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結束了!」川普親臨以色列見證歷史性停火:歷經730天的等待,最後一批人質踏上返家路
「戰爭結束了。」在飛往以色列的空軍一號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隨行記者如是宣告,也為延燒超過兩年、奪走數萬人性命的以哈戰爭,暫時劃下了休止符。
無論是以色列特拉維夫「人質廣場」上徹夜未眠的期待與淚水,巴勒斯坦加薩走廊斷壁殘垣中飄散的塵土與血腥,甚或全球政治角力場既緊張又充滿算計的氛圍。隨著在川普斡旋下達成的脆弱停火協議進入第四天,一場牽動全球目光的歷史性交換即將展開:20名被哈瑪斯(Hamas)囚禁超過730天的以色列人質將踏上返家路;與此同時,近2000名被關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巴勒斯坦囚犯,也將重獲自由。
這場人質交換也意味著兩種巨大傷痛的對望:對以色列來說,這是漫長噩夢的終結;對於巴勒斯坦人來說,這是在毀滅性災難中一絲微弱的喘息。而美國總統的親自到來,以及即將在埃及登場的和平峰會,則為這片長年被戰火蹂躏的土地,帶來了一線既真實又虛幻的和平曙光。
730天的漫長等待:人質廣場的淚與新生
凌晨特拉維夫的「人質廣場」(Hostages Square)依舊聚集人潮,兩年多來,這裡一直是以色列國民心中最痛的一塊傷疤,也是凝聚全國意志、要求政府帶回人質的象徵。人們手持國旗與印著人質頭像的海報,在廣場的大螢幕前靜靜守候。以色列各大電視台進行著特別通宵直播,整個國家彷彿都在屏息,等待那20位「活著的同胞」歸來。
自從2023年10月7日那場震驚世界的恐怖攻擊以來,251個名字成為以色列社會無法癒合的傷口。新聞播報日復一日地計算著他們被囚禁的天數,黃絲帶成了全民的標記。每個週末,成千上萬的民眾與家屬走上街頭,他們的訴求只有一個:帶他們回家。
「我不知道我將迎回一個怎樣的兒子。」伊蘭·吉爾博亞·達拉爾(Ilan Gilboa Dalal)的兒子蓋伊(Guy)在兩年前的攻擊中被擄走,當時年僅24歲。達拉爾12日晚間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他迫不及待地想擁抱兒子,告訴他「噩夢結束了」,但兩年的囚禁會留下什麼樣的創傷,他不敢想像。這份既喜悅又深沉的憂慮,是所有家屬共同的心聲。
根據協議,這20名倖存人質將在週一被哈瑪斯移交給國際紅十字會,隨後轉交給以色列國防軍,並在南部的雷姆軍事基地與家人團聚。然而,這份團圓並不完整。另外28名被擄人質的命運仍牽動人心,其中26人據信已經死亡,2人狀況不明。以色列人質與失蹤人員事務協調員蓋爾·赫希(Gal Hirsch)表示,若哈瑪斯未能在72小時內交還遺體,一個國際工作組將介入協助尋找。
這場人質危機的落幕,也凸顯了以色列內部的政治裂痕。11日晚間,當川普的特使史蒂夫·魏科夫(Steve Witkoff)在人質廣場發表演說時,群眾為川普的努力報以熱烈歡呼;但當魏科夫試圖感謝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時,卻引發了巨大的噓聲。許多批評者,包括部分人質家屬,指責納坦雅胡為了維持其極右翼執政聯盟的政治生命,刻意拖延戰爭。國際刑事法院(ICC)去年更以涉嫌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為由,對納坦雅胡發出了逮捕令。
面對國內外的壓力,納坦雅胡在12日的電視聲明中試圖展現和解姿態:「明天是一條新道路的開始。一條建設之路,一條治癒之路,我希望,也是一條團結人心的道路。」然而,對於許多以色列人來說,隨著最後一批人質的歸來,這場戰爭最緊迫的理由,或許也將隨之消逝。
「英雄的歡迎」與政治的算計:川普的中東和平大計
川普此行在以色列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將成為繼卡特(1979)、柯林頓(1994)和喬治·W·布希(2008)之後,第四位在以色列國會(Knesset)發表演說的美國總統。國會議長阿米爾·歐哈納(Amir Ohana)在上週的邀請函中寫道:「以色列人民視您為現代史上猶太民族最偉大的朋友與盟友。」
