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營養,從內而外抗老!維生素A、B群打造好氣色、好視力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視力與新陳代謝都會逐漸下滑,但其實,只要吃對營養,就能從內而外延緩老化。維生素A與多種B群,是維持皮膚健康、促進細胞再生、保持視力與活力的重要關鍵。如果想讓肌膚維持水嫩、眼睛更有精神,這些營養一定不能缺少。
維生素A:提升皮膚代謝、保濕,還能守護視力
維生素A能幫助皮膚代謝、增加保濕能力,進而減緩皺紋生成;同時也是視網膜色素的重要成分,有助維持視力、降低眼睛老化速度。想要皮膚凍齡又擁有明亮雙眼,維生素A與其前驅物質 β-胡蘿蔔素,都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牛奶及奶製品;菠菜、胡蘿蔔、南瓜、玉米、番薯、芒果。
維生素B群(B2、B6、B3):細胞修復、能量代謝、抗老必備
抗老化過程中,身體需要大量新細胞生成,並修補逐漸衰老的組織。
維生素B2能協助細胞氧化還原作用,促進皮膚、頭髮、指甲的再生,也能改善「嘴角破、疲勞感」。
維生素B6是胺基酸合成及分解的重要輔酶,能促進脂肪代謝、強化免疫系統,讓人由內而外維持青春活力。
菸鹼酸(B3)則參與能量代謝,是維持皮膚與神經系統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富含B群的食物:
豆類、蛋、奶、魚肉、瘦肉、動物內臟、全穀類、堅果,以及綠色葉菜(如菠菜、A菜、青江菜)。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其他人也在看

當蜂蜜碰上肉桂 強強聯手治百病?專家:不能取代治療 注意用量
在醫藥發達的今天,天然療法仍受到青睞,最近Line又在瘋傳一則訊息,大加讚揚蜂蜜和肉桂的結合,可以緩解很多症狀,包括高血壓、感冒、膀胱炎、降膽固醇等等,幾乎變成了「什麼都有用」的神藥。專家表示,蜂蜜和
健康2.0 ・ 1 天前
回家斷氣走入歷史!死亡場域改寫,逾半國人在醫院離世「在宅善終」愈來愈遠?
醫療進步與社會風氣更迭,正重新定義國人的最後一程。逾半數國人於醫療院所辭世,「留最後一口氣回家」的傳統習俗漸退場,死亡從住所走入醫療體系,重塑大眾對善終的想像。善終,不是靠上天安排,而是需要提前準備、理解與對話的生命課題。當現實與理想拉開距離,社會離「在宅善終」是否愈來愈遠?觀察衛福部統計,近20年
遠見雜誌 ・ 13 小時前
曾智希「備孕時間再延後」 陳志強吐苦衷:其實滿急的
晚宴氣氛十分火熱,由楊大正率先以充滿渲染力的演出開場,隨後舞思愛、拿莫伊漾、民雄接力登台,將現場情緒推向高潮,歡呼聲此起彼落,宛如一場星光舞台盛會。林智勝在晚宴中分享了多年投入公益的感觸,並特別感謝所有參與者。他指出,這三年公益賽的成長讓他發現「我所有的...
CTWANT ・ 15 小時前
剛吃飽又想吃?大腦一直在想食物? 醫揭「這因素」害的:不是嘴饞
面對天氣轉涼、以及即將而來的年末聚餐,大腦中想進食的念頭從未停歇,對於下定決心減重的族群而言可謂「如臨大敵」。若發現自己即使剛用完餐,大腦中仍充斥著「等一下要吃什麼?」、「我該不該吃甜點?」的拉扯性思緒,科學上將此現象稱之為「食物噪音」(Food Noise), 可說是不少減重者「卡關」的原因之一。 食物噪音和嘴饞有何不同? 打瘦瘦筆竟能讓雜念「關靜音」 診所院長陳君琳醫師受訪指出,食物噪音與單純的「嘴饞」(Craving)不同,是一種持續的、非特定的內心辯論與難以控制的侵入性思緒,例如「我吃這個健康嗎?」、「蛋白質夠不夠?」、「還是明天再吃?」;嘴饞則是針對「特定食物」的強烈渴望,例如深夜滑到美食短影音、內心產生「我現在非常想吃炸物」的強烈衝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值秋冬交替時節,氣溫下降會刺激「下視丘」,引發「生理性飢餓」(大腦想吃飽),目的是增加熱量攝取以維持體溫。再加上聚會、尾牙等慶祝事件頻繁,很有可能連帶導致「享樂型飢餓」(大腦想吃好),即便有飽足感仍想繼續進食,導致腦內的食物噪音越發明顯。談到食物噪音,首先可釐清何謂「CIRO模型」,也就是人體從接收訊號至產生飲食行為的完整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擠痘痘竟釀敗血症!20歲男大生「肺穿10幾洞」 醫示警:危險三角區別亂擠
近日一名20歲大二學生小林(化名)因高燒、咳嗽及胸痛就醫,檢查發現肺部竟出現多個空洞,部分肺組織甚至已壞死,被診斷為「血源性肺膿瘍」。醫師指出,病因竟與他臉上一顆黃豆大小的痘痘有關。
鏡報 ・ 1 天前
龍蝦、鮑魚全上桌!王品推出奢華年菜組合,摩斯同步開賣8件組早鳥優惠開跑
王品嚴選重磅推出4大冷凍年菜套組,分別為御品豐饌開運宴、珍味團聚春饗宴、五品福饌好年宴、鮮味珍饗齊盛宴,特選龍蝦、龍虎斑、鮑魚、上等烏參等奢豪食材。瞄準不同家庭需求,推出4人、6人及8人份大中小年菜套組,並新添蒜蓉龍蝦/蒸蝦粉絲煲、鮑魚海味佛跳牆、香酥芋泥鴨...
