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恐不孕!她鬧經痛3年腹痛難耐 一查「子宮內布滿肌腺瘤」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35歲的李小姐近三年總會因生理期而腹痛難耐,日常生活都受影響,她就醫經超音波與抽血檢查,發現子宮內佈滿子宮肌腺瘤,透過腹腔鏡與婦科超音波導引,進行子宮肌腺瘤微波消融治療,術後李小姐的症狀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得到提升。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部長陳國瑚表示,子宮肌腺瘤是一種子宮內膜異位的疾病,即子宮內膜腺體組織出現在子宮肌肉層內,導致子宮壁增厚、慢性發炎。形成原因多與經血逆流及免疫功能異常有關。
他進一步說明,子宮肌腺瘤好發於35-50歲的女性,是生育年齡婦女重要的婦科疾病,台灣地區婦女的盛行率約有20-30%,在不孕的女性中也相當常見。當這些異位(經血倒流並長入子宮肌層)的內膜組織在月經週期受到荷爾蒙刺激時腫脹發炎,就可能有劇烈腹痛、經血過多以及壓迫膀胱導致頻尿等症狀,長期下來更會因為子宮結構性改變與慢性發炎而影響受孕。
子宮肌腺瘤如何診斷?陳國瑚說可透過病人主訴、內診、超音波及抽血檢查來判斷。過去的治療方式有藥物及手術摘除子宮兩種,藥物治療可暫時控制經痛與經血過多,但長期使用荷爾蒙類藥物抑制劑容易出現類似停經更年期的副作用,例如熱潮紅、盜汗與骨質疏鬆;手術切除全部子宮雖能徹底移除病灶,但對希望保留子宮或仍有生育計畫的女性而言就無法再生育,代價較大;而若只切除局部子宮肌腺瘤,則無法完全清除、症狀改善有限。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微波消融成為近年來的治療新選擇。醫師在腹腔鏡及婦科超音波的導引下,將消融針精準進入病灶,釋放高能量微波破壞異常內膜腺體組織,使其失去活性而逐漸縮小壞死,達到止痛與減少經血的治療目的。陳國瑚提醒,女性應定期接受婦科健康檢查,透過子宮頸抹片、抽血與骨盆腔超音波可早期發現異常,及時介入治療。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或疾病,建議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與醫師討論最適切的治療方式並定期追蹤,以維護生活品質。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歐萊德上榜!「18款蘇丹紅化妝品」清單一次看
擬放寬近親禁婚至四等親 醫示警萬萬不可:「畸形兒」風險高
全台HIV逾3.6萬人!醫敲「2大新警鐘」:年齡層大降、年輕族群增
日本流感拉警報!醫示警「一事」是大流行前奏:出國前快打疫苗
其他人也在看

更年期女性視力變化! 婦科醫師揭乾眼症困擾常被忽略
許多女性步入更年期後,會發現眼睛似乎不像以往那麼舒服:閱讀需要更費力、看近物時容易疲勞,甚至會有乾澀、刺痛或異物感。這些不一定只是長時間用眼或自然老化,而是和更年期時荷爾蒙的變化有密切關係。研究指出,乾眼症在更年期後的盛行率明顯上升,但許多人並不知道荷爾蒙波動會影響到眼睛健康,因此常忽略了早期的照護。
NOW健康 ・ 9 小時前
鬧經痛3年一次比一次慘… 35歲女一查「子宮內布滿肌腺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35歲的李小姐,近三年來每一次生理期來,總會腹痛難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忍到受不了,擔心身體狀況的她,就醫一檢查,沒想到竟發現子宮內布滿子宮肌腺瘤,所幸透過腹腔鏡與婦科超音波導引進行「逐顆擊破」治療,症狀才大幅改善。醫師提醒,若有劇烈腹痛、經血過多以及頻尿等症狀要小心,否則長期下來恐影響受孕。 收治病人的台北慈濟醫院...
匯流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男子頸部腫大竟是肺外結核!「盜汗、體重下降」是警訊
南投一名37歲外籍移工阿力(化名),近日發現右側頸部出現一處無痛性腫塊,且持續超過四週仍未消退,就醫經耳鼻喉科團隊詳細檢查後,確診為「頸部淋巴結核」,屬「肺外結核」的一種,目前患者已接受手術切除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北部入夜溫度急降!北市消防局籲民眾提高警覺 防範心血管危機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提醒,氣溫短時間大幅下降會提高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尤其是高齡者及具有「三高」病史者,更需留意身體警訊,避免在早晚低溫時外出運動,並做好血壓監測及規律用藥。根據德國一項研究指出,氣溫在24小時內下降2.9°C時中風之風險增為1.1倍;若患...
