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台股創高!市值型ETF黑馬00922除息1.25元 穩步邁向填息
市值型ETF 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今(20)日迎來除息,早盤以24.88元開出,盤中一度觸及25.02元,上漲1.3%,穩步邁向填息路,股息則將於11月13日發放。
延伸閱讀:正式「贏過」台積電!0050股民衝破166萬 00878也緊張了
00922最新配息除息日為20日,除息1.25元,除息參考價為24.69元。以17日收盤價25.94元計算,單次配息率4.6%,年化配息率9.25%。
00922自2023年成立至今已配息4次,分別為2023年的0.57元、2024年的0.38元、1.00元,以及今(2025)年上半年的0.63元。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00922近半年報酬率達28.41%,近一年報酬率為22.86%,近兩年報酬率更達75.2%,表現亮眼因此也被譽爲市值型黑馬ETF。
國泰投信表示,00922聚焦市值前50大企業,最大成分股為台積電,權重達41.32%,囊括鴻海、台達電、聯發科、國泰金、富邦金等台灣產業領航者,具代表性與成長潛力,與加權報酬指數相關係數達0.99。
其他人也在看

近一週台股ETF成交量TOP 10出爐!這檔主動式首度除息「秒填息」 2.4萬人樂賺
[Newtalk新聞] 台股近日重返 27,000點重要指數關卡,今(20)日盤中高點 27,700點大關。在高檔震盪格局下,主動式台股ETF人氣不減反增,相對受市場睛睞。根據證交所資料統計,近一周來,台股ETF成交量前十名中,包含了 3檔主動式ETF入列,分別是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 觀察十月以來,5檔主動式台股ETF表現,其中,00984A 規模與受益人數均來到新高,規模增幅分別達 75%;其受益人也增加逾 8,400人來到 24,569人、較九月底成長 52%。今日,00984A 迎來掛牌後首度除息,參考價為 10.39元,隨著大盤勁揚逾 300點,00984A 開盤不久即完成填息。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企業獲利成長仍將是推升股價的動能。明年企業獲利預期將有雙位數成長,AI 需求持續強勁,展望正向。就觀察產業面,台灣晶圓代工龍頭重要客戶訂單 2026 年第一、二季將大幅回升,可望形成台股重要支撐,先進製程相關建廠廠務和材料化學品等也將受惠。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
新頭殼 ・ 15 小時前ETF投資博覽會 吸引2.3萬人次參與
「2025臺灣週 ETF投資博覽會」於10月17日至19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行,三天展期落幕。此次博覽會有超過2.3萬人次之民眾進場參與,不僅展現臺灣資本市場活力,更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
大戶都在買!00986B金融債ETF今起募集,複製台積電策略
近期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全球金融市場再現震盪陰霾。國際資金在避險與收益間尋求平衡,投資焦點轉向兼具穩健體質與收益潛力的「金融債」。從台積電、挪威主權基金等專業投資人紛紛加碼金融債,甚至台股大戶也超愛買金融債 ETF。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將募集發行 FT 金融債 10+(00986B),為投資人開啟
鉅亨網 ・ 15 小時前《基金》趕搭除息列車00922規模已破400億 緩步展開填息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台股今(20)日持續挑戰新高,盤面上同時有超過50檔ETF除息,其中,台股第三大市值型ETF「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除息行情也受惠,股價力挺向上維持1%漲幅。國泰投信指出,00922的規模已至403.89億元,本月除息更吸引超過87億元資金流入,投資人看好台股表現,趕搭00922除息列車。 台股近一個月自9月17日的25438.25點,截至10月17日收盤在27302.37,上漲約1800點。高人氣市值型ETF 00922上週五(17日)收盤價為25.94元,20日除息伴隨台股上漲,順利邁開填息腳步。 00922經理人蘇鼎宇指出,台股波段漲幅不小,投資人想追高會擔心受傷,那麼可以趁20日50多檔ETF除息擇優布局,因除息後股價會扣掉配息金額,價格會較除息前低,提供逢低布局加碼扣的好時機。日後ETF若隨著台股走高而順利填息,投資人就有機會再賺到價差。 國泰投信旗下另一檔千億級投等債ETF國泰投資級公司債(00725B)同樣在20日除息。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00725B追蹤彭博10年期以上BBB美元息收公司債(中國除外)指數,平均票息率高達5.55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
0050股東數超車台積電! 這檔國民ETF地位恐不保
隨著台積電股價水漲船高,台股最近頻創新高,股東人數也大洗牌。根據集保結算所最新統計,台灣50指數(0050)投資人數再突破166萬人創新高,超越台積電的164萬人,而且距離目前投資人數最多的「國民ET
