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業評核 9獲優等11良等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提升基隆市烘焙食品的衛生品質,基隆市衛生局一一四年度邀請專家學者,採無預警抽查方式,針對轄內一百二十八家烘焙業者進行衛生分級評核。評核結果共有九家業者榮獲「優等」、十一家獲「良等」。
獲優等商家包含連珍食品、蔡技企業、魚刺人食品、長榮基隆分公司、禾月堂、莎莎貝果專賣店、泉利米香、珍味香、舞麥窯養生手作坊。獲良等商家包含小島走走布朗尼專門店、大新餅店、胡三實業社、致伶烘焙坊、三奇壹號咖啡店、迷你私房點心工作室、家樂福超市、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監獄、法務部矯正署基隆看守所、遠百企業、歐元烘焙坊。衛生局除對獲獎業者頒發獎牌外,亦將評核結果公開於衛生局官網,方便民眾上網查詢。
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表示,希望透過衛生分級制度的推動,提升業者對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視,並以實際行動守護市民健康。未來,衛生局將持續提供輔導與資源,協助更多店家邁向『優等』目標,讓基隆成為「安心甜點城市」。
衛生局也提醒市民,購買烘焙食品時,可優先選擇獲得「衛生優良」評等的店家,以確保食品品質與衛生安全。評核結果已公布於衛生局官網(https://www.klchb.klcg.gov.tw/tw/klchb/1462-308964.html),民眾可上網查詢。此外,衛生局也呼籲烘焙業者要持續落實環境清潔、人員訓練與食品安全管理,共同守護基隆市的食品安全,讓甜點成為市民生活中「最安心的幸福滋味」。
其他人也在看

基隆居民驚見「屍漂田寮河」7旬翁不明原因落水!人拖上岸已明顯死亡
基隆市信義區田寮河昨天(21日)驚傳溺斃案,警消獲報出動3車、1艇、9人前往救援;並在今天(22日)凌晨發現落水者,拖上岸時,人已明顯死亡;初步了解,死者為78歲林姓老翁,已通知家屬,後續警方報請檢方相驗釐清死因,至於事故原因仍待調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基隆某宮廟驚傳氣爆…翁「疑似拜拜直接遭炸飛」倒血泊中身亡
基隆一處宮廟今天上午8時許發生一起疑似氣爆意外,一名湯姓老翁(88歲)直接被爆炸衝擊、臟器外露,倒在廟門前;救護人員到場後,連忙將人送醫搶救。詳細案情尚待釐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衛福部解禁福島食品 卓榮泰:抽驗20多萬件無不合格
食藥署宣布啟動「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意味福島進口食品全面解禁。惟近期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拋出「台灣有事論」,引發中日關係緊張,北京當局更祭出暫停進口日本水產政策;在此時間點下,台灣宣布分階段解除日本部分地區食品禁令,引發外界關注。針對相關質疑,卓榮...
CTWANT ・ 1 天前
97萬團費打水漂 ! 日本東北團突取消 旅行社藉口竟是「有熊出沒」
[Newtalk新聞] 基隆市近日爆發旅行社詐騙案件,多名民眾日前向警方報案,指控一名自稱「耐斯旅行社」的蕭姓女子,以長期招攬旅遊團取得信任,卻在出團前一天以「日本有熊出沒」為由臨時取消行程,導致受害者損失近百萬元。 受害者共 26 人,主要為基隆市退休民眾,其中包括退休消防局長、副總隊長及前市議員等人。原訂 11 月 7 日前往日本東北旅遊的團費,總計達 97 萬 5,000 元,受害者自今年 6 月起先繳交每人 2 萬元訂金,8 月即將全額繳清。民眾原本期待泡溫泉、賞景旅遊,卻在出發前一晚被告知行程取消。 受害民眾表示,過程中完全沒有預警,直到出團前七、八天仍對旅行社保持信任,「她來基隆吃飯時,我們還跟她提了一下,怎麼沒有開說明會,她說這個時候還有人開說明會喔。」然而,民眾事後查證發現,旅行社根本未訂任何機票,蕭女先是以「日本有熊出沒」為由取消行程,隔日又改口稱「機票超賣,可賠 50% 違約金」,疑似企圖拖延退費並博取信任。 基隆市議員鄭文婷指出,蕭女過去在基隆旅遊界頗為活躍,曾多次招攬民眾參加行程,這次事件讓許多受害者措手不及,眾人最終決定集體報案。警方已於 21 日受理案件,並
新頭殼 ・ 1 天前
基隆仁愛之家將轉型社福園區 議員建議打造長照衛政大樓
基隆市立仁愛之家目前僅養護大樓營運,其餘老舊房舍因年久失修,院民已移轉他處安置,市府將採BOT(興建、營運、移轉)+ROT(重建、營運、移轉)模式轉型為社會福利綜合園區,已上網公告招商。議員建議將衛生局與長照所等單位一併整合進園區,打造完整的「基隆長照衛政大樓」。謝國樑表示可納入未來規劃。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火災廢棄物惡臭飄7個月!家樂福遭罰327萬…打官司竟大逆轉 北高行認「這原因」免罰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家樂福楊梅物流中心火災後遺留大量廢棄物,長期散發惡臭一度遭桃園市政府依空污法重罰327萬元。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近日判決...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物流中心大火遺留廢棄物惡臭案 家樂福抗罰勝訴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23日電)家樂福楊梅物流中心火災後遺留廢棄物逾7個月,產生惡臭遭罰327萬元。北高行審理後認定,火災事件並非空氣污染防制法規範的污染源,桃園巿府開罰有誤,判決免罰。可上訴。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5 小時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術前偷吃一口也不行?醫示警「禁食原因」:可能救不回來 連一口水都有危險
