日抽血、監控心肺指數、靜脈施打用藥,到後續改以新口服藥物治療,原以為病情穩定,一次到阿里山搭小火車竟導致復發,連抱小孩都被警告是高風險行為。
成大醫院副院長許志新說,肺動脈高壓是每百萬人僅15至50人罹患的罕見疾病,會造成肺動脈血管壁增生、肥厚、纖維化,血流受阻,進而肺動脈狹窄導致右心室肥大。若未治療,平均存活期僅約2.8年。
患者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要2年。初期症狀包括慢性疲勞、沮喪、倦怠、運動後呼吸困難、心悸等,常被誤認為一般心肺疾病;晚期症狀包括暈眩、昏厥、胸痛、心悸、下肢水腫,甚至心肺衰竭、死亡。
2005年,許志新成立跨科整合肺高壓照護團隊,結合心臟內科、胸腔內科、影像醫學科、營養師、個管師等,共同建立完整照護網絡。羽君說,自己在成大團隊照護下逐漸穩定,雖然病情仍難預測,但她學會自我照護、控制體重、隨時注意自己身體狀況,希望能活久一點,有力氣陪伴愛的人,「只要還能喘得過氣,我就不放棄。」
許志新指出,肺動脈高壓治療原則,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與心臟負擔。治療方式包括氧氣治療、傳統治療,如以抗凝血劑減少血栓發生、利尿劑助排除體內水分、強心劑提升心輸出量,或透過新型藥物治療、肺臟移植手術治療。
許志新指出,傳統治療能擴張血管、減少阻力,但無法阻止血管持續增生、纖維化。近年出現活性素訊號抑制劑,能逆轉血管重塑,被視為首個具有疾病修飾潛力的新世代藥物。國際研究證實,持續治療可改善患者6分鐘行走距離、降低住院率與死亡率,減少肺臟移植需求,讓病友更有機會回歸正常生活。
至於平時自我照顧,許志新提醒,應少鹽少水、維持適度和緩運動、接種疫苗、避免過度激烈運動、避免到高海拔地區、不建議懷孕,每日應測量血壓、心跳、體重、觀察尿量變化。若出現危險徵象如呼吸喘、胸悶胸痛、冒冷汗、水腫,應盡速就醫。
其他人也在看

臺北就是棒》和平使者打線火燙 狂轟猛炸登上第三
11/16於中正橋B球場舉行U15小聯盟組的三場賽事,由介壽國中、雪山熊、和平使者以及HEAT展開大戰。首場賽事雪山熊遭裁定落敗,由介壽國中以7比0勝出。第二戰和平使者火力全開以11比1力退介壽國中。到了第三戰和平火力依舊兇猛,再以10比6擊退HEAT,奪下今日的兩勝。而結束本周賽程後,拿下連勝的和平使者衝上第三名的位置,HEAT緊追在後第四名,介壽國中則是在第七名。至於再吞下一敗的雪山熊,則居爐主的位置。
TSNA ・ 1 天前
光復鄉慈濟義診 周末守護鄉親健康
馬太鞍堰塞湖洪災之後,慈濟北區人醫會來到花蓮光復鄉,從 11 月 22 號開始,每周六、日都會在大安村義診,希望用三到六個月的時間,陪著鄉親慢慢走出災後創傷。團隊帶來中醫、西醫、牙科、身心科,還有...
