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關:超量攜含酒精飲料入境未申報 恐受罰
▲基隆關提醒旅客超量攜帶含酒精飲料入境,若未申報,恐受裁罰。(圖:基隆關製作)
基隆關發現近期有郵輪旅客誤以為包裝標示「低酒精」、「調酒」等飲品不屬於「酒類」,而超量攜帶啤酒、梅酒、沙瓦等含酒精飲料入境,因未申報遭到海關查獲後裁處。對此,基隆關提醒入境旅客
啤酒、調酒都是酒,入境超量攜帶未申報恐將受罰。
基隆關表示,依據菸酒管理法第4條規定,含酒精成分以容量計算超過0.5%的飲料屬於「酒類」,所以民眾在攜帶含酒精成分飲料入境前,應先確認酒精濃度、免稅及限量規定,避免超量攜帶未依規定申報受罰。
基隆關進一步指出,依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第11條第1項規定,入境旅客年滿18歲才能攜帶酒類產品,自用免稅數量為1.5公升(不限瓶數),可直接走「綠線檯」免向海關申報,但若攜帶超過免稅數量,入境時則應走「紅線檯」向海關主動申報。
另於酒類5公升(不限瓶數,但攜帶未開放進口大陸地區酒類限量1公升)限量內,扣除前述免稅酒數量,可向海關申請補稅放行;超過限量者,即應檢附酒類進口業許可執照,依法向海關申報進口,抑或對超過部分辦理退運或以書面聲明放棄。
基隆關提醒,旅客攜帶超過免稅數量酒類未向海關申報者,依據菸酒管理法第45條第4項及「菸酒查緝及檢舉案件處理作業要點」第45點第1項第3款規定,超量部分由海關沒入,且酒精成分超過10%者,每公升處新臺幣2000元罰鍰;酒精成分10%以下者,每公升處500元罰鍰,旅客應多加留意,以免超量攜帶入境受罰。
基隆關指出,旅客若對攜帶或申報規定有任何疑問,可於入境時到紅線檯洽詢海關人員,查詢清楚,才能安心通關。
其他人也在看

報關也靠AI!Flexport分析關稅錯誤助企業降成本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周二 (14 日) 報導,在美國川普政府持續加強關稅措施的背景下,全球物流產業正掀起一波以人工智慧 (AI) 為核心的技術競賽。美國貨運代理商 Flexport 宣布推出多項 AI 工具,協助進口商在變動快速的
鉅亨網 ・ 1 天前
一圖勝千言:印度女記者這次佔據了塔利班外長記者會前排
印度報紙刊登了一張照片,照片顯示,在德里舉行的阿富汗塔利班外交部長新聞發布會上,女記者佔據了前排座位。在此前一次發佈會上,女性記者被排除在外,這樣的安排在印度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走私槍毒逾150公斤 律師洩密毒販脫逃 士檢起訴5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由主嫌王皓莆組成的販毒集團,自112年5月間起,自美國走私大麻、MDMA逾15公斤具殺傷力之槍枝及槍枝主要組成零件闖關來台,在集團成員失風被捕後,更夥同網紅律師丁啟修洩漏偵查秘密,使集團成員得以逃脫,士林地檢署今(15)日依組織犯罪、毒品運輸、槍砲彈藥管制與洩密等罪嫌,起訴主嫌王、俞、張、劉姓男子,以及涉洩密的律師丁...
匯流新聞網 ・ 18 小時前美中「以牙還牙」互徵海運港口費 貿易戰延燒公海
(中央社北京/洛杉磯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與中國自10月14日起對海運公司課徵港口費用,涵蓋範圍從節慶玩具到原油等各類商品。這使得公海成為這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戰的關鍵戰線,恐為海上貿易帶來更多動盪。
中央社 ・ 1 天前

中市議員成功爭取調解委員健檢補助
台中市議會14日民政業務質詢,市議員黃佳恬、吳呈賢、邱愛珊進行聯合質詢(見圖),黃佳恬說,調解委員是地方基層解決民事糾紛的重要角色,長年在第一線協助民眾排解爭端、化解糾紛,卻常被忽略其身心健康的支持與照顧。希望市府編列預算為辛苦的調解委員們爭取健檢補助。這項建議獲得市府善意的回應,於今年9月編列預算,預計115年1月起正式落實執行,將有三百多位調解委員受益,總經費約520萬元。黃佳恬指出,她在去年10月民政質詢中提案,建議市府能提高調解委員福利,提供「調解委員四年一次健康檢查補助」。經歷一年多持續追蹤與爭取,台中市政府今年9月編列預算,預計115年1月起正式落實執行。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郝龍斌推動國民在中國設辦事處 梁文傑:國人心防、談判力量會被分散
國民主席候選人郝龍斌召開兩岸政策記者會,提出5項兩岸政策主張,將推動國民在中國上海、北京設立辦事處,以「雙城論壇」為基礎推動「兩岸論壇」。陸委會發言人梁文傑今天受訪表示,如果台灣各政不能團結一致,自行跟方面接觸,甚至要設立辦事處的話,這對台灣而言,不管是國人心防、跟談判的力量,都會被分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午來開匯/拆公館圓環、處理大巨蛋皆有政治攻防 李四川:我從來不考慮這些問題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昭濱/台北報導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14)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時,針對公館圓環拆除一事,李再度強調,這7年來,交通事故的熱點第一名就是公館圓環,拆除圓環就是要解決減少事故,讓事故減少,目前尖峰時段還會有塞車情形,未來應該會慢慢改善。 李四川指出,公館圓環拆除問題已經講了20年,本來是...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要證明這事!蔡英文坦言:2018是最慘的時候
[NOWnews今日新聞]前總統蔡英文昨(14)晚在臉書分享近日出席活動的影片,內容提到,2018年(民進在九合一選舉大敗)是她最慘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她只能當「一任總統」,但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輸,因為...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關切陳亭妃「後果自負」說 賴清德要她「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
民進中執會今(15日)通過台南市、高雄市及嘉義縣的縣市長初選時程在明年1月中旬,初選進入最後3個月倒數。本刊掌握,兼任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在執會中主動詢問有意投入台南市長初選的立委陳亭妃,有關她接受專訪提到初選若生變「要後果自負」一事,要陳亭妃「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對不公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原傳藍魁計票不公開 鄭麗文:蛤! 不可能吧
國民主席選舉倒數,今天(15)中常會上,現任主席朱立倫滿臉笑容,看來心情輕鬆許多,他也強調,會秉持公正公開的態度,但面對原本傳出週六主席選舉,計票過程不公開,讓候選人鄭麗文超震驚,直呼「不可能吧」,對此組發會主委許宇甄回應,「若媒體有需求就會公開」。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傳國民主席選舉開票不公開!鄭麗文驚:不可能吧?
