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餐飲的兩難
⊙沈榮欽、莊皓鈞
中國網紅羅永浩最近到連鎖餐廳西貝用餐,事後在社群平台批評該餐廳以「預製菜」魚目混珠,「還那麼貴」,引發中國網路熱議。預製菜是食品工廠以流水生產線製做的餐餚,因為大量生產,所以成本極低。大多預製菜出廠時已經是半成品或成品,用戶只要簡單加工或加熱就可食用。
西貝是源自內蒙的連鎖餐廳,在中國62個城市約有400家連鎖店,擁有17000名員工。西貝經常以手工、有機、高級為號召,價格在西北菜餐廳中並不便宜。如果是預製菜低價高賣,便是欺騙消費者。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出面反駁羅永浩,並開放廚房讓所有顧客檢驗。不料真有顧客及直播主發現預製菜,西貝立即停止開放廚房,表示大家對於預製菜的理解不同,他們屬於自家「中央廚房前置加工工藝」。瞬時中國社群媒體、官媒、自媒體、直播主全都聚焦這個議題,從預製菜的定義到消費者保護,聚訟盈庭,熱鬧非凡。
預備菜掀起話題,也有人用內卷含糊帶入
很多人只是看西貝翻車有趣,但也有些人認為「這不是羅永浩和西貝的戰爭,而是全民對食品安全的絕望吶喊」。也有些人認為用預製菜無可厚非,但是西貝用虛假宣傳就不可原諒,問題出在資訊不透明。還有些人將重點放在預製菜的定義,主張定義模糊與管制失靈才是關鍵。當然,也有些人會拿出近年來中國討論事情的萬用詞彙「內卷」,表示因為資本過度內卷,排擠了手工藝廚師,才讓預製菜大行其道。
說預製菜在中國大行其道不假,根據《BBC》報導,2023年中國預製菜產值已超過5000億人民幣,2024年,中國政府網站引用業內統計稱,中國預製菜加工企業超過7萬家。預製菜不僅在中國受到歡迎,而且在海外也有「爆炸式成長」,出口額從2022年的約30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70億美元以上。
預製菜早已經超越個別消費者,而走入餐廳供應鏈中,連像西貝這樣的連鎖餐廳也不例外。2024年在上海舉辦的國際餐飲食材展覽會上,超過半數廠商展示的都是預製菜。
雖然以上的分析都有其價值,但是如果我們要理解其深層意義,還是必須回到餐飲業的本質去思索。
餐飲業是當代新貴遺民,華爾街不青睞它
儘管食物對人類如此重要,但是餐飲業卻是當代新貴遺民。這並不是說餐飲業並未受到上層階級的喜愛,美食依舊是人類藝術的繆思,無論是西方的《廚神當道》(MasterChef) 或是韓國的《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電影《五星饗魘》(The Menu)、動畫《料理鼠王》(Ratatouille),或是波蘭作家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筆下《獨裁者的廚師》,都是近年受到追捧的飲食經典。但是在華爾街金融大佬的眼中,餐飲業卻是非常不「性感」的產業。
許多針對華爾街分析師的實證研究均表明,財務分析師普遍對餐飲業缺乏興趣,導致美國上市的餐飲公司高階主管擔心,由於分析師對餐飲市場缺乏了解,餐飲類股票會持續被資本市場低估。例如Uno Restaurant Corp.主管公開表示,由於華爾街對餐飲類股票持續興趣缺缺,該公司曾試圖退出公開市場。此外,研究發現,餐飲公司頻繁的獲利意外也證明了分析師對餐飲業缺乏興趣 。獲利意外是指分析師的獲利預測與公司的實際獲利數字相差甚遠,就算說不上分析師對餐飲業漫不經心,至少稱不上嚴肅以對。
為什麼華爾街對餐飲業缺乏興趣?主要是因為科技巨頭的表現過於驚人,從手機、軟體、半導體到人工智慧,永遠不缺炒作題材;而科技巨頭也能持續獲取高額利潤,反過來證實華爾街對於科技巨頭的注意其來有自。反觀餐飲業缺乏相關話題,而且市值往往和科技巨頭差距甚遠,龍頭麥當勞市值不過是蘋果市值的十七分之一,無怪乎普遍被認為不夠性感。
中國當前經歷的,是一場由資本驅動的飲食革命
讓我們回到論者最常出現的論點:中國當前所經歷的,是一場由資本驅動的飲食革命,由於高度內卷,以手工為主的傳統大廚正讓位給大量生產的預製菜,資本在與廚師的戰爭中大獲全勝,預製菜的高效率打敗了傳統廚師的精緻手藝,不再現炒現做的餐廳失去了「鍋氣」,廚師失去了靈魂,彷彿只是生產線上一個精確、快速解決吃飯需求的地方,而不是團聚欣賞廚師手藝的所在。
