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誤以為痊癒5年不追蹤 回診竟是15公分肝癌!肝膽胰專家:肝指數正常也不能大意
B肝影響超過180萬台灣人,是肝癌主因。掌握篩檢、追蹤、治療三步驟,才能真正遠離肝癌。(圖片來源/freepik)
2025年世界肝炎篩檢週正式啟動,台灣癌症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等四大基金會共同舉辦響應記者會,並邀請立委、國健署代表以及肝膽胰專家出席,推動全民關心一句:「B肝篩了沒?」
台灣每年超過1萬人罹患肝癌,最新死因統計中更高居癌症死因第2名,平均每天21人死於肝癌。醫界一致指出「要預防肝癌,從B型肝炎著手最關鍵。」
肝癌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70%與B型肝炎相關
依據2024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國內一年就有10,433人確診肝癌,是民眾最常罹患的第4名癌症;死亡更不容小覷,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僅次於肺癌。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志指出,肝癌高達70%與B型肝炎相關,C型肝炎約佔20%,其它因素僅約10%,換句話說,只要把B肝管理好,全台肝癌就能大幅下降。
然而B肝帶原在台灣極為普遍,約180至200萬人為B肝帶原者,其中更有30–40萬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帶原。這使得B肝被專家稱為「最沉默也最兇猛的國病」。
沒症狀不代表沒事!B肝可能悄悄走完「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B肝早期多半沒有症狀,常見到病人「覺得自己一切正常」,卻在某次健檢或不適後才發現肝臟早已出現問題。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說明,只要病毒長期依附在肝細胞,就可能依序走向: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條「肝病三部曲」需要多年累積,但卻可能在無聲無息中發生。
臨床統計顯示,40%帶原者會發展成慢性B肝(肝臟持續發炎);15–20%慢性B肝患者會進展成肝硬化;每年3–5%肝硬化患者進展成肝癌。
楊宏志也表示,令人擔憂的是,即使肝指數正常,也不代表肝臟沒有持續受損。因此,定期追蹤與早期介入,成為防癌最重要的關鍵。
誰是高風險族群?1986年前出生者最應該篩檢
台灣自1986年全面施打B肝疫苗,讓年輕世代感染率大幅下降。然而所有醫師都提醒「1986年前出生者,是最大風險群。」因為這個「疫苗斷層世代」多半未接種B肝疫苗,帶原率遠高於年輕人。除此世代之外,其他高風險族群也應主動篩檢,包括:
1. 洗腎患者
2. 免疫不全者或需使用免疫抑制劑者
3. 曾接受器官移植者
4. 家族有B肝感染史者
5. 曾接受血液製劑治療者
國健署已自今年8月起提供75年次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終生一次免費B、C肝篩檢」,並鼓勵民眾在世界肝炎篩檢週互相問候:「你B肝篩了沒?」
醫師提醒B肝是台灣肝癌主因,帶原者務必定期追蹤避免走向肝癌。(圖片來源/freepik)
如何防治肝癌?把握B肝三要: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提出「B肝防治三要」,被視為目前最重要的防癌指引,即:
1. 要知道:主動篩檢是第一步
台灣B肝診斷率僅約66%,仍有數十萬人不知道自己帶原。專家提醒,不知道、沒症狀,不代表沒風險。因此建議所有39歲以上成人一定要終生至少篩一次B、C肝。
2. 要追蹤:帶原者須固定回診
目前台灣只有20–35%帶原者有穩定追蹤,遠低於WHO設定的80%治療覆蓋率目標。余明隆指出,病毒狀態會變動,因此追蹤極其重要。建議:
.已肝硬化:每3個月追蹤一次
.尚未肝硬化:每6個月追蹤一次
余明隆表示,民眾最常見的錯誤觀念是「HBsAg轉陰就不用追蹤了。」他分享,有病人多年穩定追蹤,卻因表面抗原轉陰而中斷回診,直到腰不舒服就醫才發現罹患15公分肝癌,突顯追蹤的重要性。
3. 要治療:藥物可有效抑制病毒、降低肝癌風險
余明隆也表示,台灣目前採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可穩定抑制病毒複製,顯著降低肝硬化與肝癌風險。有研究顯示未抑制病毒者,8年肝癌發生率7.8%;病毒完全抑制者降至5.6%;若達「HBsAg表面抗原清除」,更只有0.6% (表面抗原完全消失是目前最佳的治療成果)。因此他強調,只要持續接受治療與追蹤,肝癌確實是可大幅預防的疾病。
