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當心!1月大女嬰腸病毒重症亡 疾管署:已進入流行期
國內再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個案為中部一名僅1個月大的女嬰,疾管署今(18)日表示,國內已經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呼籲家長與孩童都應保持警覺,正確落實良好衛生習慣,如有相關症狀則應盡快就醫檢查治療,以降低重症風險。
疾管署說明,該名女嬰在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於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恐威脅生命,因此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據疾管署監測資料,近期腸病毒疫情上升,第46週(11月9日至11月15日)門急診就診計1萬1223人次,較前一週1萬0806人次上升3.9%,達流行閾值,研判進入流行期,呼籲大人小孩皆應保持警覺,持續落實個人手部衛生,並請教托育機構人員及家長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尤其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以及看病前後」以肥皂或洗手乳勤洗手,以降低腸病毒傳播的風險。
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A5型。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為多,共17例;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指出,成人及小孩皆有可能感染,尤其成人感染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易疏於防範而傳染給家中幼兒,籲請民眾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洗手;孕婦及新生兒照顧者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及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並儘量不與有症狀者接觸;家中嬰幼兒如經診斷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避免與其他嬰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機會,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多加留意學童及嬰幼兒健康狀況,如有出現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降低重症風險。
疾管署提醒,5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責任編輯/馮康蕙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就醫新選擇!「假日輕急症中心」今上路 輕症免跑大醫院擠急診室
落實分級醫療!未經轉診直接跑醫學中心 明年恐需1200元
台大兒科加護值班主治醫師「時薪900」?網:開四倍都不見得徵到人
其他人也在看
美中關稅摩擦暫緩 航運股價逆風持穩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8日電)台股今天走跌,貨櫃三雄股價相對持穩,航運業者表示,美中關稅摩擦暫緩,同步暫停互徵港口費與下調部分關稅,有助降低成本、帶動旺季需求回溫,將持續觀察地緣風險、繞行好望角、歐洲塞港等影響艙位供給的狀況。
中央社 ・ 10 小時前金馬62/最佳男配角廝殺 金士傑奪獎呼聲高 黃鐙輝、黃秋生力拚突圍
第62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之爭,呈現老中青三代競逐局面。老戲精金士傑在《深度安靜》中舉手投足渾身都是戲,非常有機會奪下出道近50年來個人首座金馬獎。《左撇子女孩》黃鐙輝以及《今天應該很高興》黃秋生突圍的機會也相當高。 本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入圍者包括《深度安靜》金士傑、《左撇子女孩》黃鐙輝、《我家的事》曾敬驊與姚淳耀,以及《今天應該很高興》黃秋生。 金士傑在 《深度安靜》中飾演行動不便的岳父,台詞不多,但他以內斂、深沉的氣場承載角色的複雜情緒,是劇情的關鍵推動者,一個台詞、一聲嘆氣、甚至一個微小動作,都暗含力量,如同隨時可能引爆的情緒炸彈。金士傑也坦言,為揣摩這個角色,他幾乎傾注40年演戲經驗,就連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給的評價也相當高。聞天祥:『(原音)這個角色其實他演起來好像那麼一點雲淡風輕,但最可怕地方也是在於,好像不費力,卻表演出斯文敗類跟一個真正生病的人之間真正的差別。』 黃鐙輝在《左撇子女孩》中飾演夜市攤販「強尼」,他將自身身為父親的生命經驗帶入角色,為在父權社會中掙扎的女孩們提供喘息與支持。黃鐙輝以自然生動的演繹,呈現一個帶著善意與生命力的男性角色,是全片亮眼的綠葉,也有脫穎
中央廣播電台 ・ 10 小時前

早上空腹喝「苦茶油」護胃又控糖!專家揭「正確喝法」搭蜂蜜或溫水
早上空腹喝10毫升苦茶油(Camellia oil,苦茶籽油)確實有潛在的健康益處,其中之一可能與胃黏膜的保護和修復有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學專家洪泰雄分享以下是它可能的功效與機制,不僅護胃,更有抗菌、穩定血糖及提供身體能量的效果,減少因感染造成的胃部發炎。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腸病毒肆虐小心了!國內新增1死亡 疾管署:病例數已達流行閾值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國內近期大肆流行腸病毒,民眾可要當心了!衛福部疾管署今(18)日說明,台灣近期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死亡;據悉,死者為中部僅1個月大的女嬰,因染上腸病毒後感染併發重症去世。疾管署說明,該女童先於11月上旬因食慾及活力不佳,送醫收治小兒加護病房;次日出現意識改變、休克,急救後仍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6 小時前

影/西門強迫推銷亂象!美容業者「動手動腳」強拉路人 他見狀制止PO文大罵:齷齪下流!