手術前醫師總是千交代萬交代要禁食,若是輕忽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尤其是老人家與小朋友不耐飢餓,容易違反規定。對此,秀傳醫療體系中區總院長黃士維醫師分享術前禁食的5大重要觀念,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手術安全知識! 1、預防麻醉嘔吐不是小事 這可能是術前禁食最重要也最容易被誤解的核心概念!術前禁食的作用是「預防」麻醉併發症,不是醫師「故意刁難」患者。很多人一開始只覺得禁食幾小時沒什麼大不了,但仔細了解會發現,全身麻醉會抑制正常的吞嚥反射和咳嗽反射,這種保護機制失效通常持續到完全清醒,不像清醒狀態那樣能自主控制嘔吐。患者可能會發現手術前幾小時不吃不喝確實很難受,但這是「預防致命併發症」而不是「無謂的折磨」! 2、誤吸風險差異很大 為什麼不同手術禁食時間不同?因為麻醉深度和手術時間完全不同!我觀察到很多患者一開始以為所有手術都一樣,但實際上全身麻醉的誤吸風險遠高於局部麻醉,危險程度當然差很多。 ・全身麻醉手術:需要禁食8-12小時,因為完全失去意識和反射能力 ・半身麻醉手術:禁食6-8小時,雖然意識清楚但下半身無感覺 ・局部麻醉手術:禁食4-6小時,主要預防緊急轉全麻的風險 3、胃排空時間有科學根據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狂吃菜仍便秘!醫大推「4食物」 不到1周就變順暢
即使大量攝取蔬菜,仍有便秘問題,可能是膳食纖維吃得不對。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當出現便秘時,代表腸道的節奏被打亂,此時若一味地吃更多纖維,反而使腸子更緊繃,建議每天補充車前子、奇異果、李子乾、高礦物質水,通常不到1周就能暢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血壓藥什麼時候吃都一樣?醫:1因素9成的人都早上吃 血壓控制更穩定
高血壓藥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醫界有一派人建議晚上服高血壓藥可以降低早上中風和心梗發生率,但據最新研究發現:高血壓藥早上吃或晚上吃「沒差別」。不過醫師建議,如果服用長效型一天一次的高血壓藥,早上吃會
健康2.0 ・ 1 天前
民國75年前出生看過來 全台220萬人免費肝炎篩檢一次到位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健署宣布重大政策調整,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年齡至79歲的民眾,即日起都能享有「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國健署施預估可讓全台約220萬人受惠,協助更多國人提早掌握肝臟健康,降低肝病與肝癌帶來的威脅。
壹蘋新聞網 ・ 12 小時前
中年男空腹血糖飆破130 控糖「3原則+5妙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45歲的張先生,平時忙於工作,習慣外食、含糖飲料不離手,對偶爾的口渴、疲倦感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檢,他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達130 mg/dL,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才驚覺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指出,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血糖異常。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頻尿、疲倦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應盡早檢查血糖;尤其有家族病史、肥胖或三高問題者,更應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他也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調整飲食與運動,糖尿病是有機會被穩定控制、甚至逆轉的。 高血糖比例攀升 成人每8人就有1人血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已達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議題。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114年9月底,已收案約46萬人,其中近10萬人屬糖尿病前期。經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後,有13%的個案糖化血色素已恢復正常,證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血糖。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 飲食、運動、監測是控糖基石 楊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知名網紅產後復胖8公斤 少吃、多動也瘦不下來!靠這樣做成功變瘦了
擁有近20萬粉絲的知名網紅小冰,經常在自己頻道分享瘦身祕訣,甚至曾靠著飲控、運動成功減肥15公斤。只是最近剛生完二寶的她表示,產後復胖8公斤,為了回到原本體重,不敢聚餐、只吃水煮料理,結果過去對她最有
健康2.0 ・ 20 小時前
4「易忽視小症狀」恐是罹癌徵兆 腫瘤學家認:令人意外
多留意身體異常訊號!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腫瘤學家日前以「你應該了解4種令人驚訝的癌症症狀」為題撰文指出,酒後淋巴結疼痛、年紀輕受到輕傷就骨折、血鈣指數飆高、非哺乳期乳房異常,相比持續咳嗽、身體出現不明腫塊,這些可能是癌症徵兆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大家若發現相關狀況持續,應就醫評估是否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蔬果汁加「1水果」慘了!研究:大減84%關鍵營養素
很多人會喝蔬果汁來補充營養,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蔬果汁的營養吸收其實深受配方影響,而「香蕉」這個營養又常見的食材,竟然會讓關鍵營養素「類黃酮」吸收量大減8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