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緊張 義媒:中國擔憂日本重建軍備保衛台灣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17日專電)日中近期因台灣議題陷入緊張,義大利媒體分析,中國對日相「挺台論」反應如此激烈,是擔憂日本重建軍備後,將保衛台灣納入戰略考量,若美國勢力淡出亞太,日本也可能成為區域新核心,聯合南韓、紐澳、印度等國制衡中國。
義大利大報「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今天發表一篇專論分析,中日最近因台灣議題陷入高度緊張,深層背景因素是日本打算重建軍備,讓中國深感不安。日本擬重建軍備的理由與德國相同,皆面對充滿野心的強大鄰國,及無法承諾保障安全的美國。
分析認為,日德都曾是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成員,儘管現在已和當初的帝國或軍國主義強權不同,但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喚醒德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喚醒亞洲的「日出之國」,讓日德奮起重整軍備挑戰中俄,這是普丁與習近平政策的大敗筆。
義媒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提到中國若入侵台灣,也是對日本國家安全的攻擊,這並非新鮮事也難以反駁,台日關係本就極為牢固,中國併吞台灣無疑對日本是嚴重打擊;中國對此反應強烈,因為中國認為日本可能將保衛台灣納入戰略考量,無論美國是否採取行動。
分析指出,目前日本重整軍備還只是紙上作業,日軍要真正對中國解放軍構成威脅,還需大量時間、金錢及人民觀念轉變。然而習近平已預見一個迫切問題,日本在區域擁有領先財富與科技實力,有潛力成為制衡中國軍國主義的堡壘,即使美國決定部分撤軍。
分析也說,東京也可能成為新聯盟網絡核心,或許還會與南韓、澳洲聯手,甚至延伸至印度,建立一道屏障,阻止中國主導整個亞洲。正是基於此設想,習近平的外交體系才對高市言論做出如此強烈反應。
義媒分析,地緣政治不喜歡出現真空,若美國減少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中國已積極擴張準備接手,中國海軍、海警針對鄰國的軍事挑釁不斷升級,該地區所有主要國家都將面臨兩難,淪為北京的附庸,或準備填補美國留下的權力真空。
晚郵報觀察,日本、南韓、紐澳、印度近期的政治發展都表明,區域各國試圖「填補美國權力真空」的可能性更大。這與歐洲近期局勢類似,普丁侵略烏克蘭本可能引發其他鄰國的順從,目前情況則恰恰相反。
義媒從歷史角度分析,促使德國重新武裝,可能是普丁犯下最災難性的政治錯誤,因為北約(NATO)或美國從未侵略俄羅斯,德國在20世紀曾2次入侵俄羅斯。同理,激勵日本重新武裝對中國領導人同樣是自討苦吃。
報導結語指出,美國過去對歐亞安全扮演關鍵角色,在歐洲,北約成立是為了「阻擋俄國,留住美國,壓制德國」,德國裁軍是美國曾為歐陸帶來的戰略資產;亞洲沒有北約,但日本軍備弱化也是美國占領日本期間制定的「和平憲法」所致。若日德2大區域強權都重新武裝,象徵習近平與普丁的領導失策。(編輯:張芷瑄)1141118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有事」踩中國4條紅線!專家:習近平視為政治羞辱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提及「台灣有事」,語氣強硬、立場明確,引起中國強烈不滿,中日的關係也變的緊繃。旅美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指出,北京反應之所以如此激烈,並非單純因觸及敏感議題,而是踩中中國政治文化中最不能挑戰的部分「最高領導人的面子與權威」。他形容,高市此言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形同「背刺與政治羞辱」,因此北京必須掙回面子。
民視 ・ 1 天前
鎮壓7月革命釀1400死!孟加拉前總理流亡印度 缺席受審遭判死刑
據《BBC》報導,2024年孟加拉公職配額改革運動(2024 Bangladesh quota reform movement,又稱7月革命)本因不滿政府公職配額制度而起,但很快從學生運動擴散成全面的反政府革命。面對數十萬人的怒火,哈西娜的政權陷入崩解,最終她在同年7月被迫逃往印度。自流亡後,她再未...
