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管制升級 陸澄清非禁止出口
中國9日推出號稱史上最嚴的稀土管控政策,美國總統川普隨即揚言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中美恐爆發新一輪貿易戰。對此,中國商務部12日強調,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並強調中方事先已就措施的影響進行充分評估,確信相關影響非常有限。中方此番澄清,有意為中美緊張貿易情勢降溫,也讓月底「習川會」如期登場的機會升高。
中國商務部9日公告最新稀土管制,不僅將管制範圍升級至所有稀土元素,更直接點名14奈米以下的半導體相關產品,都須經過核可,且採逐案審批,相關措施將於11月8日實施。由於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大量使用稀土,如釹、鈰、鏑等。
中方此舉等於掐住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和國防工業的脖子,引發市場恐慌,美國總統川普10日發文痛批中國此舉「陰險且充滿敵意」,威脅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並一度揚言取消原定APEC期間舉行的「習川會」,但川普隨後又改口稱這場美中元首峰會仍將如期舉行。
對於引發軒然大波的稀土出口限制新規,中國商務部發言人12日表示,「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且在措施公布前,中方已向各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後續,中國政府將依法依規開展許可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申請予以許可,同時,積極考慮適用通用許可、許可豁免等多種便利化措施,有效促進合規貿易。
商務部發言人特別強調,只要是用於民用用途的、合規的出口申請,都可以獲得批准,相關企業無須擔心。並稱中國政府將堅定維護世界和平和周邊地區穩定,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不過,對於美國將對中國加徵100%關稅、限制關鍵軟體出口等一系列措施,中國商務部批評,美方行為是典型的「雙重標準」與「單邊主義」,並強調中方不願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相應反制行動,堅決維護國家正當權益與企業利益。
至於中美對彼此船隻加徵高額港口費一事,中方回應,美方擬於10月14日起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的做法是典型的單邊主義行為。並稱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動防禦行為,旨在維護中國產業和企業的正當權益。希望美國能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協商的軌道上。
其他人也在看
陸商務部回應升級稀土管制: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
針對中國加大稀土出口管制力度,中國商務部12日表示,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並強調中方事先已就措施可能對產供鏈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充分評估,確信相關影響非常有限。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產業》擴大稀土管制!我半導體影響低 電動車與無人機或受衝擊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中國於10月9日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指出,國內目前半導體所需含稀土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直接影響較低,但可能影響電動車、無人機等供應鏈。經濟部持續關注原料成本變動及供應鏈調整所可能帶來的間接影響,並與業者保持密切聯繫,應對市場情勢變化。 中國自今年4月起,已對釤、釓、鋱、鏑、鎦、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及相關永磁材料進行管制。經濟部說明,本次新增管制銪、鈥、鉺、銩、鐿等5類中重稀土金屬、合金及相關製品,且同步擴大相關管制最終用途,涵蓋研發、生產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儲存晶片,以及製造上述製程半導體的生產設備、測試設備、或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等,未來相關項目皆需逐案審批。 外界關心此次制裁是否影響台灣半導體發展。經濟部表示,本次擴大禁令的稀土元素與台灣半導體製程用中所需的等稀土項目並不相同,預估對半導體製程尚無顯著影響。國內目前所需含稀土的產品或稀土衍生物等,以歐美與日本供應為主。 經濟部進一步表示,此次擴大管制用途部分,由於釤、鋱、鏑等永磁材料為生產高效馬達的關鍵材料,自今年4月管制後,已造成整體市場採購時程延宕與價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
稀土禁令衝擊 龔明鑫:台灣戰略物資採購已分散風險 但須關注供應鏈漲價效應
針對中國近期實施的稀土出口限制政策,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3)日於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根據經濟部初步評估,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因具備高韌性,預期受到的直接衝擊有限,但仍需密切觀察全球供應鏈中間接衝擊以及無人機、電動車等關
鉅亨網 ・ 7 小時前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 龔明鑫:半導體影響有限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商務部近日宣布加大對稀土出口管制力度,中國商務部稱中方事先已就措施可能對產業供鏈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評估。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3)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具有韌性...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汽車公會透露非美規進口車 關稅17.5%不變
