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還款能力慘遭銀行放棄!專家揭自主都更核心問題:這角色模糊
文/朱福山
政府近來喊出要強化「自主都更」,然其非完全新制,為何過去實務上推不動?又卡在哪?《住展》遍訪多位專家指出,核心癥結並非民眾意願,而是台灣建築經理公司(建經公司)的角色與制度定位長期模糊,使建經難以成為自主更新的實質執行者。
根據安信建經總經理張峰榮觀察,自主都更的第一道門檻就在融資。由住戶組成的更新會屬自然人集合,缺乏法人主體,銀行多不願放貸;若每戶分別貸款,又增加銀行同時放出多筆授信的風險。他直言:「更新會走進銀行,幾乎都被放棄,因為沒有還款能力。」這也是多數更新會最後不得不轉回建商模式的關鍵原因。
不過,建經公司本身也難以補位。張峰榮認為,以法人成立公司確實可改善資金取得問題,但住戶多半不願成為連帶保證人,一旦工程不順恐背上數億債務,導致方案難以落地。他曾協助九戶成立公司完成自建,分回較交給建商多出兩至三成,但他也坦言「適用範圍有限,且共識形成極難」。
建經公司的制度定位,也是本次改革爭議的另一焦點。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汪俊男指出,《都市更新條例》第28條雖允許更新會委任具都更經驗的機構統籌,但未明定機構資格、責任與管理辦法,使建經公司既非特許行業,也無明確監理規範。「法源沒有補齊,建經就容易被誤認為唯一能做統籌的角色。」他主張應建立多元專業參與,包括建設公司、建築師團隊及顧問公司等。
品質與風險分攤,也凸顯自主更新的侷限。垼程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劉獻文指出,建設公司至少能提供十至二十年的保固,但自主都更改建後,因無保固責任主體,一旦完工後發生結構與品質問題,居民將無從追究。他認為台灣應比照日本,建立建築保險制度,讓金融機構與保險業共同管理品質風險。
此外,建經公司普遍缺乏整合全流程的能力,也使自主都更推動困難。劉獻文坦言,目前市場上仍存在小型PM(產品經理)或建經單位能力不足,卻因地主不想讓建商「賺太多」而取得案件,最終反而增加爛尾樓與品質不穩的風險。
正因自主都更長期受到資金斷層、法制不全與責任分攤不明等問題困擾,市場出現另一種轉換契機──小型建設公司。專家指出,在推案環境趨緊、土地與融資取得愈發困難的情況下,不少中小型建商反而開始評估轉向承接「整合」類型業務。
自主都更要落地,制度仍需補強,包括建立融資擔保機制、法制化統籌機構分類、釐清出資與不出資者權利義務等。
延伸閱讀》
1坪換1坪,可行嗎?
從1坪換1坪,看都更的制度困境
豬血湯、陽台與新的家:斯文里的都更故事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其他人也在看
多重利多 亞泥看好全年獲利
亞泥(1102)17日法說報喜,指出國內市場雖受房地產影響,水泥銷量仍較去年同期穩步回升;大陸市場在需求降幅有望收斂,以及生產成本下降,預期全年應有獲利可期。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備戰國際技能競賽 18歲西點國手沈承佑要讓世界看見台灣
18歲沈承佑自小學起就對烘焙有興趣,高一就奪下全國技能競賽北區分賽第一名,今年獲選西點國手將於明年進軍第48屆國際技能競賽,希望能用甜點向世界展現台灣職人魂,傳遞美好與幸福。家住桃園的沈承佑在小學四年級接觸烘焙即展現天賦,燃起興趣後,國三加入技藝班,參加市級技藝競賽拿下第二名,深信努力就有收穫,但升
自由時報 ・ 51 分鐘前
建商頭大!預售揭露量暴跌 開工量仍高恐增餘屋
根據內政部統計,建案開工與預售揭露量表現,2023年受惠9月開始預售屋交易轉熱,當年度報開工戶數達13.1萬戶,預售揭露也達10.7萬戶,去年上半年交易火熱,預售揭露全年達13萬戶,甚至超過當年報開工的12.8萬戶,今年則是賣得遠比開工量還少多,預售揭露前三季只出售3萬戶,推估全年剩下去年的3成,而開工數量推估將達11萬戶,若外在環境沒有出現轉機,長期新建餘屋可能會逐漸增加。
太報 ・ 22 小時前

LINE普發現金地圖上線 全台ATM領現據點秒查
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明(17)天正式開放「ATM領現」,為了便利民眾就近領錢,網路上還出現一份「ATM查找地圖」服務,整合數位發展部的公開資料,一鍵就可以查找全台指定ATM的據點。不過,也有精神科醫師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陸房市看無底、經濟數據放緩 「銀行直供房」火熱
