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谷底已過? 中經院:言之過早
中經院昨天發布十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經季節調整後指數攀升至百分之五十點三,中斷連續四個月緊縮轉為擴張;不過,廠商對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仍處於緊縮,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說,PMI指數雖回升,但六個月展望尚未轉樂觀,不能以此預期第四季走向正向,未來仍要審慎評估。
至於目前是否可以判斷景氣谷底已過?連賢明表示,很難回答,因為目前很大波動是外部環境,像是川普政策,所以要問川普的政策是否已過去?如果沒有,波動還在,一切都是言之過早。
除了台灣,歐亞主要經濟體的十月PMI走勢不一,根據標普全球等機構昨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大陸十月PMI降至五十點六,低於上月的五十一點二;南韓十月PMI則從五十點七下滑至四十九點四,再度落回五十的榮枯線以下,逆轉九月寫下今年一月以來首次擴張的成績。歐元區十月PMI來到五十,略高於九月的四十九點八,正好位於成長與萎縮的臨界點。
凱投宏觀中國經濟學家黃梓純表示,「PMI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十月失去一些動能,製造與營建業的成長皆放緩」,「部分疲弱可能在短期內有所逆轉,但美中最新貿易『協議』帶來的出口提振將相當有限,而更廣泛的經濟逆風仍將持續」。
台灣方面,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說,十月PMI指數回升,主要是AI暢旺帶動半體封測與設備,以及關稅衝擊淡化,加上十月原本為淡季,但廠商為了補庫存及明年第一季短單預做準備,淡季狀況比預期好,但是否代表未來好轉,還要再觀察。
連賢明表示,關稅主要衝擊是傳產,傳產PMI仍不是太好,目前比較好的都在AI及相關機械電力,因此要說關稅衝擊已經過去還太早,只能說是部分影響被AI產業抵消。
至於傳產狀況,連賢明分析,從數據來看,傳產表現沒有太大改善,但沒有變得更糟,當初大家擔心為了躲關稅提前拉貨,可能會導致第三季、第四季大崩盤,但目前沒看到,目前第四季沒有看得更糟。整體來說,不是傳產沒有被影響,而是比原先預估影響低。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簡錦漢指出,整個大趨勢仍是AI帶動成長,尤其上周美國好幾個大型科技公司都大幅拉升資本,且這些公司也有獲利,因此不擔心擴充硬體會有泡沫。比較擔心的是, 像OpenAI這類還未獲利,但資本支出很大,有些新創公司也是有相同疑慮。
更多udn報導
道奇MVP大嫂團合照超吸睛 真美子披大谷17號戰袍
黃仁勳「炸雞局」幕後推手是她 策畫逾月、選店藏巧思
浴室皂垢怎清?她分享「清潔神器」不傷手超實用
開撕粿粿後首現身!范姜彥豐暴瘦11公斤 揭爆料原因
其他人也在看
華爾街示警 科技大廠AI競賽可能演變成「囚徒困境」
美國頂尖避險基金的主管表示,科技大廠為了主宰人工智慧(AI)而展開的競賽,已演變成一場價格不菲的競爭,這可能使這些公司陷...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人類奪走食物熊才下山!日獵人奔走10年 盼「夢幻之樹」減少熊出沒
日本全國熊隻傷人事件頻傳,各地「驅熊」、「獵熊」之聲不絕於耳。但根據神奈川新聞報導,有一群獵人發起「植樹」行動。深入山區種植櫟樹與胡桃樹苗,希望將熊的食物來源還給山林,讓牠們不必為了覓食而冒險下山。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無人載具千億商機起飛 政府三階段釋單 漢翔、雷虎等搶攻標案
台灣之盾三部曲,政府「千億無人載具計畫」動起來,目前已知,包括國防部軍備局500億元無人機標案、1,500艘無人艇300...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十月PMI重返50榮枯線 中經院連賢明:景氣回溫但未樂觀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3)日公布台灣十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3%,結束連4個月低於榮枯線的局面,重回擴張。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製造業活動在第三季盤整後出現復甦跡象,與主計總處公布的出口成長趨勢一致,但廠商對未來半年仍持保守態度,景氣走向仍需審慎觀察。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中國補貼退場等因素,3Q25全球電視出貨首度跌破5,000萬台、年減4.9%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查,2025年第三季全球電視出貨量僅約4,975萬台,季增6%、年減4.9%,為歷年同期首度跌破5,000萬台。