大愛電視 ・ 1 天前
200萬人B肝帶原 醫籲高風險群篩檢
台灣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者破萬人,並以B型肝炎帶原人數最多,目前推估約200萬人。醫師指出,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進而發展至肝硬化、肝癌,呼籲B肝疫苗斷層世代、高風險族群進行篩檢、追蹤與治療。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國內首驗出蘇丹紅化妝品 2大台廠"號稱無添加"中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還記得去年初,蘇丹紅風暴席捲全台,一度讓民眾不敢吃辣椒粉、胡椒粉,沒想到現在蘇丹紅又再現身,而且是國內首度在化妝品中被驗出!國內外共14家業者遭波及,其中包含兩家,號稱無添加的台灣大廠。醫師特別警告,唇膏類最危險,恐怕吃下肚會致癌。提醒各位水水們,都愛注意!女孩們的化妝包,琳瑯滿目。唇膏從亮紅色、深紅色,到紫粉色、玫瑰豆沙色,通通有。腮紅也不惶多讓,嫩粉色、棕粉色。刷上臉,顯瘦還能添氣色。只是這每天都用得上的變美法寶,現在卻捲入蘇丹紅風暴。每天都用得上的變美法寶,現在卻捲入蘇丹紅風暴(圖/民視新聞)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蘇丹紅主要它是一個顏色,讓顏色看起來比較鮮豔的成分在,是屬於紅色或暗紅色,這樣的一個成分在,主要用在我們唇膏或眼影。」蘇丹紅是一種工業用染劑,去年初,全台才爆發蘇丹紅辣椒粉,食安危機,沒想到時隔一年半,國內竟首度在化妝品中,找到蘇丹紅身影!一切源頭,疑似都來自新加坡一間原料公司。國內外總共14家業者因有進這間公司問題原料遭波及,其中包含號稱無添加的知名台廠,歐萊德及綠藤生機!目前已檢出其中三品牌各有養髮液、卸妝膏及護唇油等產品,含有不應該存在的蘇丹4號。國內外總共14家業者因有進這間公司問題原料遭波及(圖/民視新聞)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它可能造成我們皮膚,產生刺激接觸性的皮膚炎,或過敏接觸性的皮膚炎,(接觸)黏膜或是因為不小心的吃進去之後,它可能慢慢地會累積在身體內,它可能造成所謂的一個致癌性,或是突變性的作用。」聲源: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涉違反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6條,依同法第22條,可以處新臺幣兩萬元至五百萬元罰鍰,不合規定的產品,可以依同法第16條至第18條,不得供應販賣贈送公開陳列,或提供消費者試用,必須全面回收銷毀。」綠藤發聲明,強調廠商已主動通報並下架,歐萊德也說疑慮產品,都已經預防性下架。食藥署也籲消費者暫時停用。否則蘇丹紅進到體內,恐怕釀成致癌危機。原文出處:國內首驗出蘇丹紅化妝品 2大台廠「號稱無添加」也中標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最新/日本福島食品輸台全解禁 食藥署:回歸「常態管理措施」怕!中國製化妝品含禁用色素 食藥署查進口商「原料含蘇丹4號」台灣首見化粧品驗出蘇丹紅 歐萊德、綠藤生技等14家產品停售下架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成軍十年首次在台開唱!周子瑜:終於帶成員一起來高雄了
韓團TWICE出道十年首度來台開唱,22號晚上在高雄的首場演場會,就湧入5萬人,甚至有近千人買不到票,守在世運主場館外不願離去,而TWICE八名成員,除了周子瑜,感性的用國台語跟大家問候,其他成員也大秀中文跟粉絲互動,周子瑜甚至結束前還唸了一封信,分享內心世界,把粉絲惹哭。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獨家》鄰里大戰! 涼麵店「揪鄰居簽陳情書」要蔥油餅店搬走
持續追蹤這間蔥油餅店,原以為只是跟旁邊涼麵店糾紛,如今還有多家小吃店,跳出來抱怨,說蔥油餅店的夫妻倆,會眼紅看別家店生意好,就檢舉別人併排停車,連顧客也不放過,但當事老闆娘喊冤,根本沒舉報任何人。 #蔥油餅店#涼麵店#舉報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破迷思 日行萬步 運動量不一定達標
要活就要動!許多民眾將「每天走1萬步」當作運動標準,希望促進健康,不過國民健康署提醒,「走很多路」不一定等於「有運動到」,若是慢慢走、走走停停,或走不夠久,可能只屬於輕度活動,無法當作運動。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日本流感提前大爆發 24地警戒「整片紅通通」
日本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日本旅遊達人、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上周3000多家醫療機構流感患者人數達逾14萬人,是前一周的1.7倍,流行期比去年提早了一個月;每家機構平均通報患者數達37.73人,是今年首次超過警報標準的30人,地圖上24個都道府縣呈現一片紅通通,提醒赴日民眾留意。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5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2 天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4「易忽視小症狀」恐是罹癌徵兆 腫瘤學家認:令人意外
多留意身體異常訊號!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腫瘤學家日前以「你應該了解4種令人驚訝的癌症症狀」為題撰文指出,酒後淋巴結疼痛、年紀輕受到輕傷就骨折、血鈣指數飆高、非哺乳期乳房異常,相比持續咳嗽、身體出現不明腫塊,這些可能是癌症徵兆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大家若發現相關狀況持續,應就醫評估是否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術前偷吃一口也不行?醫示警「禁食原因」:可能救不回來 連一口水都有危險
