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重開首就業報告 增11.9萬工作 遠超預期
美國政府創史上最長43天關門,而重開門的首份就業報告,20日出爐。9月,美國新增11萬9000份工作,遠遠超出預期;另一方面失業率上升到4.4%,創四年來最高。這份就業報告,將是聯準會12月10日決定是否降息的主要依據。然而,聯準會剛公佈的10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19名決策者中,有一部分反對12月降息。
美國政府重新開門後的第一份就業報告,20日出爐。
CNN主播:「9月非農就業報告,繼延遲7周終於出爐。就業市場新增11.9萬份工作,是一個出乎意料的反彈,由醫療保健和社會援助方面,驅動著成長。」
9月新增11萬9000份工作,遠遠超出預期的5萬份,但另一方面,失業率上升到4.4%,這是自2021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Bankrate經濟分析師 漢姆瑞克(Mark Hamrick):「我們沒有看到一個強壯的就業市場。這裡有壓力的跡象。」
同時,報告也下修先前的就業報告,8月減少4000份工作,7月則是減少7000份。因美國政府創史上最長43天關門,10月就業報告已經取消,9月的報告,將是聯準會12月10日決定是否降息的主要依據。白宮把這份報告,稱作是「美國經濟重大進展」,但各界並不樂觀。
Bankrate經濟分析師 漢姆瑞克:「撇除2020年疫情那一年,你得一路回到2010年,那時一年內有數個月,出現薪資支出減少,因此這是令人擔憂的。」
同一天公佈的還有這2份經濟報告。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指出,10月的成屋銷售,月增1.2%,這是自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顯示利率下降,的確吸引到買家。然而這一周,30年期房貸固定利率,繼一連幾個月的下降,已經反彈,連續第三周上升,來到6.26%。
這一切的報告,都將影響聯準會是否降息。現在,從官方到民間都做好無望的準備。聯準會10月FOMC會議紀要,內容顯示,19名決策者中,有一部分反對12月降息。市場上的期貨則指出,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約68%。今年,聯準會已分別在9月和10月,各降息一次。
聯準會的兩大任務,是確保就業最大化和物價穩定,然而後者,已經是美國的頭號問題。售出平價商品的沃爾瑪(Walmart),20日公佈最新財報,顯示在美銷售增加4.5%,並上調財測,同日沃爾瑪股價上漲6.46%;而售價稍高的大型零售競爭對手塔吉特(Target ),則呈現虧損。這顯示美國家庭正在面臨的問題,是物價居高不下,他們的消費習慣,轉向必需品和高CP值。
「可負擔的生活」,已經是美國人無法迴避的問題。CNN講解,現在美國處在「K型經濟」(K-shaped economy)。
CNN商業執行主編:「這個12美元的墨西哥捲餅,和這雙230美元的運動襪有什麼共同點呢?它就叫K型經濟。讓我解釋一下。這是一個要價12美元的Chipotle墨西哥捲餅,它的人氣跌到10年前大腸桿菌事件以來,最差的程度。而蘋果正在賣一個有點像這個的東西,用來裝你的iPhone,價格是230美元,我們甚至沒辦法買到一個,因為完全賣光,我們只能用這個運動襪來代替。怎麼可能這個(墨西哥捲餅),會沒人買呢?」
重點就在貧富差距。在K型上半部,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人,碰上股市接近歷史新高,財務狀況蒸蒸日上;然而,在K型下半部年收入不到10萬美元的人,碰上的是吃不消的通膨,每天在做艱難的財務決定,完全是一個美國,可負擔和負擔不起的2個世界。
Bankrate經濟分析師 漢姆瑞克:「我想對企業、消費者、家庭來說,現在有理由需要保持謹慎。」
一份福斯新聞(Fox News)的最新民調顯示,76%的人對經濟持負面看法,並且更多的人,把責任歸咎給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而不是前總統拜登(Joe Biden)。
前小布希總統白宮發言人 西特(Pete Seat):「政府和競選團隊犯的一個錯,是承諾一夜間的成功。」
種種情勢,都在考驗聯準會要如何把一碗水端平。
更多 TVBS 報導
