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生活比香港還難?她曝2地差異:四、五萬薪水怎麼活
一名香港女子在網上發文表示,她最近到台灣實習了幾個月,發現台北的物價其實沒有原本想像的便宜,整體開銷加起來,在台北似乎也不太容易存到錢。對此,她忍不住詢問,「在台北拿四、五萬元薪水的人究竟是怎麼生活的?」文章曝光後,引發大量網友熱議。
原PO在Dcard以「香港人來台北感到震驚」發文表示,她真的很好奇,在台北拿四、五萬元薪水的人究竟是怎麼生活的?並稱自己平常跟朋友外食一餐,動不動就超過四百元,雖然房租確實比香港低不少,但整體開銷加起來在台北似乎也不太容易存到錢,至於買房更不是輕鬆的事情。
她提到,由於自己在香港念書跟工作,兩地對比起來,落差特別明顯,在香港金融業剛畢業起薪大概有12萬台幣,只能算勉強過活,做久了頂多升到20萬;而4萬台幣在香港其實做速食店就能拿到。這讓自己不禁想,「台灣這麼多專業工作,除了醫師之外,薪資大多落在四、五萬左右,會不會對專業人士來說有點不太公平?」
該名香港女網友也相當好奇,「台北的大多數人是否真的都需要非常精打細算、仔細記錄每一筆花費?當然,香港的租金確實比台灣高出很多,這一點我完全承認,但整體生活的難度比較起來,還是讓我產生不少疑問。」
對此,網友回應相當踴躍,「非常難生存,租金一萬,伙食一萬,交通、月租費、保險等必須花費就要快一萬,2015最低薪資2萬,2025最低薪資2萬8,物價上漲的速度遠超過於薪資」、「中南部更慘 一大堆3萬初頭工作」、「去新竹晃兩圈妳會嚇爛,怎麼台灣人那麼有錢」、「台北確實不便宜,要住家裡才能省吧」。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表示「有領四、五萬能生存的方式,如果領這樣的薪水還跟你一樣餐餐都四百,應該是活不下去」、「你外食太貴了,然後可以住新北減少租屋成本」、「都難生存,香港因為有港口轉運功能,金融業的待遇好;台灣因為過去年代搞加工島經濟計畫,代工業的待遇好。」
其他人也在看

在台北生活比香港難?她驚「薪水4萬怎活」 網:是生存
原PO在Dcard以「香港人來台北感到震驚」為題發文表示,她真的很好奇,在台北拿4、5萬元薪水的人究竟是怎麼生活的?並稱自己平常若與朋友外食,一餐動不動就超過400元,雖然房租確實比香港低不少,但整體開銷加起來在台北不太容易存到錢,買房更不是件輕鬆的事情。原PO提到,...
CTWANT ・ 7 小時前星座理財(11月24日~11月28日)-雙子座(5月22日~6月21日)默默耕耘 易獲肯定
西線無戰事,樂得清閒,只因為空宮。然而困擾的是守護星繼續逆行,健康是本周需要多費心思的事務,注意天候變化別讓流感找上自己。工作運勢普普,不過默默耕耘容易獲得期望中的肯定。與人互動,選擇性聽見,好的多聽一點。投資求財,國際財金動向務必密切關注。幸運物與色彩:橄欖石與粉紅色。幸運數字:6、9、1、3及其組合。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星座理財(11月24日~11月28日)-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偏財運佳 有利進帳
木星巨蟹,位於後段,繼續逆行狀態。偏財運勢理想,專業進帳的機率十分旺盛,然而由於健康運勢並不理想,即便賺錢機會旺盛,還是要找機會多休息。貴人磁場活絡,並且就在身邊。愛情運勢也如此,美麗的邂逅值得營造與掌握。投資求財,市場紛擾之際,就線論線為宜。幸運物與色彩:蛋白石與茶色;幸運數字:4、3、1、7及其組合。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星座理財(11月24日~11月28日)-獅子座(7月23日~8月23日)放下執著 聚焦工作
心想事成是幸福的,只不過磁場不理想的時候,心想事成最容易與莫非定律相結合。放下心,將會是獅子們本周的趨吉避凶策略。放下事業的執著,放下預設立場。建議將生活焦點擺放在工作上,這裡指的是默默耕耘的工作狀態。投資求財,階段性調節節奏宜持續。幸運物與色彩:虎眼石與金黃。幸運數字:6、4、7、9及其組合。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星座理財(11月24日~11月28日)-天蠍座(10月24日~11月22日)重要事務 擇吉落實
金星天蠍,進入後段。水星天蠍,位於後段,繼續逆行。人云亦云是本周的大忌諱,而溝通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家庭運勢頗佳,對於重要事務的執行值得擇吉落實,不過不包括搬家。謹慎理財,再好的機會出現,也需要先審慎檢視。投資求財,也是如此。短線風險依舊存在。幸運物與色彩:紫水晶與白色。幸運數字:6、1、9、3及其組合。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星座理財(11月24日~11月28日)-水瓶座(1月22日~2月19日)勇敢調節 伺機而動
