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恐現罕見10月高峰 醫籲快打疫苗防群聚疫情
今年台灣流感疫情提早進入流行期,目前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10月將現罕見的流感高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由於今年流行病毒株轉變,因此病例數增加,他呼籲民眾盡快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接下來幾波可能的連假群聚疫情。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逾15萬人次,疫情持續飆高,且已出現死亡個案。疾管署表示,今年流感疫情提早進入流行期,按此趨勢,10月將面臨罕見的流感高峰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受訪表示,今年夏季流感病例數特別多,主要是因為去年接種的疫苗保護力已失效,加上今年流行的病毒株轉換,由去年的泰國株轉為克羅埃西亞株。
黃高彬指出,10月有多個連續假期,群聚恐讓疫情升溫,他呼籲民眾盡快接種疫苗,以獲得足夠保護力。他說:『(原音)因為它的病毒株、變異株不一樣,所以相對地今年會在夏季的流感就會比過去還多,所以這個是我們要特別注意,所以今年盡量大家能夠提早打疫苗。再加上因為最近這種假日的關係,民眾在一起的機會相對就多,所以這一波來講,也是要特別小心的地方。』
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打以來,接種數已超過百萬人次,較去年踴躍。由於疫苗施打後須2週才會產生保護力,疾管署預估疫情可能在下週或下下週反轉。黃高彬也認為疫苗施打率高有助於降低疫情規模,加上目前天氣仍熱、尚未進入冬季,疫情應該「不會高到太離譜」。(編輯:許嘉芫)
其他人也在看

10大食物超傷腎!害糖尿病、變胖 醫揭排行:第一名是「國民宵夜」
許多人愛吃泡麵、手搖飲,恐對腎臟造成傷害。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享「10種超加工食品」超級傷腎,包括泡麵、加工肉品、手搖飲、低糖飲品等,超加工食品的鹽分高,大量的鈉會提高血壓,正是慢性腎臟病發生因子之一,且普遍營養品質低,熱量高、纖維少,長期食用容易變胖,造成糖尿病與代謝症候群,影響腎臟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不只有糖!「這調味料」煮菜很常加 恐增加糖尿病風險
現代人飲食精緻,生活習慣改變,尤其調味料的多重使用,讓糖尿病盛行率急遽上升,但選用哪種調味料會增加糖尿病,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專家指出,其實結晶糖不是唯一會造成病徵的因素,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獨/高雄「醫院歇業潮」!業者付5千萬資遣費 其他家挫勒等
高雄市近兩年來面臨嚴重的醫院歇業潮,從113年開始已有9家醫院關閉,目前還有3間準備歇業。有醫院前員工指控是遭到衛生局以消防法規等理由刁難壓迫,最終被迫關門並支付高達5000萬元的遣散費。這波歇業潮涉及多家經營數十年的老醫院,導致醫護人員失業、病患需轉診,引起社會關注。高雄市議員李雅慧表示,據她所知還有數家醫院因無法達到改善標準,恐怕也將面臨歇業的命運。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
美容院洗頭恐引發罕見中風症候群!研究:8成患者為女性
根據《美國急診醫學雜誌》2025年5月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美容院洗頭時若頸部姿勢不當,可能引發罕見的「美容院中風綜合症」(Beauty Parlor Stroke Syndrome, BPSS)。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登革熱席捲公衛危機 巴西「以蚊治蚊」阻傳播
全球登革熱疫情持續擴散,孟加拉首都達卡醫院病患激增,致死率攀升至歷史新高。而在非洲,飽受戰亂之苦的蘇丹,同樣爆發了嚴峻的蚊媒疾病危機,官方預估實際感染人數恐達數萬。面對各地公衛威脅,巴西採用創新策略:透過國內大規模的蚊子培育設施,培育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以生物防治法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為全球應對蚊媒疾病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
