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全球自由貿易動盪下,台灣小農如何自處!
自美國總統川普於 4 月推出大規模關稅政策以來,貿易障礙已成全球經濟的重要阻力。當未來關稅或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增加時,企業可能會推遲或縮減投資,最終導致經濟成長放緩,WTO示警,隨著全球經濟降溫,以及美國新一輪關稅措施的全面影響在 2026 年顯現,全球貿易成長率可能降至僅 0.5%,低於先前預期的1.8%。
而台灣經貿以出口為主,再加上處在美中對抗前沿,地緣戰略風險更大,後續美中政經博弈,台灣都難以置身事外,對台灣生存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農業事關民生經濟,營養健康,糧食安全,國防安全(重要戰略物資),生態永續等,將承擔更為吃重的角色,無法再採取慣(惰)性的大撒幣政策。
展望未來全球農業面臨的挑戰將更加艱辛,除各國本身難題外,還包括極端氣候和地緣政治風險,原有傳統農業耕作模式和思維已經難以因應,尤其處於高度競爭強度的產業。而一味的仰賴政府補貼更是難以生存,惟有坦然面對現實,全力革新,才能浴火重生,糧食生產與貿易之間應保持一種“蹺蹺板”動態平衡機制。
受到國際經貿體系以及農產貿易市場重置影響,全球農業競爭正邁入新的格局,台灣農業想不落人後,至少須看清並做到底下幾點;
1.農業想要走出傳統迎向新商業模式,先要拋開對過去悲情的懸念和論述,避免讓外界有情勒以及給予大量福利補貼都是應該的不良觀感,導致淡化了對農業處境艱難的關心,進而影響到年輕學子選系和就業的選擇。農業既然要脫胎換骨,不僅農漁民和官員心態和做法要修正,還要講述新的故事,讓外界重新認識「新農業」,並認同它是可以成為熱門而非夕陽產業,可以自力更生無須處處依賴政府庇護,才會重新受到民眾和年輕學子的支持(推動AI智慧農業需要依靠高素質的勞動者來實現),為新農業注入新活水。
結合先進科技,農業也能蛻變成為新科技和新商業模式的重要基地。
2.有計畫獎勵「老農」和「新農」共同協力經營農務,一來可幫助緩解農村勞動力不足問題,二來可幫助解決新農租地困難,資金不足,務農經驗不足問題,三來可幫助老農吸收農業新知以及運用新農業科技和設施,有效提升農業經營效能,促進農業全面升級,一舉多得。
3.分散市場並建立風險管控機制;為分散投資風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曾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中國大陸曾因過度依賴美國黃豆、玉米進口,在美國發動黃豆貿易戰中深受其害,倒逼中國構建多元供給體系,巴西和澳洲分別成為黃豆、玉米和小麥的最大進口來源國,有效降低依賴美國單一管道風險,也讓中國大陸在應對中美貿易戰中,更有底氣回應「中國不跪」(Never Kneel Down)。這些年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農漁產品成為政治籌碼,驗證了過度依賴大陸單一市場確實存在高度風險;然而此次美方實施對等關稅,再度驗證了過度依賴美國市場(占台灣農產品總出口值18%)同樣會受制於人;既然分散貿易對象確實有助於減輕風險,對於美國和日本市場亦不該例外,應建構更均衡更穩定的全球貿易網路;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外銷農產品風險監控機制,才能適時做出調整,維護台灣農民權益和農業的穩定發展。
4.落實農業申報和預警制度;詳實的農業申報是計畫性產銷的根本,台灣政府每年動用近兩千億農業預算,卻連最基本的放養量申報,迄今仍然難以做到,無法確實掌握實際生產動態,不僅無法實施產量暨價格預警,也無法做好生產溯源及行銷規劃,導致農產品經常發生產銷失衡,價格大幅波動,引發民怨;未來須對所有獎勵、補助、救助對象,應嚴格要求必須以有按規定申報的養殖戶為先決條件,不能遇到外界壓力就妥協。
5.應導正補貼的心態和做法;由於補貼具短期效果,可暫時緩和農漁民不安,這些年農業補助政策琳琅滿目,包括稻穀保證價格收購、產銷調節收購、天然災害救助、受進口損害救助、休耕給付、農業環境基本給付、轉作獎勵、契作獎勵、老農津貼、補助農業保險費等等,已經成為國內農業施政的主軸。然而補貼並非萬靈丹,不僅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耕地面積流失,高齡化,基層勞動力短缺,農家專業所得偏低,產銷經常性失衡等等),形成國庫沉重負擔,農漁民往往而過度仰賴政府補貼保護,失去面對外來競爭和威脅,應有的認知和勇氣和,恐自斷台灣農業生機;應重新調整補貼的內容和方式,朝向能產生乘數效果(如可提升生產效能,提高產品品質,農民收益,農民和消費者雙贏等)和好的補貼(如生態環境保護,綠能低碳設施,可持續性耕種模式等),才能產生正向循環。
6.應全力推動AI智慧農業;運用AI可以改善資源配置、優化農業營運、提高產量品質、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強化競爭力,農民的角色將由生產者轉變為管理者,從藍領轉變為白領;人工智慧可望為農民帶來改變遊戲規則的解決方案,目前AI在農業產銷供應鏈的應用仍為點狀分佈,沒能實現全面整合,成為未來農業競爭勝負的關鍵,只有當使用者能夠使用智慧型手機、具備網路連線和使用技能時,尖端工具才有用。
7. 應強化農業服務;當前農業發展和競爭比以往更需要靠農業服務,推動服務業與農業深度結合,將有助於農業價值鏈向更高水準躍進,尤其推動「農業外包服務」(outsource agricultural services)對幫助農民適應快速轉型的國際和國內農業價值鏈需求方面至關重要,農業銷售也將由賣“優質產品”向賣“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整體產業鏈的增值,增強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全球經貿和農業格局正迎來新變數,未來領跑的農業須具備科技創新性強、供給保障性強、環境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等優勢,台灣準備好了嗎?