這幾乎是所有觀察這場風波者有限的共識了。這種說法不能說錯,但也不全對,最大的問題不夠深刻,或許可以用諷刺的後設評論說,這套所謂的資本邏輯的解釋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因為其本身就像是大量生產出來的論述,幾乎可以套在任何社會變遷上,而毋需「手工」追究所評論事物的細緻差異。
這套資本邏輯原先是用來抨擊像西貝這樣的連鎖餐廳,正是因為內卷太嚴重,而連鎖餐廳財大氣粗,透過中央廚房而排擠獨立的精緻餐廳。但是現在搖身一變,成為其他廠商財大氣粗,因為內卷嚴重,所以連西貝這樣的連鎖餐廳都無法與資本抗衡,必須採用預製菜才能獲利。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這種所謂的「資本邏輯」就像俄羅斯套娃,只看誰勝誰敗,贏家就代表資本,行為原因就是內卷,就可以用來解釋各種現象——更不用說「內卷」這個詞彙已經偏離原有的社會學意義,成為「過度競爭」的代名詞。
比如說,說獨立的精緻餐廳為連鎖餐廳的資本打敗,要如何面對米其林星級餐廳(Michelin Star)受到追捧?即使是平民餐廳,必比登(Bib Gourmand)推薦也廣受歡迎。更不用說即使是連鎖餐廳也非一帆風順,連鎖餐廳龍頭麥當勞這些年來起起伏伏,星巴克近年也因市場飽和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們必須進入產業肌理,才能要理解背後的深刻內涵。但是限於篇幅,我們將在本篇文章中,先談論米其林等級的精緻餐廳,下篇文章談連鎖餐廳,以及背後的意義。
廚房工作遠非常人所能想像,經營餐廳更是難事
看過經典美劇《大熊餐廳》(The Bear)的人,就可以感受到餐廳的工作是多麼讓人崩潰的一件事。劇中男主角 Carmy 接手過世兄長創辦的傳統芝加哥義大利牛肉三明治小餐館前,曾在丹麥哥本哈根 NOMA、 紐約 Daniel、 Eleven Madison Park 等著名精緻餐飲(fine dining)工作並獲得 James Beard 年度最佳新銳主廚獎,而讓親友們欽羨,但其風光表面背後,廚房工作的壓力及不友善的環境,早已為他帶來職場心理創傷(workplace PTSD),而得不長期與惡夢相伴。
經營餐廳本身,更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Carmy 接手餐廳後,除了出菜及維持餐點品質,他還要負責籌措資金,研發菜色、訂價、採購食材、控制預算、對外談判、招募訓練員工,並確保廚房安全衛生符合規範。不久 Carmy 就發現,餐廳的經營模式難以維持。義大利牛肉三明治不但食材成本高,缺乏標準化流程、紀律與品質控管,更導致廚房作業混亂、訂單出錯、食材浪費,入不敷出。
經營餐廳在各方面都可能出錯,事情紛至沓來,似乎永遠應付不完。《大熊餐廳》導演接受訪問時,形容:「這一切看起來根本不可能,彷彿隨時都會崩潰。即便你是天才、在這行最出色的人,事情依然顯得搖搖欲墜,甚至有些瘋狂。」其關鍵點在於,服務看不見、難以客觀衡量,食材及出餐品質不確定性高,客戶主觀認知變異大、體驗一致性難以維持。因此,即使你完美地做對了十件事,但只要做錯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導致惡性循環。這也是為什麼餐飲業常被視為世界上最困難的行業之一。
餐廳產業的結構困境在於競爭異常激烈,這也是為何論者會經常提到內卷的原因。由於相對進入門檻不高,替代品多且容易仿效,消費趨勢經常變動,即使店家餐點或服務模式受到市場喜愛,仍需持續創新,如 Eleven Madison Park 甚至在2021年時大膽轉型為蔬食永續餐廳。但對家庭式小餐館而言,餐飲訂價平實,成本勢必要嚴格控制,在人力及食材成本受限的情況下,可想而知,其所能提昇的服務品質及體驗很難超出一定的水準,獲利天花板自然不高。
米其林評比能為餐廳帶來利多
在天平的另一端是米其林餐廳。米其林聚焦於食材、烹飪技巧、味道協調性、獨特性、一致性及卓越的料理品質,環境和服務雖重要但非核心評選重點,儘管如此,米其林星級餐廳在裝潢與服務上也不敢怠慢。為了追求料理品質,這類餐廳必須對食材及烹調毫不妥協,提供深具獨特性、精緻且一致的料理,其收費不但比一般餐廳高出許多,往往還一位難求,這樣的堅持為其創造出高額的溢價。
