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合璧系列報導》肆:金控成立篇(一)合併大安銀行升級台新金控!吳東亮快狠準的擴張版圖學
一家全新金控集團即將誕生。兩位關鍵人物併肩坐著,他說,「我們正在創造一個良性合併的典範與歷史⋯⋯」,隨即淚濕雙眸哽咽難言。一旁的吳東亮知道,說話的高志尚,關心的是大安銀行併入台新金控後的員工保障問題,感動又佩服!
聚光燈下,交談聲與快門聲交織成一片。大廳中央木質牆面前,吳東亮伸手將紅色布幕向下揭開,露出了「台新金融控股公司」八個閃耀金色光芒的大字。這一天,是 2002 年2月18日。
2002年2 月18日,吳東亮親手揭下紅布,在眾人見證下宣告「台新金控」誕生。
2001年,台灣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允許銀行、保險與證券整合為同一金控架構,改變了金融業的競爭方式,規模與整合能力取代單一銀行獨立經營,成為市場新標準。然而,在這股浪潮真正成形之前,吳東亮早已敏銳意識到「規模」將成為決戰關鍵。
對於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的三子吳東亮來說,合併銀行不只是一場商業競爭,更是他掙脫家族巨大光環,確立個人金融王國的關鍵一役。他親手創立的台新銀行,雖已是新銀行中的佼佼者,但若要邁向金控級規模,仍差臨門一腳。
擴大版圖勢在必行,當時陷入經營困境的大安銀行,成了吳東亮眼中最關鍵的戰略拼圖。一場艱難的整併案就此拉開序幕,以銀行家的精算與企業家的果斷,把握戰局未定的關鍵時機,並以「快、狠、準」的節奏完成佈局,才得以在金控戰局正式成形前搶得先機,開啟他金控帝國的起點。
吳東亮快狠準的出手
吳東亮在整併浪潮尚未全面引爆前,就已率先出手。大安銀行對外尋求資本時,台新人馬已在市場上悄悄吸納其流通股,未來談判的槓桿因此提前到位,還沒坐上談判桌,台新就已握有籌碼。
情勢一明朗,吳東亮立即出招。台新與大安緊鑼密鼓地精算整併效益:大安掌握深厚的中小企業與地方存放款基礎;台新專精消費金融與品牌行銷領域。吳東亮在2001年12月接受《經濟日報》訪問時直言:「當初我們決定與大安銀行合併,就是要擴大銀行經營規模,因為銀行是個平台,平台夠大,才能夠提升效率,減輕經營成本。」兩家銀行從正式接觸到確定方向,不到一個半月。他以「不等、不拖、不猶豫」推進每一步,展現狠勁,也讓整併進度一路往前推。
最後,為確保換股合理與合併可長可久,他邀請美國大通銀行與所羅門美邦證券進行獨立評估;最終換股比例落在1:0.4 至1:0.5 之間,以專業、透明的方式取得市場與股東信任,為整併架構奠下最穩固的基礎。
惺惺相惜的兩位董事長
吳東亮與大安銀行董事長高志尚能在短時間內談成合併條件,讓台新在眾多潛在買家中雀屏中選,關鍵不在於價格高低,而是兩間企業累積的三年信任。
台新、大安高層自1998 年起便陸續接觸,吳東亮2001年接受《經濟日報》訪問時曾表示:「台新的確曾與大安洽談合併事宜,因為雙方高層都是好朋友嘛!而且我要說,我們已經談了好多年。」語氣雲淡風輕,但實則透露出他胸中盤算已久的大格局。多年下來,雙方高層對彼此的理念、性格與做事方式愈來愈了解,也在這些往來中累積了日後促成合併的互信。
台新、大安在晶華酒店宣布合併的那天,據《遠見雜誌》2003 年報導記錄,吳東亮在台上回首合併過程的艱辛,語氣裡滿是欣慰。坐在一旁的高志尚滿懷希望地說出:「我們正在創造一個良性合併的典範與歷史。」但話音剛落,他卻短暫哽咽——像把女兒交給值得託付的人,雖感到放心的同時卻又不捨。吳東亮面對高志尚將合併後的員工保障,看得比存續銀行股票選擇權補償金看得還重要時,吳東亮不由得佩服地說:「看到一個令人景仰的風範」。
