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做不夠多?研究揭「1關鍵」影響心理健康:試著減少自我要求
當我們想戒掉壞習慣、減肥,腦海裡冒出的建議常常是「我應該再多做點什麼。」比方說:「我應該多運動、多看書、多規劃時間、多練習自律。」這些聽起來很積極,但其實就是一種「增益性建議偏誤」。董氏基金會提醒,大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會傾向「做什麼來改善」,增加行動若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不妨試著停止有害行為。
「增益性建議」影響心理健康?
總覺得自己做不夠多?根據一篇2025年8月發表於《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增益性建議偏誤」(additive advice)普遍存在於人際對話、社群貼文,甚至聊天機器人的推薦中,這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的壓力可能多於受益。
該研究整合了8項實驗,囊括了數百名參與者,並分析了社群媒體上的建議內容,甚至測試人工智慧的回應,請參與者針對有關賭博等不良習慣,及錯失運動等有益活動的情境,向陌生人、朋友或自己提供建議。
結果顯示,人們大多建議「增加新行動」,而非「減少有害行為」。人們認為「多做」比「少做」更容易、更有效,也較願意接受;但當建議對象是朋友時,大家比較容易提出「少做」的選項,反觀給自己的建議,則更傾向加上新任務。
研究也發現,人工智慧的回應也呈現相同模式。這意味著,當越來越多人透過AI獲得心理健康建議時,這種偏誤可能被放大。研究者提醒,過多的增益性建議,可能讓心理健康變成一份永無止境的待辦清單,反而增加壓力。
心理健康在於「做得是否適切」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說明,許多人對待自己比對待朋友更嚴苛,總覺得「應該再做更多」才算努力,反映出「自我慈悲」(selfcompassion)不足的現象。行為科學研究已指出,「減法性思考」(subtractive thinking)經常被忽略,人們傾向於尋找「增加」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移除或減少」的可能選項。
胡延薇表示,若被迫不斷累積新的行動,易出現心理資源過度耗損,進造成壓力感與自我效能下降。心理健康促進不在於「多做多少事」,而是「做得是否適切」,若在建議中納入「增益」與「減損」的平衡,透過正念或心理教育課程,就能選擇那些真正適合自己、可行且有益的方案,進而維護心理健康。
將「什麼都不做」列為選項之一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AI人工智慧是依據大數據來回應,如果從文獻到現在為止,無論是民間、學者或各方面都很少選擇減少有害行為,詢問AI得到的結果也會一樣。
建議民眾以主觀的感受來區辨哪些方法對自己有助益,每個人的承受度不一樣,可以自己的身體跟心理反應狀況來評估,若是出現身體不適、焦慮與煩躁等現象,並持續2、3週以上,就要減少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增加增益行動。
葉雅馨提醒,別太在乎旁人善意提供的建議,應回歸自己的身心狀態,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對心理健康有助益的方式,將「什麼都不做」列為選項之一,保留時間允許自己沉澱心情,或者有空閒的時間去思考、發呆,避免心理健康變成壓力。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人生下半場如何有意識地活著?心理學家教你「這樣做」別回首過去
每次聚會完總是心好累?心理學家揭「5種無效社交」別把空虛當充實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總覺得做不夠多?研究揭「1關鍵」影響心理健康:試著減少自我要求
其他人也在看
駐義代表處慶雙十 義參議員中文喊「台義永遠朋友」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8日專電)駐義代表處今晚舉行國慶酒會,義大利參院副議長龍祖利(Licia Ronzulli)等多位議員出席。義國會友台主席、參議員馬蘭致詞時,以中文高喊「國慶快樂、台灣與義大利永遠朋友」,獲得全場歡呼鼓掌。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義大利參議員馬蘭祝賀雙十國慶 (圖)
義大利國會友台主席、參議員馬蘭8日出席駐義代表處酒會致詞時,以中文高喊「國慶快樂、台灣與義大利永遠朋友」,獲得全場歡呼鼓掌。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攝114年10月9日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預告641指定物種禁飼養及輸出入 浣熊、河口鱷等須強制打晶片
農業部今依據「動物保護法」第8條規定,預告「指定禁止飼養輸入或輸出之動物」修正草案,將禁止一般家庭民眾飼養641種具劇毒...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東洋10月引進血癌口服抑制劑新藥 強化產品布局
