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代表健康!醫師:關鍵在「體脂肪」不是 BMI
美國職棒球星大谷翔平,是近來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完美化身為投手、打者兼具的「二刀流」!而事實上,他的身體組成,也是力量與速度的完美結合。他身高193公分,體重約95公斤,如果照BMI(身體質量指數)來算,為25.5屬於「過重」範圍,但相信沒有人會說他胖,只會說他非常強壯。預防醫學機構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這正是BMI的侷限:無法區分肌肉與脂肪的差異。因此,真正影響健康的關鍵,不在體重數字或是BMI,而是體脂肪,甚至要進一步考慮:體脂肪的「量」與「分布位置」。
體脂過量有兩種 病態脂肪病和脂肪質量病影響不同
施奕仲醫師說明,體脂過量,俗稱過重或是肥胖。近年有兩個學術用語被用來解釋肥胖帶來的健康危害:(1)病態脂肪病(Sick Fat Disease),因白色脂肪過量囤積在腹部,導致身體慢性發炎、胰島素阻抗、代謝症候群,進而成為心血管疾病;(2)脂肪質量病(Fat Mass Disease),因為脂肪量過多,造成身體結構性的負擔,例如因過胖導致關節承重過大而磨損、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體脂過高,通常都來自於長期熱量過剩,因此,控制體脂率比單純減重更重要。
體脂堆積分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 壓力也會使內臟脂肪過高
體脂肪堆積的位置,有脂肪多堆積在皮下的皮下脂肪,以及脂肪集中在腹部、包圍臟器的內臟脂肪。值得注意的是,內臟脂肪過高的成因不是只有吃進過多的熱量。有些人明明看起來瘦瘦的,但卻也有內臟脂肪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長期慢性壓力過高,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大量分泌,促進腹部脂肪堆積,形成「壓力型肥胖」。而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只要內臟脂肪過高,就是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子。
量測內臟脂肪促進有效自我監督 居家可測腰臀比
而該如何量測內臟脂肪呢?在數據準確性上,做電腦斷層掃描是黃金標準,然而價格過於昂貴,不符合經濟效益,因此全身身體組成分析(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相對來說,是較為理想的檢測選擇。但施奕仲醫師更推薦在家自行量測腰臀比(腰圍除以臀圍;男性需<0.9,女性需<0.8)或是使用家用體脂計量測體脂,每週量測更有助於自我監督自身的體態。
改善內臟脂肪比減重有效 運動、紓壓、定期檢查是好習慣
施奕仲醫師提醒,預防心血管與代謝疾病的關鍵,不在於減重多少公斤,而在於改變內臟脂肪的囤積位置與比例,從每天的零碎時間開始運動、調解壓力,量測腰臀比的變化,加上定期的心血管健康檢查與預防措施,就能遠離各種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防彈咖啡真能減重?關鍵在「加對油」!營養師揭中鏈脂肪酸與生酮成敗差異
.什麼是防彈咖啡,到底在紅什麼?靠它減肥真的有用嗎?
其他人也在看

木柵動物園 6隻大紅鶴寶寶報到迎賓
記者李佩玲/臺北報導 臺北市木柵動物園鳥園水禽區今年一口氣迎來了6隻大紅鶴寶寶,目前約1到2個月大的大紅鶴寶寶們,常會在岸邊一字排開不熟練地整理羽毛,或是探索
青年日報 ・ 14 小時前
魚油、魚肝油功效大不同!營養師曝吃錯超危險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不少人每天都在吃保健食品,但到底吃得對不對,其實很多人都搞錯了。營養師提醒,保健食品看似名字差不多,用錯可是不只沒效果,還可能越補越傷身。像是日常最常聽到的「魚油」和「魚肝油」,不少人搞不清楚兩者差在哪。專家強調,這兩樣來源、成分和功效完全不同,選錯不但白花錢,還可能造成身體負擔。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 天前
匯聚文化創業新動能 點燃創投熱潮 22 組團隊登場提案大會 搶佔投資目光!