其他人也在看

馬太鞍溪橋便道通車 193縣道取消7至16時交管
因應台9線馬太鞍溪橋便道昨天下午開放通車,並限制5噸以下車輛通行,為配合交通動線調整與分流需求,193縣道原實施的「每日7時至16時管制南往北車輛」措施,自今日起取消。花蓮縣警局指出,依恢復後的管制規定,193縣道自今日起除救災及公務用途車輛外,將限制甲、乙類大客車及逾21公噸大貨車通行,其餘一般小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台灣設計田尾展登場! 台灣原生植物「療癒森林」吸睛
2025台灣設計田尾展登場,由田尾休閒農業協會舉辦的「花田祭」活動10、11日在全新落成的「隆盛樹化玉博物館」舉行,展場裡有一處「台灣原生植物療癒森林」自開幕以來,吸引大量的人潮,主辦單位選出120多種台灣原生樹種,打造為森林小徑,帶給遊客豐富的五感體驗。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演戲逾60年!陳淑芳獲頒金鐘「特別貢獻獎」 諾:不退休、不漲價
陳淑芳女士以超過60年的演藝生涯,成為台灣戲劇界不可或缺的國民阿嬤形象。從1960年代18歲被導演李行相中演出第一部電影《誰的罪惡》開始,她走過台語片、台灣新電影、本土電視劇到長壽八點檔的輝煌歷程。2020年,她以《孤味》和《親愛的房客》兩部電影奪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實現了等待多年的演藝夢想。陳淑芳不僅演技精湛,更以願意提攜後進、支持學生畢製的精神,展現了對表演藝術的無限熱愛。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
歐洲太空總署研發新型火箭 可回收再利用
歐洲太空總署宣布,將與義大利航太公司合作,研發可回收再利用的火箭推進器。ESA公開的構想圖顯示,新火箭外型和美國 SpaceX 的「星艦」非常相似。未來不只第1節推進器要能回收,連把衛星送入軌道的第2節火箭,也要達到相同功能。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消失的熱帶泥炭地 印尼野火加劇
印尼擁有廣大的熱帶泥炭地,但這種獨特的生態系統卻正在消失。造成雨林大面積砍伐的大企業,也同時在挖掘溝渠,排乾泥炭地的水,改造成適合生產棕櫚油或木材的土地,卻因此讓林火更容易點燃,衝擊自然生態與大眾...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台灣設計展》彰化舊眷村走時尚風 「人人百貨」匯集創意選物店
值得一看!2025年台灣設計展今天(10)日雙十連假首日在彰化縣盛大開幕,從城市治理、地方產業、文化歷史到植物美學,15個分行展區內容精彩多元,其中,專為年輕人打造的《人人百貨NEXT-GEN Store》分行,展區就在彰化市中山路二段790巷的中興莊眷村文化園區,舊眷村華麗轉身,成為融合工藝、數位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塑膠公約談判破局!源頭限塑成爭議 專家:需減75%才能拯救地球
全球正積極推動「塑膠公約」,被視為繼《巴黎氣候協定》後最重要的國際環境協議,然而六輪談判陷入僵局,反映經濟利益與環保之間的拉鋸戰!曾被稱為「塑膠王國」的台灣,面臨國際環保規則重整的嚴峻挑戰,產業轉型與社會減塑成為關鍵課題。專家指出,台灣塑膠產業唯有在矛盾中加速轉型,從傳統製造朝向高附加價值產品發展,才能在下一輪國際規則成形時不被淘汰。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重機騎士「台64高架橋」自撞護欄拋飛 墜20公尺多處骨折傷重不治
據了解,新北市消防局是在下午4時許接獲報案,立刻派遣人車前往現場。陳姓騎士摔落成州七路上時,並未穿著騎乘重機的專用防護衣褲,下身僅穿短褲,傷勢為雙腿骨折、頭部重創,安全帽脫落在身邊,當場已無呼吸心跳,由救護車緊急送往淡水馬偕醫院急診,但最終仍傷重不治。根據...
