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停擺恐成史上最長 不確定性升高將衝擊經濟
美國政府這次停擺,以目前的態勢看,有可能成為史上最長,恐怕會一直拖到11月27日感恩節。美國財經媒體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最關切這對美國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
政策研究公司Beacon Policy Advisors分析師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要結束政府停擺,若沒有白宮積極介入談判,就是需要民主讓步。但目前看來,這兩種情況都沒有要發生的跡象。這次關門,有可能成為史上最長的一次。」
截至目前,這次美國政府停擺已經17天,目前最長一次政府關門紀錄是將近七年前,川普第一任期內,那時持續了35天。
最近一個可能促成兩達成協議的契機,是11月1日「歐記健保」(Obamacare)保險計畫的開放報名這一天。因為這次政府關門,主要是因為民主與共和就是否將歐記健保補貼延長、納入撥款法案,談判陷入僵局;相關保費上漲問題,將在11月1日後變得更加明顯。
另一個打破僵局的機會是交通問題。人力短缺導致機場交通延誤,如果對旅客造成嚴重困擾,或開始引發大量媒體關注,或能促使政府盡快解決關門問題。目前空中交通管制員與運輸安全管理局(TSA)安檢人員被要求繼續上班,但他們領不到薪資,預料部分人員將會以缺勤表達抗議。
投資銀行TD Cowen分析師克魯格說,「旅行問題與健保保費衝擊」或許會是結束政府關門的可能出口,但時間可能要到感恩節前後。
多位經濟學家估算了政府停擺對經濟的損害,他普遍認為每周將拖累經濟成長0.1%到0.2%。這個數字看似不大,但如果川普政府真的實施大規模政府裁員,經濟損害可能變得比預期嚴重。上周,白宮預算主管沃特就揚言,政府最終裁員人數「很可能會超過1萬人」。
股票研究公司Wolfe Research的分析師沒有太悲觀。他們在報告中寫道:「只要軍人還能領薪水,其他支付在關門結束後也能補發,我們就沒理由認為會有重大的長期影響。」但他們承認,「這次關門可能會影響消費者信心,並對政府員工的消費造成更持久的影響」。
更多udn報導
摸肚安心亞懷孕了?阿Ken親回應「進度」
基隆廟口潛規則?點「滷肉飯」老闆秒拒絕
一轉側身不得了 影后「側乳溢出」身材太逆天
1根吸管揪真凶!41年前性侵命案終偵破 3人服近20年冤獄
其他人也在看
美財長令IMF、世銀: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7日向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出了具體命令,要求其對中國受國家主導的經濟行為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以此推動這兩大全球貸款機構重新關注其核心使命。 在一份致國際貨幣基金指導委員會的聲明中,貝森特表示,危機貸款機構應該「客觀公正地」加強其對國家的監督活動。他還表示,世界銀行應該終止對中國的支持,將資源轉移到其他更需要幫助的國家。 貝森特在致國際貨幣金融委員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Committee)的聲明中表示:「國際貨幣基金不應迴避提出尖銳問題,更清晰地強調內部和外部失衡,加深理解如中國這種大型經濟體的產業政策如何加劇這些失衡,解釋其潛在的有害溢出效應,並提出適當的糾正措施。」 包括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在內的歷屆美國政府,一直將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歸咎於中國的國家主導型經濟措施和出口導向的成長模式。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導致廉價商品全球氾濫,加劇了貿易失衡。中國則辯稱,其在如電動車等產業領域的成功主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貝森特籲盟友合作 集體回應陸稀土管制措施 外交部回應了
中國上週揚言對中製稀土進行嚴格出口管制,美中關係一度鬧僵,儘管川習關係已有降溫,有望延長貿易停火,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呼籲,將與歐洲盟友、澳洲、加拿大、印度及其他亞洲民主國家合作,集體回應中國的管制措施。同時,貝森特也傳將與中國貿易代表何立峰進行視訊通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虛坪非虛 強行改革恐推升房價
政府積極推動「虛坪改革」的同時,專家警告此舉恐將推升房價,引發市場震盪。樂樺建設董事長吳麗謹指出,當改革導致登記坪數減少,如同一戶50坪房屋縮減為40坪,雖總價未變,單價勢必上升,進而帶動整體市場連鎖反應,使房價全面上揚。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總幹事于俊明也強調,所謂虛坪實為建築「共有部分」,涉及消防安全與財產權保障,並非可隨意剔除的空間。若強行調整登記制度,恐影響都更危老整合、引發住戶爭議,對房市穩定反而弊大於利。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1萬元普發時間表出爐!「這425萬人」優先領 留意2種假網址格式
立法院17日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也就是所謂的普發1萬元,預估將於11月中前開始陸續發放,而「直接入帳」的425萬人將可率先領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知名美髮集團20週年慶活動 //夏宇喬現身擔任品牌代言人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知名美髮集團,熱鬧舉辦20周年慶活動,品牌代言人夏于喬氣質現身,分享曾在拍攝求職戲劇的橋段中,被美髮集團的徵才廣告吸引注意,更分享與媽媽兩人都很喜歡美髮、美甲跟SPA結合的一站式服務。
民視 ・ 6 小時前美俄穿越白令海峽海底隧道 川普有興趣但必須想一想
CNBC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會考慮俄羅斯方面向全球首富馬斯克建議的提案:由馬斯克旗下鑽隧道的Boring Comp...