匯聚文化創業新動能 點燃創投熱潮 22 組團隊登場提案大會 搶佔投資目光!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為了推動文 […]
民眾日報 ・ 13 小時前
血管堵塞元凶非油脂!醫揭「精製澱粉、糖」才是真兇
血管堵塞的真正元兇可能不是油脂,而是精製澱粉與糖。蕭捷健醫師指出,精製澱粉與糖會導致血管發炎、傷害內皮細胞,增加血栓風險,而橄欖油、酪梨油等好油反而能為血管提供保護膜,減少發炎情況。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單手灌籃下秒「籃球架倒塌」!17歲少年遭砸破頭身亡 球隊發聲哀悼
生死一瞬間!近日巴西一名 17 歲少年在與友人打籃球時嘗試帥氣灌籃,卻意外引發悲劇。就在他完成動作的下一秒,整座籃球架竟突然倒塌,讓他當下他措手不及,被擊中頭部,當場不治。
鏡報 ・ 23 小時前
終結畸形遺傳!精準醫療成功斷絕突變基因 「龍蝦爪」3指父迎來健康女兒
單基因突變不再決定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尖端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的「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而女嬰長大後若有生育規劃,也不會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台灣首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突變的案例,締造「從三指到十指」的生命奇蹟。此次求......
風傳媒 ・ 1 天前
感冒好卻突然中風?醫示警:病毒感染後1個月是心血管高峰期…胸悶、呼吸急不能拖
我在診間,經常聽到有人問我:「醫師,我爸兩週前才剛感冒,怎麼昨天就中風了?」。多數人以為感冒好就沒事,但最新的《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大型研究指出:病毒感染後的1個月,是心臟與腦血管的「高危期」。
幸福熟齡 ・ 20 小時前
時隔14年!台灣全面解禁日本「福島食品」 回歸常態管理
日本福島食品在長達14年的禁令後終於全面解禁,食藥署於21日傍晚宣布,福島五個縣市的食品將恢復常態管理措施。自2011年福島核災後,台灣開始禁止福島食品進口,經過2022年及2024年的逐步鬆綁管制,這項長期禁令終於走入歷史。食藥署指出,從2011年起對日本食品的輻射邊境檢驗超過27萬批次,均符合我國食品輻射標準,評估顯示額外輻射曝露的風險可忽略。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台灣首見化粧品含禁用蘇丹紅 14家業者停售下架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1日電)台灣首見化粧品檢出禁用蘇丹色素,食藥署表示,有中國問題產品在國內網購平台販售,且國內進口商輸入相同新加坡問題原料,流向歐萊德、綠藤生技等14家業者,均暫停販售下架。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Android Quick Share正式支援與蘋果AirDrop互通,Pixel 10系列率先搭載、打破跨平台傳檔高牆
Google 宣布,旗下跨平台檔案分享服務「Android Quick Share」將正式支援與蘋果的 AirDrop 功能互通,打破了長期以來 Android 與 iOS 裝置間傳檔的壁壘。這項功能將率先在最新的 Pixel 10 系列手機上推出,未來也計畫擴展至更多 Android 裝置。
Mashdigi ・ 12 小時前
兒少近4成覺得「自己不重要」!調查:13歲青少女幸福感遠低國際平均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臺灣兒少的生活幸福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從課業負擔、外貌焦慮到人際孤立,看不見的重擔正逐步侵蝕他們的心理健康與生活滿意度。根據兒福聯盟最新調查《2025年兒童福祉調查報告》顯示,臺灣學童的主觀生活滿意度雖回升至72分,但仍落後於《2021/2022學齡兒童健康行為國際調查》。更令人憂心的是,13歲青少女的幸福感跌破及格線,僅48.9分,與國際平均相比差距顯著;近四成兒少更表示「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心理疏離感創下三年新高。 心理健康表現持續落後國際 青少女幸福指數特別低落 臺灣兒少的心理健康狀況持續低於國際平均水準,數據指出,臺灣兒少無論11歲或13歲,幸福指數皆落後國際平均,特別是13歲青少女從60分跌落至遠低於及格線的48.9分,心理幸福感明顯不足,著實令人擔憂。此外,近四成(39.1%)兒少認同「世界少了我也沒有關係」,是近三年來最高比例,顯示心理疏離感正逐年升高,亟需關注。 生活滿意度略回升 仍低於國際平均 在生活習慣方面,雖然臺灣兒少的睡眠狀況優於國際平均,但不論男女運動狀況皆明顯不足,遠低國際平均。13歲青少女只剩四分之一有規律的運動習慣(
健康醫療網 ・ 18 小時前
網紅擅入校違規直播重罰 盧秀燕:絕無退讓空間
【記者陳世長台中報導】台中市議會21日進行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市議員張廖乃綸關心魔術師王元照(可樂)19日受邀入校演講,卻擅自帶網紅江建樺(賓賓哥)到場並違規直播,呼籲市府務必依法嚴辦。對此,市長盧秀燕...
