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難撼動川普關稅 訴訟失敗恐危及國家安全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將審理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合法性,之前聲稱有義務旁聽判決的美國總統川普,2日改口表示不會出席聽證會,強調如果輸掉這場官司,美國將在未來好幾年被削弱,陷入金融困境。此外,川普自豪關稅替美國帶來財富,但根據最新民調,59%的美國人不贊成川普的工作表現,並將通貨膨脹歸咎於他。
《BBC》報導,如果最高法院認為關稅政策違法,將徹底顛覆川普的貿易策略,包括他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政府也可能不得不退還部分徵收的數十億美元稅金。川普警告,如果訴訟失敗,將會在貿易談判中束縛他的手腳,並危及國家安全。
川普2日表示,他不會親自出席聽證會,因為他不想造成干擾。他說:「我非常想去…我只是不想做任何事來轉移人們對這個決定重要性的注意力。這無關我個人,而是關乎我們的國家。」
最高法院5日開庭,並在明年6月前作出裁決,但大多數人預計裁決將在1月前公布。富國銀行分析指出,無論最終決定如何,都將影響已經收到約900億美元進口關稅,金額約為今年截至9月關稅收入的一半。川普政府官員警告,如果判決拖到6月,金額可能飆升至1兆美元。
目前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6名是共和任命,其中3名更是由川普任命,且史上最高法院也給予白宮在國安問題上一定的轉圜餘地。
另根據《ABC News》報導,民調機構益普索先前進行的調查指出,2/3的美國人認為,國家「嚴重偏離正軌」,約6成的人將目前通貨膨脹歸咎於川普,並有超過6成的人不贊成川普處理關稅、經濟和聯邦政府的方式。
報導指出,儘管距離期中選舉還有1年,但美國民眾對國家狀況、經濟和總統的負面評價,對共和在國會選舉投票中來說並非好兆頭。
其他人也在看

關稅衝擊趨緩 勞工無薪假人數 首見下降
勞動部3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即無薪假)統計,共455家事業單位通報,影響人數8,331人,為下半年以來首度出現人數下降,相較上期的432家、8,543人,本期家數雖增加23家,但人數微減212人,不過製造業仍占整體近九成五。另外,受關稅影響人數也同步減少,共370家、共7,575名,較上期相比增加16家,人數減少348人。
工商時報 ・ 1 天前舜宇光學大股東斥資5,300萬港幣增持股份,展現長線信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光學產品製造商舜宇光學科技的主要股東舜旭公司購買價值5,300萬港幣的公司股份。舜宇光學科技在香港交易所發布公告指稱,主要股東舜旭有限公司於11月3日以平均每股約74.009港幣的價格購買公司數量共720,000股普通股。舜旭透過場內增持股份方式進行的自願股份購買,表明其對該公司的長遠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外電依此計算,舜旭購買了價值約5,300萬港幣的舜宇光學科技股票。香港當地時間週二13:46,舜宇光學科技(2382 HK)股價下跌4.46%,報70.75港幣。
財訊快報 ・ 1 天前《營建股》華友聯前3季EPS 6.01元
【時報-台北電】華友聯(1436)董事會通過民國114年前3季合併營收36.92億元,稅前淨利13.5億元,本期淨利10.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0.56億元,每股盈餘6.01元。 此外,華友聯公告,國內第二次有擔保轉換公司債,轉換普通股之發行新股增資基準日為11月5日,本次發行2145萬1143股,每股面額10元。(編輯:張嘉倚)
時報資訊 ・ 1 天前匯率期貨趨勢專欄-日銀有望升息 日圓後市可期
日本政府上周五公布了10月的核心消費者通膨(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8%,高於9月的2.5%及市場預期的2.6%。這似乎印證日本央行自身的預測,即在2026年3月結束的財年中,核心CPI漲幅將達2.7%。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黃仁勳喊話失敗! 白宮重申:Blackwell晶片不銷陸
美國最高法院將在美國時間5日,針對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進行口頭辯論,財長貝森特表示,如果判決不利於川普政府,還會有其他管道維持關稅政策,川普今天沒有公開行程,但透過真實社群指出,今天和瑞士高層代表會面,關於經貿談判,貿易代表葛里爾將會瑞士領導人進一步討論,白宮則重申目前不打算賣給中國輝達Blackwell晶片。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中鋼五大核心產品取得兩大平台環境認證聲明書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鋼(2002)宣布集團五大核心產品鋼板、熱軋、冷軋、熱浸鍍鋅及電磁鋼捲,分別取得UL Solution及The International EPD System兩大認證平台之EPD認證聲明書,展現接軌國際綠色供應鏈及轉型的決心。為迎合產品環境資訊揭露趨勢,中鋼於2022年完成23項鋼品「碳足跡」盤查報告書後,於今年初展開第三類產品環境宣告(EPD)認證之資料蒐集及環境足跡分析工作,逐步導入EPD制度系統。中鋼表示,各國產製產品之「碳足跡」或相關環境資訊不僅成為客戶採購之重要指標之外,未來亦可能在國際貿易間成為非關稅貿易障礙。中鋼自2006年起逐年執行溫室氣體盤查,依據ISO 14067標準建立產品碳足跡,並於2022年通過BSI驗證。而今年再根據ISO 14025標準,透過產品生命週期評估(LCA)方法,著手蒐集產品環境足跡資料及分析。在認證產品方面,中鋼挑選廣泛應用於建築結構、基礎設施與綠建材領域之建築用鋼,包括鋼板、熱軋、冷軋及熱浸鍍鋅鋼捲,也選擇了應用於電動車馬達、家電與節能設備所需之電磁鋼捲,今年10月底分別接獲UL Solution及The In