早期即有研究發現,在巴黎獲得米其林星星能為獲獎餐廳帶來約25%的價格溢價,一項近期的研究更進一步指出,紐約米其林餐廳若能獲得一顆米其林星星,能使其獲得14.8%的價格溢價,獲得兩顆米其林星星能使其獲得55.1%的價格溢價,擁有三顆米其林星星,更能獲得80.2%的價格溢價。以Noma為例,每人的消費至少是500美元起跳,在 Eleven Madison Park用餐,也要花費300美元以上。
雖然看起來似乎理所當然,但是讓我們追問一個似乎不該發問的問題:為什麼消費者願意為米其林餐廳付出溢價?
既然飲食與文化高度相關,口味屬於私人的味蕾,「一個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藥」,那麼消費者為什麼不相信自己的口味,反而去追捧不知何人評比的米其林等機構的推薦?
這要分為兩部分說明,一是認證機構,二是米其林。首先,料理從食材選購到最後端上餐桌,中間經歷過太多手續,外人無從窺其全貌,資訊並不透明,或者說存在很多「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就像有些人能夠吃出西貝是預製菜,有些人不能。第三方認證機構的存在,正是為了降低餐廳和顧客間資訊不對稱的情形,讓關鍵資訊透明化,以利消費者選購。在羅永浩與西貝餐廳的爭議中,問題不僅是資訊不透明,而且是缺乏足以讓人們信任食品安全認證,因為當消費者「連對認證機構的信任都不足」時,遑論對於認證的信心了。
其次,並非所有人的行為都遵循狹隘的經濟理性,很多人行為的目的在追求地位或是身份。人們會在不同場合因為不同原因而追求地位或是身份。舉例而言,群體理論(group theory)主張,「地位」能改變群體劃分與內外群體待遇,透過表現才能獲得的地位會讓人覺得有資格享受更大的利益。這不僅在各種高級俱樂部或是高爾夫球場如此,甚至在同伐異的美國政間也逐漸發生這種情形,今年尤其明顯。
再比如心理學家認為,人希望和同儕比較時,能夠維持相對優勢。而地位特徵會影響他人對其能力的預期,即使這些差異與生產力無關。有時還影響了人們對於公平與正義的認知:人們期待報酬能夠和投入成正比,而地位能夠強化這種認知。
米其林評比意味著地位的改變
地位改變了人們的期望,使得高地位者能在相同條件下獲得更多報酬,而低地位者獲得的往往只有歧視,這讓人們除了享受美食之外,還希望去追求地位,追求炫耀性消費。不僅消費者,大廚或精緻餐廳也因此有了追求米其林星星的動機。
但追求米其林星星是否真能為餐廳帶來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卻是值得懷疑的。英國倫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Daniel Sands,研究了2005年米其林指南進入紐約市後,對276家紐約頂尖餐廳的影響。他發現,在2005年首次獲得米其林星級評價的39家紐約市餐廳中,有近一半的19家在2019年底前已經關門大吉。而米其林星級餐廳較非星級餐廳退出市場的比例也更高:92家米其林星級餐廳中有42家在研究資料期間退出市場,而184家非星級餐廳只有35家退出市場。除此之外,在退出市場的餐廳中,米其林星級餐廳的平均經營年資也以8.05年低於非星級餐廳的9.2年。
即使是名氣大到像 Noma餐廳也在苦苦掙扎。Noma主廚René Redzepi 曾在一次受訪時坦言:「事實上,像 Noma 這樣的餐廳根本不可能真正賺錢。某個時候,我也希望在我們如此辛苦的付出下,能夠獲得一些實際收益。但我仍在尋找一條道路──既不需要妥協,又能夠忠於我們所堅持的理念與做法。」
台灣最知名的餐廳「鼎泰豐」,雖然在國內外創造驚人的業績,但是據其創始人表示,鼎泰豐的利潤率並不如外界想像的高,因為半數營收都花在廚師、服務生與管理人員的人事費用上,這在同等規模的企業或是餐廳中相當罕見,正是高昂的人事費用壓縮了餐廳的利潤率。
米其林等級餐廳帶來利潤,卻也是詛咒
Noma和鼎泰豐的例子並不令人意外,其實也正是米其林等級的餐廳,明明享有高額溢價,卻仍苦苦掙扎的原因。就像是卡羅(Lewis Carroll)在《愛麗絲鏡中奇遇》 中,藉紅皇后之口對愛麗絲說的:「你必須竭盡全力地跑,才能停留在原地。」米其林是一種地位的象徵,餐廳業者在獲得米其林星星後並非高枕無憂,更要用盡全力,才能維持星等。但有時人人為了相對優勢而競爭,結果除了整體福祉下降,誰也沒有獲利。