冥王寶瓶,位於初段。寶瓶們的運勢是吉利的,是十二星座中較為幸運的星座,只因為本周整體星空磁場並不理想。讓好的運勢持續發酵,值得參考的策略是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個時間和不被打攪的空間,與自己對話。投資求財,勇敢調節,是為了等待賺錢機會。幸運物與色彩:黑曜石與深紅色。幸運數字:9、1、4、8及其組合。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星座理財(11月24日~11月28日)-摩羯座(12月22日~1月21日)商務買賣 有利可圖
想要擁有好運勢,先擁有好心情再說。對於山羊座而言,恐怕還是多給自己幾分鐘過濾為宜。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的確是避免人多嘴雜,還有就是人云亦云。幸運的是,本周的財利運勢頗佳,商務買賣與業務行銷有利可圖。投資求財,也是如此,短線調節為先。幸運物與色彩:琥珀與棕色。幸運數字:8、0、1、4及其組合。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金融》熟齡族 善用保險傳承資產
【時報-台北電】保險商品的優勢在於放大錢的效益,中壯年之前適合用來加強健康醫療與壽險保障,進入已經累積部分資產的熟齡階段,壽險業者建議可以將壽險角色由風險保障轉向資產傳承與稅務規劃,透過擁有其他金融商品欠缺的獨特性,做到完善「留愛不留債」給下一代的最後目標。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退休準備及資產傳承已成為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根據金管會統計,開辦財管2.0方案以來,截至2025年9月底,億元級高資產族群突破1.7萬人,資產管理規模突破新台幣1.8兆元,進一步對照財政部公布的2024年遺產稅申報統計資料,遺產稅超過新台幣416.9億元,亦創下歷年新高,顯見高資產族群在傳承規劃上的需求。 壽險業者分析指出,保險是常見的資產傳承工具,主要有預留稅源、掌握傳承主導權、加速資產分配和提供家人保障等優勢。透過保險的規劃,民眾可將身故保險金指定給受益人,這筆錢不計入遺產總額,成為繳納遺產稅的資金來源;此外,保單讓要保人能彈性指定受益人與分配比例,也可透過分期給付功能,避免一次領取大筆現金,並可保障家人的資產安全。 保經業者指出,進入資產整合階段的熟齡族,壽險角色應由風險保障轉向資產傳承與稅務規劃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
提公路客運調高運價! 客運公會:爭取每名駕駛加薪5000元
民國108年一般公路及國道客運路線共有637條,載客1.2億人次,客運收入118億元。5年後的113年,路線減少至539條,載客8075萬人次,客運收入72億元,運量與營收逐年減少。今年1至9月路線剩529條,載客5982萬人次,客運收入54億元,都未回歸疫前同期水準。客運成本及運價依規定...
CTWANT ・ 11 小時前《交通》公路客運盼調運價 駕駛加薪5000元
【時報-台北電】台灣公路客運分一般公路客運與國道客運,新冠肺炎疫情後營運皆未回春,考量成本提高、駕駛荒未解,客運公會已向交通部公路局提出一般公路客運運價檢討建議,不漲票價,但合理成本盼調高13%,期待路線虧損補貼能夠多挹注業者,並再爭取額外補貼為每名駕駛加薪5000元。 民國108年一般公路及國道客運路線共有637條,載客1.2億人次,客運收入118億元。5年後的113年,路線減少至539條,載客8075萬人次,客運收入72億元,運量與營逐年減少。今年1至9月路線剩529條,載客5982萬人次,客運收入54億元,都未回歸疫前同期水準。 客運成本及運價依規定每2年檢討,一般公路客運運價於112年曾經調高過一次,客運公會全聯會祕書長謝界田說明,由於油料、人事、維修等物價上漲,營運成本增高,11月中提報運價檢討建議,希望把每車公里合理成本自現行45.851元調高到51.977元,調整後依舊比六都的公車合理成本低,但今年評估不調票價,盼透過調升合理成本,爭取更多路線虧損補貼。 目前公路客運仍缺671名駕駛,謝界田說,六都預算較充裕,補助可替駕駛加薪,擔憂若公路客運沒加薪,駕駛恐往較高薪的市區公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
日本天團突取消台、港、中巡演!台歌迷全哀號瘋猜「政治角力」惹禍
日本國民流行雙人天團YUZU(柚子/ゆず)自1997出道以來,以街頭演唱起家實力堅強,代表作包括《夏色》《飛べない鳥》等,累積全亞洲穩定的歌迷粉絲群。原本他們訂於12月在香港、上海、台北三地展開亞洲新巡演「GET BACK」怎料突然全面取消,讓台灣樂迷大呼震驚,紛紛猜測是不是與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法有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歐洲歡迎台灣去! 林佳龍點出關鍵:保密、共管報復、找到共同利益
