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時代有利中國發展因素消失 僅剩哨兵國度
(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9日電)美籍華人政治學者裴敏欣表示,六四後中國靠嚴密的監控、經濟起飛、有利的國際環境及務實的領導,經歷二十多年的黃金時代。但後三個因素在習近平時代已基本消失,美中變成完全敵對關係,意識形態籠罩社會,若經濟無法復甦,社會會更不穩。
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系講座教授裴敏欣的著作「The Sentinel State: Surveillance and the Survival of Dictatorship in China」中文版「哨兵國度:中國如何透過監控維繫獨裁政權」最近在台灣出版。
書中詳細闡述建造了一個比史上任何其他獨裁政權都更有協調力、裝備更好的監控系統,特別是利用經濟迅速增長帶來的資源,將監控體系進一步現代化。
書中提到,六四後中國經歷二十多年的黃金時代,「靠的不只是『哨兵國度』,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起飛,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務實的領導。」但後三個因素在習近平時代「已基本消失」。裴敏欣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時,分析這三大影響中國發展的因素。
裴敏欣表示,國際環境方面,美中從冷戰後非敵非友的關係,到現在變成完全敵對的關係。當兩國是非敵非友的關係時,即使有很深層的矛盾,仍盡力避免正面對抗,並沒有很明顯地要準備打仗,雙方仍有很多貿易往來。
裴敏欣表示,但現在不一樣,美中軍方都視對方為最大假想敵,「並不是說他們一定在計劃打仗,而是他們都在準備將來會有一場打仗,這是很危險的事情」。美中之間的經濟脫鉤、技術脫鉤、金融脫鉤已全面展開,「已經走上不歸之路」。
裴敏欣說,根據現在的情況判斷,雙方的敵意已經是結構性的,雙方主流政治精英都認為矛盾是不可緩解的,美中沒有可能回到非敵非友的關係,「不打仗已經是最好的」。
裴敏欣續說,如果美中真的打仗,最大機會是因為台灣,因為南海而打仗的機會很少。美中對台灣有根本性不同看法,以前維持台海和平的基本框架已經消失,現在完全是「互相用武力威懾」,中國拚命準備在軍事上占優,「這種局勢很危險」。
華爾街日報早前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習近平計劃藉貿易談判施壓美國總統川普,要求他正式表態美國「反對」台灣獨立。裴敏欣認為這要求的意義不大,「這會對台灣心理上有很大衝撃,但實際上不可能改變美國的實質政策」。在維持台海和平上,美國有很大作用,但決定性因素還是兩岸的政治領導。
裴敏欣表示,中國的外部環境起了變化,對經濟發展也有影響。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靠大量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但這模式已失敗,要尋找一個新模式比較困難。
習近平於2012年起擔任總書記,2013年起擔任國家主席,2022年史無前例展開第3任期。裴敏欣表示,進入習近平時代,務實主義已經消失。
裴敏欣表示,習近平就任中國領導人前八至九年很注重意識形態,「在中國大陸叫『極左』」,「極左」即不喜歡西方、資本主義、私營企業、自由。習近平過去幾年吸取了不少教訓,「現在相對有耐心,不那麼冒險,學會保存實力,不像以前低估美國的實力、決心」,手腕更加成熟。但習近平還是比以前的領導人更重視意識形態。
當有利中國發展的因素消失了,中國今後會怎樣?裴敏欣說,「日子會更難過」。