川普的和平計畫顯然不止於停火與換囚。根據描述,這只是「第一階段」。川普的核心構想是成立一個由他親自領導的國際機構——「和平委員會」(Board of Peace),來主導後續進程。他曾透露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可能在委員會中扮演角色,但12日他又對此有所保留,認為布萊爾在伊拉克戰爭中的角色可能引發爭議。
結束在以色列的訪問後,川普將飛往埃及紅海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si)共同主持一場有超過20個國家領導人參與的和平峰會。值得注意的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將會出席,但以色列方面則無官員與會。這場峰會旨在鞏固全球對和平進程的承諾,並商討戰後加薩治理等棘手問題。
川普的樂觀能否轉化為現實,仍是巨大的未知數。他的20點加薩和平計畫中,許多關鍵步驟尚未達成共識。這一切,都讓這場由川普高調主導的和平大戲,充滿了不確定性。
瓦礫堆下的返鄉路:加薩的毀滅與人道危機
當以色列為人質歸來而準備慶祝時,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正走在返回家園的路上,眼前卻是世界末日般的景象。
「我們無法相信眼前的毀滅程度,」37歲的拉米·穆罕默德-阿里(Rami Mohammad-Ali)帶著兒子,從代爾巴拉赫步行15公里回到加薩城,他告訴路透記者:「我們為能回來而高興,但為這片廢墟而心痛。」他描述沿途道路上散落著人體殘骸,景象令人作嘔。
根據加薩衛生官員的數據,這場長達兩年的戰爭,已造成超過67,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雖然該數據未區分平民與戰鬥人員,但官員稱其中約半數是婦女和兒童。聯合國及許多獨立專家認為,這是對戰爭傷亡最可靠的估計。隨著停火後救援人員得以進入先前無法抵達的區域,從瓦礫下挖出的屍體,將讓這個數字繼續攀升。
戰爭摧毀了加薩的大部分地區,使其200萬居民中約90%流離失所。「加薩大部分地區已是一片荒地,」聯合國人道事務負責人湯姆·佛萊契(Tom Fletcher)12日向美聯社表示。停火協議也帶來了一線生機。人道援助正在加緊進入這片被飢荒籠罩的土地。自今年3月以來,首批烹飪用瓦斯運抵加薩,食品和醫療物資的運送規模也在擴大。根據協議,進入加薩的援助卡車數量預計將增加到每天約600輛。
「世界中央廚房」(World Central Kitchen)12日表示,他們正在為歸來的人質家屬準備晚餐。諷刺的是,該組織的7名援助人員去年在加薩慘遭以色列空襲身亡。其創始人荷西·安德烈斯(José Andrés)在今年7月《紐約時報》的一篇客座文章中沉痛地寫道:「加薩的飢餓災難完全是由雙方的戰爭販子造成的。」
自由的代價:近兩千巴勒斯坦囚犯的交換與未來
在人質交換的另一端,則是將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指出,這批囚犯包括:約1700名自2023年10月7日戰爭爆發後,在加薩被捕並在未經起訴下被拘留的巴勒斯坦人;250名因被指控或被判犯有針對以色列人的襲擊等嚴重罪行,而正在服無期徒刑或長期徒刑的囚犯。
這250名囚犯的釋放條件尤為複雜,其中135人將被驅逐到加薩或流放海外,100人預計送往約旦河西岸,另有15人將在東耶路撒冷獲釋。在以色列眼中,他們是罪大惡極的「恐怖分子」;但在許多巴勒斯坦人看來,他們是反抗以色列佔領的「自由鬥士」。據一名囚犯家屬透露,以色列已警告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不得舉行任何慶祝活動。