獲得米其林星等肯定的同時,也帶來維持米其林星等的壓力。為了維持米其林星星,餐飲業者往往必須採用頂尖食材,而頂尖食材的替代品與供應量往往有限,採用某個食材的餐廳獲得米其林星星後,食材往往也聲名大噪,讓其他競逐米其林星星的餐廳趨之若鶩,結果往往推高食材售價,導致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保有過去的食材品質,正是必須全力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
不僅食材,大廚更是如此,廚藝是所有獲得米其林要素中最關鍵者,獲得米其林肯定的大廚身價也水漲船高,餐廳業主往往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才能留住主廚。即使是鼎泰豐,訓練一名專業捏小籠包師傅的代價不菲,成名餐廳的廚師更容易吸引到外界投資人,要留住成名廚師不自行開店也需要付出相當代價,因此人事成本居高不下。
同樣的,有證據顯示,餐廳的成功,也會帶動當地房地產的昇值,房租上漲也拉高的餐廳的營運成本,聯合酒店集團的餐廳老闆丹尼.邁耶就曾在《紐約時報》專欄文章中抱怨:「我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們無法繼續留在自己的社區。」
正如心理學研究指出,地位會改變相關眾人的期望,不僅食材供應商、房東與廚師的期望改變,消費者的期望當然也隨之改變,願意因此付出溢酬。但是正如Daniel Sands指出,獲得米其林的肯定,可能提升顧客的期望,而使得餐廳必須在提昇品質方面投入更多資源。除此之外,聲譽也可能會帶來新顧客,但新的顧客卻不見得是餐廳設定的受眾,導致客戶群的口味與餐廳的產品相對不一致,從而產生預期落差。 這種評價的變化,往往給餐廳或是廚師帶來更大的壓力,發現自己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維持原有的評價。
注意力效應和議價效應的衝突
Daniel Sands 因此認為一家餐廳的成功,往往會同時帶來注意力效應(attentional effects)及議價效應(bargaining effects):米其林星星這樣的第三方評價能帶來注意力效應,為餐廳創造聲譽、流量與溢價。但是人怕出名豬怕肥,聲量增加反而會帶來議價效應,導致餐廳在價值鏈中的談判地位改變,而在其他面向大幅侵蝕其應有的獲利,此時,加持反而成了詛咒。
有趣的是,有研究指出,如果獲得米其林星星的餐廳,在下一次評比時失去星星或掉星降級後,消費者期待降低的效果,超過了聲譽下滑的負面效果。也就是說,雖然曾發生主廚因掉星而自殺的悲劇,但事實上,對於餐廳業主而言,傷害遠不如想像中大。儘管如此,沒有任何一個主廚或是餐廳業主願意承擔掉星的責任——即使維持星等的代價超過失去星等的損失。
最後是很多餐廳與主廚眼中難以討好的食評家,也會因為米其林星星而改變期待。很多人應該都對《料理鼠王》(Ratatouille)電影中那位嚴苛批評家回答的“Surprise me”印象深刻。批評家要的是意料之外的驚喜,這讓大廚陷入既要創新,又要維持穩定品質的兩難之中。
熱愛飲食和純粹追求金錢利潤仍有別
不要認為所有人投入餐飲都是為了金錢,因此資本的力量無遠弗屆。也有很多人是懷著讓情投入餐飲,這就不是傳統的「利潤極大化」所能解釋。例如Fiona Morton和Joel Podolny對加州Napa酒莊的研究發現,酒莊主人可以明確分為兩類:為了「愛」或是「金錢」造酒,兩者造酒的動機不同,表現出的行為也南轅北轍。
熱愛酒的酒莊主人通常生產較高品質的酒,並且願意為了追求品質接受較低的利潤率。雖然這種為了「愛」而犧牲「金錢」的作法似乎不利於其生存,但這並不意味著為「愛」生產的酒莊必然因為競爭而退出產業。如果在特定區域有很多為愛生產的酒莊主人,群聚於生產高品質的酒,反而能夠將追求金錢的酒莊排除在外,將那些專注於生產品質較低但總利潤較高的酒商邊緣化,並非傳統所謂的「資本邏輯」所能解釋。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透過米其林評等探討了精緻餐廳,但是尚未觸及真正的問題核心——連鎖餐廳,限於篇幅,我們將在下篇文章中討論這個關鍵議題。
