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 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 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臺灣大學名譽博士楊振寧院士於2025年10月18日辭世,享嵩壽103歲。台灣大學追思楊振寧,認為他啟發無數後代物理學家,開創物理與數學歷史新頁,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台灣大學回顧,楊振寧1922 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從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後,考取公費赴美留學獲得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進入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因研究表現升任正教授。
楊振寧研究生涯最受矚目的是在 1956 年與哥倫比亞大學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稱守恆在弱交互作用中不成立的可能性,顛覆既有理論,隔年獲頒諾貝爾殊榮。不僅為物理與數學開啟歷史新頁,更被 《Physics Teacher》 期刊列為史上最頂尖的 18 位物理學家之一。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統計物理、凝態物理以及量子場論等多個領域皆有重要成果,對物理貢獻卓著;其卓越的傑出成就,啟發無數的後代物理學家,開創了物理與數學的歷史新頁,對人類文明貢獻極巨。
楊振寧於2015年臺灣大學頒授名譽博士的演講時說,「21 世紀的年輕人是非常幸福的,因為他們洽巧碰到了一個時代,是整個世界在人類的進程上突飛猛進的時代,我相信在 21 世紀臺灣大學一定能夠繼續過去的成功教育年輕人的經驗,給下幾代的年輕人帶來很好的、成功的未來」。
台大師生們對其驟然離世深感惋惜、遺憾與不捨,謹以此文追思並致敬。也會謹記楊振寧院士的期勉,如同他在學術研究上不鬆懈的治學態度,不斷自我要求向前邁進。
其他人也在看

82歲娶28歲妻!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病逝 享嵩壽103歲
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昨(17)日離世,享嵩壽103歲。他與李政道在1956年時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清華大學指出,告別式將會低調舉行,追思活動則會擇期公布。
鏡報 ・ 15 小時前
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楊振寧病逝北京 享嵩壽103歲
知名物理學家、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今(18)日傳出在北京病逝,享嵩壽103歲。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現代物理學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 病逝北京享壽103歲
[Newtalk新聞] 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今(18)日傳出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壽103歲。根據《新華社》報導,楊振寧是在18日凌晨病逝,雖前一日晚間已有傳聞,但消息隨即遭闢謠,外界推測他可能於17日病重,隔日不治。 楊振寧 1922 年生於安徽合肥,1945 年以公費赴美至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並於 1956 年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推翻當時粒子物理學的主流假設,隔年雙雙奪下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批獲此殊榮的華人。 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今(18)日逝世。 圖為楊振寧年少時。圖:翻攝自 微博 自 1970 年代起,楊振寧多次返中講學,推動中美學術交流。2004 年,他以 82 歲高齡迎娶 28 歲的中國女子翁帆,這段相差 54 歲的婚姻一度引發外界熱議。當時不少人質疑翁帆「愛的是名與利」,也有人認為楊振寧「晚年貪戀青春」。 然而,面對輿論壓力,楊振寧始終堅稱翁帆是「上帝給他的最後禮物」,形容兩人之間的關係是「美好的羅曼史」。翁帆也曾回應,丈夫改變了她的一生,「他給了我一個純淨的世界」。 多年來,翁帆始終陪伴楊振寧
新頭殼 ・ 13 小時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逝世 享年103歲
(中央社台北18日電)新華社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楊振寧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58年榮獲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曾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表示,楊振寧因病逝世。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陽明交大科研火箭發射升空(1) (圖)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研製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18日發射升空,由國科會與國家太空中心(TASA)指導,是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第10個科研火箭發射任務。
中央社 ・ 15 小時前北投麗禧 祭春酒尾牙專屬山林盛宴
北投麗禧溫泉酒店推出春酒尾牙專案以山林為幕、佳餚為序,打造專屬企業團隊的頂級盛宴,專案每桌13,800元起,每桌附果汁暢飲與紅酒一瓶,並享獨立宴會空間,讓團隊在私密雅緻的氛圍度歡聚時光。
工商時報 ・ 2 小時前

