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披露中國曾脅迫英國大學放棄新疆人權研究
一份BBC取得的文件顯示,中國曾對一所英國大學展開長達數年的騷擾與恐嚇行動,企圖迫使該校暫停涉及人權議題的研究。
根據文件,謝菲爾德哈倫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在中國的員工受到自稱屬於中國國家安全部人員的威脅,要求該校終止相關研究。
此外,在長達兩年多的威脅和恐嚇活動中,中國還封鎖了該大學的網站訪問,影響其招收中國學生的能力。
該校於2024年7月的一封內部電郵中寫道:「在中國維持業務與發表研究成果,如今已經不相容。」
BBC獲悉,當英國政府得知此事後,時任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曾向中國外長發出警告,表示英方絕不容忍任何打壓英國學術自由的行為。該問題有向中國最高級別的教育部門官員提出。
中國方面試圖阻止的是人權與現代奴役制教授羅拉·墨菲(Laura Murphy)所領導的研究。該研究聚焦於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群體遭受強迫勞動的指控。
中國一直強烈否認對維吾爾族實施反人類罪或種族滅絕的指控。
2024年底,在中國政府持續施壓及另一宗誹謗訴訟壓力下,謝菲爾德哈倫大學決定不發表墨菲教授團隊的最終研究報告。
到了2025年初,大學管理層告訴她,不得繼續進行關於中國供應鏈與強迫勞動的研究。
墨菲教授隨後對學校提起法律訴訟,指責其未履行保障學術自由的義務,並根據資料查閱權(subject access request)要求學校交出相關內部文件。
她向BBC表示,取得的文件顯示,學校曾「直接與外國情報機關談判,用我的學術自由換取進入中國招生市場的機會」。
「我從未見過如此明顯的證據,顯示一所大學會為了確保中國學生學費收入而做出這樣的妥協。」
謝菲爾德哈倫大學目前已向墨菲教授道歉,並允許她恢復研究。
校方發言人表示:「當時決定暫停墨菲教授的研究,是基於對一系列複雜情況的理解,包括我們無法取得必要的職業責任保險(indemnity insurance)。」
學校補充,希望「明確表達我們承諾支持她的研究,並重申我們在法律框架內保障言論自由與學術自由的立場」。
但英國大學學院工會(UCU)秘書長喬·格雷迪(Jo Grady)批評:「謝菲爾德哈倫大學似乎為了迎合外國政府試圖噤聲自己的教授,這令人極度憂慮。」
她說:「鑑於學校顯然曾涉入審查行為,現在它必須說明將如何確保學者能自由研究,並保護其免受外國勢力干預。」
英國政府發言人告訴BBC:「任何外國勢力在英國境內進行恐嚇、騷擾或傷害個人的行為,英國政府都絕不容忍。政府在得知此案後已向北京明確表達立場。」
事情的開端原本截然不同。
2021年,墨菲教授發表一份關於維吾爾族人在太陽能產業中被強迫勞動的報告,謝菲爾德哈倫大學海蓮娜·甘迺迪中心(Helena Kennedy Centre, HKC)的主管曾致信祝賀她:「這是HKC歷史上非凡的一刻……我們為這項研究感到極為驕傲,它真正揭示了中國對維吾爾人權的公然踐踏。做得好,羅拉!」
接下來數月內,她的研究單位又陸續發表了四份報告,涵蓋汽車零件與服裝棉料等產業,嘗試追蹤供應鏈來源,指出可能涉及新疆強迫勞動的商品仍有流入西方市場。
中國方面一再否認此類行為存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對BBC表示:「謝菲爾德哈倫大學的海蓮娜·甘迺迪中心發表多份虛假報告,內容存在嚴重錯誤。」
它還補充說:「有證據顯示部分作者曾接受美國機構資助。」
墨菲教授告訴BBC,她職業生涯曾獲得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的資助,用於研究奴隸敘事;司法部與國際開發署(USAID)的資助,用於研究新奧爾良的人口販運問題,以及美國國務院及英國外交部的研究資助,用於研究中國問題。
中國大使館則堅稱,墨菲報告中有關「強迫勞動」的指控「經不起基本事實查核」,並指責「該中心雖然自詡為學術機構,但實際上卻淪為反華勢力散佈政治化和虛假信息的工具。」
早在2022年,該大學就意識到自己會受到中國的批評。
BBC曾閱讀一封2022年8月校方內部電郵,其中寫道中國外交部發聲明譴責該校是「反華言論的聲名狼藉先鋒」。
電郵指出,該校2018年曾錄取500名中國學生,但疫情期間人數驟減,至今未恢復。校方擔心,中國政府的批評可能導致潛在學生與中介「抵制」。
文件顯示,2021至2022學年,該校從中國與香港共獲380萬英鎊收入。