[FTNN新聞網]影音中心/孫睿瑜人來人往的西門町,竟出現「強迫推銷」的亂象!有網友在西門町目擊,美容業者在街頭物色對象,專挑落單年輕人下手,一見到就是...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台中土地市場大吹「自然風」!10月以來自然人交易土地逾萬坪
台中土地市場大吹「自然風」!觀察第四季台中土地交易案,發現普遍以自然人交易為主力;前四大熱區分別為南屯、北屯、沙鹿、龍井,10月份以來不到2個月,累計土地交易量已超過1萬坪!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反常!今年腸病毒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背後元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時序已經進入冬季,腸病毒卻才要開始流行,這是怎麼了?疾管署今(18)日公布,上週國內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近4%,且突破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正式進入流行期。疾管署分析,主因是流行的病毒型別在轉換,過去一個月來,由感染新生兒為主、症狀不明顯的伊科病毒11型,轉為專找小小孩的克沙奇A16型、A6型、A5...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40歲男不菸酒竟大腸癌!醫揪「4行為」養出癌細胞:一堆人天天做
許多人不菸不酒仍罹患癌,非常不解原因。醫師黃軒表示,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菸酒、生活放縱的人,但一名40歲男性從不碰菸、酒,還自認飲食清淡,卻因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而罹患早期大腸癌。黃軒表示,其實癌症是慢慢累積所致,4種慢性致癌物包括糖、油、熬夜、腸道壞菌太多,導致人在年輕時就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6 小時前
陳耀昌攝護腺癌逝!醫曝「2族群」高風險 出現3症狀要小心
台灣血腫權威醫師、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耀昌有「台灣骨髓移植教父」的美稱,今(17)日傳出因攝護腺癌復發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76歲。對此,國健署表示,有罹患「性病」或是「攝護腺炎」的男性,通常有較高機會罹患攝護腺癌,若經常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一定要盡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47歲蘇志燮為戲狠甩19公斤 深蹲與婉拒3食物 專家曝1關鍵不易復胖
以憂鬱眼神自成一格的47歲南韓歐巴蘇志燮(So Ji Sub),近期活躍在Neflix影集《無赦之仇》飾演報殺弟之仇的南基準一角。拍攝前他在短短幾個月內的時間,將原本95公斤的體重一路減掉19公斤,重
健康2.0 ・ 1 天前
一閉眼就睡著?醫揭真相示警:可能比失眠更危險 下午3點別喝咖啡了
你是否也羨慕那些一躺下就能立刻入睡的人?許多人認為「倒頭就睡」代表睡眠品質良好,但醫學研究卻指出,過快入睡可能是健康警訊,表面上看似睡得香甜,實際上可能整夜都在與缺氧狀態搏鬥。 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近十億人 慢性睡眠剝奪狀態下容易「秒睡」 根據2019年發表於《The Lancet》期刊的研究,全球約有9.36億成年人患有輕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4.25億人患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呼吸道反覆阻塞,血氧濃度反覆下降,使患者處於慢性睡眠剝奪狀態,因此一旦有機會躺下就會「秒睡」。未經治療的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2至3倍,心臟病發作風險增加約30%,中風風險更是一般人的4倍。長期缺氧還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失智症風險。研究顯示,約70%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同時有肥胖問題,肥胖是此疾病最強的風險因素。 良好睡眠品質不在於入睡速度 而在於整夜睡眠的深度與連續性 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期刊中的雙胞胎研究分析指出,約40%的失眠問題與遺傳因素有關。科學家已識別出數百個與睡眠相關的基因變異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吃飯皇帝大!腸胃權威吳明賢拒絕「邊吃便當邊開會」:靠三好一心養生,曝最推薦早餐水果
臺灣成年人當中,約有15%會得到潰瘍。早年醫界普遍認為胃潰瘍與壓力、飲食或體質有關,直至1980年代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透過篩檢與治療,大幅降低國人胃潰瘍與胃癌發生率。國際胃腸科權威吳明賢指出,許多人仰賴胃藥舒緩胃痛、胃脹氣等毛病,其實該檢討的是飲食習慣:「你有沒有好好吃飯?」身為腸胃科醫師,他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寧可把食物當藥物吃,也不要把藥物當作食物吃」。
幸福熟齡 ・ 1 天前
80歲楊麗花健檢沒紅字!養生法大公開 醫:4情形容易喘要小心
80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健檢完全沒紅字!不過她自曝唯一的小毛病是「比較容易喘」。醫師表示,80歲了健檢完全沒紅字真的很令人佩服,會有點喘可能是正常衰老情形,但是也提醒,如果喘的症狀是最近才出現,或愈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