中廣新聞網 ・ 14 小時前AI出口火力全開,永豐台灣ESG ETF受惠題材熱度飆升,10/23除息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在全球經濟成長普遍放緩之際,台灣憑藉AI產業出口強勁表現,逆勢突圍,成為亞太地區唯一上修GDP預測的經濟體。法人機構最新報告指出,受美中貿易摩擦與全球需求疲弱影響,多數亞太國家紛紛下修經濟成長預期,唯獨台灣因AI產品出口亮眼,展現強勁韌性,成為區域經濟中的一大亮點。永豐投信表示,企業獲利同步受惠AI浪潮,台股上市櫃公司表現亮眼。法人預估2025年整體企業獲利年增率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尤以電子產業最為突出。AI伺服器、先進製程與高速連接等結構性需求持續擴張,產業鏈健康發展,具競爭優勢的企業成為市場焦點。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於10月16日召開法說會並公布第三季財報,受惠AI晶片需求與匯率優勢,毛利率達59.5%、營業利益率50.6%,雙雙創下11季新高。台積電亦為00888永豐台灣ESG ETF重要成分股之一,隨著AI題材發酵,ETF表現可望同步受惠,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永豐台灣ESG ETF(00888)結合AI與永續雙主題,具備配息機制,10月22日為最後買進日,10月23日除息,11月20日發放配息。投資人可至永豐投信官網查詢最新公告,掌握布局台股成長動能的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台灣週ETF博覽會落幕 逾2.3萬人次參與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25年10月20日電)2025台灣週ETF投資博覽會10月17日到19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行,3天展期落幕。金管會表示,台灣ETF市場發展快速,今年8月受益人數突破1534萬人,資產規模更創新高,這次博覽會有超過2.3萬人次參與,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由金管會主辦,結合台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台灣期貨交易所、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與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的「2025台灣週 ETF投資博覽會」在10月19日落幕。隨著ETF成為民眾投資理財的熱門選項,金管會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次博覽會設立5大展區,包含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與ETF沙龍區,提供從入門到進階的完整投資學習路徑。金管會今年首次參展,並設定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及金融商品多元化2大主題。博覽會共舉辦22場專題講座,邀國內專家學者與專業分析師分享最新投資趨勢與資產配置策略,主題涵蓋主動式ETF、美股市場趨勢及個人退休理財規劃等熱門議題,吸引大批投資人提前排隊聆聽。金管會指出,台灣ETF市場發展快速,今年8月受益人數已突破1534萬人,資產規模更創新高。ETF
中央社財經 ・ 16 小時前《基金》台灣境內ETF連三月淨流出 境外基金續吸金
【時報-台北電】台灣基金市場資金版圖持續重組!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最新統計,2025年9月境內ETF淨流出411億元、境內基金淨流出881億元,已連三個月呈現資金淨流出;反觀境外基金逆勢吸金725億元,資金明顯分流。 法人指出,台股高檔震盪與全球不確定性升高,促使投資人「由股轉債」,偏好穩健收益型商品。 在美國降息預期與股市高檔震盪下,投資人「自股轉債」的配置趨勢更為明確。碁石智庫統計資料顯示,整體來看,今年前九月ETF仍維持淨流入4,571億元、境內基金淨流入6,795億元、境外基金淨流入2,784億元,顯示長線資金動能仍屬正向。隨市場競爭加劇,未來募集主力將集中於主動ETF與策略型基金,基金市場「汰弱留強」趨勢將更為明顯。 在新基金募集方面,碁石智庫負責人陳如鈊指出,2025年9月共有 11檔新基金成立,募集金額合計268億元,較8月的170億元明顯回升。其中,群益0-5年期ESG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募集73億元,成為單月亮點。 同時,基金市場結構正快速調整。陳如鈊指出,今年前九月共募集52檔新基金、吸金約1,600億元,但亦有8檔基金合併、43檔清算,產品整併潮明顯。即使ETF熱度
時報資訊 ・ 16 小時前ETF投資熱潮 高雄博覽會吸引逾2.3萬人次參與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日電)2025台灣週ETF投資博覽會10月17日到19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行,3天展期落幕。金管會表示,台灣ETF市場發展快速,今年8月受益人數突破1534萬人,資產規模更創新高,這次博覽會有超過2.3萬人次參與,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