CTWANT ・ 1 天前中國報復高市早苗挺台 韓媒:習近平面子問題 最高層拍板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時的「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強烈不滿,接連採取一連串報復行動,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南韓「朝鮮日報」17日報導,日中關係正走向建交53年來的最差境況。報導指出,這次衝突之所以更加罕見,是因為高市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甫於上月底在南韓慶州重申「戰略互惠關係」,不料半個多月後,情況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鄭麗文、黃國昌將會面!媒體人預言談「這些事」:講2026太早
國民主席鄭麗文明(19)日下午3時將和民眾主席黃國昌會面。媒體人尚毅夫分析,鄭麗文作為主席的權威,目前看來不太強,雙方見面頂多是交換些意見,不會有太多結論,且現在去談2026選戰恐怕還太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直播》兩大在野魁首公開同框!鄭麗文、黃國昌今下午會晤 「藍白合」將成焦點
[Newtalk新聞] 中國國民主席鄭麗文與台灣民眾主席黃國昌將在今(19)日下午 3 時在新莊凱悅嘉軒酒店舉行「鄭黃會」,外界密切關注,這場約 80 分鐘會談,是否將成為「藍白合」重新整隊的起點,甚至牽動 2026 縣市選舉的合作布局。 這場在野會談,雙方與會人馬揭曉,國民方面,除了鄭麗文外,還有副主席兼秘書長李乾龍、組發會主委李哲華、文傳會主委吳宗憲,以及立法院團總召傅崐萁共同出席;民眾方面,除了黃國昌外,民眾秘書長兼台北市部代理主委周榆修、民眾團辦公室主任陳智菡與民眾發言人張彤等人也會出席。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高市一句「台灣有事」引中日交惡擴大!《共同社》:中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北京談判內容曝光! 日堅持不道歉 雙方不歡而散 傳高市早苗將參拜靖國神社
新頭殼 ・ 13 小時前
對抗藍白惡修財劃法有解?許美華揭關鍵5走向:靠「這招」硬起來
國民、民眾在立院聯手通過再修正新版《財劃法》,行政院認為這是越修越惡,嚴重影響總預算編列。科技專家許美華揭未來5個可能的發展,她說,行政權若要對抗這些惡法,不能走釋憲那條路,唯一只能靠行政權硬起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市早苗挺台惹怒中國!黃暐瀚籲台灣人做3件事:越是激情越要冷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也點出此時台灣人最該做的3件事,呼籲「越是激情,越要冷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民族復興與MAGA 誰能成真
如果2021年3月18日楊潔篪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阿拉斯加的會談中,說出「你們沒有資格以實力的地位對中國說話,中國不吃這一套」,是中美勢均力敵的開始;川普2.0對中國挑起的關稅戰,經過五輪談判,到習近平與川普的釜山會談,就是中美國力變化死亡交叉的轉折點。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13架次共機擾台 7架次逾越台海中線
國防部今(18)日表示,自昨日上午6時至今日上午6時止,國軍偵獲共機13架次,其中7架次逾越台海中線進入西南空域。國防部今日發布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指出,一共偵獲13架次軍機、7艘次軍艦、1艘次公務船,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國軍資料顯示,10架次共軍主戰機侵擾我西部空域,其中4架次逾越中線;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陳景容「巴黎/澎湖創作選集」澎湖發表會 明中午開放座位線上報名
「畫家陳景容的思念之心創作發表會」定於12月13日下午1時30分,在澎湖生活博物館演講廳舉辦,線上報名系統將於11月19日中午12時起開放報名。此次發表會是陳景容教授師生自2024年至2025年間在澎湖花宅及巴黎創作中精選64幅珍貴作品,編輯成2026明信片盒卡,以中、英、法3種語言傳達新年祝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鄭黃會」登場!鄭麗文送藍白鵲陶盤 黃國昌贈鎢絲燈盼「為台灣點亮一盞燈」
國民主席鄭麗文、民眾主席黃國昌今(11/19)天下午共同召開「以行動顧台灣 主席高峰會談」,這是鄭麗文上任主席後,兩人首度正式會晤,預計會觸及聯合政府等議題。在活動開始前,兩人互贈禮物,鄭麗文送藍白鵲陶瓷盤,黃國昌則贈上鎢絲燈,盼望藍白合作為台灣點亮一盞燈。
太報 ・ 12 小時前股匯雙挫 新台幣小貶收在31.217元續寫逾半年低點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8日電)台股今天下殺691.19點,創下今年第7大收盤跌點,熱錢持續流出,導致新台幣延續貶勢,收盤收在31.217元,貶值3.7分,匯價連6日貶值,且續創逾半年新低,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為19.345億美元。
中央社 ・ 1 天前