裴敏欣表示,中國的前景如何,關鍵是經濟發展,而國際因素對經濟影響很大。如果經濟不能復甦,會愈來愈多人對政府不滿,監控會愈來愈困難,社會會更不穩定,而政府財政困難也會削弱監控能力。
裴敏欣強調,這並不代表政權就會倒台,「一個政權倒台需要很多很多事情同時發生。不僅有很強的監控體系,還有約200萬解放軍、200萬警察。比中國糟糕的國家,其統治者照樣可以掌控局面」。(編輯:朱建陵)1141009
其他人也在看
美媒:美國商界忠告華府 對中國要清醒要強硬
(中央社台北8日電)華爾街日報報導,幾十年來一直極力主張與中國接觸的美國商界,最近轉而向美國總統川普的談判代表,提出對中國「要清醒、要強硬」的建議及忠告。美國商界的轉變不僅是遊說策略的轉變,更是對中國政府20年來背棄承諾的裁決。
中央社 ・ 1 天前
土地糾紛告竊盜 1棵龍眼樹價格100萬?法官駁回
屏東一名郭姓男子,因為土地發生糾紛7年來不斷的訴訟皆敗訴,今年再以土地上的一棵龍眼樹、一棵芒果樹被砍除及80根香樟木頭被移除,控告新地主等人涉嫌竊盜,屏東地方法院認為,土地不是郭男的,直接駁回郭男聲請自訴。郭姓男子表明,其屏東縣的一筆土地借名登記在林姓男子的名下,9年前林男過世,土地被林男的親屬繼承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強化嚇阻習近平對台備戰 陳冠廷嗆:讓知道代價高到承受不起
[Newtalk新聞] 針對澳洲前總理莫里森今(8)日在「2025台北安全對話」提及軍事準備議題,民進立委陳冠廷表示,感謝莫里森前總理再度來台為台灣發聲,其警示值得嚴肅看待。他強調,2027-2032年是風險評估的「能力節點」,而非開戰的「時間表」,台灣正積極推動「整合嚇阻」,讓任何企圖犯台者清楚知道代價高到不可承受且無法達成。 陳冠廷指出,國際軍事專家與情報評估顯示,所謂「2027-2032年」是要求解放軍具備犯台能力的目標期程,但「能夠」與「會不會」是兩回事。他強調,台灣必須假設衝突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因此不預設特定時間點,專注把當前的防衛缺口補強。 「台灣的嚇阻不是口號,而是一套完整的整合嚇阻工程」,陳冠廷說明,在軍事領域,台灣持續提升制海、制空、制電磁與長程精準打擊能力;在非軍事領域,則強化資通訊、海底電纜與能源韌性,並推進低軌衛星通訊備援與關鍵基礎設施分散,落實全民防衛訓練。這些工作都在進行,而且會加速推進。 陳冠廷表示,在審查國防與相關特別預算時,會把彈藥與關鍵零組件庫存、機動與分散部署、國造飛彈增產與交付、後勤維保能量,以及資安與關鍵基礎設施韌性列為優先,確保每
新頭殼 ・ 1 天前
川習將會! 談關稅、稀土、吩坦尼 柯慶生:臺灣恐成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底將在南韓APEC期間舉行「川習會」。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副助卿柯慶生表示,因為大陸可能因為購買俄羅斯能源,遭受美國次級制裁,以及和伊朗的軍事合作受到阻礙,他預期美中不會達成重大協議。不過柯慶生也提醒,習近平可能要求川普改變一中政策或停止對臺軍售,讓臺灣變成美中談判的籌碼。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就業前景vs 從小夢想!中國高考狀元「放棄清華北大」,真的只為了提前布局工作機會嗎?
在中國每年一度嚴苛的全國大學入學考試「高考」取得高分,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通往成功的必要門票,而且往往只有最頂尖的1%,才能有進入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的機會。這也讓清華北大兩校學子,往往都是各省市的文理科狀元。但今年,一些表現極為優秀的考生,卻選擇拒絕這些名校的錄取機會。他們轉而報考,那些承諾更穩定就業機會、或有提供人工智慧(......
