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叛逆離家、愛看武俠小說,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讓醫護在合理條件下安心成長
幼稚園時就耍叛逆離家出走,在醫師家族中成長的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人生第二次叛逆是選內科。然而,從診間到管理階層,余忠仁卻是以傾聽與合作,嘗試在體制與人性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
早上06:30,在台大醫院的長廊上,就已經可以看到院長余忠仁高大的背影。
2025年是台大醫院創院130週年,也是台灣醫療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兒科與急重難罕的醫護人力短缺與過勞、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急診與加護病房壅塞,以及健保給付與財務壓力,每個問題都加重醫院經營困難度,凸顯醫療現場勞動條件惡化。
站在醫療困境的浪頭上,余忠仁在8月1日接任院長後,最常被問到,「壓力會不會很大?」他帶著淡淡的笑容回覆,「壓力一定有,但就像當醫師一樣,先了解問題,再來規劃處理。」
看起來溫和圓融、臉上總是帶著笑容的余忠仁,其實有他的堅持與浪漫,讓他不願被既有規則限制,也相信溝通能改變體制。余忠仁說,他心中刻著「虛己順物,星月同輝」8個字,隨時提醒自己:記取從小就仰望的醫者背影,莫忘初衷。
透過深度訪談,《康健》帶你深入了解台灣龍頭醫院現任掌舵者的內心世界。以下是專訪重點摘錄。
在醫生街長大,求學時代上過的2堂人生叛逆課
我從小在台南長大,家在忠義路,當時忠義路上有二十幾間醫院,被稱為「醫生街」。我父親是外科醫師,人緣好、技術好,病人都非常尊敬他。父親的學弟說,我爸爸是「口八道、手八道」,這是日文,意思是說這個人的口才與技術都是一流。
爸爸在診所非常忙碌,不太有空管我。唯一一次修理我,是在我念幼稚園的時候。那天我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想去上學,乾脆離家出走,但跑沒有多遠就被抓回去,當然被處罰了,這是人生第一次叛逆。
再一次叛逆,是在選科別的時候。我們家族有近60位醫師,各種科別都有。我雖然成績很好,但可能因為從小愛看書,或是遺傳了媽媽的高度近視,我的視力不好,手也不夠靈巧,自覺不適合外科。爸爸曾經建議,「當皮膚科醫師比較輕鬆。」但我想成為學識淵博的醫師,所以沒有聽話,決定進入內科。
爸爸是我心中最早也是最好的醫師典範。長年看著爸爸與病人互動,比起高高在上的醫師,他更像病人的朋友,常主動替付不出錢的病人減免費用。我從他身上看到的醫師價值,不只是治病,更是那種被信任的驕傲。
自己當了醫生之後,我也很重視「醫病共享決策(SDM,Shared decision making)」的溝通。尤其像癌症治療,雖然不像以前有辦法為病人直接少算一點,但是站在患者與家屬的角度,我們一定要多花時間,好好討論出最適合的醫療決策,不是只有醫生說的算。
從分院回到總院,這段經歷改變了他看待組織管理的方式
上任後這個月,我幾乎天天在開會,聽取各部門的報告。台大醫院有50多個單位,每個部門報告至少1小時,大概要花2、3個月才能全部聽完。有人說這樣太耗時間,但我覺得唯有從傾聽開始,才能真正理解醫院的脈動。
我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也在新竹台大分院當了6年院長,算起來在台大醫院體系已30多年。當陳文章校長詢問我是否願意接任時,我沒有太多遲疑。對我來說,這裡像家。只是,台大醫院這個家更大、更忙,也需要更多時間投入。以往我從台北通勤到新竹,每天5點多起床搭高鐵;現在不用通車,但仍習慣早起。6點半,我就已經在醫院走動。