防治肝癌三關鍵: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早一步就多一次保護。(圖片來源/余明隆醫師)
邁向B肝「功能性治癒」,讓肝癌預防更可能
近年全球肝病治療策略以達成「功能性治癒」為目標,也就是:
.血中測不到HBsAg
.測不到HBV DNA
.停止治療後仍可維持至少24週
雖現階段仍不容易達成,需期待未來新藥,但醫界一致認為「功能性治癒」能明顯降低肝硬化與肝癌風險,是B肝治療的最佳結果。
HBV病毒長期附著肝細胞、無症狀也可能持續傷肝,是台灣肝癌最關鍵的元兇。(圖片來源/楊宏志醫師)
台灣預計年底向WHO申請「C肝消除認證」,有望成為亞洲第一個達標的國家。但要在2030年達成WHO提出的「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標,B肝仍是最關鍵的一步。(圖片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專家呼籲政府、醫療體系、學術界及民眾四方共同努力,政府應擴大診斷、追蹤、治療覆蓋率,醫療體系提升篩檢便利性與追蹤品質,以及學術界制定治療指引、加強醫師教育,呼籲民眾把握「39–79歲終生一次免費B肝篩檢」政策,讓民眾早篩、早追蹤、早治療,拒絕肝癌遺憾發生。
更多信傳媒報導
「鄭黄會」成黃國昌參選起手式 藍白合三模式卡在新北市長大選
卓榮泰宣示「全面迎戰」後首度備詢 怒斥傅崐萁:你先全面開戰我才必須備戰
梁云菲輕生獲救...什麼是「前額葉失能」?精神科醫解析非典型憂鬱症如何悄悄發作
其他人也在看


彰化又驗出芬普尼蛋 蛋行負責人被約談20萬交保
彰化地檢署針對事件持續偵辦,11月17日再次指揮調查局約詢牧場三名員工,並前往龍忠蛋行進行搜索,帶回林姓實際負責人釐清蛋品流向與可能違規情節。經檢方複訊後,諭令林男以20萬元交保,三名畜牧場員工則訊後請回。根據調查,文雅畜牧場於11月4日首次被驗出雞蛋中芬普尼含量...
CTWANT ・ 17 小時前
經部發表運動科技創新技術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昨(十七)日在經濟部大禮堂舉辦「運動科技研發成果」記者會,聚焦跨業、跨域、新創三大機會,並展出棒球科技、室內騎乘訓練、智慧高爾夫球、科技登山人、高球體適能AI檢測訓練。經濟部表示,依據行政院「臺灣運動×科技產業策略(SRB)行動方案」,推動「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自一一二年啟動,計畫執行期為一一二至一一五年,總經費約新臺幣五億餘元,由各推動與研發單位分工合作。計畫聚焦新興運動科技應用,帶動軟硬整合與虛實融合服務,引領高科技產業運動化(如設備業、運動器材製造業、資通訊產業等),並推動優勢運動項目產業化(如棒球、高爾夫、戶內外運動場館),預期全程計畫結束促成企業投資約三十億元、衍生產值約七十五億元以上,加速我國運動科技從研發到應用的全面升級。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土耳其油輪敖德薩遇襲 恐衝擊美液化天然氣輸烏
(中央社基輔17日綜合外電報導)官員說,1架無人機今天在烏克蘭南部敖德薩地區,襲擊1艘懸掛土耳其國旗油輪並引發大火。就在前一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才簽署協議,將透過該區域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
中央社 ・ 6 小時前
多納黑米季登場 族人齊聚慶豐收
南部中心/綜合報導2025 年多納黑米季祭儀Tapakadrawane豐收之意的文化產業系列活動,16號在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部落登場,族人盛裝齊聚,多納國小師生也全程參與,場面熱鬧隆重。開場在貴賓與族人手牽手的大圍舞中揭開序幕,由多納部落頭目羅馨高舉火把、點燃生命之火後宣告祭儀正式開始。高雄市議員范織欽及高雄市政府原民會主委阿布斯皆親臨共襄盛舉。本次祭儀主題為「Palealeabe 在納裡」,象徵勇士精神與部落守護力量的延續。兩日活動內容包括分食溪魚、黑米公主王子選拔、祈雨祭演繹、青年勇士報戰功、黑米慶團圓圍舞及多項傳統趣味競技,完整呈現多納部落感謝祖靈、共享豐收的文化精神。祭典由青年會率先開道,於 15 日晚間進行薪火相傳儀式,以火光點亮活動張力;在槍聲響起後,青年會長帶領青年自頭目家領下聖火,沿著家屋與街巷向族人報信,象徵 Tapakadrawane 正式展開,整齊有力的步伐展現多納世代相傳的勇士精神;隨後的黑米公主王子選拔以族語自我介紹及族服盛裝亮相為主軸,展現青年對語言、文化與身份認同的自信與驕傲。16 日上午祭儀全程直播後登場,由族人盛裝圍舞及多納國小歌謠展演揭開序幕,接續祈雨祭文化演譯與勇士報戰功,由青年勇士象徵性揹著獵物與漁獲進場,重現勇士穿越山林採集祈雨植物、於溪畔向祖靈傳達部落心願的過程。