兩位董事長的真情流露,顯示合作背後所蘊含的深層共識,彰顯了台新與大安的合併並非受迫於情勢,而是基於雙方價值互補與高度理解。
卸任大安銀行董座職務後,高志尚領導家族事業義美持續壯大成為台灣食品業傳奇,並跨足無人機科技等新興領域。正是這種超越傳統金融視角的格局,使他得以提前洞察台新的強勁潛力,以及兩家機構合作所能帶來的價值。
二十多年後,台新金合併新光金之際,高志尚曾接受《今周刊》邀請,以一篇文章寫出他對吳東亮的認識:「他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做事非常認真、謹慎,也很有眼光。」、「我們對很多事的看法很一致。我與吳東亮都覺得,銀行要永續經營,併購是很重要的手段。」這段話讀來除了有英雄惜英雄的味道,也像是大安與台新當年牽起彼此手的註腳,為兩家銀行能在風雨飄搖的金融整併年代,寫下民營銀行史上極少見的「雙贏合併」的最關鍵原因。
大安銀行的困境與為時已晚的自救改革
為何大安銀行會走到被合併的結局?許多人對於大安銀行的命運是感嘆且意外的,畢竟大安銀行在成立初期被視為「資優生」,主攻中小企業融資、車貸、房貸市場,1994 年名列民營銀行獲利前段班,並於 1996 年在新銀行中獲利排名第一。
大安銀行外觀
然而,1997 年爆發的亞洲金融風暴引發多家企業集團財務吃緊,大安在授信遇到順大裕、廣三建設、櫻花建設等企業陷入財務危機,逾期放款比率在2001年一度攀升至4% 以上。
面對困境,大安並非沒有行動。2000年底,董事會決議一次性大幅提列 40.8 億元呆帳準備,使帳面盈餘由原估近十億元轉為虧損,但逾放比率立即下降至 2.41%,成為第一家提前達成財政部「四年內降至 2.5% 以下」要求的新銀行。
同時,大安亦啟動組織調整,將企業放款、消金授信、投資信託與網路金融等功能集中到總行管理,試圖提高效率並朝科技金融與新種業務方向轉型。
然而,在法規仍限制商業銀行進行未上市公司直接投資的情況下,轉型速度受到種種限制。根據《聯合晚報》1999年10月25日的報導指出,股價低迷讓許多銀行的現金增資案紛紛受阻,大安銀行因股價下探至8元歷史低點,被迫將三十億元現增案的繳款期限再度延長。
相較之下,台新銀行在風暴中維持亮眼表現。憑藉穩健獲利與創新產品,1999 年稅前盈餘高達18.1 億元,連續三年蟬聯新銀行第一,信用卡發卡量突破百萬張。在外界稱讚聲中,吳東亮始終保持警覺,他曾在2001年10月3日的《經濟日報》表示:「在金融外軍強敵環伺下,資本額規模小的銀行,其生存將日益困難,更有隨時有被其他公司收購併吞的危險。」他深知金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銀行之間的差距隨時可能被追上。
千禧年後,金融產業正掀起前所未有的整併浪潮。《金融機構合併法》於 2000 年 11 月 24 日由立法院通過,並於同年 12 月 13 日公布施行;隔年 2001 年 11 月 1 日,《金融控股公司法》正式上路,台灣金融業自此邁入「大者恆大」的新時代,富邦、國泰等大型集團陸續成立金控,各界紛紛尋求跨業整合與版圖擴張的契機。吳東亮意識到,唯有擴大平台、提前布局金控,才能把暫時的領先轉化為長期優勢。
此時的大安銀行面臨資本吃緊、增資受阻的困境,在市場上顯得孤立無援。這家曾被譽為「資優生」的新銀行,悄悄被畫進吳東亮布局的藍圖中。
就在多家民營銀行與外商銀行對大安表達興趣之時,一個令人始料未及的競逐者橫空出世——不是別人,正是政府。
大安銀行上演「逃婚記」:三合一案的轉折
大安銀行為了生存苦思突圍之際,一場「被宣布的合併」突如其來。2001 年 2 月 13 日,行政院長張俊雄對外宣布,將由公股銀行第一銀行主導,合併大安銀行與泛亞銀行。