中央社 ・ 16 小時前《金融》ETF投資博覽會落幕 逾2.3萬人次進場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由金管會領軍主辦,結合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結算所及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承辦的2025臺灣週「ETF投資博覽會」19日圓滿落幕,3天展期吸引逾2.3萬人次進場參與,除展現臺灣資本市場活力,更凸顯ETF已成全民投資理財重要核心。 因應ETF已成為國人投資理財的熱門選項,此次博覽會設立包括「ETF主題館」、「創富主舞台」、「高雄專區」、「金融展區」與「ETF沙龍區」五大展區,提供從入門到進階的完整投資學習路徑,並設有許多互動體驗活動,透過遊戲化方式更深入了解ETF產品特性。 ETF主題館由金管會證期局、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結算所及臺灣指數公司共同設攤,其中金管會今年首次參展,設定「推動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及「金融商品多元化」兩大主題,現場民眾參與及詢問踴躍。 「ETF投資博覽會」期間共舉辦22場專題講座,邀請國內重量級專家學者、知名理財專家及專業分析師分享最新投資趨勢與資產配置策略,涵蓋主動式ETF、美股市場趨勢及個人退休理財規劃等熱門議題,吸引大批投資人提前排隊聆聽,部分場次更是一位難求。 臺灣ETF市場發展快速,受益人數8月已突破153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台股本週18檔ETF除息,新光半導體30配息刷新高,年化配息率達12.13%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根據投信官網統計,本週僅有4個交易日,將有高達18檔台股ETF展開除息,其中,不少檔台股ETF本次配息表現亮眼,包括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以配息0.65元刷新高,單期現金股利殖利率達3.03%,以季配息換算年化配息率,則高達12.13%,成為10月台股ETF配息王,高配息表現,直接吸引交投買氣大增,截至20日收盤前,新光00904盤中最高價攀21.74元,再創掛牌來新高,同時,00904今日成交量突破9千張,也較月均量成長逾2倍,顯示高配息表現吸金,吸引市場交投買氣熱,至於永豐台灣ESG(00888)、元大高股息(0056)也將於本周除息,年化配息率換算也分別有10.04%、9.33%,表現不俗。投信法人表示,今年台股上漲,帶旺台股市值型、產業型ETF具資本利得優勢,配息表現突出,建議投資人如果想享受ETF高息兼成長潛力,可以在除息日前布局卡位,以新光00904來看,官網公布10月21日為最後買進日、10月22日除息,11月18日發放配息,本週其他台股除息ETF亦可上投信官網查詢最新公告,並建議中長期持有優質台股ETF,有望一箭雙鵰享息利雙收。新光
財訊快報 ・ 15 小時前藍營推「反年改」法案 教育部:退撫基金恐用罄、現行月退平均5.8萬
國民籍司法法制委員會召委翁曉玲今日排審國民團、藍委所提「反年改」法案,要求停砍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金、停止所得替代率逐年降低等。不過,據教育部所提書面報告資料指出,這將導致退撫基金用罄年度將提早3至4年發生,建議維持現行條文。立法院司法及法制、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今天併案審查國民團、國民立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基金》56、50、919存誰最快財富自由?達人解惑
【時報-台北電】每個人都想要財富自由,是不是存到逾百張高股息ETF,就能達到月領3~5萬的現金流呢?網路上很多達人教學,比如0056+00878+00919等,就能月領萬元,有的是支應生活,有的會再投入,視為無腦投資,就算降息也沒關係,再多存幾張就好;不敗教主陳重銘認為,高股息是幻術,賺股息賠股價,追求總報酬(股息+資本利得),才能讓你真的財富自由。 以熱門高股息ETF: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和市值型ETF:元大台灣50(0050)比較今年績效來看,0056配息報酬9.38%最高、00919年化殖利率9.92%最高、0050資本利得約3成最多,各擅勝場;但從總報酬來看,0050賺32.58%,0056賺10.72%,00919賺0.09%(資本利得是負的),誰最快能財富自由,答案很明顯。 陳重銘在臉書表示,在許多投資人心目中,「高股息」是財務安全的代名詞,是每季或每年穩定入袋的現金流。然而,只追求高股息,往往會讓你陷入「有股利、沒賺錢」的幻術之中。想要真正累積財富,我們必須撕開這層華麗的表象,專注於投資的本質。 揭穿第一層幻術:股利並非憑空而來 許多投資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
台積電再飆1495元天價 台股衝27768點再創新高
儘管台積電ADR漲多拉回,但美中貿易對峙趨緩,台積電今天(20日)開盤不到1小時飆到1495元平歷史新高,鴻海也狂奔239.5元刷新18年紀錄,台股今天最多上漲466點,最高來到2萬7768點,再創歷
中廣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專家點名5檔強勢ETF 誰是第四季績效黑馬?