她飲食清淡、沒變瘦!走路卻常腳軟 醫揭「1元凶」:肌肉流光光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會偷偷流失。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一名50歲婦女飲食清淡,6個月後體重未變,但她卻越來越無力,正是典型「隱性肌少症」前兆,主要就是蛋白質攝取不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也是免疫力、修復系統等原料來源,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毛孩便便藏玄機!排便異常要小心 「這顏色」恐是胃出血
犬貓健康常藏在日常細節中,尤其是排便狀況,異常排便可能反映疾病或壓力,從便便就能看出健康訊號。新北市動保處提醒飼主,寵物犬的腸道健康與飲食、運動及居家環境息息相關,留意排便情況可及早發現腸道或潛在疾病,若發現嚴重腹瀉,應立即諮詢獸醫師,由專業人員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規畫治療計畫,維持毛寶貝健康。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骨頭劇痛、骨折得餓骨症候群 AI揪骨鬆適時補D
台灣透析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不下,每年透析人數約8至9萬人。三總腎臟內科團隊全台首創的「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可即時預測血鉀異常、貧血、骨質疏鬆等高風險事件,患者與家屬也能透過系統的居家照護APP,隨時查看生化數據,進行「自我健康管理」,系統已開放給於三總接受透析服務的約150位患者,未來也希望擴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加熱菸同樣會致癌! 國健署提醒:罹頭頸癌風險飆25倍
所有菸品皆有害健康,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提醒,吸菸(煙)除了可能導致肺癌與心血管疾病,也大幅增加罹患口腔癌、口咽癌與鼻咽癌等頭頸癌的風險。有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約為非吸菸者的5至25倍,罹病風險隨菸齡與每日吸菸量增加而升高,即使一天抽不到3支菸,風險...
CTWANT ・ 6 小時前北市啟動豬腸稽查專案 616家未檢出雙氧水
為維護消費大眾飲食安全,台北市衛生局十五日宣布,自即日起啟動市售豬腸產品專案稽查及抽樣檢驗過氧化氫(雙氧水),主動加強稽查夜市、市場、通路賣場、小吃店及餐飲業等場域,截至十五日十時為止,累積稽查六百一十六家次、抽驗四百零九件豬腸產品,皆「未檢出」過氧化氫。北市衛生局指出,將持續就肉品、內臟及相關加工品,進行食品添加物、動物用藥殘留等項目抽驗把關,如查獲違法使用添加物或動物用藥殘留過量,將視違規情節及依「食安法」相關規定,開罰三萬至三百萬元罰鍰,以及同法相關規定,開罰六萬至二億元罰鍰。北市衛生局建議民眾藉由開水烹煮並將鍋蓋打開揮發水蒸氣,再以多量水浸泡及多次換水即可去除過氧化氫殘留。低濃度過氧化氫可由人體腸道分解,如有明顯嘔吐、腹痛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治。 ...
台灣新生報 ・ 7 小時前吸菸 頭頸癌風險亦大增
菸害防制法一一二年三月修法完成後,全面禁用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提醒吸菸(煙)除了可能導致肺癌與心血管疾病,也大幅增加罹患口腔癌、口咽癌與鼻咽癌等頭頸癌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建立之全球癌症統計資料庫(GLOBOCAN)資料顯示,二○二二年全球頭頸癌新增逾九十萬例、有超過四十萬人因此死亡。這類癌症除了影響外觀,也會影響呼吸、吞嚥、語言等重要功能。另有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風險約為非吸菸者的五至二十五倍,罹病風險隨菸齡與每日吸菸量增加而升高,即使一天抽不到三支菸,風險也會增加五○%。電子煙多變的產品設計讓許多青少年沒有意識到電子煙對健康的負面影響,且大部分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不只可能引發成癮問題,更會造成肺部傷害及影響大腦發 ...