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下,近來竟然出現大量「銀行直供房」,也就是由銀行把還不出貸款的抵押房產處理後,以產權人身分直接賣房,價格通常是市價的7成甚至對半砍,透過這個方式快速處理不良資產,回收資金。而中國最新10月經濟數據,不但房地產繼續量價齊跌,投資萎縮;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與工業增加值也全都明顯放緩,在美中貿易戰與川普關稅陰影下,不少跨國企業對「工廠去中國化」已經從觀望進入到實際行動。因此,儘管分析指出,今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長「保五」應可達成,但真正挑戰的時間點,可能在明年。
TVBS新聞網 ・ 3 小時前
照顧未來主人翁 賴總統: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
為了照顧未來主人翁,總統賴清德今天(16日)宣布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作為專責兒童照護的行政機構。 台大醫院今天下午舉行「健康台灣深耕」論壇,賴總統致詞時宣布,未來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蕭旭岑提鄭麗文兩岸路線「一國兩區」 劉世芳:憲法非常清楚
國民副主席蕭旭岑17日表示,國民主席鄭麗文跟前總統馬英九的兩岸路線沒有不一樣,都是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在「一國兩區」、原汁原味「九二共識」基礎上,追求兩岸對話和解、維持溝通。被問到是否認同蕭旭岑「一國兩區」詮釋《憲法》?內政部長劉世芳18日稱,不清楚蕭詮釋內容,但《憲法》明定非常清楚。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五大行庫9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年增兩成,央行緊盯防資金入房市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房仲業者觀察中央銀行五大行庫新承做貸款數據,今年9月新增購屋貸款約505億元,創下29個月新低,較去年同期的1110.5億元、銳減56.4%;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走低的同時,週轉金貸款則持續成長,9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金額年增近二成,來到9940.4億元,寫下今年單月新高。購屋與週轉金貸款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自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一路下滑,年增率也由正轉負;加上銀行強化內控,對客戶收支比要求嚴謹,民眾無法取得符合預期的足額房貸,購屋的自備款門檻因而拉高,甚至排擠到裝潢預算和生活消費,增加週轉金貸款需求。張旭嵐進一步表示,不動產可以抵押增貸週轉,用作生活費或投資需求,但不得作為購屋資金。今年股市屢創新高,至今仍在高檔徘徊,也提升投資人短期週轉投入股市的意願;除了個人資金週轉需求外,今年傳產面臨川普關稅戰衝擊,不動產業受打炒房影響,也讓相關業者的資金週轉需求升溫,加上產業界每到季末、歲末,都有較大的資金調度規劃,促使近期的新增週轉金貸款金額創今年新高。進一步觀察,週轉金的利率比房貸利率略低,以2025年9月
財訊快報 ・ 23 小時前北市服務學習典範 黃新雅350小時伴弱勢童獲金獎
台北市教育局今公布113學年度「中等學校服務學習-社會實踐評選」,個人組黃新雅透過在基金會陪伴弱勢孩童超過350小時,獲得金獎殊榮,也透過服務實現自我成長。學校社團組金等獎由南港高工「技藝由心-愛在服務」及蘭雅國中「曙光服務社」獲得。台北市教育局表示,快速變動的社會中,公民素養、同理能力與公共參與已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中美利差收窄,10月境外機構增持中國國債,5個月以來首次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10月份境外機構增持中國國債,為五個月以來首次,因中美利差收窄為境外投資者增加中國國債配置帶來動力。根據中債登公佈的數據,境外機構10月份增持中國國債規模約為386.6億元人民幣。不過,整體來看,境外機構仍連續第六個月減持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中國人民銀行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境外機構整體持有的銀行間市場債券規模降至3.73兆元人民幣,約占總托管量的2.2%,整體減持約500億元人民幣,與9月的減持幅度基本相當。