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治療突破,免疫合併治療解析
劉育志醫師:近年來,晚期肝癌的治療持續進步,幫助存活期顯著延長,今天我們邀請到陳三奇醫師,來談談關於免疫治療常見的疑問,歡迎陳三奇醫師。
陳三奇醫師:大家好,我是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陳三奇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肝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陳三奇醫師:在臺灣,肝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是B型肝炎,有60%到70%都是因為B型肝炎造成,另外,有10%到20%是C型肝炎[1],不清潔的食物、脂肪肝,這些代謝性症候群,也被認為是肝癌的高危險因子。
劉育志醫師:請問晚期肝癌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陳三奇醫師:晚期肝癌的治療主要以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跟化學藥物治療為主,不過現在最主流的方式是合併治療,包括標靶加免疫治療,或者是雙免疫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晚期肝癌的患者,適合接受免疫合併治療?
陳三奇醫師:其實大部分晚期肝癌的病人,都推薦使用免疫合併治療,免疫合併治療可以有合併標靶藥物,或合併免疫治療,在這選擇當中,我們要去顧及病人的肝功能,病人的出血風險,還有病人的年紀,跟體能狀態,去做合適的選擇。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治療的機轉為何?
陳三奇醫師:當癌細胞想要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時,它會分泌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讓免疫細胞無法攻擊它,所以我們如果使用一種藥物,去抑制這個蛋白質,就可以讓這個免疫細胞,再活化起來,具有毒殺癌細胞的功能,這樣的藥物叫做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有兩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都可以發揮這樣的效果,所以我們現在可以選用一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標靶藥物,或者合併兩種免疫檢查抑制劑,來做合併治療。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合併治療,對晚期肝癌患者有何幫助?
陳三奇醫師:免疫合併治療,讓本來的晚期肝癌的治療,從標靶藥物治療的時代,反應率只有5到10%,但如果用免疫合併治療,腫瘤縮小率可以達到30%[2],所以這大大的增加病患腫瘤的反應率,最重要的是病人的存活期限,從以前傳統的一年延長到19個月,現在合併治療甚至可以延長到20幾個月[3],大大的改善病人的存活期。
劉育志醫師:接受免疫合併治療時,患者需要注意哪些狀況?
陳三奇醫師:免疫治療不是化學藥物治療,它不會有傳統化療的副作用,包括掉頭髮、嘴巴破、血球低下、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但是如果使用,免疫合併標靶藥物治療的時候,我們要小心出血的風險[4],如果是雙重免疫合併治療的時候,我們要小心免疫副作用的發生,所以病患在接受不管怎麼樣的配方時,都要按照醫師的指示,定期回診,並且明確的告訴醫師自己的症狀,萬一有發生什麼危急的症狀,要儘速就診,或立刻到急診就醫。
陳三奇醫師:晚期肝癌在過去的治療預後很差,病人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走掉了,在新型免疫合併治療的情況下,會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病人,腫瘤顯著縮小,甚至有5%到8%的病人[5],腫瘤會甚至全部都消失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病人,他是一位五十幾歲的男生,他有B型肝炎造成的肝癌,他經過手術治療又反覆復發,經過反覆的治療之後,終於有機會接受免疫的合併治療,在接受兩次的免疫合併治療之後,他產生蠻厲害的免疫反應,雖然他有一些副作用,但經過治療之後,副作用就慢慢穩定下來,而且他的腫瘤控制得非常好,從大概四顆腫瘤,最大約五公分,後來腫瘤完全都消失了,他一直治療到現在,經過兩年多,腫瘤都沒有復發,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案例。
陳三奇醫師:晚期肝癌在過去的治療效果是很有限的,但在新型的免疫合併治療情況下,有更高的機會,腫瘤可以顯著縮小,有更長的存活期間,當診斷為晚期肝癌的時候,先不要放棄希望,跟醫生好好討論,接受新型的治療,有機會帶給病患更好的存活期。
劉育志醫師:感謝陳醫師接受我們的訪談,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陳三奇醫師:掰掰。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肝癌是沉默殺手!慢性B、C型肝炎患者務必接受治療或追蹤檢查 https://www.mohw.gov.tw/cp-3160-24968-1.html
[2]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中、晚期肝癌新戰場新療法輩出 點燃病人希望 https://www.liver.org.tw/journalView.php?cat=60&sid=749&page=2
[3] Yau T, et al. JAMA Oncol. 2020;6(11):e204564.
