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長選舉明登場!左派議員曼達尼民調領先 川普嗆當選撤聯邦補助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美國「大蘋果」紐約市,當地時間4日將選出新市長!三名候選人當中,代表民主的34歲左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民調遙遙領先,有望成為紐約市有史以來最年輕市長,同時也是首位南亞裔與穆斯林市長。不過,自稱「社會主義者」的曼達尼上台,恐怕一開始就面臨艱鉅挑戰,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已放話,若紐約市膽敢選出曼達尼當市長,他就會撤回聯邦資金補助。
「共產主義者」
曼達尼曾當過嘻哈歌手,也做過防止房屋遭法拍的輔導員,幾個月前他也只是沒沒無聞的紐約州眾議員,但如今他卻極可能成為紐約市長,掌管1160億美元的鉅額預算,還得遭受來自全球的檢視。
BBC 2日報導,即便民主聲勢低迷,員人數跌至史上最低,曼達尼仍憑藉社群影片瘋傳,與網紅合作增加曝光度,成功接觸不同選民,逆勢崛起。
曼達尼一躍成為代表全美左派民主人的政治明星,他與內建制派,卻關係不睦。曼達尼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democratic socialist),這稱謂未有明確定義,但基本上即指為勞工發聲,而非站在企業立場。曼達尼承諾,他會向富豪課稅,由他們承擔福利開支的費用。這種側重財富重分配的政策,與進步派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一致,這兩人也常為曼達尼站台、拉抬聲勢。
共和籍的富豪總統川普與曼達尼不對盤,他數次痛批對方是個「共產主義者」。川普接受CBS節目《60分鐘》專訪就稱,曼達尼是「共產主義者,不是社會主義者」,抨擊他「遠比社會主義者糟糕」。
川普說道:「身為總統,我很難想像給予紐約許多錢,因為若是由共產主義者管理紐約,你這樣做也只是浪費你花在那裡的錢。」
川普先前即放話,如果紐約選出了「共產主義者」上台,他就會撤回補助用的聯邦資金。
曼達尼在紐約市長選舉的最大對手,是內初選輸給他、退獨立參選的前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古莫批評曼達尼反商,終將害死紐約。曼達尼則反批古莫是川普的傀儡。共和參選人斯留瓦(Curtis Sliwa)在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嘲諷兩人,戲稱曼達尼經驗不足,資歷短到寫在餐巾就足夠,而古莫犯下的錯誤,多到要用城市的圖書館來裝。
房租凍漲與公車免費
不過,物價飆漲壓得市民喘不過氣,聚焦民生與民眾負擔的曼達尼,自然在選民之中吃香。有選民就告訴BBC,生活成本持續攀高,「我們都想要住得起的城市」。
曼達尼的政見主打,從富豪與企業加徵新稅,以支應擴大的社福開支,包括全民兒童照護、免費公車與房租凍漲。曼達尼堅稱,徵收金額將達90億美元之多,但部分智庫質疑金額對不上。
曼達尼想徵收新稅,也須獲得同紐約州長侯可(Kathy Hochul)與州議會支持,才能夠實施。侯可雖然背書曼達尼代表參選,卻明確表態反對增稅。至於花費恐高達50億美元的全民兒童照護,侯可稱她願意與曼達尼合作。
民主內的建制派憂心,曼達尼在風氣自由的紐約能勝選,但放眼全美,正當川普給打上「社會主義」標籤,曼達尼的「極端觀點」(民主眾議員戈特海默語),恐怕正成為共和的箭靶。像是2024年總統大選,部分古巴裔與委內瑞拉裔選民,就是因為反感於左派標籤,不願支持民主,而改投川普。代表紐約州的美國參院民主參院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就仍未替曼達尼背書,眾院民主領袖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是到選戰最後關頭,才表態支持。
曼哈頓的華爾街大亨,在曼達尼6月內初選勝出後,大都心情鬱悶,一些人甚至揚言要離開紐約市。但隨著時間推移,華爾街也從驚慌失措,轉變為願意合作。像是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 )就稱,若曼達尼當選,他會提供幫助。房地產商古瑞爾(Jeffrey Gural)則擔憂,凍漲房租反倒將傷及租戶,對富人課稅會嚇跑高收入群體。但古瑞爾與曼達尼見面,稱他願意支持兒童照護項目。
