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外側疼痛不只是「網球肘」 微創關節鏡手術助會計師復原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35歲的C小姐是一名會計師,日常工作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三年前開始出現手肘外側疼痛。起初只是偶爾痠痛,但隨著工作量增加,疼痛頻率逐漸升高,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她曾到多家診所就醫,被診斷為「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接受過物理治療、震波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症狀雖能暫時緩解,但疼痛總是反覆發作,讓她感到十分困擾。C小姐後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採用微創關節鏡手術恢復良好,兩週後即可開始進行伸展訓練,三個月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均明顯改善。她開心地表示,終於不用再擔心手肘痛到拿不動東西!
陳重宇醫師表示,C小姐經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MRI)後發現,除了肱骨外上髁炎外,還合併肘關節滑膜皺襞增生與軟骨軟化。這類結構性病因若僅以「網球肘」的治療方式處理,往往難以根治。
陳重宇醫師解釋,「網球肘」是最常見的手肘外側疼痛原因之一,主要由重複使用手腕伸展或抓握動作引起,造成肌腱慢性拉扯與微小撕裂,導致局部發炎與疼痛。常見症狀包括抓握無力、提重物時疼痛等。治療上,初期可透過休息、伸展運動、護具、物理治療控制症狀;若疼痛持續或反覆發作,可考慮震波治療或局部注射以促進修復。但若經過六個月以上積極治療仍無改善,建議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其他病因。
陳重宇醫師說,外側手肘疼痛並非全是「網球肘」,其他常見原因包括:韌帶或關節囊損傷、剝離性軟骨炎、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滑膜皺襞症候群(synovial plica syndrome)和神經壓迫性疼痛。針對手肘的結構性病因,微創關節鏡手術是一個安全且效果良好的選擇。以C小姐為例,手術透過關節鏡直接觀察肘關節內部結構,精準鬆解發炎的肌腱附著點,並清除增生的滑膜皺襞。手術僅需數個約1公分的小切口,創傷小、出血少,術後疼痛明顯減輕,復原速度快。
陳重宇醫師提醒,若手肘疼痛經過6至12個月治療仍無改善,應及早尋求專科醫師檢查,找出病因,對症治療,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品質。
其他人也在看


揹黃金賺40萬 男飛柬埔寨被賣詐騙園區成豬仔
高雄一名薛姓男子,受到重金誘惑,朋友對他說去柬埔寨揹黃金到泰國邊界,二天可以賺40萬,他和朋友飛了過去,對方卻說你被賣掉進詐騙園區,家屬先交40萬給一名台灣人希望救人,結果對方拿了錢落跑,後來再找上一名在當地開公司的台灣人,和詐騙集團的大陸老闆搭上線,付了一萬五千美金才救回人。 #柬埔寨#詐騙園區#豬仔#揹黃金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無痛防流感!鼻噴式疫苗安全有效 效果更接近自然免疫
鼻噴式流感疫苗正式在台灣上市,為2至18歲兒童與青少年提供無針接種選擇。這款疫苗利用減毒流感病毒,從鼻黏膜啟動免疫機制,不僅產生局部防禦,還能同步活化全身免疫反應,特別適合害怕針頭的孩童,讓流感防護更加友善便利。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急性白血病突襲,身體斷崖式惡化、復發風險高!免骨髓移植+免疫治療,存活率破八成
一位男子原本身體健康,卻突然被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突襲,病情迅速惡化。即使接受誘導化療達到微量癌細胞(MRD)陰性,體內仍可能有偵測不到的殘存癌細胞。成人ALL復發風險高、長期存活率僅50至60%。如今,免疫治療讓微量癌細胞(MRD)陰性患者多了治療新選擇,不用骨髓移殖,降低感染風險……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大腸癌風險居高不下?腸癌病友協會:定期糞篩是最簡單的自救方法
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持續攀升,自民國95年起就已經是國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到民國108年,每年新增病例更突破17,000例。此現象凸顯了大腸癌預防與篩檢的重要性,提醒國人及早重視相關健康管理。大腸癌發生率攀升與飲食西化等多重因素有關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胡萬祥指出,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是大腸癌發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胡萬祥理事長建議,遠離加工食品、減少紅肉攝取,增加蔬果與魚肉比例,多運動、不抽菸、不酗酒,都是維持腸道健康、降低罹癌風險的實際行動。他也提醒:「即使生活習慣再好,也不能完全保證不罹癌,因此定期篩檢才是最關鍵的一步。」統計顯示,40至49歲的年輕族群大腸癌發生率在近40年間已翻倍,顯示腸癌有年輕化趨勢,值得高度關注。胡萬祥理事長表示,除了基因與家族遺傳外,家人之間共享的飲食習慣也可能影響罹癌風險。然而,隨著年輕族群健康意識提升、主動篩檢比例增加,早期發現的機會也隨之提高,呈現「發生率上升,但早期發現機會增加」的雙重現象。及早篩檢與治療 大腸癌治療成效關鍵在治療方面,胡萬祥理事長指出,大腸癌的治療效果與發現期數息息相關。依據國健署統計,0至2期的大腸癌五年存活率超過八成,但到