CTWANT ・ 8 小時前
肩痛別光打針!醫警示:類固醇注射並非萬靈丹 吸菸、肝病患者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肩膀痛打一針就好?一項由高雄榮民總醫院教研部大數據中心、復健部及國軍高雄總醫院復健科醫師合作的研究發現, 肩部疼痛患者若接受「類固醇注射」,日後發生肩袖肌腱斷裂的風險竟高達未施打者的 7 倍。這項研究也提醒臨床醫師,類固醇注射並非治療肩痛的萬靈丹,需極度謹慎評估。研究同時也發現,類固醇注射治療對吸菸病患與慢性肝病病患的風險分別提高 2 倍與 3 倍,提醒民眾與臨床醫師都應重新審視類固醇注射的使用時機。 類固醇注射長期風險大 醫師應謹慎權衡 高雄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助理研究員殷君豪提到,類固醇注射確實能快速減緩疼痛、改善活動度,常被視為肩痛的「立即解方」。但從長期追蹤研究發現,類固醇注射並非完全安全無虞,醫師在擬定治療計畫時,必須更謹慎權衡利弊。對於急性發炎、疼痛劇烈或經其他治療無效的病人,注射類固醇仍有其治療價值;但對反覆肩部疼痛或上述高風險族群,第一線醫師必須更審慎評估,避免過度依賴注射。 告別「止痛針」迷思 疼痛治本在規律復健+肌力訓練 高雄榮總復健科也提醒,一般民眾常將「止痛針」視為快捷的治療方式,但多數肩痛其實透過復健運動、物理治療、藥物調整就能獲得改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吃芝麻補鈣挑錯顏色虧很大 農糧署:效果差5倍
芝麻營養成分豐富,鈣的含量更是植物界中的佼佼者。芝麻常見黑、白兩色,許多人以為是同一品種,但其實「完全不同」,農糧署表示,兩者雖都是堅果種子類,但黑芝麻含鈣量高,是白芝麻的5倍以上,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食用黑芝麻對維持骨骼和牙齒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想補鈣,可以把黑芝麻打成飲品或加入豆漿裡飲用。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怒火能靠吃東西來緩?營養師親曝:生氣會「衝超商買2物」
吃東西對情緒有幫助?營養師李婉萍發文指出,天天暴怒讓人相當難受,除了心裡調節,也可嘗試讓「營養素」來穩住情緒、防止變老,如維生素B1(糙米中有)、維生素B3(香菇中有)等,都算容易攝取,她也透露「生氣當下營養師會衝到便利商店,買根香蕉、胚芽牛奶,邊吃邊喝邊消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月經痛到無法正常生活!35歲女竟是「子宮肌腺瘤」惹禍
35歲的李小姐近三年因生理期腹痛難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診斷發現是子宮肌腺瘤所致。透過腹腔鏡與婦科超音波導引的微波消融治療後,李小姐症狀獲得大幅改善。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輕熟女經痛難耐原是子宮肌腺瘤作祟 微波消融手術治療解除病灶
35歲李小姐近3年來總會因為生理期腹痛難耐,日常生活都受影響,經前往醫院就診透過超音波與抽血檢查,發現子宮內佈滿子宮肌腺瘤,醫師透過腹腔鏡與婦科超音波導引,進行子宮肌腺瘤微波消融治療,術後李小姐的症狀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得到提升。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長陳國瑚指出,子宮肌腺瘤是一種子宮內膜異位疾病,即子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50歲女更年期變胖7公斤 醫曝:血糖震盪讓她瘋狂餓!