CTWANT ・ 1 天前

代表僑胞致詞 吳光宜盼不分派攜手合作面對國際情勢
今(10)天適逢雙十國慶,僑務諮詢委員、僑胞代表吳光宜在國慶大會致詞時表示,面對美中貿易摩擦、供應鏈重組、中國持續軍事恫嚇、全球區域衝突不斷等局面,台灣會更積極深化與民主國家及夥伴的經濟合作與民主價值聯盟,他並呼籲,當今國際情勢詭譎多變,更需要大家集結力量,不分海內外、不分派,攜手團結,信賴政府,讓台灣世世代代永享自由民主、安居樂業與經濟繁榮。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厲陰宅》終章!男主角曝:有東西在拍片現場 她靠第六感改變導演決定
由「鬼王」溫子仁開起的《厲陰宅》系列,以驚悚靈異、真實事件改編等元素,自2013年首部作品推出以來,擄獲全球恐怖片粉絲,如今這股恐怖熱潮迎來最終章──《厲陰宅:最終聖事》,全球票房已飆破4.5億美金(約140億台幣)成為系列之最,10月17日即將在CATCHPLAY+飆速上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彰化、竹市國慶升旗 結合市集、親子活動慶雙十
(中央社台北10日綜合報導)慶祝中華民國114年國慶,新竹市及彰化縣上午分別舉辦雙十升旗典禮,並結合市集、親子活動等,共同慶祝國家生日快樂。
中央社 ・ 1 天前國慶大會 僑胞籲不分派攜手團結永享自由民主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0日電)慶祝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會今天在總統府前舉行,僑胞代表、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吳光宜致詞呼籲,不分海內外、不分派攜手團結、信賴政府、共同守護家園,讓台灣世世代代永享自由民主、安居樂業與經濟繁榮。
中央社 ・ 1 天前
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在高雄 舉辦為期一週個人畫展
南部中心/陳家祥、蘇晟維 高雄報導"最美麗的主持人"白嘉莉,五年前搬回台灣後,把心力都投入在繪畫的創作當中,中秋及國慶連假,她選擇在高雄,舉辦為期一週的個人畫展,更每天都舉辦粉絲見面會,不少人都是兒孫,帶者長輩來一睹昔日巨星風采,而網路傳出已經77歲的白嘉莉,還有富商在追求,白嘉莉笑說沒有這回事。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在高雄舉辦個人畫展,並每天舉辦見面會。(圖/民視新聞)「你看這匹馬馬的身上有錢有花,所以叫做馬上有錢花。」親自帶著民視鏡頭,細數自己精心創作的畫作,"最美麗的主持人"白嘉莉,近年來雖然鮮少出現在螢光幕前,把心思投入在創作的領域,白嘉莉說,「我的畫有動物也有花卉,我希望很多的朋友都喜歡我的畫,因為每一幅畫都是,我用我的愛心畫在裡面。」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在高雄舉辦個人畫展,親自帶粉絲導覽畫作。(圖/民視新聞)過去遠嫁印尼的白嘉莉,不僅國慶日會返國,也曾登上國慶大會及國慶晚會領唱國歌,如今已經搬回台灣定居,這次她也挑在中秋及國慶雙連假期間,選在高鐵左營站旁的百貨公司,舉辦畫展,每天都有粉絲見面會,不少人,都是兒孫帶著阿公阿嬤來追星,資深粉絲家人說,「她第一次有明星可以追,她說有粉絲會她要來」,還有粉絲說,「知道說黑膠唱片也可以請白姐簽名,所以我就趕快就回家今天特地來,真的她真的美麗,是我們心中的女神,不老女神。」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在高雄舉辦個人畫展,粉絲特地帶黑膠照片給白嘉莉簽名。(圖/民視新聞)粉絲拿出當年的唱片給白嘉莉簽名,還有坐著輪椅的資深粉絲,要來一睹偶像風采,今年已經77歲的白嘉莉,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跡,近期傳出還有富商在追求,但白嘉莉否認這項傳聞,說網路新聞上的照片,已經是30年前的舊照,白嘉莉說,「完全沒有,所以我就覺得我不知道,而且他們放的那個照片,還是黃先生的照片,還是我30年前跟黃先生一塊兒的照片,到現在還是沒有人來追求。」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在高雄舉辦個人畫展,親自帶粉絲導覽畫作。(圖/民視新聞)笑說自己都在畫畫,是遺傳讓她保持凍齡,難得現身與粉絲相見,也讓人看見昔日一代巨星的風采。原文出處: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在高雄 舉辦為期一週個人畫展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左營萬年季相認!邱議瑩巧遇高中同學幽默回:證明我們還青春慈濟持續關懷光復災區!發送第二梯慰問金公廁馬桶見「3字示警」!釣5000苦主共鳴:真的超痛
