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祭史上最嚴稀土管制!3大QA一次看:會影響台灣半導體業嗎?稀土用途是什麼?
重點一: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至材料、技術與智慧財產,並要求含量逾 0.1% 的產品須申請出口許可;軍用相關一律不准。官方稱影響有限。
重點二:川普宣布自 11 月 1 日起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徵 100% 關稅,並同步對「任何關鍵軟體」施行出口管制;美國四大指數 10 日全面下挫。
重點三:經過金融市場震盪後,川普於台灣時間 13 日改口,稱「美國想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它!」讓金融市場再度回溫。
中國商務部在 10/9 發布「2025 年第 61 號」公告,擴大稀土與相關科技的出口管制:新增五種稀土元素(銪、鈥、鉺、銩、鐿)及多項提煉設備;管制延伸至「境外製造」,並設定極低門檻,只要商品中含有「中國原產稀土」的價值占比達到 0.1% 以上,即需申請中國出口許可。
公告並將國防及「可能用於軍事」的半導體與 AI 研發列入原則不許可或逐案審查範疇。多數新規 11/8 生效,部分「境外適用」條款 12/1 上路。
而這一波最新管制,對全球有何具體衝擊?
美方擬以高關稅回擊:川普發言「先硬後軟」
10/11,川普以貼文對北京新規強硬回擊, 宣布自 11/1 起(或更早視情況)對中輸美商品加徵額外 100% 關稅,並祭出「關鍵軟體」出口管制 。此舉等同重啟高壓貿易戰工具,也把 11 月上旬設定為雙方政策生效的「對撞窗口」。
川普在 Truth Social 稱中國不應以稀土政策「挾持全球」,金融市場隨即大幅下挫。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 Jamison Greer 表示,美方並未事前接獲中國稀土新規通知,發現消息後即刻要求通話但被中方延後,並形容此為「權力擴張」。
10/12 中國商務部公開為新管制辯護,強調稀土管制「並非全面禁令,符合規定者可獲批」,且已「充分評估供應鏈影響,研判非常有限」。同時安撫市場稱「民用合規出口將給予一般性許可或豁免」,但未同步宣布對美反制關稅,留有談判空間。
此舉發生在美中可能於 APEC 前舉行會晤的敏感時點,凸顯稀土作為談判籌碼的戰略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目前供應全球約 70% 的稀土,長期在貿易磋商中扮演關鍵槓桿。
隨中方姿態放軟後,10/12 川普也在 Truth Social 放軟口徑,稱「別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釋出協商訊號。其表示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被解讀為為談判預留空間,金融市場亦隨之反彈。
Q1:中國稀土管制對台灣半導體業的衝突是什麼?
一句話來說: 直接衝擊有限,但合規審查與間接供應鏈風險顯著升高。
針對中國的稀土管制,經濟部研判,此次新增管制的重稀土元素與台灣半導體製程所需品項不同,現階段對晶圓製造無顯著直接影響;台灣稀土相關產品多來自歐美與日本。
然而,經濟部解讀新規將對「使用中國稀土材料或技術」的境外製造也納入許可門檻,並對高階半導體用途採個案審查、對軍事用戶原則不許可,等於風險外溢到台灣半導體的國際供應鏈與客戶合規上。
中經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接受《中央社》採訪解釋,中國稀土出口與技術管制仿照美國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只要產品含有中國特定稀土原料達價值 0.1% 以上,或使用到中國的採礦、提煉、製磁等技術,即納入管制;影響將擴及美國以外的日本與東南亞等地。
他研判時程上,中國管制預定 12/1 生效,而美國 100% 關稅 11/1 上路,兩者錯開; 雙方可能在 APEC 前後透過諮商調整,措施未必原樣落地,但現階段是互相「加碼」以增談判籌碼。
在產業面,徐遵慈強調台灣多「自日本進口加工後半成品」,若日本供應鏈使用到中國稀土或技術,台廠將被波及;一旦正式實施,市場恐出現更劇烈的漲價與搶貨潮,除非中國最後放寬。整體評估為「力度更大、範圍更大、影響更深遠」。
背景數據方面,徐遵慈引用中國在全球稀土的主導地位:2024 年產量約 27 萬噸、全球占比近 7 成,儲量約占全球 48.4%,使管制的外溢效應更強。
因此總的來說,半導體業的實質衝突點如下:
• 合規風險 :據《路透社》報導,涉及 14 奈米及以下邏輯、256 層以上記憶體與相關設備用途的出口申請將被逐案審查,增加跨國專案時程與不確定性;軍事終端相關用戶更難獲批。
• 間接供應鏈 :據美國智庫 CSIS 指出,稀土本身非晶圓關鍵材料,但在製造設備、感測與磁材領域的重要性高;若境外供應商產品含中國來源稀土或技術,可能需中國許可,導致交期與成本壓力。
Q2:為什麼稀土集中在中國開採?