2001 年 2 月 13 日行政院宣布三合一合併案。(右至左)大安銀行董事長高志尚、第一銀行董事長陳建隆、行政院長張俊雄、財政部長顏慶章、泛亞銀行董事長柯飛樂。
財政部長顏慶章並公開指出,合併後三家銀行的資產規模市占率可達 8%–9%、分行逾 220家,被視為公股體系整併的示範案例。他表示,大安與泛亞「主動放棄經營權」,並強調三銀行董事長承諾不裁員,且因電腦系統相同,三至六個月內即可完成整合。
然而,這項宣布對大安內部而言卻近乎「晴天霹靂」。據2001年3月1日的《今周刊》報導,合併意向原本在少數高層之間討論,但尚未經董事會與主要股東充分溝通。行政院宣布發布後翌日,大安銀行董事長高志尚僅在主管會議上宣讀一份僅三行字的「合併意願書」,內容只表達「三方有意進一步討論」。許多股東與中高階主管是從新聞畫面得知此事,因而引發內部震盪,三合一案宣告破局,大安銀行開始重新評估其他合併對象,尋找最有利的出售條件。
驚險「成婚」的圓滿結局
經歷了公股主導的「三合一」破局,以及多方接觸外商銀行與其他集團的轉折,大安銀行最終選擇了與台新銀行合併,並共同籌組台新金控。
然而,這樁合併案從醞釀到正式宣布的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兩家銀行原本四次預定召開的臨時董事會都因故改期,直到 2001 年 10 月 25 日下午,才終於在董事會通過並宣布合併合組台新金控公司。當時現場的氣氛充滿了懸念,所有人都在等待「主婚人」財政部長顏慶章的到來。
據《商周》2001年的報導形容當天現場氣氛,來賓不禁竊竊私語,擔心部長無法如期而至。當姍姍來遲的顏慶章一進會場,他立刻拉著有「逃婚」紀錄的大安銀行董事長高志尚,不放心地問:「這次是真的嗎?」高志尚有些尷尬地回應:「絕對沒問題。」顏慶章這才放心走上台。
連顏慶章與金融界人士都對這場合併抱持懷疑,體現了大安銀行在金融整併風潮中,尋求戰略夥伴的過程有多麼複雜且充滿變數。
記者會上,台新銀行董事長吳東亮、大安銀行董事長高志尚、財政部長顏慶章、台新票券董事長郭蕙玉、台証證券董事長李新一一同站上前排,五人肩並肩,伸出的手緊密交疊,象徵台灣金融史上首宗銀行間的聯姻,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2001 年 10 月 25 日,台新與大安銀行宣布合併並籌組台新金控。(左至右)台証證券董事長李新一、大安銀行董事長高志尚、財政部長顏慶章、台新銀行董事長吳東亮、台新票券董事長郭蕙玉。
四個月後的2月18日,在響亮的掌聲與鎂光燈的聚焦下,吳東亮臉上掛著爽朗的笑容,從時任財政部長李庸三的手上接過了金控營業執照,正式宣告台新金融控股公司誕生,為這場整併畫下第一階段的句點。
2002年2 月18 日,台新銀行合併大安銀行後正式成立台新金控,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右)從財政部長李庸三(左)手中接下金控營業執照。
與大安銀行的合併,成功為台新打造了強大的市場規模與專業形象,擺脫「家族企業」的標籤,是吳東亮打開併購征途的大門,構築金融帝國的第一步。自1992年創立銀行以來,歷經十年扎根與磨礪,台新終於在2002年以「金控之姿」完成蛻變,宣告民營金融力量正式崛起,這十年,正是從夢想起飛到展翅成長的關鍵年代。
(圖片來源:台新新光金控、經濟日報、國家文化資料庫)
更多放言報導
《新新合璧系列報導》參:玫瑰卡篇(二)閃耀三十年依然青春的行銷心法!玫瑰卡如何緊抓新世代女人心
《新新合璧系列報導》參:玫瑰卡篇(一)從「壞女孩」到「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台新「玫瑰卡」獨樹一幟的獨立女性魅力行銷學
其他人也在看

台積電最年輕副總閃辭四個月 李文如跳槽輝達今新職上任?!