沈榮欽,作家。法國INSEAD博士,對市場與企業組織感興趣。
莊皓鈞,政治大學科技管理博士,對創業議題有濃厚興趣,本來想進學術圈,卻意外地踏入不同產業新創公司,但仍持續做研究,希望能將個人的學術素養及科學精神推廣至產業。
其他人也在看
首屆「米其林星鑰」評選出爐 台灣4飯店奪一星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9日電)米其林指南今天公布首屆「全球米其林星鑰」評選結果,全球共2457間飯店脫穎而出,榮獲星鑰殊榮,其中台灣有4間飯店奪得「一星鑰」,展現台灣旅宿設計與服務的國際水準。
中央社 ・ 2 小時前
僅聯發科收紅!台積電下挫20元台股收跌148.27點 電纜股華新逆勢漲破7%
[FTNN新聞網]記者洪宗荃/台北報導台股上市指數今(8)日以下跌212.13點開低後,一路走低,但跌幅持續縮小,終場加權指數下跌148.27點,收27063.68點,跌幅0....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淡江大橋通車利多不敵房市資金斷炊 預售屋月揭露量大減75%
即便淡江大橋預計明年通車,但現階段受到房貸資金管控衝擊,淡水預售建案買氣仍呈現大幅衰退,尤其管制後,預售屋揭露件數直接少掉75%,房產業者指出,後續則須觀察通車後的實質效應。2021年7月「實價登錄2.0」政策上路以來,淡水預售屋揭露件數累積將近1萬戶,若進一步觀察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前1年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全真瑜伽」背後是中資國企?受害廠商怒控5月就欠錢:政府快徹查!
知名連鎖健身品牌「TRUE YOGA全真瑜珈健身」9月底無預警歇業,引爆全台會員求償潮。今日(7日)多家受害廠商與員工自救會代表出面召開記者會,痛批全真不僅在歇業前仍持續收取會員費,更長期拖欠員工薪資與廠商貨款,金額高達上億元,形同「集體詐欺」。受害者怒指北市勞動局與市府怠惰不作為,讓他們成為「被遺忘的受害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名家論壇》吳崑玉/救災不只需要各種超人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光復受災已過兩週,我們看到各種縣府的失能,14天過去,連災民名冊都掌握不確實,發慰問金都能惹出爭議。看到中央派季將軍進駐前進協調所後,實質接管災區恢復秩序,卻也看到他也有...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紐時:中國駭客疑侵美國知名律所 FBI介入調查
(中央社華盛頓7日綜合外電報導)「紐約時報」今天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華府分局正在調查一連串中國駭客涉嫌入侵美國知名律師事務所的事件。
中央社 ・ 1 天前
沙鹿「霞光步道」啟用 遠眺海線市鎮景觀
[NOWnews今日新聞]秋季氣候宜人,適合戶外休閒活動,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積極推動海線觀光建設,今年8月全新完工的「沙鹿霞光步道」正式啟用。步道全長780公尺,自台灣大道六段向南延伸,總經費約2,...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黑男配對「大尺度辣模」第一次見面就激吻!嗨爆:親到不知道主持什麼了
百萬YouTuber「黑男」過去因常拍攝街頭男女配對影片爆紅,近日因為配對女主角因不滿男方條件,露出嫌棄表情,因此遭網友炎上,事後緊急下架影片,事件一出引發輿論話題,女方甚至坦言自己1天收到威脅包裹,最終將IG轉為非公開。而事實上他所主持的「街頭邱比特」有時也有好的狀況,也有配對者因此結婚,先前甚至於出現了第一對,初次見面就親吻的配對,讓「黑男」十分興奮。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淡江大橋通車倒數 八里房價漲逾4成
