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寶購物《ubao.Tw》特貨品商城,黑貓宅配,取貨付款,耳鼻喉科擬更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感染、重症列部專科
中央社

耳鼻喉科擬更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感染、重症列部專科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9日電)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草案,重點包括將耳鼻喉科名稱修正為「耳鼻喉頭頸外科」,而原屬次專科的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增列為部定專科,將預告60天。

考量專科醫師制度建立迄今已近40年,加上近年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及其他傳染病威脅頻發,衛生福利部14日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草案,盼精進專科醫師訓練及管理。

這次修正重點之一,為耳鼻喉科名稱將修正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外界質疑以後是不是還能看感冒。

廣告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天傍晚接受媒體聯訪說明,台灣本來就沒有硬性規定哪一科的醫師只能看哪一種疾病,例如有些民眾感冒會去看兒科,更名並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主要是配合相關醫學會早已更名,且與國際接軌。

她強調,未來若經公告,醫師證書或診所招牌不需要更改,僅新設立或更換證書時才需要調整。

另一項修正重點,是把原本屬於次專科的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增列為部定專科。劉玉菁說,納入部定專科的科別,從訓練到各種資訊登錄都有一定制度,至於次專科則自行管理。

劉玉菁表示,為強化我國醫療體系韌性,精進感染防治及重症醫學專業人才養成體系,將重症醫學科與感染科納為部定專科,國家對於這兩種專業人力才有辦法進行掌握和規劃,從訓練就開始管理,以提升醫療專業水準,並保障病人照護品質。(編輯:吳素柔)1141119

其他人也在看

將納部定專科…感染科新血銳減去年全台僅14人 台大醫:還沒完全放心

將納部定專科…感染科新血銳減去年全台僅14人 台大醫:還沒完全放心

衛福部近期公告,要將感染科及重症醫學科納入部定專科,屆時全台合計將有25個部定專科。我國去年僅新增12位感染科專科醫師,...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感染、重症納部定專科 耳鼻喉科同步更名引關注

感染、重症納部定專科 耳鼻喉科同步更名引關注

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草案,進一步強化專科醫師訓練與管理,此次修法重點包括耳鼻喉科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並將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從次專科調整為部定專科,預告期60天。其中耳鼻喉科改名引發網友討論,甚至擔心以後感冒不能再去看耳鼻喉科。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19日)表示,相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輔大醫院心臟復健暨肺復原中心 揭牌啟用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19日電)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成立「心臟復健暨肺復原中心」,今天舉辦揭牌啟用儀式,未來將提供心臟病、肺部疾病、銀髮族與亞健康族群安全、精準且可長期維持的心肺復原服務。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迎戰苗縣長選舉 陳品安:跨合作爭取最大支持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9日電)民進今天召開選對會,建議徵召縣議員陳品安參選下屆苗栗縣長,迎戰尋求連任的鍾東錦,待26日中執會確認後提名。陳品安說,將全力以赴並尋求跨合作,爭取最大支持。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長期暴露污油煙、二手菸 肺癌不只找癮君子 醫:5分鐘LDCT篩檢保命

長期暴露污油煙、二手菸 肺癌不只找癮君子 醫:5分鐘LDCT篩檢保命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近期多位名人如藝人坣娜、男星顏正國因肺腺癌相繼病逝,這個被醫界稱為 […]

觀傳媒 ・ 23 小時前
耳鼻喉科擬更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無須更換招牌、就醫權益不變

耳鼻喉科擬更名「耳鼻喉頭頸外科」 衛福部:無須更換招牌、就醫權益不變

衛福部表示,該辦法自民國77年制定以來已近40年,期間歷經多次修正,面對近年COVID-19疫情與其他傳染病風險頻繁,為強化醫療體系韌性並提升醫療品質,有必要檢討與精進專科醫師訓練與管理制度。針對耳鼻喉科更名部分,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19)日表示,調整為「耳鼻...

CTWANT ・ 22 小時前
醫美納嚴管!明年起須完成PGY訓練 石崇良:給予時間補正

醫美納嚴管!明年起須完成PGY訓練 石崇良:給予時間補正

為改善醫美亂象,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修法規畫,即使是低風險的醫美治療,執行醫師也需完成2年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衛福部近日公告修正草案,預計最快明年1月實施,完備資格才能繼續執行醫美治療。石崇良今天(19)表示,將給予一定時間補正。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醫美嚴管!石崇良:醫師須完成PGY課程「已執業也要回醫院」

醫美嚴管!石崇良:醫師須完成PGY課程「已執業也要回醫院」

近期國內醫美亂象層出不窮,從牛奶針、玻尿酸注射到陰莖增大術。為了改善醫美市場混亂、保障病人安全,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修法規劃,所有執行醫美手術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即便是已經執業的醫師也必須「回醫院訓練」。新法最快明年1月上路。

太報 ・ 1 天前
修法禁「直美」醫師!工會批「修理小孩給外人看」石崇良:會給時間補正

修法禁「直美」醫師!工會批「修理小孩給外人看」石崇良:會給時間補正

衛福部近日預告「醫美特管法」,將醫美改為3層級管理。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若本次修法核心關懷在於病人安全,衛福部顯然在草案挑起醫界敏感神經同時,更應拋出不僅是直覺的實證基礎,避免淪落「修理小孩給外人看」的疑聲。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9)日回應,對醫美管理,需回歸醫療品質與病人權益,能力訓練是最為基礎,所以會給予一段時間完成補正後,再繼續執行。也就是說「直美」醫師必須回去訓練。(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推動無人機產業 吳誠文:提升台灣民主供應鏈戰略地位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19日電)國科會今天舉行委員會議,經濟部提報「無人機產業推動成果及布局」議案,目標至2030年無人機產值突破新台幣400億元。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將兼具國防需求與產業發展,透過跨部會合作,打造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提升台灣在無人機民主供應鏈中戰略地位。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新規促醫美安全?醫師工會存疑