今年 7 月中旬閃電辭去台積電採購(資材)副總的李文如(Vanessa),動向持續在半導體圈引爆討論。如今最新消息確認了嗎?根據《自由電子報》的報導,她將正式加入輝達(NVIDIA),並非回到熟悉的採購領域,而是直接升級至企業級用戶相關的 WWFO 部門副總裁,未來還要掌管台灣銷售業務,權限比過去更大、戰略位置更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Hot台股】鴻海緩跌失守240元大關...網哭「被倒爛」 分析師喊買:好股遇衰事
「鴻海準備回220 毛利太低囉」「99公公 被倒爛」「公公真的 無言」「公公現在買,外豬感謝你」「公公小兒不愛了,繼續出貨」「公公怎麼了」
Yahoo奇摩股市 ・ 21 小時前
焦點股》信驊:股王無極限 早盤噴6420元再創新高
台股近期隨著美股劇烈震盪,股王信驊(5274)上週四拉出漲停價6335元創下新高後,隔日因大盤重挫回檔,今日隨著大盤反彈,股王以平盤價開盤後,買單急拉,氣勢如虹,一度大漲7.6%,以每股6420元再刷歷史新高,最貴的股王上漲無極限,然而逢高調節賣壓出籠,漲幅快速收斂。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傳三星DDR5漲價60%!國家隊猛砸2.6億建倉「記憶體雙雄」 再趁甜甜價補貨鴻海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昨(17)日終場加權指數收在27,447.31點,上漲49.81點,漲幅0.18%。根據「玩股網」統計,觀察八大公股昨日上市買超個股...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台股盤前/輝達財報將登場惹恐慌!台指夜盤重跌306點 台股開盤恐不妙
聯準會降息前景再度變得不明朗,加上「全世界都在等」的輝達財報將於本週登場,市場情緒瞬間緊繃。美股週一(17)日盤中劇烈震盪,道瓊指數終場重挫逾550點、費半更慘跌1.55%,投資人明顯在財報前大幅減碼避險。受此影響,台指期夜盤同步跟殺,大跌306點,台積電期貨也下跌15元,顯示今(18)日台股開盤恐怕凶多吉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明天出關先亮燈!記憶體爆單會燒到2026?「這大廠」奔漲停檔不住又炸破2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受惠AI與記憶體題材持續加溫,華邦電(2344)股價持續狂飆,在4日被打入處置股,預計將在明天解除禁閉。今(17)日一開盤就...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
10月營收年增37%!「這檔」獲自營商連8天爆買 再砸1.1億入袋記憶體雙雄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今(17)日終場加權指數收在27,447.31點,上漲49.81點,漲幅0.18%。據證交所盤後公布籌碼動向,自營商(自行買賣)賣超...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供應瓶頸+泡沫化壓力!AI訂單暴增但台積電不急擴產 外媒曝原因
[FTNN新聞網]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全球AI熱潮不斷升溫,帶動對高階晶片的需求急速飆升。輝達、OpenAI、博通(Broadcom)等科技巨頭紛紛下訂數千億美元的訂單...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新台幣一度勁揚逾1角!央行駁《經濟學人》 之後…31元關卡雲霄飛車 專家最新解析出爐
新台幣兌美元今(17)日盤中一度升值逾1角,但隨後升勢收斂,轉為小幅回貶,午盤暫收31.159元,貶值0.9分。外匯專家李其展分析,主要因台股缺乏進一步上漲動能,加上外資持續賣超所致。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熱門股/記憶體二哥跌倒 華邦電新報告曝
華邦電 (2344)日前舉行法說會,指出存貨跌價損失巨額回沖,3Q25 毛利率升至46.7%。華邦電 3Q25 合併營收 217.71 億元,Q0Q+3.6% .YoY+2.1%,數字大致符合富邦預期。依部門分,DRAM 業務營收占比 30.4%•Q0Q+18%;Flash 業務占比34.5%•Q0Q+4%);Logic 營收占比 33.2%.Q0Q-7%。毛利率方面,本季平均46.7%,新唐 35.7%;記憶體約50.8%,較前季提升 38.8ppt,主要受惠存貨跌價回沖 43.18億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美罕見匯率聯合聲明!施俊吉點破關鍵 恐比中國出手更可怕
【記者呂承哲/綜合報導】中央銀行14日晚間罕見與美國財政部共同發布聯合聲明,聲稱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且央行強調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並承諾自今年12月底起,有關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發布頻率,將由現行每半年改為每季公布一次。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則是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新台幣匯率解封?台美首發聯合聲明釋放升值訊號 引爆市場憂慮
聯準會對12月是否降息,「由鴿轉鷹」轉為保留態度,非美貨幣近期利空罩頂,新台幣上周五貶破31.1元,收在31.15元,11月以來累計已貶4.01角。日韓也是難兄難弟,日圓上周盤中貶破155關卡,創近9個月新低,韓元更是逼近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低點。根據央行與美國財政部聯合聲...