財經中心/唐詩晴、陳泊翰 台北報導美國關稅政策,誘發降價期待心理,消費者觀望居多,讓台灣車市業績慘澹,即便貨物稅減徵、車商推優惠,還是救不了買氣,汽車公會全聯會獨家透露,9號行政院終於鬆口,透露除了美規車之外的其他進口車,將維持17.5%關稅不變,至於未來美規車進口稅率如何?一起來看。百萬名車,1元起標,各大車商積極推優惠,但觀望、漫天喊價的消費者更多,川普四月發動新關稅政策至今,台灣車市慘兮兮,全年交易急凍萎縮近1成5。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縱使於八月份又過貨物稅12條之五,擴大補助方案,也沒有很大成效,鄭麗君副院長最終給我的一個答案就是說,不管未來我們跟,美國的232(條款)的一個談判怎麼樣,台灣政府的政策就是說,我們的未來的汽車關稅會保持在17.5%。」10/9行政院政務顧問會議,被單獨留下來談話的汽車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透露,副院長鄭麗君明確告知,未來歐系、日韓等各國進口車,關稅維持17.5%不調降,不受與美國制定關稅影響,畢竟這是台灣與美國單一國家的關税談判,但美規車稅率,遲遲不拍板,是為了把汽車零組件和晶片打包一起,協商232條款,怕太早定案會吃虧,但也不排除,美規車零關稅扣台。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引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說法,透露非美規車等進口車稅率維持不變。(圖/民視新聞)立委(民)蔡易餘:「縱使有零關稅還是有232條款,就是所謂的這個國安因素的一個保護主義,所以基本上關稅要完全降到零,想在232條款還存在的情況之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劉錦村:「那我們台灣的汽車零配件的廠,也有可能赴美國來生產,未來不管是汽車、整車或零配件,都和美國最終232談判當中,最終有可能降一些關稅。」汽車關稅遲遲未公布,導致台灣購車人持觀望態度,車商庫存、海關置放三萬多輛進口車。(圖/民視新聞)超過3萬輛進口新車滯留港邊好幾個月,汽車全聯會轉述政院態度,更喊話台灣車商盡快製定策略賣車,也要購車人別再觀望了,因為車價不會因爲會降關稅而降價,除非消費者是購買美國製造的美國品牌,或美國製造的各國品牌,才有可能因台、美談判後而降價,就藉此盼消彌市場觀望氛圍,重振車商士氣。原文出處:汽車公會全聯會透露 非美規車之外進口車維持關稅17.5%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獨家/駭客年會總召被控對女幹部伸鹹豬手還「邀上床」 郭杰穎:只是開玩笑兩樣情!美中關稅戰再開「真金白銀」高歌猛進 虛擬貨幣血崩全球貿易被封鎖? 日經:台灣協議談判屢遭各國拒絕與拖延
民視財經網影音 ・ 1 天前川普揚言加徵100%關稅 中國:美方沒有反躬自省
(中央社台北13日電)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揚言,為回應中國的稀土管制新措施,美國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今天宣稱,美方不僅沒有反躬自省,反而以高關稅相威脅。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堅決採取相應措施。
中央社 ・ 1 小時前《大陸產業》陸商務部回應稀土風波!曝「出口非禁令」真相:無須擔心
【時報-台北電】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今天就近期中方相關經貿政策措施情況答記者問。對於加強稀土等相關物項出口管制,發言人強調,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只要是用於民用用途的、合規的出口申請,都可以獲得批准,相關企業無須擔心。 1、有記者問:10月9日,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發佈公告,對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請問中方有什麼考慮? 答:中方發佈了關於稀土等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措施,這是中國政府依據法律法規,完善自身出口管制體系的正當做法。當前世界局勢動蕩不安,軍事衝突時有發生,中方注意到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在軍事領域有重要應用。中國是負責任大國,依法對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對符合規定的申請將予以許可。在措施公佈前,中方已通過雙邊出口管制對話機制向各有關國家和地區作了通報。中方願與各國加強出口管制對話交流,更好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2、有記者問:近日中國商務部發佈公告加強稀土等相關物項出口管制,請問後續將如何實施? 答: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始終堅定維護自身國家安全和國際共同安全,始終秉持公正、合理原則
時報資訊 ・ 7 小時前【公告】麗升能源代理發言人異動
日 期:2025年10月13日公司名稱:麗升能源(8087)主 旨:麗升能源代理發言人異動發言人:邱美雅說 明:1.人員變動別(請輸入發言人、代理發言人、重要營運主管(如:執行長、營運長、行銷長及策略長等)、財務主管、會計主管、公司治理主管、資訊安全長、研發主管、內部稽核主管或訴訟及非訟代理人):代理發言人2.發生變動日期:114/10/133.舊任者姓名、級職及簡歷:吳美奇/代理發言人4.新任者姓名、級職及簡歷:待委任5.異動情形(請輸入「辭職」、「職務調整」、「資遣」、「退休」、「死亡」、「新任」或「解任」):離職6.異動原因:個人生涯規劃7.生效日期:114/10/138.其他應敘明事項:新任代理發言人待董事會通過委任後再另行公告
中央社財經 ・ 4 小時前總理去了又來 法國政局風雨飄搖
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法國總理勒科爾尼先是辭職,然後又再次被總統馬克龍任命為總理並組建新內閣。法國在過去兩年內如走馬燈一般地更換總理,馬克龍總統的政治回旋空間則變得越來越小。
德國之聲 ・ 1 天前陸擴大稀土出口管制 美致電遭拒