從內科醫師跨足管理,也是因緣際會。記得從台灣大學第一屆的EMBA開辦,台大醫院就推薦主管去上課。我擔任內科部副主任時,被詢問是否有意願接受推薦,當時臨床與教學工作忙、門診多、研究多,第一時間並不情願,就拒絕了。但陳明豐院長親自打電話來,我也就硬著頭皮去上課。
後來發現,這段學習改變了我看待醫療組織管理的方式。我理解到,醫師診療病人,不論是時間分配或是醫療決策,都是一種管理;由醫師轉入管理,其實有脈絡可循。然而,對於醫療之外的治理,仍需要系統性的學習與經驗。
余忠仁的管理哲學很簡單:先傾聽,再聚焦
以管理角度來看,經營醫院的3個核心是醫療品質、財務穩健與人力穩定。醫療品質是底線,因為病人的治療成果,就是醫院存在的意義;財務穩健是根基,醫院必須能自我成長;而人力穩定則是靈魂,沒有被信任的團隊,再好的制度都行不通。
現今台灣醫療運作的效率與效能備受國際肯定,但健保在總額限制下所形成的困境,已壓縮醫院的生存空間。
台大醫院的業務盈餘約僅1%,原因很簡單,除人員薪資、藥品、醫材、電費外,醫院對員工的獎勵、研究經費、教學投資都是成本。疫情之後,醫療成本攀升、健保給付趨緊,但我仍堅持,不能因為財務壓力而犧牲醫療品質。
目前我們約7成多的收入來自健保,2成多來自自費項目,包括臨床試驗與國際醫療收入。由於剛性成本持續攀升,健保總額若不成長,醫院勢必面臨虧損,因此我們必須開拓新模式,例如臨床試驗合作與跨國合作,讓財務有更多彈性。
我相信共識的力量。我的管理哲學很簡單:先傾聽,再聚焦。我會邀請相關主管坐下來,把問題談清楚,我們當前所處的情境、目標是什麼、資源在哪裡。接著確認方向、規劃路徑。
台大醫護人員的辛苦,在於病人的病情都比較複雜。但我不認為醫師是不好管理的人,畢竟他們在照顧病人時,也得與家屬協調、與現實妥協。醫師都有使命感,只要團隊方向明確、資源配置合理,他們比誰都願意投入。
我也特別重視年輕醫師與護理師的工作環境。他們追求的不只是薪資,而是有意義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台大醫院的制度結合底薪、績效與獎勵,盡可能讓他們在合理條件下安心成長。
此外,台大醫院傳承的文化,是不讓醫療人員孤軍奮戰,會有資深的成員提供協助。對團隊來說,即使台大醫院的薪水比起其他醫院也許略低,但工作環境會更合理。
他將分級醫療取名星月計劃,盼「虛醫療之間隙,順病人之需求」
除了院內團隊的合作,我也在思考醫療體系之間的合作。醫院不該是一座孤島,唯有讓社區診所與大型醫院之間,建立互信與資訊流通,病人才有機會獲得連續且完整的照護。
造成急診壅塞,社區醫療資源無法協同也是原因之一。以往病人從診所轉入大型醫院後,診所醫師往往無法得知後續檢查結果與治療進度;同樣地,大型醫院也無法及時掌握病人回社區後的用藥、慢性病追蹤情況。這種「雙向不通」造成重複檢查、醫療資源浪費,也增加病人焦慮與成本。
我在擔任副院長任內,創立了「台大醫院醫療體系星月計劃」,希望建立醫療分級轉診的共享平台,讓台大不只是「高牆內的醫院」,更是能與社區連結的醫療網,讓診所醫師能看見病人在台大的治療結果,也讓台大醫師理解社區端的照護狀況。
星月計劃構思與討論的時期,我剛好正在讀《莊子》,從中領悟而提出了「虛己順物,星月同輝」的想法,正好解釋了我心中對分級轉診的理念:
‧ 以病人為中心。
‧ 分級醫療,同心共好。
‧ 星月無高下,服務有先後。
‧ 虛醫療之間隙,順病人之需求。
這正是我心中全人醫療的樣貌:「病人像月亮,台大醫院聯手地區醫院與診所像星星,圍繞著月亮發光。」
對我來說,台大醫院不只是一家醫院,更是承諾。我們要培育人才、深化國際連結,更要守護社會對醫療的信任,讓病人感受到尊嚴與安全、讓醫師願意留下、讓世界願意合作,這就是我對台大醫院的期許,也是身為院長,最重要的信念與任務。
少年時期我也愛看金庸武俠小說,如果要選一個喜歡的角色,應該是楊過。他雖然性格有缺陷,但是始終堅定走自己的路。那份孤獨與專注,其實不也像是醫療現場的醫師們嗎?
