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中國掌控稀土 法國靠精煉與回收尋求突圍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5日專電)中國近期對稀土出口實施新一輪管制,再次凸顯這種戰略資源供應鏈受制於人的危險性。法國為擺脫依賴,已在稀土精煉和回收領域布局,未來數年成果可期。
稀土包括釤(Sm)、鐿(Yb)、鋱(Tb)等17種金屬元素,應用於電動車、智慧型手機、飛彈、風力渦輪機等產業所需的關鍵磁鐵,涉及工業、技術、地緣政治和經濟,屬於高度戰略性資源。
然而,目前全球稀土極為仰賴中國供應,中國握有全球近半稀土儲量,還精煉全球約9成消費量。
針對這些戰略原料,歐洲聯盟(EU)依照2023年通過的「關鍵原料法」(Critical Raw Materials Act),設定目標在2030年之前實現至少10%的開採量、40%的加工量,以及25%的回收量。
歐盟今年3月公布47項戰略計畫清單,提供225億歐元(約新台幣8000億)補助,多數計畫涉及鋰、錳、鎳,稀土也占了5項,其中一項直接與開採有關,即瑞典的基魯納(Kiruna)礦場,其餘則是精煉廠和回收廠。
法國有兩項計畫入選,涵蓋精煉和回收兩個環節。一項是東南部格瑞諾布市(Grenoble)的新創公司MagREEsource,一項是在西南部拉克市(Lacq)的Caremag建廠計畫。
MagREEsource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衍生的新創公司,研發出回收永久磁鐵的技術,能將廢棄磁鐵碎成粉末再製成新磁鐵,規劃在2028年達到年產能1000噸。
永久磁鐵應用廣泛,可在冰箱、電動馬達、風力渦輪機內找到,歐洲缺乏製造這種磁鐵所需的礦產資源,在電子或電氣廢棄物、報廢車輛中,也僅有不到1%的磁鐵被回收。
法國生態轉型署(ADEME)去年11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考量到這些金屬合金是以稀土製造,而幾乎所有稀土礦都被中國控制,這很浪費。」因此,回收永久磁鐵被視為戰略性產業。
Caremag則是歐洲首座稀土回收精煉廠,今年3月動工,預計於2026年底投入運作,目標是每年回收2000噸永久磁鐵,提煉5000噸精礦,產出800噸氧化鐠和氧化釹,以及590噸氧化鏑和氧化鋱。
鏑和鋱被稱為「重稀土」,目前由中國承擔全球幾乎全部的精煉量,因此別具戰略重要性。
Caremag廠希望能滿足全球15%的重稀土需求,並讓法國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是法國工業主權的關鍵計畫一環,目前已有多個合作夥伴,例如汽車製造商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也與日本簽署部分生產合約。
此外,法國第3電視台(France 3)報導,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化學公司蘇威(Solvay),今年4月在法國西部拉羅雪爾市(La Rochelle)的工廠啟用一條稀土回收產線,將生產氧化釹和氧化鐠,期望在2030年製造歐洲所需稀土的30%。
法國戰略與計畫高級專員波恩(Clement Beaune)說,各種貿易戰凸顯依賴他國會有風險,「有了這樣的工廠,在法國和歐洲自己生產,我們就能更強大,能創造就業,同時實現氣候轉型」。(編輯:唐聲揚)1141015
其他人也在看
遭中國制裁 韓華集團:有意向菲律賓出售反艦飛彈
(中央社台北15日電)韓國韓華集團5家美國子公司才遭中國制裁,美媒報導引述韓華一名代表說,韓華有意向菲律賓出售正在研發的一款反艦彈道飛彈。美國專家分析稱,這項提議顯示韓國願意支持地區盟友對抗中國的海上擴張,但區域風險可能因此升級。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稀土戰」中國必勝?澳洲專家:美國與西方面臨重大的戰略失敗
中國官方在10月9日宣布新一輪的「稀土管制」,要求所有含有稀土成分的產品出口時,必須事前獲准,這也引發外界擔憂美中貿易衝突升級,各方觀點不一。有澳洲專家認為,中國的措施將對美國的工業、甚至是軍事領域形成「災難性」的影響,這也代表著美國和西方在戰略上的失敗。中國的稀土戰有用嗎?澳洲知名執行長、前澳洲聯邦媒體和郵電部助理部長麥克唐納(Les MacDonald)......
