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300公尺堰塞湖 封閉3000公尺高山」 雪羊痛批內政部荒謬:根本踐踏專業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讓全台聞「堰塞湖」色變。昨日(10/18)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也出現堰塞湖,政府發布紅色警戒,內政部更宣布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封閉」。對此,知名山岳攝影師雪羊痛批「是怎樣的官威,可以這樣踐踏管理專業?」他強調,為了海拔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竟然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關聯在哪?實在是荒謬到難以言喻。
「能想像海拔300公尺的崩塌,卻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雪羊表示,昨天燕子口出現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緊急發佈公文,宣布晚上8點起,禁止進入「整個園區」。然而這個「全區封園」的公文並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因為真的太過荒謬,讓人以為是國家公園沒寫清楚,「誰能相信封園理由竟然是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
雪羊提到,遺憾的是,查詢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官網,發現真的全部封閉,「堰塞湖的災難等級竟然比照颱風警報與0403大地震?這還真的把所有人都震驚到說不出話來。」不過,不僅山友震驚,國家公園也相當無奈,因為並非太魯閣國家公園主動發布封園,而是「由內政部高層嚴厲指示下令全區封閉」。
雪羊續指,得知這個消息後,他比看到全區封園還震驚。「老天爺,是怎麼樣的官威,可以這樣踐踏管理專業?」為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封閉毫無關聯的3000公尺高山區域,「只為了展現『救災決心』,關聯到底在哪?」
雪羊比喻,這種園區一小角出大事,結果竟整個封閉的作為,等於小腳指被蛇咬到就急著截肢雙腿、等於新車撞到後保桿就說不安全了整台壓掉換新、等於台21線大山崩,結果封閉南二馬博新康山,「只因為他們在同一個國家公園內,要展現救災決心」,實在是荒謬到難以言喻。
雪羊提到,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為了未來可能的豪雨未雨綢繆,但颱風豪雨封園都有標準可循,真要避免豪雨發生危險,預測雨量達到標準,再發一紙公文就好,且風神颱風目前位在菲律賓,共伴效應的雨也僅是大沒有紫爆,「如果這樣就需要封園強撤,那建議太魯閣不要修了,國家公園可以直接收攤」。
更多太報報導
18:00最新!燕子口堰塞湖恐短期內潰決 林保署:4區立即撤離
立霧溪堰塞湖危機仍在!水淹靳珩隧道 太魯閣園區暫不開放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回穩 可降挖引流!農業部曝與馬太鞍溪3大差異
其他人也在看

太魯閣天空之鏡?立霧溪堰塞湖現「夢幻牛奶藍」 真相讓人頭皮發麻…水淹上公路畫面曝
迷人的危險!繼上月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嚴重災情後,近日立霧溪燕子口附近驚現「牛奶藍堰塞湖」,湖水甚至淹至道路邊。雖然畫面如詩如畫,卻隱藏潰堤風險,太魯閣國家公園緊急宣布全區封園,呼籲遊客切勿靠近。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馬太鞍堰塞湖仍不穩定恐新一波崩塌?季連成:與李鴻源看法一致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馬太鞍堰塞湖左側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發生,可能會有新一波崩塌,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進行正式討論。農業部林業署今天表示,理解堰塞湖仍有崩塌的可能性,但應變中心有持續監測,能在第一時間反應。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3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緩慢出水 下游居民短暫返家取物
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分署昨晚示警,堰塞湖短期內可能滲流、潰決,但經每小時監測觀察到水流從壩頂緩慢流出,下游仍未有明顯變化;立霧溪上游集水區目前觀測尚未開始下雨,被撤離的下游居民今天(19日)上午被允許短暫返家取物。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5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今昔驚人對比照」曝 網:懷疑自己眼睛壞了
17日上午近8時,太魯閣燕子口段形成了堰塞湖,長約800公尺、寬40公尺、深54公尺,堤頂高度快要與路面齊高,公路局急宣布封閉中橫太魯閣到天祥路段,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公告全區禁止人員進入。林保署也示警,該堰塞湖距離鄰近台8線道路僅260公尺,顯示堰塞湖可能在蓄滿前...
CTWANT ・ 1 天前
呼籲政府正視馬太鞍堰塞湖危機 李鴻源:等想逃就來不及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中警告,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左側邊坡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進行正式討論。他指出,堰塞湖潰堤後洪水速度極快,洪峰僅需半小時就能抵達村莊,「等想逃已經來不及」。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開挖!林保署3點說明馬太鞍溪「無法混為一談」原因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大量土石崩塌,17日形成堰塞湖,雖然有隧道當讓湖水回流立霧溪主流,但林保署昨(18)日晚間仍緊急發布新聞稿,指出「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短期內恐有潰決風險;考量颱風風神將至迎來豪雨,經防災團隊資料蒐集與測量後,進行便道開設作業至土石壩體旁進行降挖。對此林保署也說明燕子口堰塞湖能迅速處理,馬太鞍溪堰塞湖卻無法進行前期作業原因。
鏡報 ・ 4 小時前
高雄女行人深夜過馬路竟闖紅燈 遭小黃撞飛送醫不治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高雄市區深夜發生死亡車禍!一輛計程車在今(19)日凌晨行經鼓山區明誠三路、南屏路口時,撞上闖紅燈橫越馬路的行人;該名行人當場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搶救後仍不治身亡。現場檢測駕駛並未酒駕,詳細肇事原因仍有待釐清,全案依過失致死罪嫌移請高雄地檢署偵辦。
民視 ・ 7 小時前「等想逃就來不及!」 李鴻源示警馬太鞍堰塞湖恐再潰堤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下旬潰堤,導致光復鄉多處嚴重受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中指出,堰塞湖潰堤後洪水速度極快,洪峰僅需半小時就能抵達村莊,「等想逃已經來不及」。他並警告,目前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進行正式討論。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為堰塞湖封太魯閣園區 登山部落客批小題大作 內政部回應了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且水位持續蓄滿溢流,隨時都有潰決風險,太魯閣國家公園也封園確保民眾安全。不過登山部落客雪羊批評內政部高層昏庸蠻橫,為了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就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完全不符比例原則;內政部回應,考量近期地震頻繁釀交通動線不穩才做出封園決定。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堰塞湖紅色警戒「太魯閣全封」!登山客痛批:官威踐踏專業 內政部回應
「能想像海拔300公尺的崩塌,卻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知名登山客「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昨天在臉書粉專發文,太管處緊急發宣布「全區封園」,理由竟然是「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讓所有人都震驚到說不出話來,「堰塞湖的災難等級竟然比照颱風警報與0403大地震...