商界對曼達尼所以態度轉變,原因之一是他主動與對方會面。10月14日經珠寶商畢塔 (Alexis Bittar)牽線,曼達尼與40名商業領袖餐敘。他們當中超過一半是猶太人,多數抱持觀望或反對曼達尼。對於曼達尼的管理經驗、政策對商業的影響、政策財源,都有所疑問。
但畢塔告訴BBC,「我認為他成功跨了過去」,「關於他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他對他們的提問,都不可置信地擁有答案,而且他認真地予以回答」。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出版時間:11/3 16:10
更新時間:11/4 5:45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賣女童性玩偶惹議!中國電商Shein無視抗議 明開幕巴黎首間實體店
讓敵軍深陷泥淖!波蘭、芬蘭著手濕地重建 增強東翼防禦力
邊緣人捍衛者?收入不平等助長極右政權 UN:民粹政客只會讓貧者更貧
高市早苗向金正恩喊話:願面對面會談 討論日人遭北韓綁架問題
其他人也在看
紐約市長選舉曼達尼聲勢領先 川普促選民挺古莫
(中央社華盛頓3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紐約市明天舉行市長選舉,共和籍的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揚言,如果民主籍候選人曼達尼勝選就將限縮對該市的聯邦資金,並呼籲選民支持前紐約州長古莫。
中央社 ・ 1 天前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最年輕、首位穆斯林市長
備受全美關注的紐約市長選舉結果,在剛剛揭曉了,根據美聯社的預測,年僅33歲民主籍的曼達尼確定當選了紐約市長。他不但是紐約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市長,也是紐約市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鏡新聞 ・ 6 小時前紐約市長選舉川普挺古莫 威脅曼達尼勝選砍撥款
美國共和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3日表示,如果民主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贏得紐約市(New York City)的市長選舉,他將會限制對這座城市的聯邦資金,他並呼籲支持者把票投給前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 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說,一旦曼達尼勝選,除了規定的最低限度之外,他非常可能不會對紐約市提供聯邦資金。 紐約市將在4日投票選出市長,根據民調,民主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的支持度,領先獨立參選的古莫、以及共和候選人斯里瓦(Curtis Sliwa)。 古莫在民主初選敗給曼達尼之後,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而斯里瓦則是民間巡邏隊「守護天使」(Guardian Angels)的創辦人。 川普發文說,投票給斯里瓦只會對曼達尼有利,呼籲支持者轉而支持古莫。「不論你個人是否喜歡古莫,你其實別無選擇。你必須投給他,並希望他能有出色的表現」。 曼達尼出生於烏干達,他在6月24日的民主初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令政治觀察家感到驚訝。而川普在整個紐約市長的競選過程中抨擊曼達尼,甚至將自稱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曼達尼形容為共產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德外長與王毅通話 將重啟訪中行程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3日專電)德國外交部證實,外長瓦德福今天與中國外長王毅通話,雙方同意在多項外交與經貿議題上維持對話,瓦德福也計畫在不久後重啟原訂的訪中行程。
中央社 ・ 1 天前
邊緣人捍衛者?收入不平等助長極右政權 UN:民粹政客只會讓貧者更貧