未來如果要我在醫療與管理之間二選一,我仍會選擇醫療。因為管理職的任期有限,但醫師的使命是一輩子的。醫療,是我一生的志業。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痠痛貼布4地雷!這樣亂貼腸胃出血又傷腎︱譚敦慈 × 顏宗海【早安健康X譚敦慈的保健教室】
0:00 精采預告<br> 0:15 在國外買消炎止痛藥需要注意?<br> 0:54 正確貼痠痛貼布的小撇步!<br> 【相關影片】<br> 痠痛貼藥布慎防「經皮毒」傷腎!4重點教你怎麼貼、貼多久︱譚敦慈 X 顏宗海【早安健康】<br> <a href="https://youtu.be/lTNRXZ09VCw"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lTNRXZ09VCw</a><br> 拋開消炎止痛藥!撲滅慢性發炎4招不吃藥斷開疼痛體質︱歐瀚文 功能醫學科醫師【早安健康X健康大頭條】<br> <a href="https://youtu.be/A9kd4dqvvTE" target="_blank">https://youtu.be/A9kd4dqvvTE</a><br> 【相關文章】<br> 痠痛貼布竟貼到胃出血!藥布、藥膏都有副作用,不當使用小心致腎衰竭<br> <a href="https://edh.tw/articles/vCi8BjF" target="_blank">https://edh.tw/articles/vCi8BjF</a><br> 貼痠痛貼布傷心腎、增心肌梗塞風險?專家2提醒保「心安」<br> <a href="https://edh.tw/articles/niVmaYr" target="_blank">https://edh.tw/articles/niVmaYr</a><br> 👇 更多影片清單 👇<br> 【✨譚敦慈的保健教室✨】<a href=" https://go.edh.tw/4ywhbu"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4ywhbu</a><br> 【健康大頭條🔥】<a href=" https://go.edh.tw/4yvgt2"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4yvgt2</a><br> 【名醫專家瘦身攻略】<a href=" https://go.edh.tw/4zx4eu"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4zx4eu</a><br> 【醫師的健身房💪🏻 】<a href=" https://go.edh.tw/4xmscf"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4xmscf</a><br> 【防癌大作戰】<a href=" https://go.edh.tw/4zwwy5"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4zwwy5</a><br> 【骨科、關節】<a href=" https://go.edh.tw/4ynxc6"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4ynxc6</a><br> 【逆轉三高護心術❤️🩹】 <a href=" https://go.edh.tw/525xmt"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525xmt</a><br> 【健康好食材】<a href=" https://go.edh.tw/4zg246" target="_blank">https://go.edh.tw/4zg246</a><br> 👇 更多影片清單 👇<br> 早安樂活網站: <a href="https://lohas.edh.tw/" target="_blank">https://lohas.edh.tw/</a><br> 早安健康網站:<a href="https://www.edh.tw" target="_blank">https://www.edh.tw</a><br> 早安健康FB:<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target="_blank">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a><br> 早安健康Youtube: <a href="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a><br>
早安健康影音 ・ 1 天前
台大女神馮琪淯動向曝光 學長爆申請耳鼻喉科住院醫師
曾以雄女第一名考進台大醫學系的馮琪淯(小馮),因清新氣質與亮麗外表被譽為「台大醫科女神」,如今已從台大畢業。根據學長透露,完成PGY訓練(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的馮琪淯已申請回台大醫院擔任耳鼻喉科住院醫師,但台大醫院目前尚未對外公布錄取名單。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網路高齡負面用語調查 以駕駛、詐騙最常見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4日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攜手網路溫度計分析發現,過去1年在新聞與網路社群中,最常出現與高齡相關的負面語句為高齡駕駛與詐騙;基金會籲討論事件時,從責怪年齡轉向制度討論。
中央社 ・ 1 天前
感到壓力鼻子先變冷?英研究揭「鼻溫下降」現象 或可成壓力偵測新指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當人感到壓力時,鼻子的溫度會明顯下降3至6度,可以透過熱像儀直接觀察。研究指出,這種「鼻溫下降」現象可能成為即時、非侵入式的壓力指標,未來有望進一步用於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的心理健康監測。 研究:人處在壓力環境 鼻溫下降3至6℃ 綜合外媒報導,薩塞克斯大學的研究團隊以29名志願者為研究對象,進行一系列壓力測試,並使用熱像儀追蹤臉部血流的變化。測試過程中,受試者先戴上耳機聆聽白噪音,接著研究人員安排三位陌生評審進入房間,並給受試者三分鐘時間準備一場五分鐘的「夢想工作」即席演講,全程受到評審注視。研究人員觀察到,隨著壓力升高,受試者的鼻尖溫度皆下降3至6℃。 人體應對壓力本能 「1反應」讓鼻子血管收縮、溫度降 研究團隊說明,這種血流的變化源自於靈長類動物演化出的反應機制,視覺是所有靈長類動物最重要的感官,由於感知到外部的壓力,為了提高對環境的警覺,身體會將血液從臉部其他區域轉移至眼睛,同時會導致鼻子周遭的血管收縮,造成鼻尖明顯降溫。帶領研究的薩塞克斯大學比較心理學Gillian Fo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王義川上節目突眼眶泛紅 主持人王偊菁抖內幕
台中市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農業部實施禁運禁宰令,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預計今(5)日討論決定是否於明天中午12時解封,卻傳出有地方縣市的肉品市場自行宣布7日開市,應變中心昨表示,解封與否須中央統一宣布,不可自行宣布解封,會再跟地方宣導並通令禁止。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新冠疫情「低點盤旋」!疾管署提醒:確診重症、死亡機率為流感兩倍
疾管署今(4)日指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次為1398,較上上周上升2%,仍在低點盤旋。但專家提醒,民眾一旦感染新冠肺炎,衍生重症或死亡的比例將是流感的兩倍,且除現有莫德納mRNA LP.8.1之外,11月12日起疾管署加購的Novavax JN.1蛋白質次單元疫苗, 也將加入接種的行例,偏愛蛋白質疫苗的民眾要把握機會。疾管署預防辦公室防疫醫師林......
