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溢流驚現「水底隧道」!農業部3理由挖壩引流掀熱議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昨(17)日大量土石崩落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今(18)日一早水面溢流至台8線靳珩隧道,高達4公尺的隧道逐漸被淹沒,有如「水底隧道」。然而,農業部今日也出動怪手到壩頂開挖引流,不少民眾質疑「為什麼馬太鞍溪堰塞湖卻不行」引起熱議。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發生邊坡崩塌,昨(17)日形成壩高54公尺、蓄水量270萬噸的堰塞湖,秀林鄉公所昨日下午3時30分針對下游低窪地區發布預防性撤離,針對民樂部落約88戶居民進行勸導,不過撤離到一半警戒提升至「強制撤離」,並將更下游的1、2、3鄰列入撤離範圍。
太管處昨晚8時宣布封閉園區,緊急疏散園內遊客與部落居民,暫停受理生態保護區入園申請,並以簡訊通知在山區活動的人趕快下山。
燕子口堰塞湖今凌晨0時開始溢流,巨量洪水流到靳珩隧道,高達4公尺的隧道瞬間被淹沒,有如「海底隧道」,清澈的湖水流到隧道東口,在魯丹橋上傾瀉而下形成「瀑布」,景色十分壯麗。
此外,行政院農業部稍早也宣布,為了讓湖水穩定回流到立霧溪,今日將評估進行壩體降挖減災工程,不過卻引來外界質疑「為什麼燕子口可以,馬太鞍溪堰塞湖卻不行」,農業部也做出3項對比,強調一切都有進行安全評估,同時呼籲民眾切勿擅入或靠近溪谷,以免發生意外。
壩體規模
燕子口堰塞湖壩高僅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相比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高度200公尺、壩體土石體積2億立方公尺,蓄水量9100萬噸,總體僅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
環境與可到達性
燕子口堰塞湖就在台8線旁,人車可直接到,機具能即時進場,對比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海拔1000公尺高深山且無路可達,若徒步進出要5天,燕子口堰塞湖危險性較低。
處理困難程度
燕子口堰塞規模小、地點近燕子口臺8線公路,施工機具能快速接近壩體施設減災工程,馬太鞍溪堰塞湖至下游河道超過13公里,溪谷狹窄陡峻、落差大,開便道至少需3個月,且11月前仍為汛期。
更多鏡報報導
這不是AI!超巨大綠鬣蜥現蹤台南 宛如「變異哥吉拉」
國三少女遭同學猛砍26刀「心臟貫穿」慘死!少年聽聞「極刑」下跪磕頭 律師1舉動母氣炸
員工旅遊「經費不足」墾丁變日本!旅日達人讚爆:好像有點帥 網友見1事卻驚呆了
其他人也在看


普發1萬通過!婆婆下令媳婦上交遭拒 怒罵:沒把我放在眼裡又不孝
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昨(17)日立院三讀通過,今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中發布貼文,表示婆婆要求全家要上繳1/3的金額,不想交還被指責不孝,讓原PO相當傻眼。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
鏡報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溢進隧道!公路局出動怪手引流 全園封閉警戒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約950公尺處,因昨(17)日上午邊坡崩塌,造成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長約800公尺、寬約40公尺...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木炭工廠華麗轉身 枯危木重生.多元運用全循環
新竹市 / 綜合報導 廢棄木材除了做藝術品、傢俱,您知道還能做清潔劑嗎,不只實現全循環利用,還帶動地方創生!華視新聞頂真人物系列報導,帶您來看,新竹湖口的木酢達人,陳偉誠!他清大畢業就回家鄉,接下父親的炭廠,一直思索著如何讓傳統的製炭產業轉型,也讓廢木材重生;除了和校園、企業合作認養山林,把原本要廢棄的修枝木,打造成森林循環國產材傢俱,還用燒木炭精餾的木酢液做清潔用品,創建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陳偉誠用行動證明,廢木也能變綠金,更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永續力量。