醫美糾紛頻傳,衛福部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內容,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評該政策未基於實證,形同「修理小孩給外人看」,能否改善...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沒2年PGY訓練將不准做醫美 估600人受影響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9日電)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已執業醫師也得PGY補訓,估受影響約600人。衛福部強調,補訓絕對必要,內容可再討論,每個訓練都有目的,重點是培養符合需求的醫師。

中央社 ・ 1 天前
機場飄腐臭!查驗人員警覺 揪「傢俱」貨物藏35.7公斤犀牛角

機場飄腐臭!查驗人員警覺 揪「傢俱」貨物藏35.7公斤犀牛角

新加坡當局週二(11/18)宣布偵破歷來最大犀牛角走私案,破獲35.7公斤、市價113萬新加坡幣(約2706萬元台幣)犀牛角,另有獸骨、獸牙和獸爪等,當局稱機場人員查驗貨物時,發現4件要空運至寮國永珍、申報為「傢俱配件」的貨物發出腐爛惡臭,經X光掃描後開箱,4件貨物都藏有動物部位。

太報 ・ 22 小時前

符合特定醫美資格 急診界諷「大利多」

衛福部預告修法,急診醫學科醫師也可執行特定醫美手術,消息一出,急診界形容為「急診大利多」,諷刺為「愈來愈多的急診醫師將無...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親自體驗檢查 海地衛生部長直呼要派員來台受訓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海地共和國衛生部長席納勒今天前往新光醫院,接受腦血管與肺部等影像檢查,並參觀精密放射治療系統,讚嘆台灣醫療環境舒適高效率,直呼要派員受訓,將台灣醫療經驗帶回海地。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半導體》信驊11月24日受邀參加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

【時報-台北電】信驊(5274)11月24日14時30分受邀參加櫃買中心舉辦之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說明財務及業務相關資訊,地點於台北花園大酒店2樓國際廳/台北市中華路二段1號2樓。(編輯:林家祺)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維也納世博館與新北合作 烏來泰雅織品將重製亮相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9日電)新北市府今天表示,奧地利維也納世界博物館與烏來泰博館簽合作備忘錄,除調查研究海外散佚的泰雅族文物、合作策展,預計明年將重製國外典藏的泰雅織品,分享更多烏來故事。

中央社 ・ 1 天前
看病將少不了「AI智慧醫療」 衛福部首創送6名醫師赴美受訓

看病將少不了「AI智慧醫療」 衛福部首創送6名醫師赴美受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療運用AI輔助已經是趨勢,關鍵在於如何培養跨越臨床與科技的優秀人才。衛生福利部今(19)日宣布正式啟動全國首創的「台灣智慧醫療學校」及「醫療資訊長(CMIO)台美聯合培訓計畫」,將甄選出6名醫師至美國受訓半年,再回到台灣的醫學中心從事教學。 衛生福利部資訊處上午舉辦「台灣智慧醫療學校暨醫療資訊長台美聯合培訓啟動大會...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東區商四為好市多設加油站量身訂做? 黃偉哲:嚴格審查

東區商四為好市多設加油站量身訂做? 黃偉哲:嚴格審查

台南市政府公告招商的東區「商四」商業設施促參案,評審結果由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獲得最優申請人。市議員周嘉韋今天總質詢,針對東區商四商業設施促參案的都計變更納入加油站使用,質疑為好市多進駐量身訂做。市長黃偉哲說,將嚴格審視、絕不容許違法。東區商四開發基地面積約2.3公頃,鄰近南台南副都心生產路及未來的南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寒流一來猝死增!重症醫曝致命關鍵:記住這6招保命法

[Newtalk新聞] 隨著冷空氣持續南下,氣溫連日走低,北台灣濕冷、中南部入夜後也感受明顯寒意。重症醫黃軒提醒,冬季向來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峰,許多人以為「冷到打噴嚏」只是小事,但醫界最擔心的是低溫悶著引發的心臟猝死。他指出,寒冷並不會直接致命,卻像「隱形引爆器」,會讓身體在沒有預警下啟動強烈反應,使原本疲累的心臟在短時間內承受更大負荷,他也在文章中提出保命方法供民眾參考。 黃軒說明,當環境轉冷時,身體會啟動看似保護、卻反而造成危險的防禦反應,包括血管瞬間收縮、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他指出,若民眾同時具備高血壓、三高、冠心病、抽煙習慣、經常熬夜、家族史或正在感冒等狀態,心臟就像被按下「油門+手煞車」,一旦負荷過度便可能走向猝死。他也強調,多項國際研究證實低溫會提高心肌梗塞與心臟死亡風險,尤其每日平均溫度每下降1°C,風險就「累計增加2.0%」。 他提醒,真正奪命的不是寒冷,而是寒冷後在體內掀起的連鎖壓力,包括血管痙攣、病毒感染讓交感神經更亢進、心肌耗氧量上升與胸悶症狀被忽略等。為此,他提出「6招保命法」,強調只要落實,就能大幅降低心血管風險: 1. 起床前不要立刻下床先在被

新頭殼 ・ 1 天前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