風傳媒 ・ 1 天前
92歲志工行善20年 獲金駝獎肯定 (圖)
象徵全國志工最高榮耀的「金駝獎」4日在台北舉行頒獎典禮,獲獎者之一鄭彩鑾(左2)投身志工行列逾20年,92歲的她擅長進行社區健康篩檢、菸害防制及健口操推廣等宣導與催檢工作。
中央社 ・ 1 天前楊梅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揭牌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日下午前往楊梅區,出席「楊梅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揭牌儀式」。並表示,心理衛生中心以專業陪伴市民朋友面對工作、情感等壓力,歡迎市民朋友善用心理衛生中心專業資源,與心理專業人士暢聊、抒發心中感受。楊梅心理衛生中心設置於環境優美的楊梅1號社會住宅,是繼八德、桃園、蘆竹及平鎮後,設置的第5處心理衛生據點,可就近服務楊梅、觀音及新屋等鄰近地區市民,市府將持續努力尋找適合地點,照顧市民身心健康。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指出,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是社會安全網的一部分,市民朋友可以主動走入中心尋求幫助,心衛中心專業人員亦會走進社區,主動關懷需要幫助者。關懷大使于子育表示,透過在《我們與惡的距離2》中飾演公衛護士,進而認識各機關單位、醫護人員及醫療單位辛勞,很榮幸能擔任關懷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新竹臺大分院發布《永續報告書》 以行動實踐ESG打造韌性綠色醫院
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永續浪潮,新竹臺大分院首度發布《永續報告書》,以「打造韌性醫院,邁向永續經營」為主軸,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醫療營運,展現醫院從臨床照護到落實醫療永續的實質行動力與轉型決心。新竹臺大分院院長洪冠予四日表示,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的衝擊日益明顯,醫療機構必須從能源管理、資源運用、社會共好到臨床照護全面轉型。永續是一條長遠的路,需要持續投入與行動。本院以「學習型組織」、「治理創新」與「智慧醫療強化」三大策略為核心,將永續理念融入營運決策與臨床實務,讓永續不只是政策方向,而是落實在醫院日常的核心價值。新竹臺大分院醫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召集人張毓廷副院長說明,本院《永續報告書》依循GRI國際準則與AA1000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盤點醫療品質、傳染病防治、資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情緒浪潮來襲 用「衝浪法」與情緒共處、享受當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當感受到強烈的情緒,並相信事情永遠不會好轉的時候,如果習慣壓抑情緒,不僅會讓壓力更大,實際上也會導致情緒變得更強烈,這個重置方法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平時習慣迴避令人難熬的情況,只因為擔心悲傷或恐懼這類的情緒會太難忍受,也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別急著批判情緒 試着在情緒衝浪板保持平衡 退後一步,觀察自己的情緒,不要試圖阻止它們或批判自己,並指出身體有哪些部位感受到這些情緒。 這時,想像自己在衝浪板或船上,並試著在海浪起伏時保持平衡。提醒自己,情緒就像海浪一樣,是來來去去的。練習與當下的事件共存,而不是預測未來可能會有什麼感受,或回憶起過去的感受。 看見情緒,不需逃避 「不作為」也能有幫助 理由很多人都知道,但人們並不擅長「情感預測」(affective forecasting),也就是預測未來的感受。這代表,擔心未來會有什麼感覺(例如「我永遠也不可能放下的!」)只會為已經扛著的情緒,再加上一個「絕望」而已。 學會跟著情緒「衝浪」,而不是批判它們,這能幫助看見,其實不需要逃避感受,甚至不需要採取行動。只要選擇和它們共存,這些情緒通常不會持續太久。 越想抽離越緊繃 順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6大核心戰略放款餘額衝至8.36兆 前9月達標率121%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4日電)金管會統計顯示,國銀截至9月底對6大核心戰略產業放款餘額新台幣8兆3607億元,月減200.69億元,全年目標達標率為121.92%。今年以來以資訊及數位增加2515億元最多,其次為綠電及再生能源增2122億元,再來是國防及戰略增加2021億元。