CTWANT ・ 1 天前
記憶體瘋漲!南亞科炸255億稱霸台股 「這檔」再搭玻纖布雙利多...8天噴漲逾41%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今(17)日開高大漲,截至上午12點,暫收27,545.24點,上漲147.7點、漲幅0.54%。隨著記憶體漲價題材持續發酵,指標股南...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傳奪台積電CoWoS訂單!這「AI材料黑馬」躍升矽光子+3D IC國家隊 20號法說會成焦點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化學材料廠長興(1717)即將在20日召開法說會,第三季財報也率先亮相。公司在AI伺服器熱度推動下,電子材料訂單動能備受市...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懼高下車了?這「記憶體封測大廠」股價5天飆破40%...國家隊脫手提款2.9億 它月營收年增52%也被丟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上週(11/10~11/14)加權指數收在27397.50點,週跌253.91點、跌幅0.92%。根據「玩股網」統計,觀察八大公股近5日上市賣...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積撐盤難敵高檔賣壓 台股小漲49點收在最低/新台幣被低估?從披薩風波看「台灣病」/DRAM全場最熱!力積電爆量南亞科強吸金|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市場將FED降息機率下修暫擺一邊,焦點轉向19日即將登場的輝達財報,但對加上AI產業估值過高與報酬存疑的雜音仍在,四大指數震盪整理。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65%,標普500指數小跌0.05%,費半回落0.11%,只有那斯達克指數小漲0.13%。 個股表現上,微軟反彈逾1%,輝達、美光持續反彈,反映市場仍押注AI晶片需求。而Netflix因前期漲多拉回逾3%。投資人一方面消化政府關門風險解除與利率路徑不明,一方面等待輝達財報為AI行情背書,台積電ADR同步小漲近1%,為今日台股開高預先暖身。 亞股今日表現分歧,日股小跌0.1%,韓股則走揚1.94%,港股與上證指數也同步走弱,區域股市風險情緒偏觀望。 台股今(17)日在輝達、台積電ADR收漲激勵下,盤中一度大漲近300點,不過高檔獲利了結賣壓沉重,尾盤漲幅幾乎全數吐回,終場加權指數僅小漲49.81點、收27447.31點,且收在全日最低,成交值5243.82億元。 權值股由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領軍,搭配台塑(1301)、台塑化(6505)等傳產權值股走揚,為指數撐起多頭氣勢;盤面主軸仍在題材股與AI供應鏈,記憶體族群在美光大漲與韓廠開高帶動下熱度不減,華邦電(2344)強攻漲停,南亞科(2408)勁揚約5%。 PCB與CCL族群則由台光電(2383)、台燿(6274)領頭衝高;南亞(1303)在玻纖布與電子材料雙題材加持下成交放大,但族群中富喬(1815)、台玻(1802)等個股盤中翻黑,顯示追價意願仍有限;矽光子概念股光聖(6442)鎖漲停重返千金,IET-KY(4971)、聯光通(4903)、華星光(4979)等同步走強。 另外,股王信驊(5274)持續改寫台股史上最高價紀錄,盤中一度衝至6420元,雖尾盤收在6120元,但仍帶動高價IC設計與設備股如力旺(3529)、貿聯-KY(3665)、弘塑(3131)、創意(3443)、世芯-KY(3661)接力上攻,本周後續走勢將端看輝達法說能否為AI多頭再打強心針。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5 小時前
雲豹能源慘跌剩不到百元...大手筆買回3000張庫藏股救市
雲豹能源(6869)14日董事會決議,啟動第3次庫藏股買回計畫,預計買回3,000張普通股,約占已發行股份2.18%,買回期間自今年11月14日起至2026年1月13日止,買回區間價格為每股新台幣170元。雲豹能源近期股價慘跌,過去曾高達330元的股價至今不到百元,公司難忍股價下挫,終於出手救市,股價今日小有起色,一度上漲4%後漲幅收斂。
Yahoo奇摩股市 ・ 23 小時前
台美匯率聲明後新台幣有升值壓力?日、韓經驗早揭示真相
美國科技股反彈推升台股週一開高,加上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上週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後,引發海外市場強烈反應,新台幣遠期外匯(NDF)飆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早開盤大漲逾1角,最高衝上31.024 元。不過央行看似早已備妥工具,完全不給投機熱錢可乘之機,開盤不到1小時,台幣即由升轉貶,匯價滑落至31.16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川普105億狂掃債券震撼!網疑惑債券利多在哪...他點1資產真相:有錢人確實都「這樣做」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美國15日的一份官方文件顯示,總統川普(DonaldTrump)在8月下旬至10月初的五個星期內,購買了價值8200萬美元(約25億元台...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