2022年8月,「中國暫時封鎖」了該校供中國學生報讀前報考英語語言測試的網站。
接下來兩年,壓力不斷升級,導致校方在2024年5月的一封電郵寫道:「由於墨菲教授領導的研究涉及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遭受迫害的指控,大學持續開展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學術活動會有風險。」
2024年12月9日的內部《風險摘要》詳述了事件經過:
2022年8月,中國全面封鎖該校網站,並切斷了電子郵件通訊。這導致準備赴英就讀的中國學生無法登錄註冊網站、安排接機或查詢課程資訊。
學校承認,這對招生造成「明顯負面影響」,並預期「2024/25學年將進一步下滑」。
而在2024年,恐嚇正式開始。
2024年4月18日的一封內部電郵寫道:「北京那邊情況突然緊張起來。」
《風險摘要》指出,有「三名國安人員」拜訪了該校駐中國辦公室。
一名當地工作人員被「就香港研究中心的研究和未來發表的論文進行了長達兩小時的盤問」。
「盤問的語氣充滿威脅,並明確要求停止研究活動。」
另一場拜訪中,國安官員聲稱學校網站被封鎖,是因為該網站上有維吾爾研究內容。
最終,2024年9月的文件記錄寫道:「當學校決定不再發表中國強迫勞動的最終報告後,國安部門立即改善關係,對員工安全的威脅似乎解除。」
校方表示,這些內部通信須放在整體背景中理解,並不代表校方政策。
令局勢更複雜的是,該校的強迫勞動研究實驗室(Forced Labour Lab)於2023年12月發表了一份關於服裝供應鏈的報告,其中提到香港服裝供應商盛泰集團(Smart Shirts Ltd)。該公司隨後提起誹謗訴訟。
倫敦高等法院於2024年12月初步裁定,該報告確實構成「誹謗」。
案件的全面審理尚未展開。謝菲爾德哈倫大學屆時將對該公司的指控進行辯護,但大學的保險公司已告知,與整個社會與經濟研究所相關的「任何誹謗、詆毀或中傷」索賠均不再受理。
此時墨菲教授的國際聲譽已逐漸提升——她的研究被英國、加拿大與澳洲國會引用。2023年底,她曾暫時離職,赴美國國土安全部協助執行《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
她離職期間,隨著中國壓力與訴訟纏身,學校於2025年初決定關閉她的研究單位。
2024年8月的一封電郵寫道:「儘管外部資金持續支持,我們仍決定終止該研究,以維護學校利益。」
郵件又說,不發表最終報告的目的,是希望「減少外界對校方運作的進一步審視,從而解決相關的義務問題」。
但拒發報告違反了與資助機構的合約條款。學校最終決定關閉整個單位並退回剩餘資金。校方辯稱,研究組在外部合約結束時解散是正常做法。
墨菲教授於2025年初返校後,學校告訴她,由於「企業保險狀況……以及我們對在中國和英國工作的同事的關懷義務,大學決定不再繼續她對中國供應鏈和強迫勞動問題的研究。」
她進行的任何校外活動也需審查是否「存在利益衝突」。
為了繼續她的研究工作,墨菲教授提起訴訟,並向大學提交了查閱申請,要求其提供相關的內部文件。「他們對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其他成員的關懷義務呢?」墨菲教授告訴BBC。
「學校遣散了我的整個研究團隊,趕走他們,把資金退回,完全不顧那些與我們合作的人的感受,關閉了整個計劃,其中許多是維吾爾裔人。」
她補充:「只要英國大學體系像現在這樣資金嚴重不足,就永遠容易遭受這類外部壓力攻擊。」
在獲得學校的道歉與保障學術自由的承諾後,她目前暫停訴訟行動。
她的案件依據2023年《高等教育言論自由法案(Higher Education Freedom of Speech Act 2023)》,該法要求大學保障職員的言論與學術自由。
其律師事務所利·戴(Leigh Day)主張,學校以保險不足及對員工安全「未指明」的擔憂,不能賦予大學限制自由的特權。
該律所事務所認為,禁止針對特定國家的研究是違法的。
大學發言人強調:「為免誤解,此決定並非基於商業利益考量。事實上,中國並非我們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
2024/25學年,該校僅錄取73名中國學生。
中國大駐英使館則回應說:「目前在英中國學生超過20萬人,中國是英國最大留學生來源國。教育合作已成為雙邊關係的重要推動力。」
以該中心命名的英國海蓮娜·甘迺迪女男爵(Baroness Helena Kennedy KC)表示,英國大學「容易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因為「招收中國學生是應對大學面臨的財政危機的一種方式」。