細心整理儲木區觀察每一塊,百分百來自台灣的板材,紋路裂痕腐蝕在在渾然天成,別人眼中的廢木材,陳偉誠卻點木成金,SO REWOOD創生工作站創辦人陳偉誠,愛鄉愛土一畢業就希望回到家鄉,先把家裡的工作做承擔,從小對爸爸做木炭做木作家具,其實有相當的熟悉,一回到家裡跑不開的就是,從事木材的行業,從木材木炭一路延伸到木頭萃取精油木酢,找很多大學同窗好友創業。土生土長的新竹湖口人,陳偉誠深愛這片小小多山的土地,從小穿梭在爸爸的炭廠,長大傳承木作培育人才之外,更積極找尋合作機會轉型創新。SO REWOOD創生工作站創辦人陳偉誠說:「來自台積電的樹木,也有些是國小校園修樹,認養山林自然有風倒枯萎修枝需要,委託我們修剪運輸再利用,洗手台就是認養的樹木做成的清潔劑,再回到他們廠區裡面,每一個員工用的,企業認養森林做成清潔劑再回到企業內部用掉,產生內循環減少外來進口排碳的增加。」堅持不砍一顆樹,讓原本要被丟棄的木材,搖身一變賦予新生命,從木作木炭到木酢液,愛木惜木的初心,創建林業循環經濟,SO REWOOD創生工作站創辦人陳偉誠:「林業全材循環的工作項目,最有意義象徵,包括循環經濟的面向站得住腳,減排地方創生青年返鄉剩餘資材再利用,這些都是很棒的循環價值。」年輕人回家了,曾經的夕陽產業老炭廠華麗轉身,用產業帶動山林的繁榮,更滋養著世世代代的環境教育,SO REWOOD創生工作站創辦人陳偉誠說:「看過觀光工廠有沒有觀光鄉鎮的可能性,讓遊客從後山的步道,台灣有六成土地是森林,如果能把概念從一個鄉,放大到一個島上台灣這座寶島,相信遊客走踏山林,再到丘陵地平地的加工廠,看見山林所創造出來的天然資材,作品再回到都市中的人們使用,這是台灣很特殊可以做到自主山林,都市使用全材利用的模式,這是對鄉鎮對城市,甚至對國家很重要的價值。」傳承父親的溫暖炭火,摸索出森林共生模式,燃起創生野火生生不息。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交通違規累犯王欠繳16萬罰鍰 士林執行署強制扣押存款
新北市黃姓男子欠繳交通罰鍰累計逾16萬餘元,堪稱「交通違規累犯王」。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強制執行發現,黃因案入監服刑,帳戶又被列為警示帳戶,行政執行官鍥而不捨,最近發現黃的帳戶解除警示帳戶後,第一時間扣押黃男16萬元存款,展現依法執行的決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上升中 靳珩隧道凌晨已出現積水
太魯閣燕子口步道16日晚間傳出大規模崩塌,造成山壁滑落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指出,崩塌壩體高度約50公尺,湖水因地勢低窪已從步道溢流往外淹。有網友發現,靳珩隧道中已經出現積水,水逐漸淹上來。最新...
華視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持續!溢流魯丹橋成大瀑布 降挖機具將挺進壩頂
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形成,今天(18日)凌晨溢流淹進中橫靳珩隧道,水流出隧道後在魯丹橋上形成大瀑布。內政部表示,目前太魯閣園區各景點持續封閉中,請民眾務必遵守管制。「不要入園,也不要靠近警戒區域」。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也在臉書上貼出現場最新照片,透露魯丹橋的橋體暫時沒有安全問題,往舊台8線的便道正在施工中,今天可望完成,讓施工機具前進壩頂進行降挖作業,讓堰塞湖的水排往立霧溪。
鏡報 ・ 1 天前立霧溪堰塞湖風險降低 李孟諺視察闢建便道降挖、成大防災團隊進場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大規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湖水昨晚淹入靳珩隧道西口50公尺路面後,今天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出來,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立霧溪主流僅有水位略增,對於下游風險已降低。行政院顧問李孟諺今早也會同林保署、公路局前往勘查,研議後從今天起出動重機具開便道至土石壩體旁進行降挖,但因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迷你短裙女騎士「逆向、沒戴安全帽、闖紅燈」 一腳踹倒機車
