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市場焦點-旺矽 前十月營收暴增
作為3大探針卡廠之首,法人看好旺矽(6223)將隨著晶圓代工大廠的快速量產,大幅提高出貨,股價將繼續水漲船高。不僅今年前10個月營收已經破100億元,年增31.38%,法人更看好營收成長動能持續到2026年,內外資持續調高旺矽目標價。
法人認為,旺矽在ASIC伺服器探針卡的龍頭地位穩固,已經展開2027年產能擴增計畫,受惠於整體ASIC市場的成長,旺矽將在2026年底將VPC和MEMS的總產能提高到每個月400萬針,以追上市場需求。
旺矽的MEMS探針卡已經通過輝達Rubin平台認證,法人預估VPC和MEMS出貨量2026年將年增62%,探針卡業務在下半年起到明年進入黃金成長期。
另外,旺矽也積極開發CPO設備,預計2026年下半年出貨,將能有效提升毛利率。法人認為,CPO設備導入門檻在於晶圓級測試,目前旺矽和客戶穩健推動當中。
*【權證投資必有風險,本專區資訊僅供參考,並不構成邀約、招攬或其他任何建議與推薦,請讀者審慎為之】
其他人也在看

世界先進10月營收39.09億月減23.52% 受晶圓出貨量減少影響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公告2025年10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9.09億元,月減23.52%、年增3.06%,公司發言人黃惠蘭副總經理暨財務長表示,主要是晶圓出貨量減少所致。累計今年前10月營收為399.06億元,年增9.95%。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公告】力積電 2025年10月合併營收41.34億元 年增5.62%
日期: 2025 年 11 月 10日上市公司:力積電(6770)單位:仟元 【公告】力積電 2025年10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4,134,047去年同期3,913,891增減金額220,156增減百分比5.62本年累計38,368,918去年累計37,507,934增減金額860,984增減百分比2.3
中央社財經 ・ 11 小時前閎康前10月營收45.56億 增7.71%
半導體檢測大廠閎康(3587)公布10月營收為新台幣4.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48%,累計前10月營收45.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71%,主因日本業務動能成長迅速。閎康第三季財報,單季營收為新台幣14.61億元,毛利率31.35%,稅後淨利1.42億元,EPS2.11元。主要營收成長動能來自先進製程開發帶動的材料分析(MA)與故障分析(FA)測試需求。隨著全球晶圓代工廠全力推進3奈米、2奈米等最先進製程節點,晶片結構日益複雜,良率與可靠度面臨更嚴峻挑戰。以2奈米世代為例,電晶體架構將自FinFET跨越至環繞閘極(GAA),架構的轉變使良率提升與分析難度同步增加。加上異質整合等先進封裝導入,新瑕疵模式層出不窮,晶圓廠愈發倚重外部實驗室協助進行MA來找出製程材料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祖孫三代健走14年 台灣人壽實現健康永續生態圈
健康、永續「家」在一起!台灣人壽「祖孫三代健走」8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登場,公益大使阿Ken、應援隊長台灣阿龍與中信兄弟棒球隊球星、臺中台壽霸龍成棒隊球星、中信飛牡蠣電競戰隊選手、Passion Sisters啦啦隊,陪伴2,000名大小朋友走出健康。「祖孫三代健走」每年以健走家庭團聚日創造珍貴的跨世代暖心回憶,14年來足跡遍及全臺,累計已走出約44萬公里,相當繞臺灣約396圈。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保險業9月買債1,695億
市場風險情緒好轉,且9月新台幣對美元小幅升值0.45%。根據金管會數據,9月銀行業賣債175億元、保險業買債1,695億元、證券業買債196.81億元,金融三業合計買債1,716.81億元,前九個月銀行業賣債159億元、保險業買債6,952億元、證券業買債447.81億元,整體買債7,240.81億元。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一甩經濟疲態 日股氣燄高
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及新內閣團隊上任後,政策主軸聚焦能源轉型、AI科技與基礎建設,市場信心隨升溫,加上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訪日,雙方共同宣布總額5,5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涵蓋能源、AI電力與稀土等關鍵產業,點燃市場對日本產業升級與經濟再起的期待。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價格治理收效 陸10月CPI年增0.2%
中國擺脫連兩月通縮。受益於10月的「十一」長假帶動,再加上擴內需等政策發酵,大陸統計局9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由負轉正;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則年減2.1%,降幅連續第三個月收窄。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特別的」帆布包
新聞提要■有一種包,在首爾很流行,很多人都揹著它,不是因為它是時尚設計名品,而是因為韓國人覺得「特別」,這個包是美國Trader Joe’s超市賣的3.99美元的帆布購物包。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四大類建照核發面積 前三季均衰退
不動產市場景氣自高點反轉,各類不動產投資興建動能大幅減弱。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建照核發面積,不僅住宅類衰退5.3%,商業類、工業地產、商辦也分別年減69.1%、22.6%、2.2%,各類不動產均呈衰退,凸顯近年打炒房政策不僅衝擊住宅市場,商業及工業地產投資興建動能也跟著降低。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釋出最新善意 陸暫停關鍵礦物輸美管制
「習川會」後,北京執行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持續鬆綁稀土及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中國商務部9日公告,暫停執行鎵、鍺、銻、石墨等涉及高科技產業關鍵原物料的「兩用物項」出口美國的禁令,暫停措施即日起生效,至明年11月27日止。此舉被視為中方向美方釋出最新的善意行動。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
遭列入注意股!銅箔廠榮科跌半根終結連3漲 當沖成交量近5萬張登韭菜王
[FTNN新聞網]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台股上週五(7日)收盤下跌248.04點,跌幅0.89%,收27651.41點,其中電解銅箔廠商榮科(4989)受惠於AI題材,股價在4日至6...