中職》猿氣滿滿 魔神樂壓制兄弟開紅盤
中職台灣大賽18日在4萬人滿場的台北大巨蛋點燃戰火,從挑戰賽逆襲晉級的樂天桃猿,顯然比衛冕軍中信兄弟更進入比賽狀態,梁家榮兩度從桃猿剋星羅戈手中敲出適時安打,左投魔神樂更繳出7局無失分好投,攜手牛棚陳冠宇、朱承洋以3比0完封黃衫軍,在7戰4勝的系列賽開出紅盤。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左轉轎車猛撞...微電車「對折」嘉義16歲少年斷魂
嘉義市發生微型電動二輪車、轎車撞擊交通事故,騎微電車的16歲少年,慘叫一聲後失去意識,送醫不治。少年的微電車慘烈對折,警方介入釐清肇責。
太報 ・ 7 小時前陽明交大「Asfaloth-2025」科研火箭旭海升空 台灣太空科技再邁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跨實驗室團隊打造的科研探空火箭「Asfaloth-2025」,今(18日)晨6時32分,於屏東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標誌著台灣學研界太空科技的又一里程碑。這是Asfaloth系列火箭第二次飛試任務(Asfaloth Launch-2),也是旭海發射場自2022年啟用以
自由時報 ・ 18 小時前
不再是「惡血」!美最新研究:最新血液檢查技術 可篩檢逾50種癌症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新型血液檢查可檢測超過50種癌症,可望加速癌症診斷並提升早期發現率。不過其他專家謹慎表示,仍需更多研究,證實它能進一步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
太報 ・ 9 小時前

金鐘60/楊謹華奪女主角獎上台「聲音都在抖」 掏紅包小抄淚謝2貴人
第60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今(18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隆重登場,頒獎典禮則由曾寶儀獨挑大樑。稍早頒出戲劇節目女主獎,此獎競爭激烈,最終結果出爐,由楊謹華擊敗林廷憶、謝盈萱、張鈞甯、柯佳嬿、曾沛慈奪下獎項。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庫克訪中已將近一周 推動蘋果AI進入中國
蘋果CEO庫克自10月13日開啟訪中行程以來,已經在中國停留近一周,期間到訪北京,與開發者進行交流,並參加政府會面。庫克18日現身上海蘇河灣參加全球財富管理論壇·2025上海蘇河灣大會,表示蘋果AI(Apple Intelligence)正在努力進入中國市場。
中時財經即時 ・ 13 小時前
攻委關鍵時刻 美司令突請辭! 上任才一年 疑為攻擊「販毒船」與海格塞斯衝突
[Newtalk新聞]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英國《路透社》等媒體報導,在美國在加勒比海域對「販毒船」進行軍事打擊以及美與委內瑞拉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當地時間 16 日宣佈,負責監督美在拉丁美洲軍事行動的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霍爾西將在今年年底退役。霍爾西隨後在一份聲明中稱,他將於 12 月 12 日從海軍退役。 報導稱,這一聲明是在霍爾西上任不到一年的情況下發佈的,他於 2024 年 11 月被任命為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是一名四星上將。英國《衛報》提到,該職位任期通常為 3 年。《路透社》稱霍爾西退役是「意外舉動」,《政治新聞網》( Politico ) 等多家媒體則稱其「突然」。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的在海面上炸毀委內瑞拉阿拉瓜火車販毒組織小艇畫面。 圖 : 翻攝自真實社交 報導稱,海格塞斯和霍爾西均未透露其退役原因。同時,據《紐約時報》報導,霍爾西曾對軍方襲擊「販毒船」表示擔憂。《路透社》則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在宣佈這一決定之前的數天裡,海格塞斯和霍爾西一直因美在加勒比海域的行動以及霍爾西是否應被解職的問題而關係緊張。 《路透社》提到,霍爾西離職的背景是
新頭殼 ・ 1 天前
藍營民調鄭麗文領先?郝龍斌批「造假」 鄭:當參考
國民主席選舉今天(18日)投票,選前之夜卻流出所謂的國民內部民調,候選人鄭麗文取得32.4%支持度,郝龍斌則是21.6%,羅智強11.7%。對此,郝龍斌批評用假民調來干擾選舉、員,這種招式不可取
中廣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研究物理的動力是好奇心」 清大緬懷楊振寧:以科學照亮世代的大師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清華大學首屆傑出校友楊振寧今天(10/18)傳出在北京病逝,享壽103歲。清大在臉書哀悼表示,接獲楊振寧辭世消息,師生深感惋惜,他曾說過「研究物理的動力,是好奇心。有了好奇心,鑽研就不難。」清華人將永遠記得這位讓人看見「好奇」力量的長者,永遠懷念這位以科學照亮世代的大師。
太報 ・ 11 小時前
地球變暗了!NASA揭恐怖後果「北半球首當其衝」
NASA最新研究指出,地球「變暗」、反射太陽光的能力正逐年下降,2001年至2024年間吸收量每十年增加0.83瓦/平方公尺,北半球吸收更明顯。專家警告,冰雪融化可能加速全球暖化,引發極端天氣、氣候升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水淹上來了!隧道凌晨開始湧水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水位高漲中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昨(17)日驚傳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形成堰塞湖,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啟動應變機制,並通報相關單位全力防範災害擴大,目前已實施道路封閉。崩塌壩體高度約50公尺,湖水已從步道溢流。根據影像顯示,今日凌晨2點多隧道中已經積水,水開始淹上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