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Uber Eats併購,foodpanda如何在半年內變身對手更難纏敵人
Uber Eats併購foodpanda台灣一案,在今年三月正式破局,而過去這半年多來,foodpanda台灣團隊用實際行動展現出,當初對手為什麼不惜開高價,甚至願意承諾天價分手費,也極力想完成併購的理由。
自恢復自由身以來,foodpanda攻勢不斷,已成功拉出一波成長。據了解,其外送訂單量和交易額已經回到疫情期間的高點,pandapro付費訂閱會員數相比去年則是成長了三成,也是歷史新高。
雖然這樣的成長,仍無法有效拉開與Uber Eats的市佔差距,但維持平分秋色的僵局,已足以為對手帶來巨大壓力,也是Uber原先想要透過併購擺脫的惡夢。
因為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對戰雙方必須持續回應對手攻勢,這意味了,不論是在行銷廣告上的投資,還是提供消費者優惠補貼的深度上,都一刻無法鬆懈。而高額的行銷和補貼費用,正是兩大平台一直以來在追逐獲利目標上,最大的考驗。
而Uber Eats或許沒料到,foodpanda台灣團隊沒有在併購審查期間潰散,反而在合併破局後,變得比過去更加難纏。
foodpanda過去半年做了什麼?
天天65折:從精準分眾轉向全民行銷
最關鍵的一個出手,就是一改精雕細琢的分眾經營模式,集中資源打出「天天65折」這個長期行銷活動。他們一口氣將優惠殺深做廣,目的是要用夠大的刺激喚回用戶,也確實在活動推出後,達到預期效果。
foodpanda台灣總經理室策略總監彭冠瑋表示,這一炮打響,不只成功吸引大量消費者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也實際帶來讓商家們非常有感的交易增長。該活動自今年五月推出至今,已帶動合作商家訂單量成長4倍。
而以foodpanda整體在第三季的交易額和訂單量來說,相比第二季也分別有15%和一成左右的成長。
據了解,foodpanda初期拋出天天65折這個活動提案時,商家參與意願其實不高,但活動上線後,商家詢問度大增。彭冠瑋表示,有時第一周活動宣傳期還沒走完,商家就主動來問下一輪活動;甚至,在廣告排程已滿的情況下,也有商家表示即使不能在廣告上曝光,也希望能夠加入65折活動名單內。
「我是真的有被這個效果嚇到。」他說。
因為集中火力打響了這波行銷宣傳,後續才能拱出更多商家一起投入資源。否則單靠foodpanda自己,在這樣折扣深度下,活動恐怕也沒辦法維持太久。
廣撒優惠下一步:拚付費會員成長
另外額外加分的好處是,當有意願參與活動的商家數變多,他們也可以搭配氣候、節慶等不同時機點,和不同品類商家做搭配,藉此常保活動新鮮度。
但如果只靠廣灑優惠這一招,也是不夠的。因為這種長期折扣的行銷手段,最怕的就是消費者對優惠疲乏,甚至可能將折扣視為新的價格基準點,日後一旦調整,反而可能被認為是在漲價,破壞消費者體驗。
如何有效轉化這些流量,變成黏性更高的付費會員,將是關鍵。
彭冠瑋表示,接下來他們會更集中火力在pandapro付費訂閱會員身上。如十月開始推出的超級會員周,就是特別針對付費會員推出的深度折扣優惠;另外foodpanda宣布與LINE GO合作,組成類似Uber One的外送與叫車服務搭配,也是一個例子。
目前LINE GO與foodpanda還未做到深度會員綁定,主要是透過讓雙邊會員可以領取優惠大禮包的方式,相互導流,一方面帶新客,一方面也加深會員在雙邊服務的使用頻率。
LINE GO總經理林子原表示,在這次活動起跑的同時,雙邊已經開始計畫下一階段更深度的合作。
除此之外,彭冠瑋預告:「明年會有更多異業合作,會在更多不同系統看到我們。」就像天天65折是與商家合力將折扣打深、做長,現在在會員經營上,他們也打算採跨業合作的方式,借力使力,將會員服務做大做廣。
值得一提的是,foodpanda這波逆勢成長,除了本身策略成功,Uber Eats也意外成了最佳助攻。
Uber Eats改制,意外替foodpanda加分
今年五月,Uber Eats公告調整會員機制,拉高了優惠門檻,並降低了優惠折抵,引起消費者不滿,等於是將使用者往foodpanda推。
成功甩開併購陰霾,foodpanda在過去半年來交出逆勢成長的表現,不過,危機仍未解除。
終究,目前兩大外送平台在台灣的市佔差距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一方都難以在獲利上交出亮眼成績。之於foodpanda母公司快遞英雄來說,現階段或許沒有急於出售的需求,但也沒有非要不可的理由。只要有合適的出價,隨時都有被出售的可能。
而這或許也是foodpanda台灣未來發展路上,最大的不定時炸彈。
核稿編輯:吳中傑
責任編輯:林易萱
其他人也在看

延後退休潮催生新職位「長壽長」,他們的工作是什麼?
