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空出1席 有志者觀望中
雲林縣第6選區縣議員選舉應選5席,現任4人黃文祥、蔡岳儒、蔡孟真、蔡咏鍀有意尋求連任,另一人林哲凌因光電弊案審理中,外界分析應不會再參選,可能留下1席空間,目前傳出民眾雲林縣部前執行長王新堯有意參選,另民進在蔡岳儒、蔡孟真之外,可能評估再提名1人參選。
第6選區包括北港鎮、水林鄉、口湖鄉3鄉鎮,現任黃文祥、蔡咏鍀、林哲凌為無籍;民進籍有蔡岳儒、蔡孟真2人。此區綠營支持者多,之前民進曾占3席縣議員,但藍營也有固定支持者,黃文祥、蔡咏鍀被歸類為泛藍。林哲凌原為民進籍,2022年因光電弊案宣布退。
黃文祥、蔡岳儒、蔡孟真為資深議員,選民服務受肯定,均有意尋求連任。蔡咏鍀也爭取連任,但外傳也不排除由其妻現任北港鎮代會主席黃美蘭接棒,情況尚不明朗。林哲凌在擔任口湖鄉長期間,涉向光電業者索賄,一審判10年,上訴二審遭駁回,政壇人士分析由於林有案在身,參選可能性低。
一旦林哲凌不再尋求連任,第6選區將出現1席空間,不過至目前僅傳出曾選過縣議員未果的王新堯有意再參選,此區因老將票源穩定,新人參選發展空間相當有限,加上民進有可能推出人選搶第3席,因此眾人尚在觀望中。
第6選區因人口減少,本屆縣議員席次由6席減為5席,民進在第6選區有3席實力,蔡岳儒與蔡孟真都曾拿下選區最高票,2人穩紮穩打,連任看好。黃文祥長期經營地方,大本營水林鄉更是其鐵票倉,連任應無問題。蔡咏鍀與黃美蘭都有死忠支持者,不論由誰參選均有勝算。最後1席由誰出線,仍有待後續觀察。
其他人也在看

周佳琪爭取連任 綠盼奇兵再現
屏東縣綠色執政逾20年,卻一直無法攻陷藍營鐵票倉屏東市,而近2屆屏東市長選舉民進都搶先敵營確定人選、積極布局,不過,面對國民籍現任市長周佳琪明年確定爭取連任,綠營至今遲遲無人表態。綠營人士形容,這次彷彿在復刻民國94年、98年的「奇兵戰術」,盼能打出一場漂亮選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新勢力竄起 楊梅區議員選戰悄開打
桃園市楊梅區應選4席議員,生活區分為楊梅、埔心、富岡、高榮,因五楊高架完工、鄰近竹北及各工業區,交通便利,新移入人口多,明年大選有多數外來年輕選票,面對新型態人口要如何贏得選戰,考驗各市議員參選人。目前楊梅區藍綠及無籍議員各有1席,地方上流傳的網路民調僅針對國民、民進人選,未提及無籍、民眾有意參選人,儘管目前各勢力角逐不明顯,但有數位新秀摩拳擦掌。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多元耕耘、冬季用氣助力 油電燃氣族群 Q4添利
油氣價格波動趨緩,加上現金股息等業外挹注,油電燃氣族群第三季營運多穩健走堅,全國、大台北、欣天然、新海、欣高及北基,第三季獲利聯袂季增報喜。綜觀前三季獲利除新海以EPS 2.3元奪冠領先,欣高、台汽電、大汽電、全國、欣泰、大台北、欣雄EPS均逾1.5元。時序邁入冬季用氣需求旺季,營運有機會更上層樓。
工商時報 ・ 1 天前鳳凰颱風水災後 蘇澳11/24起環境清消杜絕病媒蚊孳生
宜蘭縣蘇澳鎮遭逢鳳凰颱風水災後,仍在持續復原,鎮公所訂於明天(24日)起針對鎮轄公共區域啟動災後環境清潔消毒,工作人員將持煙霧機徒步清消,杜絕病媒蚊孳生。蘇澳鎮公所提醒鎮民,噴藥消毒當天,請關閉自家門窗,避免藥劑飄入家中,勿將食物及衣服晾曬於戶外,並留意家中幼童、寵物,請勿接近噴藥區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花蓮徐榛蔚明年卸任 吉安鄉長想接班面臨多人卡關