10月18日國民主席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各候選人卯足全力爭取員支持,卻傳出國民針對主席投票將不公開開票過程,候選人之一的鄭麗文聽聞此事,驚訝的直呼不可能吧,她也表示,希望這只是傳言。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賴總統,助美國人不如先幫臺灣人民!
近日賴清德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專訪,雖然刻意以低姿態對川普總統釋出許多善意、投其所好,但卻引起國內輿論的譁然。
奔騰思潮 ・ 2 小時前
【台南綠初選】林俊憲綠營盟友多、陳亭妃基層實力強!「憲妃之爭」混沌
民進2026地方首長選舉,關於台南市長初選部分,目形成民進立委林俊憲、陳亭妃的「憲妃之爭」。對此,內分析,雖然林俊憲起步比陳亭妃慢,但是經過這幾個月的急起直追,民調差距已縮小在5%左右。在組織戰方面,林俊憲獲得綠營公職的支持,陳亭妃則是長期跟國民及無無籍人士合作,朋友不分藍綠,因此雙方應該是五五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朱蒲青觀點》 滲透國民主席選舉 滲透不分區名單、布局2028總統提名
[Newtalk新聞] 國安局長蔡明彥今(15)日於立法院證實,中國境外勢力與網軍確實大舉介入國民主席選舉。這項證詞,正好呼應國民候選人郝龍斌、張亞中與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等人先前的警告。表面上,這場主席選舉似乎只是國民的家務事,實際上卻牽動台灣政治主權與兩岸戰略走向。一旦中國屬意的人選當選,便可藉此影響不分區立委名單,甚至左右2028總統候選人提名。 從網軍到統戰,北京精準出手 蔡明彥指出,國安局追查發現,僅在TikTok上就有超過一千支影片討論國民主席選情,另在YouTube上有二十三個帳號、約兩百多部影片散播特定內容。趙少康更揭露,中國帳號製作的TikTok影片高達兩百支,顯示操作規模相當龐大。 北京顯然已把台灣的「民主制度」當作一個新戰場,用網軍與輿論戰操控取代傳統統戰手段,試圖在國民內選舉當中去塑造「可以對話且親中」的勝選條件。主席是制度性滲透最佳「入口」。 而根據國民章,主席可以主導中常會、掌控機器與各級選舉提名權。若中國能夠影響主席選舉結果,等於堂而皇之地從制度面打開統戰大門。對北京而言,這是高報酬的政治投資:無須動武,就能影響台灣最大在野的方向。只要國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綠選對會拍板!何欣純戰台中、宜蘭派林國漳
[NOWnews今日新聞]為布局2026地方大選,民進「2026年選舉對策委員會」今(15)日拍板,徵召民進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宜蘭縣則徵召宜蘭信賴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出戰。對於被徵召一事,林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賴清德欽點林國漳戰宜蘭!吳子嘉點名藍委吳宗憲贏面高
民進選對會已徵召宜蘭信賴台灣之友會理事長林國漳參選2026年宜蘭縣長。對此,媒體人吳子嘉表示,若國民派立委吳宗憲出戰,當選機會將「大非常多」。
中天新聞網 ・ 33 分鐘前
陳嘉宏專欄:真正在「裝瞎」的是傅崐萁夫妻倆
台灣的災害防救體制在2010年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翻修,原因就在於前一年的莫拉克風災。這場風災對高雄、台東及南投都造成極具破壞性的傷害;特別在高雄,雖然當時的地方政府已接獲中央災變中心的紅色警戒,但從縣府到村長都沒有(無法)執行撤離命令,最後導致小林村遭掩埋的慘劇。有鑑於這種「中央難以指揮,地方無法負責」的亂象,2010年的修法案開宗明義就是以「強化地方政府應負責地方災害防救事項」為宗旨,目的是建立一套「地方主責,中央支援;地方指揮,中央協調」的災害防救體系。
鏡報 ・ 2 小時前
建研會與國民未來主席有約 6人大談經貿與兩岸
國民主席選舉18日就要投票,6位候選人蔡志弘、羅智強、卓伯源、郝龍斌、張亞中、鄭麗文今晚均出席「建研會與未來主席有約」座談會,輪流上台闡述參選理念。蔡志弘重申,他擁有長年經營企業的經驗,曾多次參與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深知國際經貿談判的關鍵,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在10月底於韓國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