這份釋放名單的談判過程異常緊張。哈瑪斯方面的消息人士稱,以色列在最後關頭推翻了先前同意的名單,剔除了包括馬爾萬·巴爾古提(Marwan Barghouti)和艾哈邁德·薩阿達特(Ahmed Saadat)在內的幾位備受尊崇的高層領導人。這顯示了雙方互信的極度薄弱,也為協議的執行增添了變數。
脆弱的和平:停火協議下的未爆彈
儘管川普高喊「戰爭結束」,但國際媒體與許多專家都認為,這條中東和平的道路依舊佈滿了未爆彈。
首先,哈瑪斯的未來懸而未決。以色列要求解除武裝,但哈瑪斯已明確拒絕,甚至反過來要求以軍完全撤出加薩。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Israel Katz)已發出警告,一旦人質安全返回,軍方將著手摧毀哈瑪斯在加薩地下的龐大隧道網絡。哈瑪斯控制的內政部則表示,將在以色列撤離的地區部署安全部隊。武裝分子是否會大規模重返街頭,將成為考驗停火的關鍵。
其次,戰後加薩的治理模式是個巨大的問號。美國的計畫是建立一個由阿拉伯國家領導的國際安全部隊,配合由埃及和約旦訓練的巴勒斯坦警察,監督由巴勒斯坦技術官僚管理的日常事務。但哈瑪斯堅持加薩的治理應由巴勒斯坦人內部協商決定。更重要的是,納坦雅胡堅決反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戰後加薩扮演任何角色,也反對建立巴勒斯坦國,這與美國計畫中提及的「兩國方案」可能性背道而馳。
駐開羅的巴勒斯坦分析家阿克拉姆·阿塔拉(Akram Attallah)向路透指出,川普的計畫是為以色列量身打造的,使其可以隨時找到藉口將責任推給哈瑪斯。「一旦哈瑪斯交出人質,這個較弱的一方就失去了所有籌碼。」此刻,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中東。人質的回家路,是結束一場噩夢的句點,卻也可能只是另一段漫長而複雜衝突的序章。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光復排水系統清淤進度逾8成 彭啓明:再2、3天可全面恢復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13)日以客家子弟身分出席「全球客家文化會議」表示,目前花蓮光復鄉主要排水系統已完成約25公里清淤,整體暢通率達8成以上,預計再2、3天內,全區主要排水系統就能恢復正常,並強調他看到台灣最感人的地方,40多萬人自發投入救災,沒有拿政府一毛錢,卻用行動讓世界看到台灣。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遭騎士控車輪碾到乘客腳 駕駛憂遇假車禍報警
南部中心/綜合報導台南一名駕駛人,昨天行經東區裕農路時,被一對雙載的騎士攔下,對方指控他在靠邊停車時壓到機車乘客的腳,並在馬路旁直接飆罵,駕駛認為自己根本沒有壓到對方,擔心是遇上碰瓷詐騙,立刻打電話報警,沒想到騎士就立刻騎車離開,駕駛PO文,提醒其他人,如果遇上這名騎士,真的要多小心。
民視 ・ 3 小時前
沖刷8百公尺遠…光復尋獲1車深埋土堆 車主夫妻仍下落不明
「失聯夫妻車輛被尋獲,但人去車空!」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進入第21天,仍有5人失聯。屏東特搜大隊昨日在災區找到一對失聯夫妻的汽車,這部車被洪水從原本位置沖刷約800公尺遠,深埋於土堆中。特搜隊員費了一番功夫才將車輛挖出,但車內並未發現失聯夫妻蹤跡。家屬得知消息後悲痛欲絕,女兒林小姐哽咽表示:「看到車輛被發現的那一幕,意識到可能再也見不到父母了。」目前搜救工作仍在持續,盼能盡快尋獲失聯者遺體,為家屬帶來一絲慰藉。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不斷更新/以軍:紅十字會準備接第二波人質 第一波人質準備送醫