沙國王儲訪問白宮前夕 川普宣布出售沙烏地F-35戰機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訪問白宮前夕,美國總統川普週一(11/17)表態,將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售最先進的F-35戰鬥機。然而,政府內部有人擔憂,此舉可能導致中國獲取美國先進武器系統背後的技術。
太報 ・ 1 天前中俄棄權 安理會表決通過在加薩部署國際部隊
聯合國安理會17日表決通過一項由美國起草的決議案,將支持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加薩和平計畫,包括部署國際部隊和未來的巴勒斯坦建國之路。 這項決議案在俄羅斯與中國棄權下,獲得13票贊成、沒有反對票。華盛頓在投票通過後宣布,這是「具歷史性與建設性」的表決。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瓦爾茲(Mike Waltz)表示,這項決議案代表了另一個重要舉措,將能讓加薩走向繁榮、並讓以色列能夠安全生活。 這項經過意義重大的談判、進行過多次修改的決議案,「贊同」了川普的計畫。川普主導的計畫促成了以色列與哈瑪斯10月10日宣布在飽受戰火蹂躪的加薩實現脆弱的停火。 這項和平計畫授權組建一支臨時性國際維和部隊(International Stabilization Force,ISF),並和以色列、埃及、以及經過新訓練的巴勒斯坦警察合作,協助確保邊境地區安全及實現加薩走廊(Gaza Strip)非軍事化。 此外,它也授權成立一個和平理事會(Board of Peace),作為加薩的過渡管理機構,而川普理論上將擔任主席,任期直到2027年底。 這項決議案也提到未來巴勒斯坦建國的可能性。 這項草案中說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中國加大美豆採購力道,芝加哥大豆期貨週一大漲4%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週一大豆期貨價格上漲,因有跡象顯示中國在加大採購力道,在此前購買似乎陷入停滯後,再度給美國農戶帶來希望。週一芝加哥大豆期貨上漲4.00%,至每蒲式耳11.5725美元,盤中價格一度上漲4.27%。此前,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在空軍一號上向媒體表示,中國正在購買大豆,並稱這些採購可能在春季前開始。經紀商AgResource Co表示,中國進口商已經購買7到10船美國大豆,其中部分將在1月裝運,另一些預計在6月或之後交付。大豆一直是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的焦點。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在本季大部分時間暫停購買美國大豆,這讓美國農戶承壓,也成為北京在關稅談判中的重要籌碼。
財訊快報 ・ 1 天前中國「2027」攻台時間表將近 但美國會最新報告傾向留意「2049」
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近期發布年度報告,探討中國攻台的2027、2035及2049年三個時間表,對此,美國國會報告傾向中國可能在2049年前,完成對台灣「統一」工作。報告表示,分析師普遍認列的這3個攻台時間表,是基於美國情報評估的公開報告,以及中國對統一議題和解放軍現代化的聲明,但其實中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一次看!陸日關係急遽惡化 賴清德、卓榮泰、鄭麗文、馬英九急喊話
陸日關係急遽惡化,北京採取一連串強硬措施,包括勸阻陸客勿赴日旅遊、發布留學警示,並於17日起在黃海展開3天實彈射擊,引發國際高度關注。賴清德總統17日受訪時呼籲中國要克制,不要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並提醒台灣政治人物,特別是在野,應該尊重日本國內政治,不要負面解讀日本的政治工作。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歐盟上調歐元區今年GDP預測至1.3%,明年小幅下調至1.2%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歐盟委員會表示,在承受川普關稅風暴衝擊後,歐元區經濟將保持溫和擴張態勢。歐盟委員會週一在秋季展望報告中指稱,2025年經濟產出將成長1.3%,2026年將成長1.2%,2027年將成長1.4%。這意味著對2025年預測值較5月預期有所上調,而2026年預測值小幅下調。此外,2025年通膨率料將維持在2.1%,與先前預測一致,同時,未來兩年應會接近歐洲央行2%的目標。但官員們警告稱,2027年達到該目標的通膨數據包含了碳定價體系帶來的上升效應,而成員國政府和立法者正試圖推遲該體系的實施。歐盟經濟事務專員Valdis Dombrovskis表示,即使在不利環境下,歐盟經濟仍持續成長。當前面臨嚴峻外部環境,歐盟必須採取果斷行動釋放國內成長潛力。這些預測比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預期更為樂觀。隨著貿易領域似乎已避開最壞局面,通膨率目前也控制在2%左右,該地區決策者對未來數月前景的樂觀情緒日益高漲。歐盟委員會指出,近期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得益於年初關稅實施前的出口激增,投資成長也有所貢獻。報告指稱,儘管全球環境動盪,但政府支出增加、私人消費
財訊快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