稀土二字雖有一個「稀」字,但其實稀土本身並不稀有,稀有的是具有經濟品位(economically viable)的礦床。真正的難題在於,是否能在單一地點找到足夠高的濃度,使採礦具有成本效益。
同時,稀土的提取過程可能對環境造成危害。要將稀土元素從所含岩石中分離,需要大量的水與能源。此外,還存在污染地表土壤與地下水的風險,因為稀土常與鈾、釷等放射性元素共生。由於早年環保監管程度寬鬆,中國於 1990 年代後成為全球主供應地,但也長期容忍高污染與受損水土。
簡言之,稀土開採與分離本身高污染、高資本支出、合規成本高。因此中國在較長時間內以較低的環境成本換取產能市占率,近十多年再以整治與集中化提升合規與供應穩定。如今,美歐正扶持本土與盟國項目(如回收、替代材料、分離與金屬化擴產),但在完整上游至下游的重稀土鏈條上,短期仍難與中國的規模、集成度與配套競爭。
Q3:稀土用途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稀土的用途可分為幾個關鍵門類:顯示與光學方面,鏑與釔用於螢光材料,提供手機與電視的鮮豔色彩;催化與化工方面,鈰因能促進化學反應,被廣泛用在汽車廢氣的觸媒轉化器,協助減排。
最具戰略性的,是以釹與鐠製成的永久磁體,用來驅動電動車馬達、機器人伺服與風力發電機的發電機;同時,稀土也應用於消費電子、硬碟與高效電機;而在醫療與科學上,部分稀土(如用於 MRI 對比劑或癌症治療材料)支撐精準醫療與成像。
它之所以重要,首先是「不可替代性」與「性能優勢」。例如,永磁馬達效率高、體積小,是電動車與風電降本的關鍵。其次是「供應高度集中」:中國在礦產與精煉環節占主導,任何管制都會迅速傳導到全球製造業,引發停產與成本上升。
第三是「國安與產業鏈韌性」:從高階武器到半導體設備,都需要稀土磁體或功能材料;一旦受制於出口許可或技術管制,整體工業能力與能源轉型節奏都會被牽動。《彭博社》指出,美國 F-35 戰機需超過 900 磅稀土;福特也曾因磁體短缺停工,足見其戰略敏感性與供應風險。
其五大用途如下:
• 電機與磁材 :釹鐵硼與鑭系合金用於高效馬達與發電機,支撐電動車、風電、工業自動化的高功率密度與小型化。
• 光學與顯示 :鉺、鉿、鐿等用於光纖放大器、雷射;歐、銪、鋱等用於螢光粉與顯示色彩校正;拋光粉(氧化鈰)用於晶圓與玻璃的高精度拋光。
• 催化與化學 :鑭、鈰為汽車三元觸媒與石化裂化助劑的核心,提高轉化效率、降低排放。
• 合金與國防 :釹、鑭、鈰改善鋼與鎂、鋁合金的強度與耐蝕;釔、鋱、鑭系在精密導引、雷達與高溫材料中具戰略地位。
• 半導體與新能源 :高介電與磁性薄膜、磁冷材料、固態電池與氫儲存研究中常見稀土摻雜或化合物。
概括來說,在電動車、風電與高階通訊的硬體規格表裡,稀土元素不顯眼,卻是性能上限的決定因素;高效磁體、光電與觸媒等關鍵部件高度依賴稀土,使其被視為能源轉型與高端製造的「小零件,大戰略」。
延伸閱讀:什麼是稀土?中國憑什麼「擁稀土為貴」?一文解析稀土為何堪稱科技業「隱形命脈」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更多報導
蘋果首款摺疊iPhone要來了!全機eSIM、售價上看8萬元,規格、發售日期一次看
台灣AI採用率26.4%排全球第22名!每4名勞工就有1人用AI,為何仍輸新加坡、阿聯酋?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擴大稀土管制 龔明鑫:無人機受衝擊、間接影響半導體
中國9日無預警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13日)指出,與高效馬達相關產業如無人機將受直接衝擊,半導體雖無直接影響,但也可能有間接衝擊,後續需持續觀察;至於漲價效應,他則認為,這是免不了的。 美中關係近期再度趨於緊張,中方10月9日宣布對境外稀土品項、稀土技術等實施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宣布,11月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新關稅。 針對中國稀土管制擴大,經濟部長龔明鑫13日在立法院經委會受訪時表示,此事會直接衝擊的是與高效馬達相關的產業,包括無人機在內;至於半導體目前看來,雖無直接影響,但也可能有間接衝擊。他說:『(原音)半導體現在看起來是沒有,因為我們大部分的採購都是等於是稀土是間接採購設備跟材料,大部分從日本進口材料、美國進口設備,所以直接從中國來的比較少,但是間接恐怕也會有波及,我們現在還在觀察,就是說後續這個供應鏈它可能的影響程度,我們也會提出因應的一些做法,大概是這樣。』 由於4月中國宣布管制稀土後,已經造成市場採購時程延宕與價格上揚,媒體也追問本次擴大管制,是否進而使電動車、無人機等供應鏈產品全面性漲價。 龔明鑫回應,漲價是免
中央廣播電台 ・ 19 小時前
經濟部憂中國新稀土政策衝擊無人機 科技業也關注「這影響」