此段儀式象徵勇士完成守護土地、祈求甘霖與豐收的神聖使命,是 Tapakadrawane 最具精神象徵的核心橋段之一。隨後全場族人手牽手跳起黑米慶團圓圍舞,向祖靈表達感謝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今年 Tapakadrawane 首度啟動「祭典線上看」,透過線上串聯,讓更多市民與各地朋友能零距離看見多納文化的深度與美好,也擴大祭儀文化的推廣影響力。而納美下三社文化促進協會理事長羅誠說到,各部落的文化發展皆有其獨特性,多納部落祈雨祭與茂林部落不同處,是由部落中最厲害的勇士前往指定地點採集植物與水,依照祖先流傳的方式完成祈雨儀式,祈求降下甘霖、帶來豐收。茂林區多納里里長羅耀明提到,祈雨祭演繹能呈現得如此完整,是耆老帶領與口傳教學的成果,讓青年在參與過程中真正理解儀式精神,也展現多納文化的多元樣貌。茂林區長駱韋志表示,多納 Tapakadrawane 是部落重要的歲時祭儀,文化學習應從小扎根,長者願意教、青年願意學,才能讓文化延續不斷,鼓勵族人參與祭典時要盛裝上場,以行動展現對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多納部落頭目羅馨指出,青年返鄉參與祭儀的重要性不只在協助執行工作,而是在籌備過程中透過實做向長輩學習,例如材料來源、山林採集方式等,這些都是活生生的文化傳承,也分享自己同為青年與頭目,與青年之間沒有隔閡,從溝通、找到問題到解決問題,都能快速磨合,讓文化在實作中持續被理解與延續。原文出處:多納黑米季登場 族人齊聚慶豐收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檢方要辦了!高雄月世界竟淪垃圾山 環保局追查曝「這地區」棄置蕭旭岑揭鄭麗文新兩岸路線 邱議瑩:票投柯志恩就是支持一國兩區為TWICE應援!陳其邁、黃捷頭髮藍了 他笑回:這還要問嗎?
民視影音 ・ 1 小時前


胡瓜《大集合》不小心襲胸籃籃遭炎上 製作單位發聲明道歉
胡瓜主持的《綜藝大集合》主打到各地出外景、與鄉親們玩遊戲,網友卻抓包在他和籃籃玩「投懷送抱」遊戲時不小心摸到她的胸部,畫面引發網友熱議,對此,製作單位今(11╱18)也回應了。
太報 ・ 12 小時前
每天15人因B肝導致肝癌死亡!「這年紀」終身免費篩檢:及早揪出肝硬化
台灣成年人每年有約7,000多人死於肝癌,約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定期肝病篩檢是預防肝病的最佳方法。醫師指出,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目前推估約有200萬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呼籲民眾若為帶原者或是高風險族群,應穩定追蹤與及時治療。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球場表現.球員狀況難佐證? 數名被告僅坦承部分犯行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SBL「假球簽賭案」震驚體壇,涉案人數高達15人!其中周暐宸因為作偽證,說詞前後矛盾,罪加一等,遭判刑4年9月,被認為是主嫌的柯旻豪,甚至被判刑7年。有人僅坦承部分犯行,律師研判「檢警所持證據不足」,例如難以佐證球場上表現,和當天球員狀況。相較中職史上規模最大假球案,當時幾名主要球員都判處6個月有期徒刑,這次的量刑差異,引發討論。記者VS.前SBL球員周暐宸(2023)說:「不要躲,敢打假球就不要躲,有沒有簽賭啊,不要動。」面對鏡頭前SBL球員周暐宸的親友團,高舉雙手阻擋,快步離開地檢署,對比在球場上的意氣風發,可是判若兩人。賽事主播VS.球評(2023)說:「裕隆隊在比較當機的這段時間,靠的就是周暐宸,周暐宸想要還以顏色,也有。」周暐宸曾經是隊上重要戰將,卻涉嫌假球簽賭案,甚至被查出前後說詞矛盾,作偽證罪加一等,士林地院今(17)日一審判決出爐,有些人全盤托出,有些人卻只部分坦承,主要是球員當天狀況,以及球場的突發多,難以佐證到底是打假還是打差。非當事律師李立勤說:「就被告於訴訟中僅坦承部分犯行,可能是認為檢警所持證據不足,故沒有全部認罪。」但相較中職史上規模最大涉案人數最多的假球案,幾名主要球員判處6個月有期徒刑,其他球員也幾乎都能易科罰金或緩刑。而這次SBL假球案被認為是主嫌的柯旻豪,甚至被判到7年全案最重,賺最多的污點證人吳季穎也有2年,量刑差異引發討論,專業球評李亦伸說:「你看我們的中華職棒,曾經大概有將近8到10年的時間,真的拉不上來,對所有的(SBL)球員來說,我覺得這個教訓,應該會比職業運動要來得更重大,不只是籃球(圈)要記取教訓,不是只有讓這些球員犧牲了。」畢竟犯罪就該接受法律制裁,除了讓犯錯的球員得到警惕,也要讓仍留在業界的球員更加珍惜舞台。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在野再度惡修《財劃法》...卓榮泰重砲「國家本沒病、是國會抽中央血」:未到最後關頭不會輕言抵制!