【記者江孟謙/新北報導】海山分局員警昨天(17日)傍晚6時許在板橋區中山路一段與重慶路路口值勤時,發現1名37歲林姓女騎士逆向、未戴安全帽,攔查期間見林女情緒激動且精神異常,一搜發現她身上攜有電子煙彈一個,經檢測為依托咪酯陽性反應,全案依毒品罪送辦。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恐潰決!花蓮3地區明停班停課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形成新堰塞湖,水位持續上升,林保署花蓮分署晚間表示,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花蓮縣政府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秀林鄉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秀林鄉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明(18)日停班停課。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鳳小岳人生清理員摘金鐘迷你男主 二度謝太太付出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18日電)鳳小岳今晚以「人生清理員」抱回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他飾演清掃逝者離去現場的特殊清掃員。他今晚獲獎後特別感謝太太,照顧他當時中風的父親,讓他能無後顧之憂專注演戲。
中央社 ・ 1 天前
印尼女移工疑棄嬰屍 裹麻布袋丟圍牆邊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嘉義縣六腳鄉有民眾今(18)日驚見嬰屍,嚇得趕緊報案,這具嬰兒屍體被毛巾包裹之後,裝在麻布袋,丟棄在圍牆邊,警消獲報趕至現場,發現嬰兒已明顯死亡未送醫,後續由檢察官相驗釐清死因。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一名印尼女移工行跡可疑,疑似在丟棄嬰屍後,搭乘計程車離開現場。這名嬰兒身上還有臍帶,警方研判,這名印尼移工媽媽,可能在產後搭乘計程車離開嘉義,目前行蹤不明,此行為涉及遺棄屍體罪嫌。《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原文出處:快新聞/印尼女移工疑棄嬰屍 裹麻布袋丟圍牆邊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花蓮立霧溪堰塞湖威脅!收容所維持5天 秀林鄉長喊「這句」插曲!投票突遇「激動男」陳情 盧秀燕未受訪搭車離開LIVE/「風神」恐達中颱等級? 氣象署最新說明
民視影音 ・ 1 天前嘉縣六腳發現嬰屍 警追查生母下落
(中央社記者姜宜菁嘉義縣18日電)嘉義縣朴子警分局今天表示,上午10時許接獲報案,稱在六腳鄉更寮村一處民宅發現嬰兒屍體,生母疑似為印尼籍看護,但已不知去向,正積極追查並報請嘉義地檢署相驗。
中央社 ・ 1 天前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滅頂隧道西口! 劉世芳:已撤離948人
太魯閣地區近日因邊坡崩塌形成立霧溪堰塞湖,導致燕子口部分步道淹水,靳珩隧道西口幾乎被淹沒,溪水亦沿隧道向東漫流,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8)日下午於高雄出席活動時受訪表示,當地目前已撤離948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水勢湍急 怪手.重機具挺進開挖引流
太魯閣燕子口的堰塞湖生成後,水位不斷往上升,根據監測,目前的流量都還在立霧溪可以承受的範圍,但林保署示警,短期內還是有發生壩頂溢流潰決的風險,因此降挖引流任務刻不容緩。包括怪手等重機具,今(19)日已...
華視 ・ 13 小時前
太魯閣堰塞湖溢流回立霧溪 林保署:對下游風險降低
花蓮太魯閣昨(17)日因為土石崩落,出現一處新的堰塞湖,今(18)日上午堰塞湖的溢流水流向中橫公路靳珩隧道,並從隧道口回流到立霧溪。林保署評估對下游風險降低,不過秀林鄉已經提前撤離「民有部落」,其中160人安置在秀林國中體育場。另外,光復鄉因應風神颱風的威脅,下午2時實施撤離演練。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土庫順天宮遶境信徒遭鞭炮炸頭血流如注 張麗善緊急止血
雲林縣土庫鎮今(18)日上午7時許發生鞭炮炸傷意外,23歲郭姓男子為順天宮賜福遶境投下第二門起馬炮引信時,疑似炮管溫度過高,砲藥點燃「碰」一聲,朝郭男頭部竄出,導致郭頭部立即血流如注。縣長張麗善見狀立即先以毛巾為他止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溢流進隧道!林保署:風險趨緩
[NOWnews今日新聞]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今(18)日表示,經持續監測,目前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穩定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雖水量略增,但...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