中央社 ・ 1 天前
COP30將登場 台灣專家認為應加強投資氣候調適行動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衣綸/台北報導 11月10日起年度國際氣候盛會將在巴西展開,今年是第三十屆,簡稱COP30。各締約國領導人將在巴西貝倫,開啟兩週的全球氣候政策討論與協商。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三位專家分別從溫室氣體減量、氣候資金與氣候調適等三個面向,分享今年國際上的討論重點。專家認為積極減碳是國內外趨勢,轉型資金的挹注至關重要,但要應對氣候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中市府稽查健康食品 1件未依規定標示裁罰3萬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4日電)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今天公布針對健康食品、國產維生素錠狀膠囊狀食品及特殊營養食品啟動專案稽查,共查驗43件產品,查核28件產品標示,其中1件遭裁罰新台幣3萬元並回收。
中央社 ・ 1 天前
提升兒童醫療 台大兒童醫院多管道留才 (圖)
台大兒童醫院5日發布兒童醫療影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台大兒醫院長李旺祚(前)肯定政府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他認為加上台大例行專任值班型主治醫師模式等,可讓更多醫師留在台大兒科體系。
中央社 ・ 9 小時前
台大學號歧視文化!她自爆「被質疑洗學歷」 一票校友超有感
政治評論員周偉航近日爆料台大人有學號歧視文化,「考進來拿到B開頭的學號再說」,引發許多校友共鳴。身為台大校友的作家「小花媽」張慧慈分享自身經驗,坦言自己讀台大碩士時,曾因為「R開頭」學號被質疑是洗學歷,後來也遇到許多類似案例,甚至還有台大人看不起留在國內讀研究所的同學,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印尼巴布亞連2起過河意外 逾20人落水多為兒童
(中央社雅加達4日綜合外電報導)印尼最東部巴布亞地區達爾村1日發生15人過河時被洪水沖走的事故,其中大部分是兒童,警方稱尋獲一具遺體。同日鄰近村莊也發生類似事故,8名兒童落水失蹤,目前還在搜救。
中央社 ・ 1 天前
單親家庭堅強不自棄 拚教育翻轉逆境
在馬來西亞,慈濟志工陪伴一位印度裔單親媽媽,不僅給予生活補助也協助他的四位女兒申請獎學金。「這是閱讀計畫銅獎。」櫥櫃裡的獎盃,是孩子們努力的見證。照顧戶「卡娜吉」的先生於2018年病逝,從此她以微...
大愛電視 ・ 16 小時前
台大兒科醫哽咽曝兒科遇「最暖回饋」
[NOWnews今日新聞]台大醫院兒童醫院推出首部兒童醫療短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影片於今(5)日正式上線,盼在少子化與醫療人力挑戰日益嚴峻的時代裡,讓更多人理解兒科醫療價值的支持。還有醫師分享,...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發布《永續報告書》
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永續浪潮,新竹臺大分院首度發布《永續報告書》,以「打造韌性醫院,邁向永續經營」為主軸,將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融入醫療營運,展現醫院從臨床照護到落實醫療永續的實質行動力與轉型決心。新竹臺大分院院長洪冠予四日表示,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的衝擊日益明顯,醫療機構必須從能源管理、資源運用、社會共好到臨床照護全面轉型。永續是一條長遠的路,需要持續投入與行動。本院以「學習型組織」、「治理創新」與「智慧醫療強化」三大策略為核心,將永續理念融入營運決策與臨床實務,讓永續不只是政策方向,而是落實在醫院日常的核心價值。新竹臺大分院醫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召集人張毓廷副院長說明,本院《永續報告書》依循GRI國際準則與AA1000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盤點醫療品質、傳染病防治、資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