CTWANT ・ 45 分鐘前

日系超市「限量菜籃」 台灣獨賣1萬個 賣188元驚呆網
日系超市推出台灣限定購物菜籃,引發民眾搶購熱潮!全台限量1萬個,售價188元,除了有吉祥物圖案,配色也與店內菜籃不同,成為超市隱藏版周邊商品。有消費者一次就買了6、7個,「這是只有台灣才有的限定商品」。市面上還有多種購物推車可選,包括可承重50至60公斤的延伸桌板款,甚至還有號稱能爬梯的八輪設計,實用性十足,正吸引消費者目光。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免疫負債與免疫竊盜讓呼吸道疾病全年不休,嬰幼兒與高風險族群應提早接種疫苗建立防護
隨著秋冬病毒季來臨,10月起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同步開打。根據疾管署統計,去年流感重症死亡病例中逾九成未接種疫苗,新冠重症死亡更高達98%未接種,凸顯疫苗對預防重症的重要性。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立民提醒,在新冠與流感雙重夾擊下,素有「隱形殺手」之稱的肺炎鏈球菌恐趁虛而入,特別是「血清型3」威脅性最高,曾有8歲男童僅發燒兩天就肺部全白,顯示病程發展極為迅速,呼籲幼童與高風險族群應及早接種疫苗。 後疫情時代呼吸道疾病「全年無休」黃立民指出,國內自新冠疫情解封後,呼吸道感染高峰已連續兩年未見降溫,過去季節性明顯的流感,如今幾乎全年流行。主因是「免疫負債」與「免疫竊盜」雙重效應所致。 他解釋,「免疫負債」是指新冠期間防疫措施嚴格,人體長時間未與病原接觸,導致免疫系統缺乏實戰經驗;「免疫竊盜」則是感染新冠後,免疫力被病毒削弱,使人更容易再次感染過去曾產生免疫的疾病。 一旦感染新冠或流感後,短時間內免疫力下降,肺炎鏈球菌等細菌便可能趁機入侵,感染風險增加二至三成,甚至引發嚴重的繼發性細菌感染。接種疫苗正是「重整防線」的最佳方式,能幫助免疫系統重新建立防護。 病毒感染為細菌開路 肺炎鏈球菌成「隱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恐突然潰決 下游居民估安置5天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情勢持續緊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18)日晚間發出紅色警戒示警,指堰塞湖壩體短期內可能因滲流或溢流而潰決,不過經過連夜監測,觀測到水流從壩頂緩慢外泄,下游水勢暫未明顯變化,被撤離的居民今(19)日上午獲准在警方戒護下短暫返家取物。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17日晚間起立霧溪上游的堰塞湖水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再回流溪道,但18日觀察到壩底滲流量明顯增加,水位持續緩升,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專家研判,若降雨增加,恐在短期內發生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原規畫由機具降挖壩體引流,但因落石頻繁影響作業進度,工程人員仍正向上推進。 氣象署預報顯示,隨著東北季風增強、與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20至21日東北部與東部山區將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立霧溪上游集水區若降雨明顯,恐再加劇壩體壓力,林保署強調,正密切監測堰塞湖水位與流量變化,視情況隨時通報與應變。 目前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部落等居民仍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居民撤離時倉促未攜帶衣物,經昨晚會議決議,今天上午在警力陪同下開放30分鐘返家取
新頭殼 ・ 4 小時前
《好聲音》選手淪豬仔!因業績差遭「活摘器官」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白俄羅斯一名26歲女子原本計畫前往泰國應徵模特兒的工作,不料一下飛機竟當場被拐到緬甸邊境的詐騙園區,淪為豬仔,後因業績沒有達標慘遭詐騙集團變賣器官,遺體隨後遭火化,詐團甚至還向家屬勒索50萬美元(約新台幣1532萬元)贖金,根據外媒報導,家屬正協商將她的骨灰運回家鄉。
民視 ・ 1 小時前
花蓮新堰塞湖「水面接近公路」恐潰堤!燕子口土石崩落 道路已封閉
花蓮今(17)日,太魯閣山區又發現堰塞湖,農業部林保署表示,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因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形成堰塞湖,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啟動應變機制,並通報相關單位全力防範災害擴大。目前已實施道路封閉,籲請民眾千萬別進入此危險區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