她補充說:「若我們看到學校開始對研究範圍設限,這就應該引起警惕。」這位工議員本人也曾因批評新疆問題而遭中國制裁。
其他人也在看

86歲富商擁珠寶店、媒體...竟開Uber賺錢!原因超感人
有些人以司機維生,有些人則視其為為副業、增加收入,然而南太平洋上斐濟一名富商以Uber賺錢,幫助多達24名女子重返校園;該名富商公司年營業額達1.75億美元,擁有13家珠寶店、6家餐館、4家超市及1家地方媒體,被問及為何明明非常富有,卻選擇開車賺錢?富商的回答感動一票網友。
鏡報 ・ 1 天前
發布紅色通報全球通緝?國台辦揚言終身追責 沈伯洋嗆:自嗨!根本沒差
重慶市公安局日前宣布對民進立委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陸委會研判中國可能將懲獨名單通報國際刑警組織,並發布紅色通報進行全球協緝;國台辦今(5日)表示,將對其採取一切必要的懲治措施,依法終身追責。對此,沈伯洋回應,中國這種做法只是自嗨,妄想透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威脅,但其實對他完全沒差,這不過是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德國總理:敘利亞內戰結束 難民應返國否則將遣返
(中央社胡蘇姆3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梅爾茨今天表示,既然敘利亞戰爭已經結束,滯留德國的敘利亞難民應該回國,否則將面臨被遣返的命運。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黃仁勳遊說碰壁 華府官員阻擋輝達AI晶片銷往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暗示,會允許輝達晶片銷往中國,不過日前卻改口表示,不會把最先進的Blackwell晶片讓給任何人,讓持續遊說美方鬆綁出口管制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再度碰壁。川普考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紐約政治大地震,川普口中的「共」贏了!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勝選,「大蘋果」迎來首位穆斯林市長
在堪稱數十年來最撕裂、最受全美矚目的選舉日後,紐約市的政治版圖發生劇烈變動。11月4日晚間9點投票站關閉後,出口民調顯示34歲的紐約州眾議員、民主社會主義者曼達尼(Zohran Mamdani)贏得這場艱苦卓絕的市長選戰,成為這座世界之都的新主人。曼達尼是紐約市超過一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市長,同時也是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及南亞裔市長。這場紐約市長選舉的投票人數飆破......
風傳媒 ・ 2 小時前
美國父子寮國渡假「遭虎頭蜂狂螫死」 全身逾百處紅點
根據《紐約郵報》報導,47歲的歐文(Daniel Owen)與15歲的兒子庫柏(Cooper)於10月15日在寮國湄公河畔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附近的一處生態冒險度假村,體驗高空滑索時,突然遭一群虎頭蜂襲擊。而虎頭蜂體長約達5公分、毒針長達0.6公分,被譽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蜂種。...
CTWANT ・ 1 天前最後3日力拚清零 中市啟動廚餘零掩埋
非洲豬瘟疫情進入最後倒數關鍵階段!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昨(四)日出席非洲豬瘟中央前進應變所記者會表示,市府力拚清零,在最後三天嚴格加強措施。首先,針對山豬場私自圈養的六頭山豬,市府已列為高風險場域,設置監視鏡頭、加固圍籬,並強化清消作業,目前初步篩檢皆為陰性;其次、從昨日開始,台中市正式邁入「廚餘零掩埋」階段;另針對案場案主廚餘處理情形,市府高度懷疑案主除收受梧棲清潔隊的廚餘之外,運輸車輛也有至其他地方收受廚餘,已移送檢調進行調查。市府務求病毒鎖在案場,最後三天力拚清零。鄭照新表示),昨日召開全府擴大防疫會議,除檢視防疫執行情形外,也盤點疫後產業振興措施,包括農業局飼料差額補助、經發局加碼紓困挺肉商補貼,以及環保局廚餘清運津貼。不僅於此,市府嚴格加強措施,針對私自圈養的六頭 ...