常春月刊 ・ 1 天前拜耳實驗性預防中風藥三期臨床達標,有望改寫復發中風治療版圖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德國藥廠拜耳(Bayer)宣布,一款用於預防缺血性中風復發的實驗性口服新藥阿桑德西安(Asundexian),在後期III期臨床研究「Oceanic-Stroke」中取得正面成果:在每天口服50毫克、並搭配標準抗血小板療法的情況下,患者再次中風風險顯著下降,成功達成試驗設定的主要終點。值得關注的是,研究顯示該藥並未帶來大量出血風險的明顯增加,這正是現有多數抗凝血藥物最受詬病的安全性痛點。阿桑德西安屬於新一代選擇性因子XIa抑制劑,其機轉是阻斷血液凝固過程中的關鍵蛋白「因子XIa」(Factor XIa),藉此降低血栓生成機率,同時盡量保留正常止血功能。與現行部分口服抗凝血藥與傳統「薄血藥」相比,理論上有機會在「預防血栓」與「避免大出血」之間取得更佳平衡。臨床團隊指出,在現有標準療法下,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再中風風險仍偏高,一旦有安全性更佳的新機轉藥物加入,將為醫師開出治療處方多一個關鍵選項。從產業與市場角度來看,這項三期試驗達標,為拜耳在心腦血管領域的產品線增添重要成長想像,也讓「因子XIa抑制」這一新機轉賽道再度成為焦點。投資人與分析師後續將緊盯完整數據公佈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痛到無法入睡 一週治療擺脫嗎啡
罹患攝護腺癌合併全身骨轉移的78歲男性病患,痛到輕碰皮膚都會痛,每天必須仰賴嗎啡才能止痛,幾乎無法入睡。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經醫病溝通,使用放射線治療與癌症深層熱治療後,經過三個月,現在不需再靠嗎啡止痛,而且,原本病患必須坐輪椅看診,現在不需要家屬攙扶,可以自己走進診間。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表示,患者在3年前診斷罹患攝護腺癌後於外院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荷爾蒙治療,病況穩定。然而在三年後因全身劇痛而被發現攝護腺癌復發並轉移至全身骨頭、甚至因為侵犯膀胱與輸尿管接口處而導致左側腎水腫。儘管使用各種抗癌藥物與嗎啡治療,病情仍持續惡化,家人說,「幾乎要放棄,甚至做好準備。」今年7月初求診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經醫師評估後,判定患者的癌症疼痛來到最嚴重的10分,建議同時施予放射線治療與癌症深層熱治療來改善疼痛、提升生活品質。患者說,在接受治療三天後就不再喊痛,可以一覺到天亮,一週後可以下床走路,兩週後可以自己上下樓梯,不僅親朋好友看到都覺得不可思議,家人也可以好好睡覺,一直懸著的壓力也終於獲得釋放,覺得太不可思議,特別寫信感謝郭主任。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指出,嗎啡抑制癌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突發劇烈胸痛 竟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
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自由時報 ・ 1 天前彥臣新藥NBM-BMX用於葡萄膜黑色素瘤,獲美FDA孤兒藥認定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彥臣生技(4732)新藥開發向前一步,今公告子公司御華生醫自主研發新藥NBM-BMX繼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快速審查資格(Fast Track Designation)後,再獲孤兒藥認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 ,ODD)資格,推進葡萄膜黑色素瘤新療法。NBM-BMX為新一代選擇性HDAC8抑制劑,用於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 , UM),目前正與全美十家癌症中心合作,已有三家美國醫院完成試驗啟動會議(SIV),目前臨床試驗順利推進中。葡萄膜黑色素瘤(UM)為極度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之惡性腫瘤,目前全球獲准的有效系統性治療極為有限。NBM-BMX透過選擇性抑制HDAC8(Histone Deacetylase 8),調控腫瘤細胞之DNA修復與存活路徑,可望延緩抗藥性產生並發揮臨床療效。根據2025年4月Smart Insights Market Research報告,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療市場在2022年為6.5億美元,預期2030年可達12.5億美元,以8.5%複合年增長率成長。NBM-BMX正式獲得美國
財訊快報 ・ 1 天前
14歲學生突中風倒地!心臟竟藏7公分「炸彈」 醫搶救黃金10分鐘
一名14歲學生日前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為迅速釐清病因,急診團隊緊急安排檢查,確定為左側中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左心房還有近7公分的巨大黏液瘤,情況相當危險,所幸經治療後,並未留下後遺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3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4 天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流感疫苗「史上打最快」跨年前恐用光! 羅一鈞緊急宣布加購15萬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到快見底!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親自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今年受到「流感提早」、「大S效應」兩大因素影響,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史上最旺,從10月1日開打迄今,已經打掉近九成二的疫苗,全國最快跨年前後就可能沒有公費流感疫苗可打,因此決定緊急加購。疾管署預估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8 小時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