東洋 (4105-TW)10 月獲國際大廠授權,取得全球第一個全新機制的口服「選擇性核輸出蛋白」抑制劑 Selinexor,使東洋在血液腫瘤領域建構完整產品布局,也為醫病提供新興治療選擇。
鉅亨網 ・ 1 天前「國際心理健康日」將至 董氏基金會提醒「減法」重要性
10月10日國慶日即將到來,而這天也是「國際心理健康日」,董氏基金會提醒,大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會傾向「做什麼來改善」,增加行動若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不妨試著「停止有害行為」。根據一篇今年(114年)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鼻噴式流感疫苗登場 北市:適用兒少須自費1600元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8日電)北市衛生局今天表示,公費流感疫苗已開始接種,今年台灣首次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適用2歲到未滿18歲兒童與青少年,重度免疫功能低下族群不建議使用,須自費約1600元。
中央社 ・ 1 天前

孩子發燒別慌! 兒醫:合併抽搐、意識不清需立即就醫
每當小孩在半夜發燒,家長往往焦急萬分,立即帶著小孩前往兒科急診。一見到醫師就問:「為什麼吃退燒藥後2小時都還沒退燒?」「燒到40度有要緊嗎?」「燒一整天了都沒退燒。」其實,家長無需過度驚慌,只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式並冷靜觀察,大多數情況都能妥善應對。
NOW健康 ・ 1 天前
阮丹青宣布復出了!婚後淡出歌壇旅行走過低谷
阮丹青闊別流行樂壇多年後,推出全新雙CD專輯《走進春天的果園 Four Seasons》華麗回歸,她將音樂、詩歌、舞蹈與朗誦交織成一場四季隱喻的人生旅程,從〈陽光海岸〉的奔放、〈Green Field〉的衝撞,到〈冰島異想〉的冷冽與〈冬之春‧春之歌〉的重生,以鋼琴、人聲與詩意對白構築出「從冬的沉澱走向春的希望」的內在篇章。這張作品同時是她「薇劇場」系列第七部創作,完整收錄2024年兩場現場實況錄音。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7旬水電師傅雙耳突嚴重聽損 自費人工耳蝸擺脫黑暗生活
1名70歲方姓水電師傅雙耳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短暫佩戴助聽器無明顯改善,經成大醫院團隊評估、建議患者可植入人工耳蝸(即人工電子耳)。因為他已超過65歲,須負擔高額自費手術,方男選擇在右耳植入電子耳,術後3個月能理解簡短日常對話、1年內恢復社交活動與工作信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紐約市攜74地方政府 反對聯邦濫派國民兵
紐約市府7日宣布,已與全國共74個地方政府組成聯盟,向聯邦第九巡迴上訴法院提交「法庭意見書」(amicus brief)...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美國政府停擺 中國駐美使館:期待續推貿易談判
(中央社台北8日電)美國聯邦政府1日停擺迄今,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表示,美國政府停擺「純屬美方內政」,北京方面期待繼續推進對美貿易談判。
中央社 ・ 1 天前

向新北國民員拉票 郝龍斌提「顧北穩中強南」、2028重返執政
國民主席選舉18日舉行,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今午至新北市板橋區出席新北市代表暨員見面會,逐一與台下近500位員握手合照;郝龍斌致詞喊出「顧北、穩中、強南」戰略,要在2026、2028勝選,終結國民敗選惡性循環,拿不下五都,他就辭職負責。
自由時報 ・ 1 天前
4歲童「鼠蹊部腫塊」竟是疝氣!單孔腹腔鏡手術無痕癒合
一名4歲男童的母親在幫孩子洗澡時,發現他右側鼠蹊部經常出現鼓起的情況,尤其站立時更為明顯。起初以為是飲食過量,但小寶近期常抱怨上廁所或洗澡時該處腫塊明顯,躺下時偶爾能推回就醫檢查,確診為腹股溝疝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騎士包破「6萬鈔滿天飛」 清潔隊員穿梭車流撿回5.9萬
台中市 / 綜合報導 台中街頭出現千元鈔票滿天飛的奇景,地點在沙鹿區,清潔隊員值勤途中,看到有大量千元鈔飛散在馬路上,4名隊員趕快下車,冒險穿梭車流,幫忙把鈔票撿起來,原封不動送到派出所,沒多久,失主王姓女子接獲警方通知,順利領回這些千元鈔,她掉了6萬元,最後撿回5萬9千元,還好有清潔隊員的熱心幫忙,把損失減到最低。 清潔隊員開回收車執行任務,在車陣中,突然噴出5、60張白花花的千元鈔票,在馬路上四處飛散,清潔隊員趕快把回收車停在內線車道,4名隊員下車,冒險穿梭車流趕快把鈔票撿起來,就怕發生追撞,他們還擺設三角錐警示。附近居民說:「讚賞啊,有幾個人能做到這樣,說不定人家那筆錢,人家要急用的啊。」掉錢的地方就在台中沙鹿區鎮南路,鈔票散落的範圍,涵蓋馬路兩個車道以及道路兩側,清潔隊員花了5分鐘,合力把一張張飛散的鈔票撿起來,失主掉錢的心情他們可以體會。