卓榮泰最後說,唯有這樣的一個全面照顧中央、地方跟全民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才是國家未來應走之道。希望國會不要一意孤行,把這個錯誤一修再修...
放言 Fount Media ・ 13 小時前
高市環保局漏夜清除月世界非法垃圾 檢警鎖定可疑車輛全面追查
高雄市環保局於17日清除月世界山坡地垃圾,經破袋檢查發現包含台南等地區今年10月下旬產生之垃圾,研判為今年11月上旬遭人棄置。立即調派各式車輛到場清除,漏夜完成坡面主要垃圾清理,18日加派人力機具,於中午前完成環境復原。
品觀點 ・ 10 小時前
波蘭往烏克蘭鐵路爆炸 官員懷疑境外勢力破壞援烏通道
波蘭總理17日證實,該國往烏克蘭的一處鐵路發生爆炸,並批評這是「史無前例的破壞行為」。該鐵路線是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重要援助通道,波蘭政府懷疑這場爆炸是受外國情報單位指使,正調查俄羅斯或白俄羅斯是否涉案。
公視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是沒症狀就沒事!7成肝癌與B肝有關 但帶原者僅3成穩定追蹤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1986年起全台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年輕世代感染率大幅降低,不過B肝風險絕非過去式!尤其「B肝疫苗斷層世代」,也就是1986年前出生、現年39歲以上的民眾,屬帶原高風險族群,恐面臨「B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威脅。11月17日為「世界肝炎篩檢週」起跑日,國健署林莉茹副署長指出,台灣每年約有1.2萬人罹患肝癌,而死亡人數約7,500人,且患者B肝帶原的比例高;終生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8月起也擴大到39歲至79歲民眾,呼籲了解「防治三要」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目標為邁向功能性治癒、降低肝癌風險。 台灣民眾對B肝病識感低 了解何謂「B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台灣癌症基金會張文震執行長說明, B肝疫苗全面施打,讓台灣的B肝防治位居全球前列,不過該會7月針對1,076位受訪者的電訪調查卻發現,不少民眾對B肝仍缺乏了解,顯示還有進步空間。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楊宏志主任指出,在台灣肝癌的發生數與死亡數仍居高不下,其中70%肝癌成因與B肝相關,每年造成5,000人死亡。 楊宏志主任進一步說明,B肝病毒(HBV)長期依附在肝臟細胞,即為B肝帶原者,其中約40%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運彩公會攜手業者捐助台中向上國中 (圖)
台灣運彩公會理事長何昱奇(左4)將普發現金捐出做公益,並號召公會會員、經銷商一起響應,共捐贈新台幣200萬元給台中市向上國中,推動基層運動發展,贊助合作簽署儀式17日舉行。
中央社 ・ 1 天前

世界肝炎篩檢週起跑 多團體共同呼籲重視B肝 (圖)
「世界肝炎篩檢週」17日起跑,台灣癌症基金會、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厚生基金會、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共同在台北舉辦記者會,提醒民眾重視B型肝炎對健康威脅。
中央社 ・ 1 天前
肝癌發生、死亡居高不下 醫:約7成帶有B肝 (圖)
「2025 B肝早篩檢早治療 拒絕肝癌遺憾」記者會17日舉行,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志(右)在簡報中指出,國內肝癌發生數與死亡數長年居高不下,且肝癌患者約7成患有B肝。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