淡江大橋預計明年5月通車,屆時將大幅縮短淡水與八里之間的車程距離,也為雙北房市增添一大利多。自淡江大橋動工七年來,淡水房價漲幅37%、八里房價漲幅42.3%,漲勢還超越淡水,成為淡江大橋的最大獲益區。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米其林星鑰」首屆評選出爐 台灣四間飯店奪一星鑰
米其林指南今天公布首屆「全球米其林星鑰」評選結果,全球共2457間飯店脫穎而出,榮獲星鑰殊榮,其中台灣有四間飯店奪得「一星鑰」,包括台北嘉佩樂酒店、金普頓大安酒店-台北、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及虹夕諾雅-谷關,展現台灣旅宿設計與服務的國際水準。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 小時前
跟團比自由行輕鬆?他跟團遊日本累爆 網見地點卻喊:自助更累
台灣人出國旅遊通常首選亞洲國家,日本、韓國、泰國等,尤其是日本、韓國許多人更是熟門熟路直接自由行,不過也有人選擇輕鬆跟團,行程、交通全都不用煩惱,不過就有民眾跟團去北海道玩,卻直呼「每天累個半死」,根本沒有比叫輕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6歲健身網紅猝逝 家屬悲PO「驗屍報告」揭真實死因
知名健體選手猛國王「KING」侯偉豪,今年7月突離世,與他友好的日籍男星夢多(大谷主水)得知此事心碎,悲傷發文悼念。時隔3個月,KING所屬的「Man's KING猛男秀國王」,曬出驗屍報告,打臉用藥過量而亡等不實傳聞。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AI害人失業怎麼解?美國民主提出徵「機器人稅」
美國參議院健康、教育、勞工與養老金委員會(HELP)民主幕僚近期發布一份分析報告,預測人工智慧技術在未來十年內可能導致美國近一億個工作機會消失。該報告由佛蒙特州獨立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主導,引發各界對自動化浪潮下勞工權益保障的關注。報告採用創新研究方法,部分引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分析回應,針對美國20個......
風傳媒 ・ 1 天前
阿伯抱走整箱「佳德鳳梨酥」 警查出身分通知到案說明
一名身穿戴白帽口罩中年男子,日前趁台北知名伴手禮店佳德鳳梨酥門口管制人員離開時,進入店內抱走整箱鳳梨酥,店家事後也在臉書幽默回應,警方查出竊線使用悠遊卡搭車確認身分,近日將通知到案說明依法送辦。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大聯盟道歉野球!洋基「爵士哥」季後賽戰藍鳥三局打哈欠、五局敲超前陽春砲
體育中心/黃崇超報導大聯盟季後賽美聯分區系列賽洋基今天(8日)回主場迎戰藍鳥,背水一戰的條紋軍三局上半被對手爆打一波,二壘手「爵士哥」小奇澤姆(Jazz Chisholm Jr.)甚至被鏡頭拍到比賽中打哈欠的離譜反應,誰也沒想到小奇澤姆五局下半壘上無人時,敲出一發右外野方向的超前陽春砲,在背水一戰中向自家球迷上演道歉野球。
FTV Sports ・ 1 天前
篠崎泫做美甲救災挨酸!親揭真相反擊了:又不是用手指鏟土
台日混血女星篠崎泫活躍於各大綜藝節目,以其精緻的臉蛋與火辣的身材,收穫許多粉絲。近日強颱樺加沙重創花蓮光復鄉,篠崎泫也加入「鏟子超人」行列,前進光復救災。不過,卻有網友質疑篠崎泫帶著水晶指甲救災,很影響做事效率,對此她親自解釋,美甲不能說拿就拿,且她一點也不覺得受到阻礙,直言「我又不是用手指在鏟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美濃大峽谷案遭賴瑞隆提告 柯志恩:國民議員按照綠營對我標準要求說明
美濃大峽谷案持續攻防,民進立委賴瑞隆今(8日)請律師提告柯志恩;柯則回應說,昨天的記者會中,從頭到尾就是針對她所提的法律修正草案說明,她完全沒有提及賴瑞隆的大名,國民議員只是按照民進對待她的標準,請賴瑞隆說明,賴的做法竟然是開嗆提告!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