聯合新聞網 ・ 12 小時前健保給付瀰漫大B二線新藥 造福病患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見的淋巴癌類型,每兩名淋巴癌患者中就有一人屬於此型。這群患者中,僅約五至六成能在接受第一線治療後順利「畢業」,其餘患者對第一線治療無效或治療後又再復發,須再接受二線化療、自體骨髓移植、甚至CAR-T細胞治療等。健保署自10月起給付新藥「Tafa+Len」,用於第二線治療。臨床試驗顯示,約半數患者能達到「完全緩解」,在密切追蹤下,部分病人可望順利畢業,不須再做後續化療或骨髓移植。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人數被低估!台大醫曝罕病XLH病人「骨頭如缺水泥磚牆」 掉牙是症狀
低磷酸鹽佝僂症(XLH)是一種性聯遺傳罕見疾病,為染色體基因缺陷導致。一般民眾遇骨質疏鬆,可用補鈣、補磷緩解,XLH病友...
聯合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郝龍斌崩盤真相曝光!一個月掉15%支持 媒體人羅友志揭「四關鍵敗因」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意外掀起內震盪。這場 […]
引新聞 ・ 7 小時前
民進為何無法破4成?張景森嘆「富二代每天搶家產」:這是台灣的風險
台灣藍綠白政格局大致都落在穩定區間,其中執政民進長期占約4成左右,對此,前政務委員張景森於臉書發文指出「民進的極限是台灣的風險」,分析民進缺乏開拓新支持者的能量,僅為了這3、4成家產,在內部殺得見刀見骨,在外部不斷製造敵人,「這種極限不僅是涉及民進選舉上的政治天花板,實則涉及的更是台灣存亡的風險。」張景森表示,台灣政局呈現一種危險的「恆溫」狀態......
風傳媒 ・ 3 小時前
國民主席開票大勢已定?鄭麗文得票率過半一路領先郝龍斌得票33%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國民主席改選於今日進行投開票,根據中央開票資訊顯示,開票結果由候選人鄭麗文一路保持領先。本次選舉人數共有331,145...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國民主席選舉 陳文茜選前感性表態挺郝
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登場,內出現「世代交替」之爭,形勢看好鄭麗文,起步較晚的郝龍斌緊追在後。近來疾病纏身,政治歷練豐富、熟識鄭麗文的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昨晚臉書發文,細數郝龍斌的人格特質與優點,感性的表達力挺郝龍斌之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藍營民調鄭麗文領先? 趙少康轟「不可取」朱立倫很生氣
國民主席選舉選前之夜流傳一份藍營內部最新民調,指候選人鄭麗文支持度32.4%,郝龍斌21.6%,羅智強11.7%。對此,媒體人趙少康今天(18日)投票時指出,選前之夜用這種方法混淆視聽、增加自己氣勢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沈榮欽評鄭麗文當選:紅統派崛起是結構必然 洪秀柱當年改費制度埋下禍根
[Newtalk新聞] 國民主席選舉由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勝出,引發外界對中國介選疑雲的熱議。不過,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指出,外界多半只關注中國介入選舉,卻忽略了讓中國介選能成功的「結構性關鍵」。他認為,紅統派能在今日奪下中國國民主席寶座,早在洪秀柱於 2016 年接任主席時就已註定。 沈榮欽在臉書撰文指出,2016 年朱立倫總統選舉失利辭去主席,由洪秀柱補選當選,成為中國國民史上首位女性主席,也同時是首位紅統派領袖。洪秀柱當年注意到低收入戶可免繳費的制度,遂於上任兩個月後,即在 5 月 25 日推動修法,將「齡滿 40 年且年滿 70 歲」的免繳規定,放寬至「齡滿 40 年且年滿 65 歲」,以比照公務員退休年齡為由放寬條件。 沈榮欽指出,這項修正案從根本改變了中國國民的員結構,使內人口組成與台灣社會嚴重脫節,卻為紅統派創造了長期優勢。2017 年起免繳費員與繳費員比例從 1 比 1 快速擴大至 7 比 3,內高齡選民成為主導主席選舉的關鍵族群。沈榮欽說,吳敦義在隔年參選時曾抗議此制度,但因內既得利益盤根錯節,最終無功而返。 沈榮欽強調,許
新頭殼 ・ 3 小時前
軍系支持成鄭麗文勝選關鍵 蔡育輝:親中路線恐引內分裂
國民主席由鄭麗文當選,台南國民團發言人蔡育輝表示,鄭麗文能夠勝出,是因為軍系人多,不代表大家對她路線認同。蔡育輝說,鄭麗文獲前黃復興部員支持當選,路線很明顯往親中靠攏,能夠勝出是因為軍系人多,不代表大家對她的路線認同。蔡育輝強調,自身就是本土派,「我就不支持她!」「反攻大陸是不可能,我們希望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