手術前醫師總是千交代萬交代要禁食,若是輕忽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尤其是老人家與小朋友不耐飢餓,容易違反規定。對此,秀傳醫療體系中區總院長黃士維醫師分享術前禁食的5大重要觀念,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手術安全知識! 1、預防麻醉嘔吐不是小事 這可能是術前禁食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誤解的核心概念!術前禁食的作用是「預防」麻醉併發症,不是醫師「故意刁難」患者。很多人一開始只覺得禁食幾小時沒什麼大不了,但仔細了解會發現,全身麻醉會抑制正常的吞嚥反射和咳嗽反射,這種保護機制失效通常持續到完全清醒,不像清醒狀態那樣能自主控制嘔吐。患者可能會發現手術前幾小時不吃不喝確實很難受,但這是「預防致命併發症」而不是「無謂的折磨」! 2、誤吸風險差異很大 為什麼不同手術禁食時間不同?因為麻醉深度和手術時間完全不同!我觀察到很多患者一開始以為所有手術都一樣,但實際上全身麻醉的誤吸風險遠高於局部麻醉,危險程度當然差很多。 ・全身麻醉手術:需要禁食8-12小時,因為完全失去意識和反射能力 ・半身麻醉手術:禁食6-8小時,雖然意識清楚但下半身無感覺 ・局部麻醉手術:禁食4-6小時,主要預防緊急轉全麻的風險 3、胃排空時間有科學根據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狂吃菜仍便秘!醫大推「4食物」 不到1周就變順暢
即使大量攝取蔬菜,仍有便秘問題,可能是膳食纖維吃得不對。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當出現便秘時,代表腸道的節奏被打亂,此時若一味地吃更多纖維,反而使腸子更緊繃,建議每天補充車前子、奇異果、李子乾、高礦物質水,通常不到1周就能暢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血壓藥什麼時候吃都一樣?醫:1因素9成的人都早上吃 血壓控制更穩定
高血壓藥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醫界有一派人建議晚上服高血壓藥可以降低早上中風和心梗發生率,但據最新研究發現:高血壓藥早上吃或晚上吃「沒差別」。不過醫師建議,如果服用長效型一天一次的高血壓藥,早上吃會
健康2.0 ・ 1 天前
民國75年前出生看過來 全台220萬人免費肝炎篩檢一次到位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健署宣布重大政策調整,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年齡至79歲的民眾,即日起都能享有「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國健署施預估可讓全台約220萬人受惠,協助更多國人提早掌握肝臟健康,降低肝病與肝癌帶來的威脅。
壹蘋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中年男空腹血糖飆破130 控糖「3原則+5妙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45歲的張先生,平時忙於工作,習慣外食、含糖飲料不離手,對偶爾的口渴、疲倦感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檢,他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達130 mg/dL,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才驚覺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指出,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血糖異常。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頻尿、疲倦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應盡早檢查血糖;尤其有家族病史、肥胖或三高問題者,更應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他也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調整飲食與運動,糖尿病是有機會被穩定控制、甚至逆轉的。 高血糖比例攀升 成人每8人就有1人血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已達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議題。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114年9月底,已收案約46萬人,其中近10萬人屬糖尿病前期。經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後,有13%的個案糖化血色素已恢復正常,證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血糖。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 飲食、運動、監測是控糖基石 楊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