[4]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癌症免疫照護指引P.8
[5]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翻轉晚期肝癌! 第一線治療藥物「免疫加標靶」 健保給付了! https://www.liver.org.tw/journalView.php?cat=80&sid=1227&page=1
MAT_TW_OPD/YV_00049-1/ONC-TW-2400041
其他人也在看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9 小時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9 小時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3 天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21歲女反覆發燒、關節腫痛 一查竟確診紅斑性狼瘡
一名21歲女性反覆發燒、全身疲倦,出現落髮、面部紅斑及關節腫痛等症狀,檢查後確診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此疾病在台灣最常好發於20至49歲女性,患者需定期追蹤、避免紫外線曝曬,並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南韓高中生昏迷遭多家醫院急診拒收致死 議員揭露:14家醫院「沒一間願意收他」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國會「公共管理安全委員會」的民主議員楊富南(音譯)22日從119急救中心和釜山消防局獲得的資料顯示,當日上午6時17分,釜山某高中教師發現當事學生倒地抽搐、意識模糊但仍有呼吸,立即撥打119求援。報導指出,救護人員在6時33分到場,隨即展開初步處置...
CTWANT ・ 1 天前
4「易忽視小症狀」恐是罹癌徵兆 腫瘤學家認:令人意外
多留意身體異常訊號!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腫瘤學家日前以「你應該了解4種令人驚訝的癌症症狀」為題撰文指出,酒後淋巴結疼痛、年紀輕受到輕傷就骨折、血鈣指數飆高、非哺乳期乳房異常,相比持續咳嗽、身體出現不明腫塊,這些可能是癌症徵兆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大家若發現相關狀況持續,應就醫評估是否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喀」一下扳機指!台南8旬婦手指長期痛到崩潰 靠1招2個月成功緩解
台南一名83歲陳姓婦人雙手手指長期疼痛,吃飯、拿物都十分吃力,前往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就診,診斷發現此為俗稱的「扳機指」,主要因手指肌腱過度使用導致發炎腫脹,使肌腱在滑過腱鞘時被卡住,經過針灸治療治療後,已經大幅改善,重拾日常自理能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民國75年前出生看過來 全台220萬人免費肝炎篩檢一次到位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健署宣布重大政策調整,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年齡至79歲的民眾,即日起都能享有「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國健署施預估可讓全台約220萬人受惠,協助更多國人提早掌握肝臟健康,降低肝病與肝癌帶來的威脅。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記憶力變強又抗老化!抗腦霧神食材每天吃「這一色」 醫師也在吃
你是否常在工作一整天後覺得腦袋卡卡、記憶力變差,甚至有時像「當機」一樣無法思考?這種狀況,不只是疲勞使然,背後可能與大腦慢性發炎、氧化壓力有關。醫師建議,多補充「1顏色」天然食材,讓腦袋清醒不卡關!
健康2.0 ・ 9 小時前
全台HIV逾3.6萬人!醫敲「2大新警鐘」:年齡層大降、年輕族群增
台灣HIV逾3.6萬人,雖近年新增個案逐漸趨緩,三項「95 指標」達成值高於全球平均值,但仍存在治療與照護需求未完全滿足的現象。醫師更示警近年新確診感染者「年齡有下降趨勢、年輕族群感染比例上升」,也為防治佈局敲響警鐘。(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腎臟病患福音?研究揭「乳鐵蛋白」可延緩病況
慢性腎臟病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患者常伴隨糖尿病、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等併發症。一項研究指出,乳鐵蛋白因其抗氧化及抗發炎特性,可能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帶來保護作用。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12歲童喝雞湯出事!體重「飆破75公斤」險痛風
日前中國一家醫院揭露病例,有位12歲男童身高148公分、體重75.6公斤,他肚子腫大、體內尿酸嚴重超標,經詢問發現,男童把含糖飲料當水喝,家長還想幫他補營養,頻繁熬雞湯「吃補」,長期下來導致男童患上高尿酸血症,如果該症未改善,進而讓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內,就會造成關節疼痛甚至變形,惡化成痛風,所幸即時治療讓男童無大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哈佛大學推薦5種運動!走路也入榜 改善頻尿、降膽固醇快試試
運動有益健康,尤其年紀漸大更需要運動調節身心。哈佛大學醫學院推薦5項適合一般人的健康運動,不但可瘦身減重、強健骨骼、改善平衡,還能延緩記憶力衰退,年長也適合。 哈佛大學醫學院列出有益健康的5項運
健康2.0 ・ 1 天前
走對更重要!每天3000至7500步可減緩大腦退化
走路不僅是單純的移動方式,更是一套複雜的分子訊號工程操作。根據近十年醫學研究發現,不同的走路方式能保護不同器官,而不走路則可能導致全身細胞提前衰退。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