美中貿易戰最新話題燒向稀土,中國大陸日前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市場擔憂台灣產業也掃到颱風尾,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3日)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稀土需求大多是間接採購,但本次被管制的有些是高速馬達的關鍵材料,對無人機等產業影響會比較明顯,漲價是免不了的,也擔心時間一長會有擴散效應,因此要持續關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MLB》談大谷翔平對左投問題 道奇教頭:他也要稍微自省
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今年季後賽首戰就轟出雙響砲,但隨後卻陷入低潮,5場比賽合計打擊率只有0.091。今天道奇總教練Dave Roberts談到了這幾場比賽低潮主因是對戰左投,但也說大谷翔平要思考一下自己的揮棒策略。
TSNA ・ 1 天前
MLB》大谷系列賽打擊率僅0.056 羅伯茲:不改善就無法奪冠
道奇主砲大谷翔平在季後賽陷入低潮,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國聯冠軍賽開打前談到大谷必須振作起來,道奇才有衛冕總冠軍的可能。大谷今年季後賽的打擊率僅0.148(27打數4安打),分區系列賽更低至0.056(18打數1安打9三振),「我們沒辦法以這種表現贏得世界大賽。」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觀點】創業不再是科技巨頭專利!AI讓單人獨角獸將誕生,能像經營YouTube一樣普及
AI的出現讓創業門檻降低,單人創業者可利用AI孵化器,像共同創辦人般經營。這股力量讓普通人、中小企業也能快速運用AI進行廣告行銷,讓創新成為普世機會。
數位時代 ・ 13 小時前
延後退休潮催生新職位「長壽長」,他們的工作是什麼?
隨著企業能提供給退休員工的退休金逐漸減少,加上個人儲蓄偏低、越來越多人必須延長退休年齡,使美國不少企業出現一項新職位——長壽長(Chief Longevity Officer)。 財經媒體Quartz指出,長壽長的工作是幫助公司適應人們壽命延長帶來的結構轉變,透過重新設計職業路徑、福利制度與職場文化...
商業周刊 ・ 15 小時前
《96分鐘》票房逾1.6億「挑戰最賣座國片」!炸彈客恐攻、旅客逃生…高鐵出借列車車廂?答案曝光
首支高鐵災難動作片《96分鐘》票房賣破1.6億元,挑戰角頭最賣座國片寶座。交通部長陳世凱、高鐵董事長史哲力挺,率團入電影院觀影。只是,炸彈客襲高鐵、旅客跳車逃生等情節,讓兩人不忘提醒:「緊張情節留在電影院即可」。
今周刊 ・ 15 小時前
法說在即!數據揭示台積電能否扛起台股續漲動能?
台積電將於本周四(1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市場高度關注其最新展望。此次9月營收表現亮眼、第3季營收再創單季新高之後,外資普遍預期法說會將釋出正向訊息,並紛紛上調目標價至1500至1600元區間。
理財周刊 ・ 15 小時前
用雙腳寫下為好友的生日祝福,謝金河重返陽明山,揭這條路直通七星山美呆了
七星山上為顏校長慶祝70大壽。AAMA台北搖籃共同創辦人兼社企流校長顏漏有70大壽,今天他的學生為他擧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登山祝壽活動。Charles也是我們假日爬山A咖的成員,大家決定一起陪他爬七星山。
今周刊 ・ 15 小時前
出國旅遊注意!他在日本突收陌生人「1萬日圓轉帳」以為是小確幸,警揭恐怖後果…使用行動支付要注意什麼
出國旅遊使用行動支付要注意了!日本社群近期再度討論一起事件,有網友分享,走在路上突然收到陌生人用電子支付PayPay轉了一筆1萬日圓(約新台幣2000元)到自己的帳戶。這可不是善心人士大撒錢的舉動,更可能的是「強押借貸」陷阱,日本警方也示警,若遇到類似情況,立刻聯繫銀行或支付平台確認,是否為強制貸款,還是誤入帳戶。網紅「魚漿夫婦」也發文提醒,PayPay預設功能為「自動收款」,建議務必要關閉這個功能,改成「僅接收經確認的匯款」比較保險。
今周刊 ・ 15 小時前沈政男轟高鐵「寧靜車廂」毫無必要:只是要讓史哲有KPI
台灣高鐵新政策「寧靜車廂」9月22日上路,才剛過半個月就引爆民怨,不少民眾對於帶小孩的爸媽被趕出車廂相當氣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2024年高鐵乘客調查顯示滿意度高達95%,根本沒必要推寧靜車廂來擾民,他認為此舉單純是要讓高鐵新任董座史哲有「新政策KPI」,否則到行政院做業務報告時拿不出精美的數據,那壓力可就大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小米SU7起火門打不開!「腳踹手擊門都打不開」1死 股價蒸發8%