近年全球極右翼政治勢力崛起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浪潮。從義大利、德國,到阿根廷皆印證了這項趨勢。聯合國極端貧窮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德舒特發布報告指出,這股浪潮背後的主因在於「福利制度的緊縮」與「收入不平等」擴大。報告引述研究證實,收入不平等與民粹主義政的支持率之間存在關聯性。特別是失業人口中,有25%可能投票給極右翼政,遠高於就業人員的1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申請撤銷「煽顛」公訴被駁回
香港最高法院今天(11月3日)駁回已解散的支聯會前副主席鄒幸彤要求終止對其涉嫌顛覆國家政權指控進行審判的申請。前支聯會3名正副主席煽顛案將於明年1月22日開庭。
德國之聲 ・ 1 天前看完非洲豬瘟中央疫調 名醫證實:台中市沒有延誤通報
對於非洲豬瘟的中央疫調,名醫沈政男看完後表示,疫調只講「病毒可能來自未蒸煮廚餘」,沒回答邊境破口何在,也沒查明病毒來自哪一國。又說病毒沒有擴散,代表「台中市政府沒有延誤通報」。沈政男直言,以後台中市政府就專注把廚餘蒸煮上傳系統顧好,若再出現疫情百分百就是中央的責任!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放話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不給聯邦資金 川普:錢只會白白浪費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如果曼達尼本周被選為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市市長,他將不願意向他的家鄉紐約提供聯邦資金。(戚海倫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川普在受訪時說,如果民主的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當選紐約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生活碳足跡計算器」升級! 強化交通、飲食碳排計算更精準
為鼓勵全民參與淨零綠生活,環境部持續優化「生活碳足跡計算器」,於10月推出第2階段功能,上線「飲食」類型題組,並強化「住宅」與「交通」計算方式,能更精準、直覺的分析碳排。環境部表示,10月推出第2階段功能更新4大功能,包括:新增「飲食」題組,分「快速模式」與「個人化模式」,可依照一般、蛋奶素、純素等
自由時報 ・ 1 天前俄軍續進犯 分析:烏克蘭10月遭奪461平方公里
(中央社基輔3日綜合外電報導)法新社對於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數據的分析顯示,俄羅斯軍隊10月持續在烏克蘭緩慢推進並占領了461平方公里領土,且重點仍鎖定烏國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
中央社 ・ 1 天前
台中租客縱火燒死烏日母女!家屬控「狡猾」:堵死逃生路
惡行一籮筐!倒車衝撞房東住家再縱火的許姓前租客,犯案後輕生獲救,吳姓死者的胞姊痛罵嫌犯狡詐,使用致命報復手段,堵死母女逃生路線,在那之前,疑偷死者女兒的貼身衣物,被要求「退租」、告上法院,嫌犯居然在開庭9天前,將附近監視器剪斷後縱火害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德語媒體:暫時停火的中美制度之爭
《世界報》評論認為,中美首腦韓國峰會達成的協議,絕非兩個超級大國間恢復了信任,只是「各懷鬼胎的權宜之策」而已。《商報》評論稱,中國一方面將稀土等關鍵原材料當作地緣政治武器,一方面卻在亞太峰會上高談「供應鏈的開放和穩定」,歐洲應對這種自欺欺人的政治秀保持警惕。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吳音寧接台肥董座? 卓揆:國營事業依法處理
台肥上個月31日晚間突然公告,農業部改派法人董事代表,由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接任,意味著可能由她接任台肥董座,但外界質疑吳音寧沒有相關的專業,根本是政治酬庸,藍委很酸「肥水必落音寧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中華男籃公布16人名單 陳盈駿領軍出戰、林書緯首入選
根據中華籃協資料,24人名單包含陳盈駿、林庭謙、高錦瑋、林書緯、游艾喆、陳又瑋、林秉聖、阿巴西、關達祐、李家慷、盧峻翔、林信寬、葉惟捷、馬建豪、周桂羽、雷蒙恩、蔡宸綱、藍少甫、胡瓏貿、高柏鎧、謝宗融、譚傑龍、曾祥鈞以及阿提諾。進一步篩選後的16人名單為陳盈駿...