[Newtalk新聞] 隨著AI帶動出口回溫與全球資金重新聚焦亞太市場,台股在第四季展現穩健上攻動能。企業獲利回升、半導體需求強勁,加上聯準會進入利率高峰區間,資金有望加速回流風險性資產。來看看本周專家解析那些熱門ETF表現? 以下是國泰證期整理解析本週焦點ETF內容: 1、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 AI推動出口與經濟成長,10月起台股上漲機率高。00922於10月20日除息,配1.25元、年化10%,成立以來皆填息,除息後報酬亮眼。聚焦半導體與電子股,台積電權重逾四成,兼具成長與現金流,為高勝率行情首選ETF。 2、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 台積電財報強勁,供應鏈維持優勢。雖美中談判未明,評價偏高,市場震盪加劇,00982A採靈活操作調整部位,減碼高評價、布局低基期族群,掌握AI擴張紅利與輪動契機,提升報酬穩定性,於震盪盤中創造主動超額報酬機會。 3、富邦越南(00885) 越南獲富時羅素升級為新興市場,預計2026年生效,資金可望湧入。00885受惠外資長線買盤與人口紅利題材,具成長潛力。建議逢回單筆布局或定期定額投入,掌握升級行情與基建改革雙利多,長期持有具高報酬潛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立委提案擬停砍教師年金 教育部:退撫基金將提前3至4年用罄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與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聯席會議今天(20號)審查「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修正草案,多名立委提案,希望停止逐年下降教師退休所得替代率,而教育部報告顯示,如果提前停止替代率逐年調降,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盤中解析》台積電回神 川習會點火 台股再創歷史新高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回神,台股盤中指數再創歷史新高!美國總統川普稱月底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可能性仍高,對大陸加徵100% 關稅的威脅或許不會實現,川普善意讓美股及全球股市鬆一口氣,上週五除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其餘美股指數全面收高,讓台股多頭能夠重啟攻勢,台積電(2330)也擺脫法說會後走跌頹勢,今天以高盤開出,雖然股王信驊(5274)盤中股價逆勢下跌近5%,近期強勢的記憶體族群也面臨獲利了結賣壓,群聯(8299)亦由紅翻黑,前景看好的AI相關個股如:川湖(2059)、奇鋐(3017)也逆勢走跌,但電子權值股鴻海(2317)、台達電(2308)、廣達(2382)、緯創(3231)扮演助攻角色。 積極進行主被動元件佈局的龍頭廠國巨(2327)可望成AI浪潮下受惠者,今天盤中股價強勢走高,創下股票分割後新高價,激勵同集團凱美(2375),以及二線中低價廠千如(3236)、勤凱(4760)、鈺鎧(5228)、鈞寶(6155)、華容(5328)、艾華(6204)、信昌電(6173)、立敦(6175)、金山電(8042)、蜜望實(8043)及三集瑞-KY(6862)盤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台北股市》BDI飆3成 法人喊買裕民慧洋 它殖利率4%