哈瑪斯在當地時間13日早上8時,依約釋放人質。首波被釋放人質共7人,由紅十字會接下後,轉交給以色列軍方。根據以色列官方聲明,7名人質已抵達以色列,他們將被送往以色列邊境城市雷米(Reim)野戰醫院接紹初步治療,同時也將在那邊與他們最親愛的親友重逢,時隔兩年終於團聚。另根據以色列國防軍(IDF)最新貼文,紅十字會已準備去另一個會面點,從哈瑪斯手中接過第二批人質,但數量未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分鐘前美中關稅戰再起,指數回測10日均線有守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股上週五道瓊下跌1.9%、S&P500下跌2.71%、Nasdaq下跌3.56%、費城半導體下跌6.32%。台股休市、川習會前夕,中國宣布擴大管制稀土出口,美國總統川普以加徵100%新關稅反制,不過從內容來看,都互相給予空間,帶動美國盤後指數出現明顯的反彈走勢,而重災區在加密貨幣,史詩級爆倉金額高達192億美元。德國股市下跌1.5%、法國股市下跌1.53%。日本股市休市一天,目前在歷史高位,雖然該來的跑不掉,不過短期應仍可維持在多頭軌道,韓國股市回測5日均線,型態目前仍維持多方。中國上證指數高檔震盪,約在20日均線附近,香港恆生指數跌破60日均線。美元指數約在99附近,新台幣回貶至30.6,日圓回在152,是要留意的地方。加權指數受到美國股市影響而開低,不過隨著盤後期貨盤震盪收斂,終場下跌378.5點、1.39%,收在26923.42點,成交量為5839.69億元,盤中回測10日均線,不過收盤呈現紅K棒,日KD指標開口收斂至近乎交叉,周KD指標依舊高檔鈍化,日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減少。觀察美國股市在修正過後的反彈力道,台股則是觀察量價關係,若未見失控,仍具延續攻
財訊快報 ・ 1 小時前
精神醫師提警告!薩滿拿「蘑菇」治療患者 南非地下迷幻產業越禁越旺
根據《BBC》報導,這股無監管的地下治療潮流持續擴散;儘管法律明定,若以商業目的販售或使用迷幻藥,最高可面臨25年監禁與罰款。53歲的攝影師道茲(Stuart Dods)是這類「薩滿療程」的參與者之一。他在開普敦郊外一間木屋中準備展開第二次迷幻體驗,目的是治療多年心理創傷...
CTWANT ・ 5 小時前
道奇季後賽打6場4戰有他 佐佐木朗希:3天2投沒問題
日籍旅美道奇隊投手佐佐木朗希 (Roki Sasaki),在分區季後賽中2場救援成功,引發美國媒體正面評價,今天他在國聯冠軍戰前的記者會上提到,3天內2度登板投球,朗希說:「我確實有足夠的熱身投球數,確保我能投球,所以我實際感覺是沒問題的。」
太報 ・ 5 小時前
稀土管制川習過招 美邀台參與環太軍演2/美參院通過國防法案 邀台灣參與環太軍演
美國參議院9日通過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台灣地位大幅提升,法案強烈建議邀請台灣參加環太軍演,並共同研發和生產無人機,如果戰爭部長決定不邀請,也必須通知並說明理由,凸顯立法部門對台灣防衛的重視。
鏡新聞 ・ 2 小時前
日民調近8成認川普帶來負面影響 「這國家」威脅世界和平超過大陸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新聞通信調查會」,日前公佈了關於媒體的全日本民意調查,結果發現,受訪的日本民眾,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對於世界帶來「負面影響」的比例,高達79.4%;認為川普給世界帶來積極影響的,只有17
中廣新聞網 ・ 3 小時前
比北韓還痛苦? 調查:5年逾2千名脫北者離開南韓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3)報導,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離開南韓的脫北者,近5年來超過2千人,評論認為,這些遠離北韓極權統治的人們,在南韓未能接受足夠支援,導致他們再度感到失望,前往第三國。
太報 ・ 3 小時前
AI變造柳采葳熱吻郝龍斌 游淑慧:實錘證實介入國民選舉,有人認了!