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金門太武山停車場發現屍體 警方調查死因
(中央社記者吳玟嶸金門25日電)民眾今天在金門縣太武山停車場發現一具屍體,金門縣警察局金湖分局表示,經查已死亡多時且身上無明顯外傷,詳細死因尚待查明。
中央社 ・ 7 小時前
《魷魚遊戲2》李雲山迎娶「這名女星」 成演藝圈最新明星夫妻檔
曾參演Netflix超人氣影集《魷魚遊戲2》的韓國演員李雲山(本名李賢培)於昨(23)日正式與演員韓瑞伊完婚,兩人在非公開場地低調舉行婚禮,成為南韓演藝圈最新的明星夫妻檔。婚禮消息公開後,李雲山與韓瑞伊均透過社群向親友與粉絲表達感謝。陳宣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才被提醒路小要小心...他失聯44天 「成乾屍躺駕駛座」被南投農民發現
一位農民昨(23日)在南投縣草屯鎮山區意外發現乾屍!一名62歲李姓男子上個月初(10月)駕駛公司車外出後失聯逾1個月,有農民昨午在雙冬里山茶巷產業道路下方溪谷巡水管時,意外發現墜谷貨車及駕駛座上的乾屍。警方已確認車輛屬李男,但因屍體高度腐爛,需要進一步 相驗與鑑識比對 才能確認身分與死因。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黃子佼案被害人仍長夜漫漫 律師籲追拍攝及平台共犯
黃子佼在「創意私房」購買未成年女子性影像案,二審高等法院今(25日)依個資法加重改判1年6月,緩刑4年,另須履行180小時義務勞動與3場法治教育。然而,受害者影像至今仍在網路流傳,但對被害人而言夜晚仍然漫長,被害人律師團楊佳陵律師及楊定諺律師今強調,「正義的道路尚未走完」,真正躲在境外平台、拍攝者與散布者背後的共犯網絡至今未被追究,呼籲檢警全面追查,讓所有孩子能在一個沒有恐懼、身心健全的環境中安心長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它是天然解憂劑! 研究:連喝4週就能降低18%壓力
健康意識普及,水的重要性為人所知,但許多人較無法接受白開水的味道,醫師陳欣湄建議,可用綠茶取代部分水。最新研究發現,服用綠茶萃取物,有助於改善憂鬱、焦慮症狀,連服4週後,壓力指數下降17.98%,也能睡得更沉。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喝到如文獻劑量般的天然綠茶量,但綠茶仍含有茶胺酸等抗氧化成分,適量飲用仍能為健康加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年還有普發現金嗎?卓揆、綠委不同調
明年是否仍會有普發現金?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即使稅收超過預算數,也不應該定額放在普發現金,國家有更重大的需求,應依照國家最需要的實際用途做全盤性規劃。此番發言是回應民進立委吳琪銘詢問,若明年財政及還債都沒有問題的前提下,是否優先考慮普發現金。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徐榛蔚赴萬榮勘災 掌握多項工程協助速復原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鳳凰颱風萬榮鄉災後復原仍持續進行,花蓮縣政府今(25)日表示,縣府開設災後復原工作會議,並由縣長徐榛蔚主持,中央駐地單位與地方公所皆到場報告復原進度,並就後續防災與復建作業進行討論,加速災後各項工程推動,讓受災地區儘速恢復正常生活。徐榛蔚也前進萬榮鄉災區勘災掌握現況,盼盡速協助災區復原,鄉親早日恢復生活。 「務必讓鄉...
匯流新聞網 ・ 9 小時前
北市文化局發布新書《家是臺北的名字》 書寫城市與家族的百年共生記憶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有理文化共同出版的新書《家是臺北的名字:從我到我們的城之記憶》,於臺北市定古蹟百年茶行「新芳春茶行」舉辦新書發表會。文化局專門委員邱稚亘指出,過去大眾認識文化資產多聚焦於建築風格、材料等「硬體面」。但本次出版的核心,正是要從文化資產背後的「軟體面」切入,試著以人物、故事與生活情境,重新理解臺北文化資產的文化脈絡。城市的靈魂往往藏在日常空間裡,這些故居與家屋,不只是歷史遺跡,更是承載臺北人集體記憶的所在。本書建築顧問暨作者王惠君教授強調,《家是臺北的名字》並非單純的建築導覽書,而是一場從「人」出發的城市書寫,透過居所、聚落與生活痕跡,串起不同世代、族群與產業的脈動。新芳春茶行第四代導覽,作家、學者深度對談「家的故事」新書發表會現場氛圍溫馨,彷彿一場活的「家族相簿」:家族故事分享: 本書受訪者之一、新芳春茶行第四代王瑤玟女士親自分享茶行的家族故事,並為現場觀眾導覽,身歷其境書中提到的家屋回憶角落。深度對談: 現場特別邀請作家張惠菁與學者李律鋒對談,以「記憶中,那個在臺北的家」為題,從個人經驗談起,討論當建築被時間與記憶包裹,我們該如何重新閱讀屬於臺北的「家的故事」。整場活
台灣好新聞 ・ 10 小時前
大馬黃志明泰國車禍身亡震驚娛樂圈 「最強奶媽」謝薇安突發聲
馬來西亞娛樂界重要幕後推手黃志明,日前在泰國發生嚴重車禍意外身亡,享年56歲,消息一出震驚外界。不過因名字與歌手黃明志相似,讓不少網友第一時間一度混淆,出現小插曲,而先前因網紅謝侑芯猝死案,多次在網路上炮轟黃明志的謝薇安也發聲了。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牙痛引發敗血症險喪命 醫示警:高血壓、糖尿病最危險
一名59歲女性因輕忽牙痛,導致細菌感染擴散全身,引發敗血症並併發急性腎衰竭,幸經及時治療才撿回一命。腎臟科醫師提醒,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的腎功能本就較脆弱,若忽視牙痛等感染警訊,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高達三至五成。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