【時報-台北電】旺季加持,BDI平均運價季增34.5%,大型民營金控投顧今(10/20)出具最新報告,指出慧洋-KY(2637)第3季估單季賺進2元、季增219.5%,全年EPS3.65元;而裕民(2606)第3季EPS季增44%至1.11元,全年估3.26元,推估明年配息2.28元,以現有股價推算殖利率上看4%。 受到旺季效應,BDI平均運價季增幅度高達34.5%,加上中國靠港費政策影響供需、中國雅下工程計畫及烏克蘭重建商機可期,大型民營金控投顧認為,散裝航運供需結構轉佳,看好龍頭業者裕民、慧洋-KY的營運展望,維持兩者「買進」投資評等,但因為美國關稅政策干擾,同步下調目標價分別至75元、85元。 大咖投顧表示,BDI連續在第2季、第3季上漲,時序進入第4季,運價漲勢仍具延續性,主要與3因素有關,分別是美中互徵靠港費影響運力、鐵礦砂需求回穩以及穀物、長程運輸需求增溫。 其中裕民是國內大型散裝船龍頭,船隊總數70艘,受惠煤鐵礦貨載旺季,估裕民第3季EPS增至1.11元,獲利大幅改善,第4季則續增至1.12元,全年3.26元,主要動力來自於中國雅下工程計畫推進,可維繫鐵礦砂需求,同時烏俄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台北股市》台塑四寶抗跌太強 法人直呼僅1檔可買
【時報-台北電】台塑四寶上周五(17日)逆風抗跌,在大盤走跌之際,成為盤面資金避風港。受惠本業、轉投資、匯率等因素,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台塑化(6505)第三季營收合計達3,390億元,季增2.7%,年減10.1%,僅台塑仍處虧損,其他都已轉盈;股市老先覺杜金龍在「鈔錢部署」指出,對於許多不敢追逐高價電子股的投資人來說,買進台塑集團的股票被視為是相對安全的選擇,預期仍有一段上漲空間。 杜金龍認為,傳統產業龍頭股中特別是台塑集團,在當前市場中具有獨特投資價值與重要市場角色,尤其是在市場輪動與資金配置方面;台塑集團的股票目前被認為具有相對安全投資價值,且潛在成長空間已被外資機構看好。 台塑集團內部交叉持股關係緊密,集團旗下公司彼此持有股份,在南亞科、南電等關係企業股價近期都大幅上漲之下,預期台塑集團在第三季財報中,上述業外收益有望回沖,推升其獲利表現。 台化表示,隨著「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到來,第三季營運可望改善,甚至進一步轉虧為盈,台塑集團相關個股在當前市場中提供一個低估值、具備基本面轉機,尤其受惠於集團交叉持股的業外回沖的投資標的;外資最新研究報告顯示,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基金》12檔ETF下市危機!規模低於2億元超危險 專家說法曝光
【時報-台北電】ETF雖是目前最受投資人青睞的理財工具,但若規模過小、長期成交量低,也可能面臨清算與下市風險。根據統計,截至2025年9月底,已有12檔ETF基金規模低於2億元,其中多數為反向型、主題型或長天期債券ETF。法人提醒,若短期內資金未回流且規模持續萎縮,這些產品恐成為下一波下市名單。 截至9月底,今年已正式下市的ETF共有5檔,分別為富邦中國政策債ETF(00718B)、富邦中國投資等級債ETF(00784B)、復華次順位金融債(00790B)、群益7+中國政金債 ETF (00794B)及新光標普電動車ETF(00925)。顯示即使ETF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品整併壓力仍在升溫。 基金業者分析,今年下市ETF雖以債券型為主,但ETF清算並無特定屬性,只要規模長期低於標準,即須依規定向主管機關申報終止信託契約,投信公司即應依法辦理下市程序。法人指出,ETF雖具透明、低成本優勢,但投資人仍應關注「規模」與「流動性」兩大關鍵。特別是主題型、反向型及長天期債券ETF,常因交易量低導致買賣價差擴大,一旦遭遇下市清算,雖能依淨值贖回,但將喪失市場即時交易彈性與流動性。 碁石智庫統計,今
時報資訊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