主因在於消費者購買週期延長、關稅造成需求提前效應,以及中國補貼政策效益逐漸消退,導致整體市場規模萎縮。第四季歐美市場進入促銷高峰,中國亦迎來雙11、雙12備貨潮,預期兩大中國品牌將作最後銷售衝刺,預估第四季全球出貨量將季增7.3%,達5,321萬台。2025年美國市場儘管面臨關稅的不確定性,但影響有限,惟下半年隨中國補貼紅利逐步散去,預計全年全球電視出貨量為1.96億台、年減1.2%。觀察第三季品牌出貨表現,前五大業者依序為三星(Samsung)、海信(Hisense)、TCL、樂金(LGE)與小米(Xiaomi),合計市占率達64.3%。其中Hisense下半年起由守轉攻,內外銷皆以低價搶市,成功推升第三季出貨量達766萬台、季增9.7%,重回全球第二,市占率也提升至15.4%,創歷年同期新高。隨著全球電視市場尺寸結構持續放大,加上中國補貼推升大尺寸需求,2025年60吋(含)以上電視出貨占比首度達28.2%。在尺寸
財訊快報 ・ 1 天前瑞士通膨意外放緩,10月CPI僅增0.1% ,瑞士央行面臨難題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瑞士10月份通膨意外放緩至接近於零的水準,從而令該國央行抑制本幣強勢、提振物價成長的壓力加劇。瑞士統計局週一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值上漲0.1%,增幅較9月份的0.2%有所放緩。受訪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上漲0.3%。疲弱的數據可能會加劇猜測,也就是瑞士央行可能最快在下個月被迫將利率降至零以下。此前僅少數經濟專家預計,在12月的下次例行會議上將會降息。一個緊迫的問題是瑞郎的避險地位,這使得瑞郎兌歐元和兌美元的匯率均接近十年高點。這有可能透過壓低進口成本威脅抑制通膨。11月份剔除能源等波動性因素後的核心通膨也意外放緩,從0.7%降至0.5%。這些數據會讓瑞士央行行長Martin Schlegel及其官員感到沮喪,他們此前預測通膨將在今年年底至2026年期間加劇。在9月的會議上,他們曾辯稱今年稍早時將利率降至零的舉措終將推動通膨加速。該央行預計本季度通膨率將達到0.4%,是前三個月水準的兩倍。然而物價增速未能從0-2%區間的低端回升的跡象,可能促使政策制定者採取更強有力的措施。不過,瑞士央行面臨兩個不受歡迎的選
財訊快報 ・ 1 天前
中國補貼紅利沒了!全球第三季電視出貨首度跌破5,000萬台
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調查指出,2025年第三季全球電視出貨量僅約4975萬台,季增6%、年減4.9%,為歷年同期首度跌破5000萬台。主因在於消費者購買周期延長、關稅造成需求提前效應,以及中國補貼政策效益逐漸消退,導致整體市場規模萎縮。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美國SOFR週一升18基點至4.22%,創2023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由於月底對資金的需求超越供應,美國一項關鍵的短期利率上週五大幅上升,這種波動可能會在聯準會下月停止縮表後得到舒緩。根據聯準會紐約分行週一公佈的數據,截至10月31日,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升至4.22%。18個基點的升幅是自2023年,也就是聯準會上一次升息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若不計升息週期,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波動。這一上升推動SOFR與有效聯邦基金利率之間的利差擴大至35個基點,為2020年以來最高水準。SOFR比準備金利率(IORB)高出32個基點,同樣創下2020年以來的最大利差。
財訊快報 ・ 1 天前ECB管委Kazimir示警,需關注通膨上升風險,抵制微調政策誘惑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Peter Kazimir表示,必須小心通膨上升風險,並抵制微調政策的誘惑。Kazimir指出,供應鏈的不確定性、能源成本以及意外強勁的潛在價格壓力和盈利指標,都表明官員們必須認識到持續存在的上升風險。Kazimir在斯洛伐克央行網站上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這其中的一些因素應該提醒我們,在這個階段放鬆警惕是不明智的。不過,他重申了歐洲央行的立場,也就是政策處於良好狀態,能夠因應當前動盪環境帶來的挑戰。此外,Kazimir還告誡央行不要過於積極,即使短期預測顯示價格壓力未能達到歐洲央行的目標。Kazimir表示,「我們不應該試圖過度設計政策,透過微調來完美地控制通膨動態。如果過於追求精確,央行本身可能會成為波動的根源,而不是我們經濟所需的穩定支柱。」Kazimir認為,歐洲央行將對通膨上升和下滑風險保持「警戒」,並準備在必要時做出因應措施。