自立晚報 ・ 12 小時前
跌倒傷頸加上頸椎椎間突出 竟無法舉手、行走
68歲旅泰商人劉先生一年前跌倒造成頸椎挫傷,出現四肢無力、雙手麻木及右手無法上舉,晚上痛到無法入睡,今年初接受頸椎融合手術仍未改善,後來發現病灶在頸椎第5、6、7節椎間盤退化、突出,嚴重壓迫脊髓神經,上周進行頸椎椎間盤切除及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術後當天症狀即緩解,能舉手、行走,一週後返回工作崗位。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紅斑性狼瘡冬季容易惡化?中醫師提醒 飲食與循環調理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紅斑性狼瘡常見於年輕女性,尤其冬天更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臉頰泛紅的情形,若一再誤認為只是天氣冷或氣血循環不佳,可能忽略背後病程變化。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提醒,冬季是紅斑性狼瘡容易波動的季節,因氣溫驟降會使表皮微血管收縮,造成末梢循環不良,不僅手腳容易腫脹、冰冷,甚至出現類似凍瘡的紅斑。而若在此時冬令進補,食用如麻油雞、薑母鴨、當歸鴨等溫燥食物,反而可能刺激體內熱象,讓原本穩定的情況再度惡化。 手腳冰冷不一定只是天氣冷 需留意自體免疫徵兆 賴睿昕中醫師分享,臨床上曾有位三十多歲女性,冬季感到四肢冰冷、疲憊感明顯,觀察到她指尖發紫、關節僵硬,原以為只是循環問題,後檢查才確診為紅斑性狼瘡。因此賴睿昕中醫師提醒,若手腳冰冷伴隨關節疼痛、口腔潰瘍、不明原因發燒或臉部紅斑等,就要提高警覺,不一定只是末梢循環不佳。 中醫觀點:體質差異會影響季節表現 中醫典籍中,紅斑性狼瘡症候類似「陰陽毒」、「溫毒發斑」與「蝴蝶丹」。急性期常屬火熱偏盛,慢性期則以肝腎陰虛為主;冬季寒氣入體,熱毒易變寒而造成氣血運行卡滯。血滯氣阻者可考慮血府逐瘀類方以理氣化瘀;脾腎陽虛型可用腎氣丸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走路突然頭暈走不穩 檢查竟是腦幹中風 接受「一站式治療」數月病況穩定出院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當心。臺中一名66歲許先生,今年初一場寒 […]
觀傳媒 ・ 18 小時前小島秀夫感染A流 缺席金馬頒獎承諾再訪台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20日電)日本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原訂明天來台參與金馬影展大師講堂,並擔任22日頒獎典禮頒獎人,但因為染上A型流感無法出席活動,他強調未來會再度來台,把未完成的事補上。
中央社 ・ 1 天前
Google推出「Nano Banana Pro」影像生成平台,整合Gemini 3模型、強化文字渲染與14張圖合成能力
Google 稍早揭曉代號為「Nano Banana Pro」、同時也被稱為 Gemini 3 Pro Image 的全新影像生成平台 。官方強調此版本基於近期推出的 Gemini 3 模型架構 ,在各方面均較前代軟體有所提升,號稱能將使用者的願景轉化為具備「前所未有的控制力、完美的文字渲染與增強的世界知識」的「工作室等級設計」。
Mashdigi ・ 12 小時前國健署擴大肝炎篩檢 75年次以前民眾終身免費一次
國民健康署為了強化B、C型肝炎防治,自今年(114年)8月1日起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都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估計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