風傳媒 ・ 12 小時前巴勒斯坦代表團歐洲遊說 爭取更多國家承認建國
(中央社日內瓦15日綜合外電報導)1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特使今天在瑞士說,自治政府代表團正展開歐洲行,力圖說服尚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加入承認行列。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川普會見阿根廷總統談中 猛嗆「北京愛佔人便宜」
美國總統 川普,在白宮接見阿根廷總統 米雷伊時,不僅警告阿根廷,不能與北京有任何軍事往來,更開大陸喜歡佔人便宜,與他們打交道得謹慎,川普同時還宣布考慮停止購買大陸的食用油,作為反制中方停買美國大豆的報復措施。
TVBS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小馬可仕下令 菲律賓11月恢復對中國發電子簽證
(中央社台北15日電)菲中在南海持續衝突之際,菲律賓駐中國大使館今天宣布,為落實總統令,自2025年11月起,將向中國公民推出行程不超過14天的電子簽證,以持續加強人文交流,促進貿易和旅遊發展,並表示這是慶祝菲中建交50週年的重要舉措。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歐盟考慮對中國投資采取強制技術轉讓
歐盟正在考慮強制要求中國在歐洲的投資者向歐洲企業移交技術,以提高歐盟產業的競爭力。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信息稱,這些舉措將適用於包括汽車和電池等在內的關鍵數字行業和制造業,歐盟還會要求投資者使用一定數量的歐盟商品或勞動力。
德國之聲 ・ 11 小時前
字母哥不想在美國終老! 希望回希臘球隊結束籃球生涯
體育中心/丁泰祥 報導公鹿隊今天(15號)在主場以112:116輸給衛冕軍雷霆隊,結束了4場季前熱身賽,戰績3勝1敗,而公鹿當家球星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得到全隊第二高的16分。之前有關他想被交易的傳聞,鬧得沸沸揚揚,現在看起來是塵埃落定,新賽季會在公鹿出賽,不過,他今天在接受希臘媒體專訪時,透露了一些他的生涯規劃。
FTV Sports ・ 13 小時前
第17屆「長庚醫學周」明起登場 學者齊聚共探癌症防治新趨勢
為緬懷創辦人王永慶的卓越願景,並勉勵長庚人持續追求創新與卓越,長庚醫療體系每年舉辦「長庚醫學週」,作為體系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學術盛會。今(2025)年邁入第十七屆的2025長庚醫學週,於明(16)日至19日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盛大舉行,主題為「癌症醫學領航:創新、挑戰、卓越」。為期四天的活動吸引超過百位
桃園電子報 ・ 17 小時前
中國拒買美大豆氣壞川普 揚言禁運中國食用油 真能補償美國豆農損失? 美中表面對話、私下過招! 北京祭「最狠稀土禁令」 美國也組「國家隊」互槓|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美中貿易戰一路從高科技產品,延燒到原物料。由於中國從2025年5月起就沒再採購任何美國大豆,讓美國總統再度氣到發文,稱要對中國加工食用油品實施禁運作為報復。 光是中國的廢棄食用油,就占了美國進口量的43%。不過這就代表這招真的能動搖中國嗎?美國大豆農的損失真的能被彌補嗎?而除了糧食,美中貿易戰的前線,還包含「稀土礦產」。華府又有什麼招數可以抗衡北京的稀土出口限制?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0 小時前
從新港社到南科厝邊 台南新市社內創作「新港社故事音樂舞蹈劇」
台南市新市區社內社區,早期為西拉雅族新港社,現在則與南部科學園區高科技廠商為鄰,社內社區近期以在地歷史為靈感,創作「建城300冬~新港社故事音樂舞蹈劇」,希望帶民眾認識在地故事。新市社內社區發展協會台文班成立已第14年,每期均有超過40名學員,學員近期在老師董峯政的帶領下,創作6首台語歌,包括《新港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香港今年前三季旅遊表現亮眼 台灣客愛去
香港旅遊業正逐步復甦中。根據香港旅發局今(15)日公佈的數據,今年前三季,也就是從今年1月到今年9月,訪港旅客數字超過3千6百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2%;大陸以外的客源,表現亮眼,達到將近850萬人
中廣新聞網 ・ 14 小時前國防支出未達GDP 5%!川普突點名1國祭新關稅 砲轟「極不尊重」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14日)警告,可能對西班牙祭出包括關稅在內的「貿易懲罰」,原因是該國國防支出未達到GDP的5%。他直言,西班牙的做法「極度不尊重」,對北約而言「非常糟糕」,令人難以置信。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川普揚言停止從中國採購食用油 報復北京停買美黃豆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猛烈抨擊中國暫停採購美國黃豆,形容這是「經濟上的敵對行為」,揚言美方可能採取報復措施,停止與中國在食用油和其他貿易方面的業務往來。
中央社 ・ 1 天前荷蘭接管始於美國警告 安世半導體任命臨時CEO
荷蘭一份法院文件顯示,該國政府是在美國發出警告後接管了中國晶片製造商子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安世中國籍執行長(CEO)張學政被暫停相關職務後,公司14日披露,公司首席財務官Stefan Tilger擔任臨時CEO。
中時財經即時 ・ 19 小時前
政府組團救人!韓媒揭露誘騙溫床關鍵網站 號稱高薪徵人募集帳戶
近日南韓爆發柬埔寨打工陷阱風波,據韓聯社15日報導,不少遭誘騙的韓國年輕人因誤信網路上刊登的「海外高薪打工」廣告,而被騙至柬埔寨。報導中披露,其中一個犯罪溫床,正是近年備受爭議的網站「Hades Cafe」(하데스 카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中國抵制美國大豆 特朗普要幫美國農民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9月,美國大豆最大買家中國沒有從美國購買大豆,雖然其進口大豆數量創下該月份歷史最高紀錄。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宣布計劃向美國大豆種植戶提供大規模援助,幫助他們度過中國抵制美國大豆的難關。特朗普還表示,仍在尋求與北京達成一項大豆協議。
德國之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