川普高談「可負擔」經濟 自誇:通膨正常化
川勝選一周年 遭民主逆襲!高物價選舉三敗
川普缺席APEC.白宮發糖!美政治萬聖節佈置
細看美經:疲軟無力 失業通膨物價齊揚
其他人也在看
亞馬遜將投資500億美元 為美政府機構擴充AI能力
(中央社西雅圖24日綜合外電報導)亞馬遜公司(Amazon.com)今天表示,將投資高達500億美元,為美國政府客戶擴充人工智慧(AI)與超級運算能力,這是針對公共部門規模最大的雲端基礎設施承諾之一。
中央社 ・ 6 小時前
美政府關43天後…金價跳水美元升 專家:明年上看4900美元、進場時間曝
美國政府經歷長達 43 天、史上最久的關門,使原本延後發布的 9 月非農就業數據出爐後亮眼呈現,新增就業達 11.9 萬人,遠高於市場原先預估的 5 萬人。意外強勁的數據推升美元指數彈升,金價更一度自高點「跳水」急跌近 2%。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外國人瘋搶台灣機車!1國狂掃貨2.4億 暴增29倍超乎想像
台灣有「機車王國」之稱,全台擁有超過1400萬輛機車,本土品牌也成功走向國際市場。根據台灣車輛公會最新統計資料,今年前9個月台灣機車整體出口額達49億元,其中,日本穩坐台灣機車最大的出口市場,尤其對澳洲出口額較去年同期大增2921.36%,來到2.4億元。
中時財經即時 ・ 21 小時前
黃金漲不動,恐將反轉向下?4000美元保衛戰,分析師點出多空決戰關鍵時刻
黃金光芒閃耀,今年以來的表現狂勝眾多市場,但這股凌厲漲勢近日有所收斂,目前奮力守住4,000美元關口。專家認為,在聯準會(Fed)今年最後一次利率決策前,還有許多經濟數據陸續出爐,任何優於預期的「好消息」,可能都會對黃金價格造成壓力。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路徑崎嶇不平,原本市場已經逐漸打消12月降息的念頭,但上週五出現戲劇性轉變,被視為聯準會核心官員之一的紐約......
風傳媒 ・ 14 小時前
美元低接好時機? 報告全說了!
日前公布的9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顯示,非農就業機會新增11.9萬,遠高於市場預期的5萬個,創下近5個月新高,顯示美國就業市場韌性超出預期。FXTM富拓首席中文市場分析師盧曉暘發文指出,儘管失業率意外小幅升至4.4%,但整體數據仍然強勁,尤其是民間部門就業和醫療保健、休閒娛樂等行業表現亮眼。這份報告因政府停擺而延遲發布,一度讓市場對聯準會政策方向產生新的解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單靠制裁擋不住中國解放軍 蘭德智庫:嚇阻犯台需「軍經組合拳」
面對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日益升高,經濟制裁是否足以成為有效的「護台盾牌」引發討論。美國權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11月6日發布的《中國突發事件的經濟嚇阻》報告,給出了現實的答案,也就是單靠制裁很難嚇阻北京,必須結合外交聯盟與可信的軍事準備。報告更直言,除非美國施加強大壓力,否則
自由時報 ・ 1 天前提振經濟或降溫?美國經濟驚現「不尋常現象」 讓Fed傷透腦筋
美國就業成長今年來大幅放緩,經濟卻維持強勁,這個矛盾現象為聯準會(Fed)製造了一個難題:到底是要提振經濟,還是讓它降溫...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
「生命線是最後求救!」3000小時資深志工揭1995最沈重真相
台東縣生命線協會志工葉鳳娟投入助人工作20年,累積超過3000小時接線時數,獲「金馨獎」表揚,她長期服務心理受困者、情緒低落者與面臨生活壓力的來電民眾,外界常以為接聽1995只是單純談心,但她透露「大多數打來的人,都把生命線當成最後1個求救對象」。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直陳經濟問題及GDP灌水 中國學者高善文離職
(中央社台北24日電)中國財經媒體報導,2024年底曾直陳中國經濟問題、更明言3年間中國經濟增幅被高估10個百分點,因而觸怒中國當局的中國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已從國投證券離職,原因不詳。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台股盤前/美股回魂全面反彈!Fed降息預期升溫 台股開紅盤機率大增