隨著企業能提供給退休員工的退休金逐漸減少,加上個人儲蓄偏低、越來越多人必須延長退休年齡,使美國不少企業出現一項新職位——長壽長(Chief Longevity Officer)。 財經媒體Quartz指出,長壽長的工作是幫助公司適應人們壽命延長帶來的結構轉變,透過重新設計職業路徑、福利制度與職場文化...
商業周刊 ・ 1 天前
用雙腳寫下為好友的生日祝福,謝金河重返陽明山,揭這條路直通七星山美呆了
七星山上為顏校長慶祝70大壽。AAMA台北搖籃共同創辦人兼社企流校長顏漏有70大壽,今天他的學生為他擧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登山祝壽活動。Charles也是我們假日爬山A咖的成員,大家決定一起陪他爬七星山。
今周刊 ・ 1 天前
電力股低調崛起!森崴能源漲停 這個大哥逆勢收紅可布局了
在中國拋出管制稀土後,美國總統川普大為震怒,揚言對中國加徵100%關稅。美股週五(10)日四大指數全面血崩,道瓊暴跌878點、標普500重挫2.71%,那斯達克指數更慘摔820點、跌幅高達3.56%,費半指數重挫6.32%,為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台積電ADR(TSM-US)重挫6.41%。台股今(13)日連假過後首日開盤如預期的大跌近800點。不過,在大家都預期川普taco交易下,跌幅迅速收斂,最終只小跌378點,許多股票都由黑翻紅,看來「狼來了」的戲碼已經讓投資人都摸清楚了。
理財周刊 ・ 1 天前
B細胞淋巴瘤治療新希望:CX-5461改寫遊戲規則
B細胞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免疫系統B淋巴細胞的血液癌症,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最常見的類型,也屬於血液癌症中發病率較高的一類。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從病程緩慢的濾泡性淋巴瘤,到進展迅速、威脅生命的伯基特淋巴瘤,都屬於這一類疾病。其中,帶有MYC基因異常(如 : 染色體易位或基因過度表現)的患者特別棘手,因為這個基因會讓腫瘤增長更快、對化療更不敏感,治療成功率遠低於一般患者。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觀點】不用AI者恐成完美受害者!社會普遍低估AI威脅,如何打造「AI素養」防疫網?
AI詐騙已成公共安全議題,每年造成全球超過1兆美元損失。由於AI能輕鬆偽造真人聲音影像、提供虛假情感價值,導致長者與不用AI者成完美受害者。
數位時代 ・ 1 天前
理財周刊歡慶創刊25週年 攜手寶奇生技推「富硒蛋」加價購活動 理財同時顧健康
(本報訊)國內知名財經雜誌"理財周刊";歡慶創刊25週年,與民生消費品"富硒蛋"業者合作,推出優惠好物訂閱加價購活動,除了教大家理財顧荷包,還要推動大健康升級概念,可以一舉吃營養也是吃保養,理財兼養生。
理財周刊 ・ 1 天前
OpenAI聯手博通砸10GW打造AI晶片! 台股供應鏈全面升溫
高力(8996)今日股價強勢漲停,收在460.5元,背後的基本面表現同樣亮眼。公司9月營收達6.37億元,月增12.6%、年增66.7%,創下歷史新高;累計前9月營收達42.9億元,年增42.6%,同步改寫同期新高紀錄。法人指出,高力不僅搭上AI資料中心液冷散熱浪潮,也切入燃料電池領域,兩大成長引擎齊發,為營運注入強勁動能。
理財周刊 ・ 15 小時前
【觀點】創業不再是科技巨頭專利!AI讓單人獨角獸將誕生,能像經營YouTube一樣普及
AI的出現讓創業門檻降低,單人創業者可利用AI孵化器,像共同創辦人般經營。這股力量讓普通人、中小企業也能快速運用AI進行廣告行銷,讓創新成為普世機會。
數位時代 ・ 1 天前
【觀點】全球閱讀派對熱潮興起!不討論、不社交、只讀書:Z世代也瘋狂的新型態實體聚會
閱讀派對在全球爆紅,四年成長460%,是新型態的「第四空間」現象。它結合網路號召與線下聚會,反映了年輕世代對歸屬感、心靈健康和實體互動的強烈需求。
數位時代 ・ 1 天前
《96分鐘》票房逾1.6億「挑戰最賣座國片」!炸彈客恐攻、旅客逃生…高鐵出借列車車廂?答案曝光
首支高鐵災難動作片《96分鐘》票房賣破1.6億元,挑戰角頭最賣座國片寶座。交通部長陳世凱、高鐵董事長史哲力挺,率團入電影院觀影。只是,炸彈客襲高鐵、旅客跳車逃生等情節,讓兩人不忘提醒:「緊張情節留在電影院即可」。
今周刊 ・ 1 天前
中國祭史上最嚴稀土管制!3大QA一次看:會影響台灣半導體業嗎?稀土用途是什麼?