民視影音 ・ 9 小時前新埔站電扶梯卡鞋致1女送醫 北捷籲勿靠近縫隙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11日電)台北捷運新埔站今天中午發生事故,電扶梯因被旅客鞋子卡住而停機,導致一名女性旅客跌倒送醫。北捷呼籲旅客,搭乘電扶梯時務必站在踏階黃色框線內,不要靠近踏板或側板縫隙。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國慶酒會212位重要外賓出席 賴總統帶領品嚐台灣特色小吃
政治中心/林彥君 李奇 台北報導國慶酒會晚間在台北賓館登場,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一同帶領外賓品嘗台灣特色小吃,總統被問到喜歡哪一道美食,他表示都喜歡,大讚這就是台灣最強的地方。賴總統出席國慶晚會,宴請友邦嘉賓,第一站就先來品嚐,台灣道地美食油飯,以及剝皮辣椒雞湯,來揭開晚宴序幕。記者vs.總統賴清德:「總統你覺得哪一攤最好吃,都好吃都非常有特色,這都是台灣最強的地方。」總統府舉辦國慶酒會,包含亞太地區、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共有212位重要外賓,一同共襄盛舉。(圖/民視新聞)被問到哪一攤最好吃,總統不吝嗇和大家分享,桌上滿滿香味四溢的美味佳餚,強調台灣美食的多元,吃完鹹食還有甜點等著大家。總統賴清德:「也有請教他們喜歡吃什麼,我們也特別挑他們喜歡的,好比我們的查爾斯總督他喜歡茶,所以幫他挑一個,冷凍茶翠玉烏龍冰淇淋。」來到冰淇淋攤位前,賴總統親自將冰淇淋,遞給聖露西亞總督查爾斯,以及貝里斯總督察芙拉,還不忘替店家簽名留念,現場氣氛熱絡。國慶酒會有得吃,也有精彩表演可以看,舞團以現代舞為主,展現力與美,搭配燈光與音樂效果,呈現台灣兼容並蓄、多元共融價值。副總統蕭美琴,一身深藍色洋裝出席。(圖/民視新聞)一旁還有副總統蕭美琴,一身深藍色洋裝出席,雙十過慶這天,總統府舉辦國慶酒會,包含亞太地區、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共有212位重要外賓,一同共襄盛舉。一年一次的國慶酒會,台北賓館處處飄著台灣味,讓遠到台灣來的貴賓,不僅吃的開心,也感受到台灣國慶生日的熱鬧氛圍,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持續被所有人看見。原文出處:國慶酒會212位重要外賓出席 賴總統帶領品嚐台灣特色小吃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賴清德出席國慶酒會 帶2友邦邊逛邊吃:每攤都好吃、台灣美食有特色南投建縣以來首度承辦「國慶焰火」 賴清德、韓國瑜同台見證「七彩水墨焰火」照亮夜空國慶晚宴「梁文傑狂粉」竟是杜汶澤!嗨喊10字「變誇誇超人」網笑翻:太可愛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投行估陸下半年降準降息
大陸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內需疲弱、房市不振等因素拖累近月主要經濟數據下滑,加上對美出口暴跌亦使大陸出口增速大減。各大投行陸續公布對陸經濟預測報告,預期2025年下半年中國人民銀行將降準、降息,運用適度寬鬆貨幣工具穩定經濟。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國慶大會收恐嚇信!藍綠有感維安等級拉高
國慶維安面臨嚴峻挑戰!不明人士冒用立委名義發函警政署,揚言要在國慶大會開槍掃射,導致安全等級大幅提升。民進立委吳思瑤表示,僅昨天和今天就收到多封針對總統國慶大會維安的威脅信,她質疑這可能是有計畫的行動,意圖干擾台灣社會秩序並造成恐慌。為確保活動安全,今年國慶大會維安措施明顯加強,從最外層就開始實施安檢,所有人都必須接受全身掃描和詳細檢查。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