美股週五(21日)強勢反彈,四大指數全數收紅,投資人押注降息機率提升,加上科技股近期回檔幅度深,市場對聯準會12月有望降息的期待快速升溫,也讓科技股買盤回流。隨著台指期夜盤大漲197點、台積電期貨上漲15元,台股下週一(24)日有望擺脫上週的狂跌陰霾,迎來紅盤開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美歐共商俄烏和平方案前夕 計劃草案遭曝全出自莫斯科之手
美國近日向烏克蘭遞交一份俄烏和平方案,涉及要求基輔讓步,令烏克蘭面臨艱難抉擇。但美國部分參議員透露,總統川普提出的28點和平計劃源自俄羅斯,並非美國政府的立場,引發國務院強烈反駁。
太報 ・ 1 天前東海大學以「學習取代工讀」打造新型助學機制
為協助學生減輕經濟負擔、專注投入學業,東海大學近年積極推動「勵學基金」,以「學習取代工讀」為核心理念,透過制度化的學習輔導與獎助機制,陪伴經濟弱勢學生在兼顧課業的同時,也能滿足生活需求,打造全台大學少見的助學新模式。
中時財經即時 ・ 10 小時前
霸氣!AUM衝到5300億 台新新光投信點三箭衝兆元
台新新光金控合併後的第一張成績單出爐。金控今年7月24日完成合併,旗下四大子公司依規劃推進整併。24日由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率先完成合併程序,也成為金控內首家完成整併的子公司;存續公司為台新投信,合併後資產管理規模(AUM)來到新台幣5300億元,市場排名躍升至第九大,並把「兆元投信」列為下一階段目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台灣經濟超車日韓 總統:拚明年GDP4萬美金
總統賴清德透露,台灣人均GDP已超越日韓,達3萬8000多美元,有望明年突破4萬美元大關,比原訂目標提前數年達成!主要歸功於AI產業帶動強勁出口需求。然而,近7成員工薪資仍低於4萬7000元,顯示經濟成長與薪資分配存在落差。賴清德強調,經濟豐收應讓全民共享,將推動加薪減稅照顧弱勢。台灣亮麗經濟指標的背後,如何讓更多民眾實質受益,仍是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戰貓與佛里曼的刺蝟
日前,蕭美琴副總統受「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至歐洲議會演說,引發到底是外交突破還是政府外銷轉內宣的外交煙火秀的討論。無論如何,國人再次體會到,中華民國外交處境的艱難,總統、副總統乃至任何外交體系能在國際舞臺上發聲,都讓人民感到欣慰與振奮,但是否因此饑不擇食而損傷國家利益,則需更謹慎看待。
奔騰思潮 ・ 1 天前美智庫報告:嚇阻犯台 制裁可作為重要工具之一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2日專電)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一份報告指出,嚇阻中國攻擊台灣是華府及其盟友安全規劃的核心焦點;像是制裁等經濟措施可作為嚇阻工具組合的重要元素,並結合外交、軍事等手段,盟友與夥伴也須共同參與,以發揮最大效力。
中央社 ・ 1 天前
2024總工時全球第5!民提案週休三日連署過關 勞動部12月7日前回應
日前勞動部公布去(2024)年台灣總工時達2030小時,全球排名第5、亞洲第2,甚至比鄰近的日本和韓國都還要高。先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週休三日」,目前連署已過關,勞動部最晚要在12月7日以前回應。勞團建議政府補助企業試辦,但也有經濟專家憂心,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國家,若減少工時經濟恐下滑。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ECB警告 穩定幣恐吸走歐洲銀行存款
歐洲央行(ECB)24日警告,日益流行的穩定幣可能吸走歐元區銀行的零售存款,且任何一種穩定幣遭遇擠兌的狀況,都可能對全球金融體系穩定性造成廣泛影響。
中時財經即時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