台灣新生報 ・ 7 小時前
脂肪肝炎如沉默炸彈 除了減重、吃藥更應從生活型態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全球肥胖及糖尿病人口增加,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Metabolic-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簡稱脂肪肝炎也隨之盛行。台中慈濟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主任許景盛指出,脂肪肝炎病人若未控制,會持續發展成肝硬化,增加肝癌風險。 肝臟無痛覺神經易延誤病情 體重控制、留意心血管疾病 許景盛醫師表示,肝臟缺乏痛覺神經,許多人是健檢抽血才發現罹患脂肪肝炎,若延誤到出現多種併發症時,代表肝臟已經硬化、衰竭到失去功能。因此要儘早控制甚至逆轉脂肪肝炎,治療方向分為控制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與針對脂肪肝炎治療;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仍是治療核心,若病人減少7%–10%體重,發炎與纖維化就能明顯改善。 別忽視脂肪肝隱藏風險 醫:維持健康生活最經濟實惠 許景盛醫師呼籲,千萬別忽視脂肪肝隱藏的風險。他強調,建立並維持健康生活是經濟實惠、負擔最小的治療,也是避免肝臟惡化的最大保障。飲食方面可採用地中海飲食或原型食物,少糖少油;咖啡與檸檬則有助於脂肪肝的保健;每週至少做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快走、游泳或騎腳踏車;務必戒酒,因為酒精會增加肝臟負擔,
健康醫療網 ・ 8 小時前
防黑心豬腸 北市累計抽驗409件皆未檢出 (圖)
防範黑心豬腸於市面流竄,台北市衛生局自7日起稽查市售豬腸,截至15日上午10時止共稽查616家次、抽驗409件豬腸,皆未檢出。圖為衛生局稽查情形。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高雄10家醫院歇業非事實 衛生局曝主因:非醫療量能不足
針對市議員李雅靜今(15)日於議會質詢時關心鳳山醫療與長照量能,並指今年高雄已有10家醫院歇業一事,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今發出聲明澄清,強調「10家歇業」並非事實,今年截至10月僅有4家地區醫院歇業,主要因負責醫師年長、租約到期或公安病安因素等原因,並非醫療量能不足所致。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只是插個點滴竟恐失去一隻手?女病患遭護士怒插點滴釀慘劇 手部嚴重感染面臨截肢
據《India Today》報導,病患名為凱薩莉・戴維(Kesari Devi),已在KGMU骨科部門接受治療約一個月。她的家屬表示,多次請求當值護士協助插入點滴針,卻遭對方延誤處理。據稱,在家屬於護理站外等待期間,護士疑因不滿態度被挑戰,情緒失控地進行操作,結果插錯靜脈位置。隨...
CTWANT ・ 9 小時前
不是糖!研究證實:「這1調味料」吃愈多,糖尿病風險愈高 超多人中
不僅是糖類,過量攝取鹽分,也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最近1項研究表示,頻繁攝取鹽分,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攝取過多的鹽分易患糖尿病? 研究:攝取愈多風險愈高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杜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評估了長期攝取鈉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根據《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 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過量的鹽分,將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39%。杜蘭大學公共衛生暨熱帶醫學學院的教授Lu Qi博士表示,目前已知限制鹽分攝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風險,但這項研究首次顯示,減少日常飲食中的鹽分攝取,也有助於預防第2型糖尿病。研究小組隨後追蹤了約40萬名在英國生物庫註冊的參與者,以評估他們的鹽攝取量,在平均11.8年的隨訪中,有超過13,000名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研究發現,與從不或很少食用鹽的人相比,有時、經常或總是添加鹽的參與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增加了13%、20%和39%。 高鹽飲食也會提高BMI值 以低鈉調味品取代鹽才健康 研究人員解釋,這項研究首次表明,更頻繁地將鹽添加到食物中,由於這是1個人長期以來的鹽味偏好和攝取標記,可能與
常春月刊 ・ 12 小時前歌手罹NK/T淋巴癌逝 醫:鼻塞流鼻血逾1月須檢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5日電)34歲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不敵NK/T細胞淋巴癌逝世,醫師提醒,當莫名鼻塞、流鼻血超過1個月沒好,且就醫都被診斷為鼻竇炎,甚至發燒、體重減輕,應盡快到醫院接受切片檢查。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直接吃鮭魚勝過魚油!研究證實:EPA、DHA吸收更好
最新研究顯示,攝取完整鮭魚比單純服用魚油膠囊,更能有效提升體內EPA與DHA濃度。營養師薛曉晶指出,每週食用2至3份鮭魚,搭配適當烹調方式,不僅能護心養腦,還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