中國商務部9日公布加強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大感不滿,威脅加關稅反擊。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2日表示,在中方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後,美國曾試圖與中方進行電話溝通,但被中方拒絕。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陸回應美加徵100%關稅 稱不願打也不怕打
美國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中國商務部12日表示,「動輒以高額關稅進行威脅,不是與中方相處的正確之道」,對於關稅戰,中方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不願打,但也不怕打」。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中國稀土管制 美貿易代表:事前不知情、北京推遲溝通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025年10月12日專電)川習會前夕,中國連發公告,宣布擴大管制稀土出口。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今天表示,美國事前不知情。「當我們從公開資訊得知後,立即試圖聯繫中方進行通話,但他們推遲。」中國這次的權力擴張行為不會被容忍。稀土是製造馬達、半導體與戰機等的關鍵材料。中國9日要求外國企業出口任何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原物料時,必須獲得官方批准,最終用途為某些電腦晶片、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AI出口申請須逐案審批。葛里爾(Jamieson Greer)今天接受美國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採訪時表示,顯然,中方已經意識到他們嚴重超出了可接受的範圍。美國總統川普10日反擊中國,宣布對北京加徵100%新關稅,並自11月1日起對重要軟體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在關稅戰休兵數月後,美中緊張關係再次升溫。不過,川普今天口氣明顯轉緩,於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說,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中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則呼籲北京「選擇理性之路」,並稱川普擁有更多的籌碼。他對福斯新聞表示,這將是一場微妙的舞步,很大程度都將取決於中方回應的方式。
中央社財經 ・ 11 小時前台灣正時客製化皮帶 力拓動力車輛專用領域
在工業傳動領域深耕逾20年的台灣正時皮帶科技有限公司,從早期代理進口工業皮帶起家,到近年積極投入兩岸合作、自主研發與生產,不僅在常用規格與特殊皮帶領域累積豐富經驗,更提供了量身訂製服務,根據客戶需求打造多樣化高效能產品,堅持品質優先、價格合理,獲得國內外客戶一致肯定。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
多家國資參投! 滴滴自駕 獲人民幣20億融資
大陸自駕車領域再現重量級融資。大陸網約車巨頭滴滴旗下滴滴自駕11日宣布完成D輪融資,金額達人民幣20億元,投資方包括北京和廣州的多個國資基金,資金將用於推進L4級自動駕駛與人工智慧(AI)研發,並計劃於2025年底在北京與廣州展開示範應用。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川普加徵100%關稅 陸學者:他比中國更著急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2025年10月11日電)由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中國大陸學者們表示,中國近期態度趨於強硬,與美國日前擴大實體清單制裁有關。美方低估中方的談判籌碼,川普比中國更著急,10月的中美經貿談判是未來關注重點。川普(Donald Trump)當地時間10日表示,鑒於中國對稀土礦物實施「極其激進」的出口管制,他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的關稅。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中國近來對美國態度趨於強硬,主要與美國商務部9月29日發布的制裁措施有關;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邢予青也認為,該實體清單是中國對美不滿的原因之一。美國商務部9月29日宣布擴大實體清單的適用範圍,由一個或多個列入實體清單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將自動受到該清單的限制。實體清單企業在沒有政府授權的情況下,無法獲得美國的商品和技術。吳心伯表示,這項規定對中國的公司影響較大,目前中國大約有2000家公司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上,若按照新規,那些公司的子公司都會受到連帶的制裁,將有成千上萬企業受影響。他認為中方最近一系列舉動,主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富邦三檔ETF 明同步掛牌上市
上市主動債ETF雙星報到!由富邦投信募集發行之主動富邦動態入息(00982D)、主動富邦複合收益(00983D)以及被動式富邦淨零ESG 50(009809)等三檔ETF,本周二(14日)起同日掛牌上市,三檔ETF並得辦理融資融券。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Google前CEO示警:AI防護機制脆弱
在各家AI新創公司及科技大廠爭相訓練AI模型之際,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目前AI模型的防護機制還相當脆弱,易受駭客入侵,還可能因此學會如何殺人。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祭重稅回擊… 川普:川習會不變
由於不滿中國加大對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10日兩度發文,揚言將自11月1日起在中國商品現有關稅基礎上加徵100%關稅,並對中國祭出多項報復措施。正值全球兩大經濟體的緊張局勢急劇升級之際,川普向記者表示,月底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峰會仍照常舉行、不會取消。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