財訊快報 ・ 1 天前SK海力士股價今年飆漲近240%,韓國交易所罕見發出投資謹慎提示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韓國記憶體晶片大廠SK海力士(000660 SK)股價今年以來飆漲近240%,促使交易所罕見對投資者發出提示,這或許暗示該股可能過熱。韓國交易所週一晚間對SK海力士股票發布「投資謹慎提示」(Investment caution),指出該股大幅飆升。該提示持續一天有效。韓國當地時間週二14;40,SK海力士股價下跌6.76%,報586,500韓元。SK海力士本季度累計漲幅約為70%,是韓國KOSPI指數漲幅的三倍多。作為輝達公司的高頻寬內存頂級供應商,SK海力士與人工智能相關股票一道飆漲。交易所的這一提示對於大型股來說很罕見,其上個月針對Doosan Co和Hanwha Ocean Co也曾發出過類似的警告。這一舉措由股票交易量或價格出現突然或無法解釋的大幅波動而觸發,它不會立即停止交易,但會提醒投資者謹慎行事。交易所發布的投資謹慎提示是更高級別警示被觸發前的預警,更高級別的警示狀態下,保證金交易會被限制。如果某檔股票處於投資謹慎提示狀態,說明符合八項標準中的一個,例如股價在三個交易日內上漲100%。此外,如果股價在兩個交易日內上漲40%,交易將會被暫停
財訊快報 ・ 1 天前《大陸政治》陸釋善意?對美進口商品「24%關稅」再緩徵1年
【時報-台北電】中新社5日報導,據大陸財政部網站消息,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 內容如下:「為落實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自2025年11月10日13時01分起,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加徵關稅措施,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美最高法院將審關稅合法性 貝森特:可望繼續執行
美國最高法院週三將開庭審理美國總統川普全球關稅的合法性,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預期現行關稅將獲判繼續執行。由於國內機械和工具機業者面臨關稅和匯率升值雙重衝擊,工具機業出現做4休3,機械業則預期今(2025)年下半年景氣回升,對於明年展望樂觀。不過,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柯拔希表示,希望台灣最終稅率能和競爭國家相同,新台幣能維持在32到33元,機械業才能長遠發展。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自11月10日起暫停部分對美加徵關稅,維持10%稅率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自11月10日起一年內,暫停實施部分對美國的加徵關稅措施。根據中國財政部公告,自11月10日13時01分起,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規定的加徵關稅措施,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國加徵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國加徵關稅稅率。公告指稱,本次中美繼續暫停實施部分雙邊加徵關稅,有利於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財訊快報 ・ 11 小時前
最高法院明審川普關稅案 民調:47%美國人視貿易逆差為緊急狀況
據《路透》周二 (4 日) 報導,最新民調顯示,約半數美國人認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巨額貿易逆差構成經濟緊急狀況。這項調查公布時機敏感,因為周三最高法院將審理美國總統川普援引緊急狀況法律、對多國課徵全面性關稅的合法性。
鉅亨網 ・ 1 天前川普改口稱不旁聽最高法院關稅辯論,IEEPA授權界線成決勝點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最高法院將於週三(5日)就「對等關稅」合法性進行言詞辯論。先前放話可能到場旁聽的美國總統川普,週日(2日)臨時改口稱不會赴庭,理由是不願分散外界對此案本身的關注。此案被視為川普第二任期經貿議程的關鍵考驗,牽動其以行政權大幅調整關稅的可行範圍與手段。焦點在於川普政府是否可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在他所認定的緊急狀態下,對任何國家、以任何稅率加徵關稅。下級法院先前判定政府越權,司法部上訴後獲最高法院受理。若最終判決否定IEEPA作為徵稅依據,聯邦政府恐需退還逾1,000億美元關稅收入,且未來每年失去數千億美元潛在財政進帳。原告小企業主張,IEEPA文字雖允許「管制」外國財產的「進口」,但立法當時未預期「管制」會被解釋為「課徵關稅」;即使承認可課稅,也僅能在「非常且異常的威脅」下行使,長期性的貿易逆差與芬太尼問題難以構成即時緊急狀態。政府方則主張國安受威脅且法院不應質疑總統對緊急狀態的判定。回顧歷史,最高法院從未就IEEPA徵稅作出裁決。但50年前圍繞IEEPA前身《對敵貿易法》的「Yoshida」上訴判例,曾在特定情境下允許臨時1