財訊快報 ・ 1 天前Fed理事庫克稱,就業風險大於通膨,12月決策待數據驗證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聯準會(Fed)理事庫克(Lisa Cook)週一發表自遭川普提告以來首次公開談話,重申支持10月降息0.25個百分點的決定,理由是「就業面的下行風險已高於通膨上行風險」,並稱未就12月是否再降息作最終決定,將依賴後續數據與風險平衡判斷。庫克表示,近期關稅對物價的傳導仍未完全結束,明年通膨恐維持偏高,但其基線情境仍偏向「一次性價格衝擊」而非持久性通膨;若關稅影響持續並擾動通膨預期,聯準會已準備採取更有力行動。她同時指出,當前政策利率仍屬「適度限制性」,後續步伐不預先設定。庫克強調「每次會議皆為即時會議」立場,12月路徑取決於多管道證據,包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PCE物價、就業報告與高頻就業指標、企業定價與庫存調整行為等;在政府停擺致部分官方數據缺失的環境下,理事會將更倚重替代與高頻資訊交叉驗證。在此之前,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先前已表態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委員間觀點分歧度上升;庫克則以雙重使命的對稱風險為由,呼籲同時關注就業降溫與通膨韌性,避免政策遲滯導致失業率不必要推升,亦避免過度寬鬆重燃通膨。針對外界關注的法律爭議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賠償金額達8.9億元!國軍4年招兵5.2萬人 1.2萬人寧賠錢提前退伍
立法院預算中心表示,國軍在2021至2024年度招獲志願士兵5萬2674人,但未服滿現役最少年限而提前離營的志願士兵人數...
聯合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台10月PMI為50.3 重回擴張
中華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台灣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0.3,站上50榮枯線,結束連四個月的緊縮,重回擴張。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製造業活動在第三季盤整後出現復甦的跡象,與主計總處公布的出口成長趨勢一致,但廠商對未來半年仍持保守態度,景氣走向需審慎觀察。
工商時報 ・ 1 天前
MLB》藍鳥與世界大賽冠軍的距離!只差「十億分之一秒」
多倫多藍鳥隊在世界大賽第7戰,9局下一出局滿壘,Isiah Kiner-Falefa利用二壘滾地球滑回本壘時,被判封殺出局,透過攝影記者的照片,只差「十億分之一秒」藍鳥隊就可以拿到世界大賽冠軍。
TSNA ・ 1 小時前
林昶佐衝芬蘭4個月「身形大縮水」!驚人落差嚇爛網:太可怕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知名「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去年宣布不再爭取連任,直到今年5月獲得總統府特聘為駐芬蘭大使,再次獲得關注,甚至一度遭到藍白立委質疑其能力是否合適,對此林昶佐7月飛往芬蘭開始全心工作,至今已經4個月的他突發在個人經營臉書專頁PO出一張與芬蘭現議員的合影,兩人驚人的「海拔落差」讓不少網友看了瞪大眼:「變好小隻!」。
民視 ・ 6 小時前
準鳳凰將生成「挑戰強颱」!未來2路徑出爐 專家曝1情況最危險:全台有感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熱帶性低氣壓TD29目前位於關島南方,系統組織及螺旋性趨於明顯,即將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並在太平洋高壓導引下穩定朝西移動,預估下週一(10日)抵達菲律賓呂宋島附近,後續因太平洋高壓逐漸減弱、東退,將使颱風開始轉向...
CTWANT ・ 1 小時前
阿達也低調赴地檢署「自首閃兵役」複訊後30萬交保
男藝人閃兵役的雪球越滾越大,日前才抓了第三波,當時就有預告會繼續抓第四波藝人,唐振剛、薛仕凌陸續前去自首,5日阿達(昌璟翔)也低調前往地檢署自首,經複訊後以30萬元交保。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 小時前

準鳳凰威力挑戰強颱!「1原因」北轉機率增高 路徑曝光恐直撲台灣
原本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0W,於今(4)日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29,中央氣象署預估,可能在今明2天就會生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對此,氣象粉專表示,準鳳凰強度不排除可能達到強颱,且在周遭環境及另一波冷高壓影響下,北轉機率增高,極有可能直撲台灣東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