國民主席選舉傳出境外勢力介選,引發關注。力挺候選人郝龍斌的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今(13)天說,來自TikTok和Youtube的影片內容高度支持特定候選人,且註冊時間在國民啟動主席選舉前夕,呼籲國安單位調查背後發動者及資金來源。國民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則表示,實錘證實AI造假詐騙介入國民選舉,有人認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生育率再降、移民續增 日本外籍新生兒破2.2萬創歷史新高
日本政府近日公布2024年人口數據,去年約有2萬多名新生兒是外國公民,佔比逾3%。雖然可彌補日本勞動不足問題,但也讓日本政壇掀起更多對移民的討論與爭議。
太報 ・ 2 小時前
「台灣之盾」能擋下共軍飛彈雨?作家揭以色列鐵穹「破防」慘況:國防大錢坑
總統賴清德日前在雙十演說強調「和平必須靠實力」,宣示打造「台灣之盾」,2030年前國防預算將達到GDP百分之5,並且排除中國的紅色供應鏈,藉此應對「敵情威脅」。對此,作家漂浪島嶼在臉書發文指出,增強台灣國防成為每位總統的責任,但是台灣不是以色列,敵人也非哈瑪斯,參考鐵穹打造台灣之盾,可能構思美好但現實殘酷。漂浪島嶼說,賴清德宣示學習以色列鐵穹系統,打造台......
風傳媒 ・ 1 小時前
加州大學5人獲今年諾貝爾獎破紀錄 校方喊話川普削減經費衝擊大
2025年加州大學,共有五人榮獲諾貝爾獎,校方肯定聯邦贊助研究經費有功,並稱撙節預算,將會影響未來的研究。 美國媒體報導,加州大學在今年諾貝爾獎上,締造歷史,加州大學的教職員與校友,分別獲得醫學
中廣新聞網 ・ 3 小時前
百萬網紅「極端拍片」挨轟!把7歲兒丟下懸崖遭罵爆
百萬網紅《願望清單家庭》的爸爸迦勒特(Garrett Gee)曾在旅遊影片中把7歲兒子丟進湖裡,引發爭議。他近日回應,強調「推孩子一把」因人而異,自家孩子能接受,但並不適合所有人;他們一家人熱愛冒險,但建議其他家庭出遊仍應以安全為前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中國旅日女星上節目高喊「被中國支配不好嗎?」 遭日網友炎上罵:滾回去
中國出身、長年旅居日本的女星「高陽子」,近日上日本導演北野武的談話性節目,但她在節目上不諱言喊:「日本被中國支配不好嗎?」隨即引發網友們熱議,更惹怒不少日本網友。
鏡報 ・ 4 小時前
公布中國疑介選「異常流量」數據 趙少康怒批:這不是幾個人能做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北報導 國民主席選舉爆出中國介選疑雲,戰鬥藍發起人、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今(13)日召開記者會,指控有境外勢力透過TikTok、YouTube等平台大量發布影片,企圖影響內選舉;他痛批「中國大陸要制止,不制止就是縱容」,甚至強調這次選舉異常、規模龐大,「不是幾個人能辦到的事」,懷疑背後有上億元資金操作,呼籲國安單位嚴查境外...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嘉義縣發放重陽敬老金!百歲人瑞耳聰目明 開心數錢
全台最老的嘉義縣即將迎來重陽節,今年全縣符合領取敬老禮金人數11萬5899人,共計發出3億6711萬元,127位百歲人瑞中,滿百51位、逾百76位,嘉義縣長翁章梁今(13日)拜訪百歲人瑞黃清海阿公、布袋鎮莊翁兜阿嬤,兩位人瑞耳聰目明,收到縣長送的9000元重陽禮金,阿公開心數鈔票,精氣神十足。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鋼門壓死警衛案 宜蘭養鴨中心負30%責任判賠80萬
地方中心/黃富溢宜蘭報導農業部宜蘭養鴨中心,去年一月發生警衛徒手關閉軌道大門,結果遭到400公斤大門壓死的意外。家屬質疑軌道門設置和管理有缺失,請求國賠700多萬。宜蘭地院法官審理,認為死者搬移軌道門是事故直接原因,但軌道門的導輪變形,以及終點沒設置輪擋,是間接原因。因此判定養鴨中心,得負30%責任,判賠八十萬元。
民視 ・ 2 小時前
長期吃止痛藥解決 容易誘發胃潰瘍
一吃就胃痛、打嗝脹氣,甚至上廁所見血,這是胃潰瘍常見的警訊。欣悅中醫診所中醫師梁世瀅指出,胃潰瘍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等消化道黏膜遭受侵蝕、破損而形成潰瘍,若胃痛未及時調理,只靠吃止痛藥解決,不僅疼痛難耐,甚至會更容易誘發潰瘍。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