CTWANT ・ 1 天前紐約新市長曼達尼當選,華爾街面臨稅負與監管再定價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民主進步派代表曼達尼(Zohran Mamdani)在紐約市長11月4日的選舉中勝出,擊敗獲川普力挺的獨立候選人庫摩(Andrew Cuomo)與共和候選人史利瓦(Curtis Sliwa)。紐約市選舉委員會數據顯示,本次投票逾200萬張,為1969年以來最高,政策路線的明顯左轉,成為華爾街評估地方稅負、監管與公共服務投資再定價的關鍵變數。政界人士指出,曼達尼主張提高高所得族群稅負、擴大社福(含免費公交與育兒補助),短線有利公共運輸、基礎設施與社福相關標案,但對高端地產、對沖基金與高薪科技金融就業的邊際吸引力恐形成壓力。投資人將關注市府財政平衡方案與企業遷出風險,評估紐約市公司稅、地產稅與費率調整的實際幅度與時程。有分析師提到,若市府擴張性財政依賴增稅與舉債並行,紐約市與都會運輸單位的市政債利差可能重新走擴;與此同時,地產投融資成本偏高恐牽動商辦空置率與估值壓力,辦公轉住的改造題材與可負擔住宅供給,成為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與建築鏈的結構性機會與風險並存點。政治層面上,反曼達尼陣營未能整合庫摩以獨立參選分流中間與保守票源、史利瓦堅持參選—被視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
南韓首爾商業大樓內爆「持刀行兇」!3民眾重傷無生命危險
據韓媒《SBS 뉴스》報導,事件中受傷的3人分別為1名50多歲女性、1名60多歲女性以及1名70多歲男性,皆因重傷被緊急送往附近醫院救治。所幸醫療人員確認,3名傷者目前並無大礙。警方表示,嫌疑人已在現場被逮捕,並正在進一步調查具體作案經過與動機。
CTWANT ・ 1 天前
讓敵軍深陷泥淖!波蘭、芬蘭著手濕地重建 增強東翼防禦力
烏克蘭曾在2022年初,炸毀水壩形成濕地,用以阻擋俄軍推進,意外引起歐洲多國關注。波蘭與芬蘭正考慮恢復乾涸的泥炭地,藉由注水重建濕地,打造天然屏障,同時兼顧環境保護。泥炭地雖僅占全球陸地面積3%,卻能儲存相當於森林兩倍的碳,是重要的氣候緩衝區。德國之聲報導,芬蘭政府已著手評估具體計畫;波蘭則將泥炭地納入「東部之盾」防禦策略;德國則因其樞紐的角色,目前暫無計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全球大頭條】紐約市長選舉明登場!左派議員曼達尼民調領先 川普嗆當選撤聯邦補助|#鏡新聞
今天是11月4日,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可能是個大日子,因為紐約市、維吉尼亞州,還有紐澤西州,在剩下不到12個小時的時間,就要舉行市長和州長選舉,等於又是一場「共和」和「民主」的角力之戰。川普從今年的1月20日上任到現在,已經快1年了,這次的市長和州長選舉,對他來說可能算是回到白宮後,小小的「表現評估測驗」。當然,不要小看這些地方選舉,兩得票的變化,其實對川普明年期中選舉,還是會有影響的。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美國紐約市長大選3人角逐 川普選前表態支持古莫
美國媒體今(4)日聚焦紐約市長選舉,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選前表態,更讓過程充滿了戲劇性。3位候選人,首先是民主政壇新秀,今(2025)年只有34歲的曼德尼(Zohran Mamdani)。而在初選落敗的前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轉為獨立參選。第3位則是共和的斯里瓦(Curtis Sliwa)。選前民調是曼德尼遙遙領先,很有機會成為紐約第1位穆斯林以及社會主義市長。
公視新聞網 ・ 22 小時前川習會後 台灣牌質變
美國總統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釜山會晤後仍餘波盪漾,尤其是出乎各方意料之外沒有談到的「台灣議題」。日前川普接受美媒專訪,主持人就追問如果中國攻台,「您會下令美軍保衛台灣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