今(13)日凌晨,四川成都天府大道發生一起嚴重車禍,一輛小米SU7電動車在行駛途中疑似超速失控,撞上綠化帶後翻滾並起火燃燒。儘管多名路人合力破窗搶救,車門卻因電子鎖失靈無法從外部打開,駕駛最終葬身火海。消息曝光後,引發中國社會輿論關注,也重創小米股價,截至中午,小米在港股暴跌近8%。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台股明恐崩跌千點? 國安基金密切關注
[NOWnews今日新聞]美中貿易關係再亮紅燈,由於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國加徵100%關稅,美股血崩,台積電ADR更大跌6.41%,富台指期貨亦挫5.5%,市場預期明(13)日台股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大谷手感冰冷的原因找到了!日媒把脈找出致命數據
洛杉磯道奇在國家聯盟分區系列賽以2:1擊敗費城費城人往國聯冠軍戰挺進,不過當家二刀流球星大谷翔平卻僅有一刀發揮,18打數僅1支安打,還苦吞了9次三振,他晉級當天賽後坦言,「打擊時總是難以如願」,日媒《Full-Count》透過大聯盟官方的「Baseball Savant」數據中找出一項致命數據。
太報 ・ 22 小時前
又轉彎了?美財長貝森特:川普、習近平雙方 按「原定計畫」在APEC會面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美國對中國祭出新一輪貿易限制後,北京「堅決反對」華府措施,敦促川普政府,履行兩國領導人通話中達成的共識;在局勢升級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表示,川普、習近平的APEC會晤仍會「照計畫」進行。
民視 ・ 56 分鐘前
才喊徵稅100% 川普又稱中國「沒事兒」:習近平現在狀況不太好
美國總統川普在台灣國慶連假時,喊出中國對稀土礦物實施的出口管制「極度激進」,讓他直呼太不可思議,因此決定將自11月1日起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的關稅。不過在12日,川普又發文,且態度變軟,他直指中國一切都「沒事兒」,但也提到現在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狀況不太好」。
鏡報 ・ 21 小時前開學及連假商機挹注 統一超、全家9月營收創同期高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13日電)食品龍頭統一企業公布9月營收為新台幣584.1億元,年增0.97%,創同期新高。統一企業向中央社記者表示,轉投資統一中控以人民幣計價,轉換為新台幣為持平,不過轉投資金雞母統一超受惠開學季與中秋提早採買,以及轉投資事業同步成長,9月營收也寫下同期新高。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B細胞淋巴瘤治療新希望:CX-5461改寫遊戲規則
B細胞淋巴瘤是一種起源於免疫系統B淋巴細胞的血液癌症,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最常見的類型,也屬於血液癌症中發病率較高的一類。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從病程緩慢的濾泡性淋巴瘤,到進展迅速、威脅生命的伯基特淋巴瘤,都屬於這一類疾病。其中,帶有MYC基因異常(如 : 染色體易位或基因過度表現)的患者特別棘手,因為這個基因會讓腫瘤增長更快、對化療更不敏感,治療成功率遠低於一般患者。
理財周刊 ・ 16 小時前
華通連5紅 低軌衛星+蘋果+AI伺服器。大盤「嚇」殺也不怕
在蘋果iPhone 17手機大舉拉貨,加上智慧眼鏡、低軌道衛星LEO產品,以及交換器、伺服器等產品穩定出貨帶動下,HDI板華通(2313)9月合併營收創近35個月新高,華通2025年9月營收爲74.9億元,月增14.18%,年增15.92%,第三季營收爲200.49 億元,季增10.16%,年減0.7%;1-9月營收爲549.8億元,年增4.46%。華通累計上半年營收 349.3 億元,毛利率 17.72%,稅後純益 21.45億元,與 2024年同期相當,每股純益1.8 元,為華通近20年來同期次高。
理財周刊 ・ 15 小時前
川普態度放軟!美股道瓊反彈飆紅587點 台積電ADR暴漲近8%
美國總統川普淡化美中貿易對峙後,表示「一切都會好起來」後,美股週一(13日)四大指數全收紅,道瓊工業指數上漲587點,台積電ADR飆7.99%、收303.09美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