styletc ・ 16 小時前
斯洛維尼亞公投 暫緩讓協助死亡法上路
(中央社盧布里雅納23日綜合外電報導)斯洛維尼亞選民今天投票決定暫緩讓協助死亡法生效。斯國去年公投支持協助死亡後,部分保守派人士抱持反對態度,並在蒐集到4.6萬份連署後發起二度公投。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普洱茶助降血糖血脂有實證!出現「毛狀」恐藏赭麴毒素
普洱茶因其獨特的後發酵過程被譽為「歲月之茶」,不僅擁有獨特香氣,還含有茶褐素等特殊成分,臨床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患者連續補充3個月的普洱茶萃取物後,體重指數、血糖和血脂都有明顯改善。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奇美偕思科推智慧醫療 AI導入地端運算避資安疑慮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4日電)奇美醫院與網通大廠思科(Cisco)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在中風病人AI驅動照護方案中導入地端運算方式,可大幅提升運算效率,並避免敏感醫療數據上傳外部雲端面臨資安疑慮。
中央社 ・ 16 小時前特管辦法擬修 醫管團體挺監管、醫師公會有疑慮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4日電)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須經評鑑。醫管團體今天表示支持修法方向,反對以自由市場取代監管;醫師公會全聯會反對醫美診所強制納評鑑、PGY補訓溯及既往。
中央社 ・ 16 小時前卓榮泰:2026年長照3.0上路 盼照顧更多人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4日)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表示,2026年長照3.0上路,包括健康促進等8目標,如果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通過,入住機構補助將從新台幣12萬元增加到18萬元,希望照顧更多人。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噎到? 香港遊客高雄吃Buffet突昏厥 病危住ICU
一名68歲的香港籍婦人,到高雄吃一家高檔吃到飽,吃到一半突然昏厥,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後,還沒有脫離險境。一度傳出婦人是 異物梗住導致,但目擊民眾說,婦人昏倒前有頭暈嘔吐,到底怎回事? #香港籍婦人#昏厥#送醫
東森新聞影音 ・ 15 小時前
癌症骨轉移痛到無法入睡!「放療+熱治療」一週擺脫嗎啡
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癌症深層熱治療後,僅三天不再喊痛,一週後可下床走路,透過放射治療與癌症深層熱治療的結合,不僅能有效控制疼痛,還能減少嗎啡使用。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花蓮大橋13噸怪手「翻覆卡車道」 交通一度大打結
花蓮大橋今(23)日上午,發生一起13噸怪手從拖板車上翻覆的驚悚意外。翻車瞬間重量偏移,導致載運的拖板車前輪也下壓約一秒,整輛車劇烈搖晃,還差點波及對向的車輛。根據了解,疑似是因為轉彎時的離心力,導致...
華視 ・ 1 天前
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臺灣首度開啟「醫病共享決策」新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響應12 月 1 日世界愛滋日到來,今年 WHO 強調「轉型與韌性」的防治策略,呼籲各國以人為本,突破醫療與社會污名限制。在全球邁向「2030 終結愛滋」目標之際,台灣 HIV 照護正迎來一項關鍵轉變──治療不再只是醫師的單向宣告,而是透過「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Making,SDM)讓感染者擁有主導參與權。醫病共享決策以「知識、溝通和尊重」三大元素為核心,強調感染者可依自身需求參與治療選擇,與醫療團隊共同制定更貼近生活的療程。今(24)日舉辦記者會,特邀五位來自醫療、個案管理師與病友團體的專家學者共同倡議,三方一致指出:終結愛滋不僅仰賴藥物與公共政策,更需要讓感染者擁有參與治療的權利與聲音。 推動U=U 臺灣防治照護需更貼近感染者生活 目前臺灣累計 HIV 感染者逾 3.6 萬人,雖新增感染逐漸下降,在全球防治指標「92-96-95」中也持續領先,但臺灣在「病毒壓制率」仍低於亞太平均值,顯示治療成效仍有提升空間。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監事及臺灣衛福部愛滋病防治委員會委員林錫勳教授表示,治療的目標不只是壓低病毒,更是讓感染者願意持續接受
健康醫療網 ・ 16 小時前
曾智希備孕突喊卡!陳志強曝夫妻「生子願望」:許願水瓶座寶寶
「大師兄」林智勝再度號召演藝圈好友、體壇名人齊聚東華菁英高爾夫球俱樂部,盛大舉辦「益球智勝 原力榮耀」林智勝公益高爾夫球名人賽。本次活動號召眾多球星、藝人與跨界名人共襄盛舉,出席陣容群星雲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蔡淑臻金馬紅毯仙成這樣!50歲「素顏生圖」曝光 美到網友不敢信!
而最讓人驚掉下巴的是—這位「50歲女神」不只紅毯美,連日常素顏都完全不輸棚拍!她最近在IG上分享了自己做完電音雙波後的素顏生圖,鏡頭貼到不能再貼,那種8K直拍都藏不住的完美狀態,直接引發網友暴動!她自己還在文裡自嘲「沒有海芙我怎麼撐得住8K?」但照片已經證明:這不...
styletc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