FTNN新聞網 ・ 1 天前正達跨入國防航太領域 攻無人機、無人船
正達(3149)宣布與其美國關係企業共同研發出具軍事等級性能的「航太級玻璃適形天線技術」,現已進入無人機與無人船平台實測階段。其中正達提供玻璃加工處理和貼合,滿足天線多元的外型設計。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
聯電10月營收212.94億月增年減 估Q4晶圓出貨量持平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公告2025年10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12.94億元,月增 6.8%、年減 0.36%。累計今年前10月營收為1970.39億元,年增 1.9%。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台北股市》外資10日買超前十大 6檔電子股 定穎投控、力積電居前二
【時報-台北電】台股10日加權指數收27869.51點,漲218.10點或0.79%,總成交值5018.41億元。三大法人買超8.55億元,其中外資賣超52.92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24.40億元及買超37.07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6檔電子股、2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5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4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定穎投控(3715),買超2萬1718張,力積電(6770)、三商壽(2867)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5393張及買超1萬4467張。第四及第五名為晟銘電(3013)、台灣高鐵(2633),其他依序為南亞科(2408)、凱基金(2883)、佳能(2374)、華泰(2329)及台化(1326)。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定穎投控(3715)22.04億元、晟銘電(3013)16.12億元、南亞科(2408)14.01億元。 ●外資10日買超前十名: 1.定穎投控(3715)收101.50元,漲8.50元或9.14%,成交量7.10萬張,外資買超2萬1718張、估22.04億元,由連2日累計賣超2584張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玉晶光、佳能 正向看待第四季營運
光學廠玉晶光、佳能企業公告10月營收,並對第四季營運抱持正向展望。玉晶光10月營收22.57億元,月減15.07%,年增14.3%,公司預期因客戶需求仍在,第四季營收表現有望呈現年增;佳能10月營收11.6億元,月增9.04%、年增114.96%,創近9年以來新高,公司看好第四季在機器手臂相關產品出貨帶動下,營運持續穩健成長。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陸AI應用程式收入不敵美國
大陸「十五五規劃」明年上路,其中一項聚焦產業是人工智慧(AI)。然而,最新報告顯示,大陸AI應用程式新創企業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明顯落後美國,全球前100大私人公司AI應用程式中,僅有四款來自大陸。專家指出,大陸新創企業積極參與公部門計畫標案,追求短期收入,這種結構性因素使其難以像美國企業較容易獲得融資。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操盤心法-AI泡沫疑慮 市場修正是好事
市場分析:市場分析上周全球股市風聲鶴唳,AI概念股的集體回檔修正,讓市場上空瀰漫著不安的氣息。投資人心中最大的疑問浮現:「這是否是2000年網路泡沫的重演?」市場擔心的泡沫論,主要集中在估值。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卓揆提全面檢討電網地下化可行性 台電:電網強韌需因地制宜
丹娜絲及楊柳颱風接連侵襲台灣,多處地區出現電力中斷狀況,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災後視察提出應全面檢討電網地下化可行性,台電指出,電網強韌需要因地制宜,在易淹水地區,除了地下供電設施反而易受損壞外,維修時間也較架空線路更長。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技術突破、需求爆發雙重利多 鋰電產業鏈看俏
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與儲能需求爆發,鋰電產業成為市場熱點。國金證券公布報告指出,2025年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驅動資本支出加速,再加上近年供給側改革與產能收斂,以及儲能景氣超預期使行業供需格局或開始反轉,鋰電產業鏈有望在這一輪浪潮中價值重估。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宏全Q3營收獲利 創單季新高
宏全(9939)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本業表現亮麗,加上新台幣匯率回穩,營收獲利均創歷史單季新高;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228.99億元、年增4.7%,營業利益31.46億元、年增4.1%,稅後純益22.47億元、年減9.29%,EPS為7.6元。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