在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成功突破中國封鎖,順利在歐洲議會舉行的IPAC年會演講後,隨後前總統蔡英文訪問德國,台灣與歐洲的關係熱度升高,外交部長林佳龍於今天(11/22)播出的網路節目專訪中表示,歐洲其實很歡迎台灣訪問,但過程中要高度保密,並要在建立互信讓雙方能「共管」報復,且能找出共同利益。
太報 ・ 19 小時前《金融》退休理財術-台灣主動式ETF 退休族新法寶
【時報-台北電】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地位,產業優勢鮮明,AI半導體,AI伺服器、人形機器人、低軌道衛星皆可望成為新護國群山,強化台灣成長股韌性,遇市場亂流能迅速反彈。在2022年聯準會暴力升息後的反彈格局中,台灣成長股指數大漲166%;在2025年川普關稅政策亂流過後的反彈格局中,台灣成長股指數大漲77%,皆明顯超越加權指數的彈幅。在全球AI浪潮推動下,台灣成長股長多行情可期,台灣主動式ETF成退休族樂活新法寶。 台新臺灣優勢成長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魏永祥指出,近期多家AI巨頭展開策略合作與交叉投資,引發部分投資人對AI投入過多、投資架構過於複雜的質疑,甚至擔憂可能引發泡沫。但2025年美國AI投資占GDP比重不到1%,明顯低於過往技術革命高峰期,如1920年代電氣化與1990年代資訊科技浪潮的高峰均達1.5%~2%,甚至不及19世紀鐵路建設高峰的2%~5%。此顯示AI資金投入仍處於早期階段,未來成長空間仍大。 魏永祥表示,近期包括甲骨文(Oracle)、CoreWeave(NVIDIA轉投資)、Nebius等中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提高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中小型CSP
時報資訊 ・ 2 小時前
「雙城論壇」12月下旬登場?蔣萬安:很多細節還沒確定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今年輪到上海主辦,預計12月登場,陸委會主委邱垂正20日指出,已掌握年底雙城論壇舉辦時間,只要市府申請,中央就會批准。台北市長蔣萬安22日受訪表示,還在持續跟上海方溝通協調,很多行政細節都還沒有確定,一旦有具體結果、結論,會跟大家做報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雙城論壇12月登場有譜? 北市府曝進度
林奕華表示,現在是開議期間,也必須要看議會的進度和程序,包括要跟議長戴錫欽及上海方協調時間,所以才說會選定2個時間跟上海方協調,另外有關赴陸申請大概2周前送就可以,而MOU約在1個月前送,按照中央原本規定的時程來做相關程序。至於MOU是否都無問題?林奕華說,MOU本...
CTWANT ・ 1 天前
北市文化小旅行解說牌太小、「莫名失蹤」 文化局回應了
台北市長蔣萬安推動一百條台北文化小旅行政見,於今年七月底達標,並建置完成「臺北文化100點」網站。不過,記者實地走訪十五處文化點,發現僅有五處地點,有找到文化小旅行解說牌,多數解說牌「莫名失蹤」;更有第一線里長直言,里內有景點入選,自己卻事前不知情,直到上網查詢才知曉該政策。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中國估2027智能市場突破5.51兆 保險公司搶大餅「拚損害賠償」
AI、多功能機器人成未來趨勢,中國多間科技公司今年陸續發布多款機器人,壓低價,人民幣3萬(約台幣13萬)有找,掀起搶購熱潮,也象徵機器人即將普及化。為此,中國保險公司已嗅到商機,打算推出相關的智能保險,無論是機器人自行損壞,或者周遭人類、環境、物品損傷,皆納入理賠範圍。
太報 ・ 1 小時前

臺北大巨蛋拾光祭開張 一起上東區逛市集抽好禮
打造新東區生活,臺北大巨蛋串聯館內外和整個東區,舉辦為期兩周的「臺北大巨蛋拾光祭」,21日登場的風格市集,集結東區名店推出限定餐點和調飲,還有集點抽獎,吸引不少民眾參加。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熟齡族 善用保險傳承資產
保險商品的優勢在於放大錢的效益,中壯年之前適合用來加強健康醫療與壽險保障,進入已經累積部分資產的熟齡階段,壽險業者建議可以將壽險角色由風險保障轉向資產傳承與稅務規劃,透過擁有其他金融商品欠缺的獨特性,做到完善「留愛不留債」給下一代的最後目標。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