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至材料、技術與智慧財產,並要求含量逾 0.1% 的產品須申請出口許可;軍用相關一律不准
數位時代 ・ 1 天前
散裝航運甦醒! BDI指數推動族群走強
今(14)日中美之間開始對對方船舶徵收額外港口費,使得BDI指數同步向上翻揚,上漲超過10%以上,帶動今日台股相關散裝概念股裕民(2606)、中航(2612)、新興(2605)、正德(2641)、四維航(5608)、慧洋(2637)…等,資金回流帶量來挑戰波段新高。
理財周刊 ・ 16 小時前
OpenAI宣布與博通簽10GW晶片協議!博通是做什麼的?概念股有哪些?
由於AI客製化晶片需求強勁,博通(Broadcom)第一季財報表現亮眼,營收和獲利雙雙超越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盤後股價應聲飆高。
數位時代 ・ 1 天前
黃金史詩級暴漲創高、刷新目標價 還能上車嗎?
隨著華府預算僵局導致政府關門,投資人預防市場衝擊大買防護性資產,導致黃金這波漲得又急又猛。聯準會開啟貨幣寬鬆循環,也為不孳息的黃金提供支撐。就在9月,黃金ETF出現3年來最大單月資金流入。
天下雜誌 ・ 17 小時前
貿易戰鼓暫歇?川普態度放軟「想幫助中國」 美股期貨應聲大漲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10/10)威脅對中國商品再加徵100%關稅後,美股當天重挫,創數月來最大跌幅。川普於美東時間週日(10/12)發文安撫股民「別擔心中國,一切都會沒事」,美股期貨隨即大漲。
太報 ・ 1 天前
美中貿戰恐升溫!陸祭「史上最嚴稀土禁令」.嚴查輝達
美中關稅戰雖暫時休兵,但當前稅率仍導致美國境內萬聖節商品價格上漲;美國大豆更因最大客戶中國停止購買,導致價格下跌,農民受苦。北京當局週四還祭出「史上最嚴稀土禁令」,要求全球銷售的商品,只要含有來自中國的稀土材料,或使用中國技術生產的稀土產品,全都得先取得中方出口許可,同時在海關嚴查包括輝達在內的晶片進出口。美國媒體直指北京作法是要藉稀土提高貿易談判籌碼。美國總統川普周四則在內閣會議上,再次威脅停止中國商品進口來應對稀土禁令,川普政府還考慮禁止中國航空公司航班,在往返美國時飛越俄羅斯領空。美中貿戰的升溫恐一觸即發。
TVBS新聞網 ・ 1 天前中美貿易緊張再升溫 亞股跌中帶穩 美指期反彈
亞洲股市13日開盤走低,主要是受中美貿易戰新一輪衝擊所累,以及投資人對於市場估值過高的心理,但有跡象表明風險情緒已趨於穩定,美股指數期貨目前呈現反彈。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突破減塑與關稅困境 金元福打造循環競爭力
(中央社記者林孟汝新北13日電)美國對台灣實施20%+N的對等關稅,讓9成以上產品外銷美國的金元福包裝企業首當其衝。這家成立近半世紀的塑膠食品容器大廠,長期以差異化策略區隔市場,如今卻同時面臨國際關稅與全球減塑浪潮的雙重壓力。
中央社 ・ 1 天前這間書店開在水塔裡?全球最有個性的閱讀角落
喜愛閱讀的人一定對特色書店難以抗拒。澳洲與埃及近期各有亮點:維多利亞州一座百年退役水塔搖身一變成為二手書店,而開羅歷史悠久的阿茲巴凱亞圖書市集,也在政府協調下完成翻新,打造現代化閱讀空間,保留文化與歷史特色。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