雖然聯準會官員對於通膨走向的看法存在分歧,但由於勞動力市場持續顯現疲軟跡象,聯準會自9月起連續兩次會議降息。上月下旬美國基準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一度跌破4%,中國國債殖利率則基本持穩,使中美利差倒掛幅度一度縮窄至近200個基點,激勵了部分外資流入。澳盛銀行中國資深策略師邢兆鵬表示,外資淨流入中國國債,主要受到聯準會降息之際指數投資者配置的驅動。但鑒於市場對聯準會和中國央行的降息預期均有所減退,預計外資流出中國國債的壓力依舊存在。此外,外資持有國債比重小幅反彈,但仍未遠離近八年低點。金融媒體根據中債托管數據計算發現,上月國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

兩大期油亞洲盤初同步追低0.4%,布蘭特油再失64美元關口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油價在週一小幅回吐約0.3%後,週二亞洲電子盤初續受賣壓拖累,兩大期油同步追低0.4%。布蘭特1月期油最新報每桶63.96美元,再跌0.25美元或0.4%;紐約12月期油報59.66美元,續跌0.25美元或0.4%,短線自前期高位回落態勢延續。市場人士指出,近期油價自高檔回軟,主因投資人重新評估全球需求前景與金融環境變化,風險資產情緒轉趨謹慎,使前期因供給擔憂累積的多頭部位出現獲利了結,加上市場持續消化主要經濟體成長放緩的訊號,令原油需求成長動能備受質疑,壓抑油價反彈力道。市場人士表示,布蘭特期油再度跌破每桶64美元關卡,顯示上方賣壓仍然沉重;紐約期油則持續徘徊在60美元下方,短線區間有下移風險。在缺乏明確利多催化之下,多空情緒偏向拉鋸,油價對任何與產量政策、庫存變化或需求展望相關的消息均可能放大反應,波動度維持在相對偏高水準。分析師強調,後續仍須關注產油國減產執行狀況、地緣政治風險變化以及主要經濟體最新經濟數據對需求預期的影響。若成長憂慮持續升溫,油價可能維持溫和偏弱格局;反之,一旦供給端出現意外收縮或風險溢價升高,亦不排除為國際油價帶來階段性支撐。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健椿第三季轉虧為盈 今法說會說明營運展望
主軸大廠健椿第三季季本業獲利,又有匯兌收益挹注,較第二季轉虧為盈,EPS回升至0.32元,前三季EPS為0.34元,18日下午法說會,說明第三季財報及未來營運展望。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
不滿討債「炸街」!男持滅火器理論遭圍毆 手骨折.頭縫15針治療中
台中市西屯區凌晨不安寧,好幾輛改裝車在大馬路來回穿梭,排氣管和引擎發出噪音驚擾當地居民。一名45歲男子受不了,拿滅火器上前理論,一言不合就朝車子噴灑,慘遭對方持棍棒圍毆,頭部濺血送醫縫了15針。白色改
台視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海龜界教科本TW139 肩負解開東沙與澎湖海龜族群關聯之謎
自1995年就有上岸產卵紀錄的TW139海龜,裝設5次人工衛星發報器,根據最後一次發報器紀錄,標號139的產卵母龜,在澎湖望安產卵後,洄游路線在東沙群島附近,讓外界好奇澎湖與東沙群島海龜族群的關聯性,學術單位也正視此一問題,希望明年能前進東沙,揭開綠蠵龜洄游生態之謎與兩地的關聯性。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夫妻房產贈與SOP!先完成貸款轉移,再辦贈與這樣過戶最安心
「想把房子從太太名下過給先生,卻怕貸款問題搞不定?」 這是許多夫妻在財產規劃時常見的難題,所有權與貸款人的轉移順序、收入評估與代書角色,每個環節都藏著學問! 最近一對夫妻面臨這樣的難題:房屋所有權登記在太太名下,貸款人也是太太,如今想將房產完全贈與先生,讓所有權人和貸款人都改為先生,卻擔心先生的收入是否足以承接貸款,更對後續流程充滿疑問。這樣的案例在夫妻財產規劃中並不罕見,但其中涉及的細節卻常讓人不知所措。
賣厝阿明 ・ 20 小時前柏加大「智能病毒」提煉稀土 美中供應鏈角力添新變數
柏克萊加大主導的研究團隊,透過基因工程改造無害病毒,使其如同「智能海綿」般從水中捕獲稀土金屬,並通過溫和調節溫度和酸鹼度...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房貸緊縮購屋族喊苦!五大行庫週轉金暴衝2成 央行緊盯防資金流房市
房市限貸令推升購屋自備款壓力,五大行庫週轉金借貸明顯升溫。今年9月新增購屋貸款僅505億元、29個月新低,年減56.4%;反觀週轉金新承做達9,940.4億元、年增近2成,形成「房貸跌、週轉金漲」的明顯對比。(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