當事沙鹿區清潔隊隊員張文璟說:「每台車,路邊停車,都趴下去撿啊,因為有些錢是飛到裡面去,丟了一大筆錢的人,也會擔心那個錢。」不但得穿梭車道,還得趴到車子底下去撿,清潔隊員把錢送往派出所的路上,發現路邊穿著紅色外套的王姓女子,好像在找東西,她拿出存摺說錢掉了,但清潔隊員為了慎重起見,還是把錢送到派出所手上,讓警方來確認身分與金額。台中市清水警分局沙鹿分駐所所長楊秉學說:「王姓婦女至沙鹿農會領取現金,騎車返家途中,因包包破損,致紙鈔飛散遺失。」原來是王姓女子騎機車,沒發現包包破了,千元現鈔才會掉滿地,王姓女子趕到派出所,出示相關文件,證明掉了6萬元,經過清點,清潔隊員總共幫他撿回5萬9千元,把失主的損失減到最低,拾金不昧的行為,環保局通通記嘉獎。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日本公明:若不與自民組閣將不挺高市選首相
(中央社東京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公明代表(主席)齊藤鐵夫重申,若自民「政治與金錢」引發的疑慮未被消除,就無法持續與自民聯合執政,而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支持自民總裁高市早苗角逐首相。
中央社 ・ 1 天前
顏正國罹肺腺癌1年病逝 初期7大警訊揭!做好「護肺5習慣」戒菸為首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50歲男星「好小子」顏正國7日因晚期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其太太8日透過fb粉絲團表示,顏正國於去(2024)年11月確診,抗癌近1年後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藝人汪建民去年同日亦因肺腺癌過世,還有不少名人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太太陳佩琪、媒體人陳文茜、藝人寶媽(王美華)等都是肺腺癌患者。國健署提醒,若出現久咳未癒、咳血、胸痛等,應留意是否為肺癌初期症狀,癌症關懷基金會也呼籲民眾定期篩檢,並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以預防疾病發生。 出現疑似肺癌症狀快就醫 危險因子多不吸菸也中鏢 肺癌已成為台灣癌症發生率、死亡率雙冠王,其中又以肺腺癌居多。國健署提醒,肺癌初期多半症狀不明顯,應留意身體警訊,包括持續咳嗽未好轉、咳痰帶血或咳血、呼吸急促或出現喘鳴聲、胸痛持續且有惡化、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以及體重無故下降或食慾不振。出現上述情況雖然未必與肺癌有關,仍建議應儘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並及時治療。 癌症關懷基金會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吸菸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占比達70至80%,且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罹病風險,空氣污染則約占15%。其他風險因素包括職業暴露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高麗菜「連40天超種亮紅燈」 農糧署籲分批改種
雲林縣 / 綜合報導 農業部農糧署表示,7月底豪雨後氣候平穩,農民持續整地種植蔬菜,但根據「大宗蔬菜播種量及供苗預警系統」統計,8月下旬 起 高麗菜連續4旬種植量過多亮紅燈,呼籲農民分批減種或轉作。 農民採收一顆顆高麗菜,裝進紙箱內用膠帶封起來,高麗菜作為國人最常吃的蔬菜之一,價格時常出現大幅波動,農業部農糧署7日表示,從8月下旬以來,連續四旬,高麗菜的種植量過多亮紅燈。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說:「目前的播種量已經達到587萬株,其實已經快達到,紫色燈號的一個部分,所以現在是呼籲農民,可能還是要分批去種植,或是分批去轉作。」高麗菜以往每年4到10月由宜蘭、南投、台中,等高冷地生產,11月到隔年3月則是雲林、彰化、嘉義、台南等地為主。農民說:「現在立秋了,節氣也已過了白露,我們有按照節氣,過了白露,就比較難照顧,但是立秋後,像現在過了中秋,立秋之後,比較好照顧,比較能生長。」但近年因為秋季氣候溫暖,導致高冷地高麗菜產期延長,採收期重疊,產銷失衡的風險提高,對農民而言問題相當嚴重。農民說:「我們雲林現在這裡,這段時間高麗菜跟那個,青花菜種特別多,可是有一些也是成功的,有一些不成功,因為那個天氣太熱了,施肥,噴農藥,要花費大概兩萬元。」農糧署也呼籲農民適度調整種植規劃,可參考大宗蔬菜播種量及供苗預警資訊,降低農作物售價波動的風險。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美媒:美國商界忠告華府 對中國要清醒要強硬
(中央社台北8日電)華爾街日報報導,幾十年來一直極力主張與中國接觸的美國商界,最近轉而向美國總統川普的談判代表,提出對中國「要清醒、要強硬」的建議及忠告。美國商界的轉變不僅是遊說策略的轉變,更是對中國政府20年來背棄承諾的裁決。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