風傳媒 ・ 1 天前「鏟子超人」被中國網友酸盲從?專家直言:這種力量才是最怕的
[Newtalk新聞]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讓全台「鏟子超人」志工自發湧入協助清淤與重建。對此,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劉玉皙表示,「自發的民力,是社會韌性的一部分,這不是政府失能的象徵,而是目前世界各國的韌性施政目標」。她也進一步指出,這種力量也正是共最怕的。 劉玉皙提到,日前一位使用簡體字的中國網友留言表示驚訝,認為「台灣人真的很盲從,你看那麼多鏟子超人」。她指出,這句話雖出於真心憂慮,卻也顯示出共長年塑造的思維模式,讓人習慣以威權眼光看待自發行動。 她進一步說明,許多反共的中國朋友曾透露,有一條絕對的紅線——在網路上批評政府頂多是被刪文或「請去喝茶」,但只要出現「動員」或「組織」的行為,就會被視為威脅並遭拘捕。劉玉皙解釋,所謂「動員」並非僅指上街抗議,連舉辦讀書會、成立工會,或像「開封夜騎」這樣的民間聚會,都可能被視為觸法。她指出,「只要真人為了特定目標聚在一起,對於專制政權來說,都是威脅。他們希望你對社會越冷漠越好。」 劉玉皙指出,正因如此,共最害怕的不是災難,而是「花蓮的鏟子超人」這樣的現象。她舉例說,「鏟子超人」們不僅能自發行動,還會配
新頭殼 ・ 1 天前培養逾千萬情治人員監控 學者:政權仍有挑戰
(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9日電)小說「1984」裡政權對人民全面監控的情景,已將之轉為現實。美籍華人政治學者裴敏欣的研究推算,透過千萬名「信息員」及「耳目」等情治人員,監控數百萬以上目標人物。但他指,監控非靈丹妙藥,仍面對貪腐、經濟衰退等挑戰。
中央社 ・ 1 天前
瓦斯桶逾期未換可收容器費!綠島業者:因地制宜酌情免收
台東縣液化石油氣以瓦斯桶形式供應家用,依定型化契約規定,若使用同一桶超過1年未更換,業者可收取「容器使用費」200元。綠島因人口流動與交通條件受限,業者坦言「1年1換」難落實,多採彈性處理,通常酌情免收費。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邱垂正:中國大陸是現狀威脅 賴總統致力台海和平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台北8日電)大陸委員會主委邱垂正今天表示,中國大陸是台海及亞太區域和平穩定現狀的最大威脅,台灣的戰略重要性無可取代、不可或缺,是維持全球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總統賴清德兩岸政策致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中央社 ・ 1 天前
反制無人機襲擾 國軍4步驟應處
[NOWnews今日新聞]國防部今(9)日公布114年版國防報告書。報告書指出,對台採取多項「灰色地帶混合威脅手段」以及「準軍事行動」等針對性軍事威脅,逐步加大對我威嚇力道。針對無人機襲擾事情...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中企遭外國制裁 中國國安部:員工洩憤而洩密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國安部今天發表文章說,中國一家大型企業員工因為對主管心懷不滿,進而發洩私憤,因此多次向境外人員洩露企業內部敏感資訊,導致裝載商品的貨輪遭外國攔截檢查,該企業並遭制裁,「危害了國家利益」。這名員工日前已被國安單位逮捕。
中央社 ・ 1 天前Rti精選專題導讀/中國人「平時仇日長假遊日」? 學者:只有一種人這麼做
中國「十一」長假期間,日本大阪和東京超越首爾成為中國民眾最熱門的出國旅遊目的地。這股「遊日潮」與中國國內抗日電影連番上映、仇日聲浪不斷的氛圍形成鮮明對比,引發社會是否處於「平時仇日,長假遊日」的矛盾狀態? 學者分析指出,其實「仇日」與「遊日」的中國人分屬兩大群體。熱衷遊日者,主要是追求生活品質、熱愛文化的中產階級與年輕人。他們鍾愛日本保存完好的「唐宋遺風」(尤其關西地區)。相對地,仇日群體他們在長假多選擇在國內旅遊。 真正的「既仇日又遊日」現象,則多出現在中國網紅身上。為賺取流量、搏取眼球,他們在公眾形象上會呈現愛國、仇日姿態,私下卻可能照樣赴日享受旅程。 以下為央廣Rti本日精選專題: 中國人「平時仇日長假遊日」? 學者:只有一種人這麼做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美國「缺席」、中國買盤強勁,巴西今年黃豆出口上看1.1億噸創新高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受惠中國強勁需求與美國供應短缺,巴西黃豆出口量今年截至10月底估達1.022億噸,已超越2023年全年創下的1.013億噸紀錄。業界今年全年預估可達1.1億噸,創歷史新高。基本面上,巴西2025年黃豆產量突破1.7億噸,為出口提供充足彈藥;同期中國持續成為主要買家,9月自巴西進口約650萬噸,約占巴西當月出口總量的93%。今年以來,中國在巴西黃豆出口中的占比升至約79.9%,較2021-2024年的平均74%與2024年的76%進一步走高,顯示對巴西依賴度加深。10月單月裝船預估7.12百萬噸,較去年同月增加約270萬噸;協會並預期11-12月將再出貨約800萬噸,與全年1.1億噸的目標相互印證。背後動因除中國穩定補庫外,美國受關稅爭端與供應不確定影響,短期在中國市場「讓位」,巴西遂成首選來源。結構上,巴西穀物出口並非「單線前進」。玉米方面,10月出貨約60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8萬噸;截至10月的年內累計出口估約3,000萬噸,穩居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僅次於美國,反映南美糧食「雙主力」外銷能力的提升。市場人士表示,若天氣正常、物流暢通且匯率維持有利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印尼大愛二村衛教 改善兒童發育遲緩
印尼的大愛二村,經由義診篩檢出有25名身體發育遲緩兒童,過去四個月,透不斷衛教、贈送營養品等辦法,讓小朋友的生長曲線跟上正常。Bling Bling大眼,像照著明星臉去描摹的五官,這麼一位漂亮女兒...