財訊快報 ・ 1 天前操盤心法-台股震盪走高 類股呈現輪動
全球總經觀察:「習川會」落幕,此次會談雙方各取所需,換來中美貿易短暫降溫。美方對中國輸美關稅由57%降至47%換取中國暫停新版稀土管制一年、中國將擴大採購美國黃豆,美國對中國額外加徵芬太尼關稅由20%降至10%,川普預計2026年4月訪中,習近平也將於2026年訪美,此次會談預告美中緊張關係至少可持續到2026年4月。
工商時報 ・ 1 天前鴻海 建構智慧長照一體化標竿
鴻海部署數位健康生態系版圖,進一步跨向AI長照場域,鴻海B事業群總經理姜志雄3日與馬偕紀念醫院、祥寶尊榮長照集團,宣布展開「智慧醫療×長照服務×科技創新」的整合應用合作,三方並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導入鴻海的AI穿戴式監測、遠距醫療平台與外骨骼肌力輔助裝置,共同建構智慧長照一體化示範模式,未來再以成功經驗複製、擴大導入場域。
工商時報 ・ 1 天前《經濟》川普關稅合法性即將出爐!龔明鑫曝美焦點轉移到232條款
【時報-台北電】美國最高法院國將正式審理川普全球課徵關稅的合法性,判決可能在幾周內出爐。經濟部長龔明鑫今表示台美關稅談判不受影響,因為發現美國把很多對等關稅產品慢慢轉移到232國安調查條款去,這就不受最高法院審理結果拘束,所以我們還是要跟美國行政部門繼續談。 國民立委謝衣鳳關心,台美談判到底何時出爐,會在最高法院判決前還是之後?是否爭取最有利的15%稅率。 對於台美關稅談判在審理前還是之後出來,龔明鑫回應這很難預估,但有發現美國把對等關稅內項目慢慢移到232條款去,雖然這要做產業調查,但確實232課稅並不受最高法院判決結果影響。(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王玉樹 姚志平)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台股10月震盪、新台幣脫鉤? 央行:還在合理範圍
台股10月雖然出現大幅漲跌,但對新台幣的影響並沒有呈現高度連動,是否意味著兩者出現脫鉤?對此,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今(5)日表示,尚屬合理範圍。
Yahoo奇摩股市 ・ 4 小時前
最高法院明日裁決川普關稅合法性 貝森特:若關稅被推翻已備有替代方案
據《CNBC》周二 (4 日) 報導,在最高法院周三即將審理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案,這起眾所矚目的訴訟之際,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倘若川普敗訴,政府還有其他選項。
鉅亨網 ・ 1 天前卓榮泰要求檢討新青安 財部:會做通盤考量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2025年11月4日電)新青安政策預計明年7月到期,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現行方式應檢討,須設定更周延條件與監管,新青安政策將不會用相同方式延長。財政部今天說明,將配合行政院政策,屆時針對房市、無自用住宅者需求等狀況,會同內政部等相關部會整體評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於立法院答詢時提到,新青安政策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延長,會有另外的方式,針對青年居住正義做不同考量,現行方式應該檢討;必須設定更周延條件與監管方式,不要讓民眾誤用政策美意,會嚴謹看待、管理。財政部次長阮清華今天出席財政部普發現金記者會後受訪說明,財政部將配合行政院政策,屆時將了解房市景氣、無自用住宅者需求等狀況,會同內政部進行整體評估。阮清華表示,目前新青安由政府及公股銀行補貼共2碼,對無自用住宅者來說幫助很大;至於新青安該如何檢討,是否包括利率補貼、額度、貸款成數、寬限期等,均須待關注整體市場狀況後,再做通盤考量。阮清華強調,這涉及到整體房市政策,不是財政部單獨可以決定的事情,也要與各行庫、內政部、央行、金管會等討論,而財政部會盡最大努力,考量到無自用住宅者的需求。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以來每月新青安受理戶數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美股 正上演多空矛盾局面
美股財報高峰期,正上演「基本面偏強、結構面偏弱」的多空矛盾,後市走向面臨攤牌時刻。從基本面來看,多方力道依舊強勁,第三季企業獲利預估年增13.8%,財報呈現營收、獲利皆優於預期的「雙強」比率偏高;加上11、12月傳統的年底作帳與耶誕行情旺季,增添行情上漲動能。AI題材仍是盤面主軸,雲端巨頭的資本支出短期難以降速。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