台灣新生報 ・ 20 小時前
紐約「隱形街友」激增!薪水難付高房租 入住庇護所
紐約居、大不易,CNN最近製作專題,直擊在紐約市的「隱形街友」。這些「隱形街友」,不是外界想像中,露宿街頭的遊民,而是像單親媽媽、或是年輕人,因為工資不足以負擔紐約天價房租,而入住庇護所的人。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安世半導體僵局 德國汽車零件大廠搶辦中國出口豁免
(中央社北京/柏林/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3日綜合外電報導)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急於尋求中國對安世半導體晶片的出口限制豁免,希望透過政治途徑解決這場已經引發汽車產業停產恐慌的貿易僵局。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立冬進補!「石二鍋」推台酒麻油雞、「這一鍋」限定「1」優惠
隨著立冬即將來臨,全台不少知名火鍋業者摩拳擦掌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其中這一鍋餐飲集團旗下的「這一鍋」,會員只需出示身分證字號中含有「1」的數量,即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專屬優惠。另外,王品集團旗下的石二鍋和12mini快煮鍋推出了特別的冬季火鍋菜單,讓食客在寒冷的季節中享受溫暖的美食。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台中房客縱火釀母女雙亡! 監視畫面曝害命後冷靜逃逸
台中市烏日區五光路於今(3)日凌晨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縱火命案,一名64歲許姓男子因租賃糾紛,竟駕車撞擊房東住宅並縱火,導致屋內的50歲母親與17歲女兒受困火場,不幸喪生。最新曝光的監視器畫面顯示,許男犯案後神情冷靜,一邊脫手套一邊慢慢離開現場,毫無慌張跡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又是高齡駕駛釀禍!新店7旬翁駕車衝撞民宅 稱「拐錯巷弄」
又是高齡駕駛釀禍!早上新北市新店中生路巷弄,有74歲老翁因拐錯巷弄誤踩油門,整輛車暴衝撞擊民宅大門,所幸駕駛與屋內2名住戶都沒有受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中國施壓英國大學停止新疆強迫勞動研究 學者籲大學不應充當北京打手壓制學術自由
英國媒體披露,中國對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施壓,試圖迫使該校知名學者停止關於新疆人權疑遭侵犯的敏感研究。當事人墨菲(Laura Murphy)3日證實,她聘請人權律師,對該校中止她研究的決定提出法律挑戰,最終迫使校方改變立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早安慈濟情│緬甸行短期出家 經典雜誌沉浸式報導
經典雜誌為時代做見證、為人類寫歷史,立志做媒體界的良心,每位撰述者的筆,如同犀利的手術刀,剖開人間疾苦,卻能讓讀者從字裡行間,看見人性中的至善光輝。11月最新出刊的報導,推出緬甸的重磅專題,撰述者...
大愛電視 ・ 9 小時前


埔基醫院公務車自撞電桿 25歲訓練醫師"頸椎骨折"
中部中心/張家維 南投報導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一輛公務車,2日下午進行衛教的下山途中,車子不明原因自撞路邊電桿,造成車內4人受傷,其中25歲林姓訓練醫師傷勢嚴重,頸椎骨折緊急被送往醫院救治,手術後沒有生命危險,這名林姓訓練醫生就讀台大醫學系畢業,遭逢嚴重車禍讓親友難以接受。
民視 ・ 19 小時前
服務革新阻詐有成 兆豐證五度蟬聯公平待客前25%金榜
金管會4日舉辦「2025年度證券期貨業公平待客評核表揚會議」,兆豐證券再創佳績,榮獲大型綜合證券商前25%,由兆豐證券董事長陳佩君親自出席受獎。兆豐證券寫下五度蟬聯的亮眼紀錄,展現公司秉持兆豐金融集團「尊重包容、專業信賴、誠信當責」核心價值的成果。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