大愛電視 ・ 1 天前美CBP:中國船舶抵港前須預繳港口費
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美國政府針對中國船舶祭出最新貿易限制措施。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近日發布公告,要求所有「中國製造、中資擁有或營運」的船舶,須在抵達美國港口前三日透過美國財政部的「Pay.gov」系統預繳港口停泊費,否則將被拒絕進港或禁止裝卸貨物。這項規定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依《三○一條款》設定的「船舶費用」之正式實施細節,預定於十月十四日正式生效。CBP指出,如船舶抵達時無法出示付款證明,將被暫緩放行或延後港口清關,直至確實完成付款為止。CBP強調,確認是否須繳納費用的責任完全由營運商自行負責,不得於入港時補繳。該機構表示,判斷船舶是否須繳費的責任在營運方,而非CBP。按照規定,中資持有或營運船舶每淨噸需繳納五十美元港口費,自二○二六年至二○二八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川普證實南韓會習近平 傳快閃一天恐不出席APEC
APEC峰會月底將在南韓慶州舉行,川普親口證實,將和習近平在南韓會面。不過根據外媒報導,川普可能在南韓短短停留一天,有可能不出席APEC峰會。至於即將舉辦APEC的慶州,現在飯店房價已經飆漲一倍。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為閃避動物自撞車禍!35歲男星「脊椎重傷搶救11天」 器官衰竭死亡
印度歌手兼演員拉傑維爾·賈萬達(Rajvir Jawanda)曾以傳統的旁遮普(Punjabi)民謠與現代曲風巧妙融合,在當地頗具人氣。9月27日他在騎摩托車時,看到路上有流浪牛打算避開,不料因此自撞,醫護火速搶救,卯足全力奮鬥11天,10月8日因器官衰竭離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真的假的?川普:我以前每兩周就會打電話給習近平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川習會」。但就在川習會登場前,中國宣布進一步管制稀土出口,且迄今未購買任何美國大豆,似乎是想拿「稀土牌」和「大豆牌」當談判籌碼。川普週四(10/9)表示,他還沒收到與最新稀土管制的相關簡報,同時不忘吹噓他上一任期和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稱自己每兩個禮拜就會打給習近平一次催進度。
太報 ・ 3 小時前
中國稱「邪教」清查一貫道、拘留9信徒 民進:對台施壓的變形手段
民進中國部今(9)日表示,近來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與打壓持續升高,不僅軍事與外交施壓未曾停歇,連台灣民間宗教信仰也成為鎮壓對象,民進中國部對此表示嚴厲譴責,並提醒國人對中國風險要提高警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發現金1萬元要來了!立院聯席會通過初審 10/17可望三讀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連續兩日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外界關注的普發現金1萬元發放時程也成焦點。財委會今(9)稍早完成初審,預計將在14日程序委員會排入17日立法院會議程,完成三讀程序。依規定,特別預算公告後一個月內將啟動發放作業,並於七個月內完成發放。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