花蓮縣長徐榛蔚將屆滿2任8年,吉安鄉長游淑貞被視為接班人,有意問鼎2026年花蓮縣長選舉,不過挑戰者眾,各方陣營都想卡關,縣議員魏嘉賢積極佈署,已掛看板低調宣傳;縣議長張峻也動作頻頻;另方面,民進雖未決定人選,但已加強擴大操作反傅崐萁勢力,不排除透過結盟、合作求勝的可能。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小心公親變事主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拋出「台灣有事」引爆日中衝突,儘管高市嘗試以「推進日中戰略互惠想法未變」滅火,陸方仍要求收回言論。高市確實有權堅持論述,但她若是言行一致,就該著手修改或廢止《中日建交公報》,才能讓「台灣有事」之說有理直氣壯的基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古都台南將有「新風貌」!陳世凱宣布鐵路地下化明年將通車 台鐵新增2通勤車站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如火如荼進行中,交通部指出,預估明年12月軌道切換至地下通車及啟用台南地下車站,台鐵也將新增林森站...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新北議員選戰 政二代躍躍欲試
新北市因應人口增加,預計下屆市議員席次將由66席增至68席,加上受到本屆市議員轉戰立委勝選、上屆資深議員落馬與資深議員面臨世代變化、交替,不少「政二代」有意接班參選,在地方上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催生首位女縣長 勝選關鍵有二
明年金門縣長選舉之爭逐漸浮出檯面,國民立委陳玉珍兼任金門縣部主委,掌握選舉布局;前縣長楊鎮浯近期動作頻頻,再爭縣長大位意圖明顯,一旦同為藍營的2位金門政壇重量級人物「網內互打」,內部整合與尋求宗族支持將是勝選關鍵。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濫訴無解 教團批毀師滅校
教師團體多次抗議之下,教育部終於預告「校事會議」相關辦法修正草案,新增不接受匿名投訴等規定,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仍不滿,嚴厲譴責草案是在「毀師滅校」,無助解決學校困境,憂心甚至會變本加厲,治絲益棼。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處理台日關係 「不是吃壽司就好」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台灣有事」發言遭大陸報復,賴清德總統日前在社群平台PO出大啖壽司的照片聲援,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22日表示,台灣面臨不對稱位置或壓力問題,要很細膩的去處理,民眾覺得很惶恐很不安時,政府不應該再對著人民訴說自己的委屈,應該具體行動跟承諾,「不是只吃壽司、喝味噌湯就好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秦祥林現身大巨蛋 滿頭銀髮帥度不減
70年代華語影壇巨星、一代小生秦祥林旅居美國多年,近日專程返台力挺「臺北大巨蛋 民歌大團圓」演唱會。久違的秦祥林22日被直擊攜手老婆曹昌莉低調坐在台下,77歲的他雖已滿頭白髮,依舊帥度不減,透露來看演唱會很開心,他興奮地舉起右手比讚,更熱情揮手向粉絲們打招呼。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賴總統緬懷黃百韜 未提抗日事蹟
日前國民主席鄭麗文追思白色恐怖受難者,其中包括共諜吳石,引發爭議,賴清德總統22日在臉書發文,緬懷民國37年11月22日徐蚌會戰中殉國的將領黃百韜,強調該場會戰短短66天內犧牲約55.5萬名國軍生命,「緬懷這段歷史,是為國奮戰的國軍官士兵袍澤,而不是共諜」;國民批評賴清德「選擇性失憶」,只敢讚揚黃百韜「打共」的經歷,方便民進高喊「抗中保台」攫取政治利益,未提黃抗日事蹟,充滿虛偽與算計。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誹謗王美惠是小三 嘉市議員助理判3月
民國113年總統立委大選前,嘉義市民進籍議員林煒軒的李姓助理在網路發文,內容貶損同立委王美惠是小三、市議員黃敏修準備砸5千萬元選議長、前市議員江熙哲持槍介入議長選舉等被控誹謗,一審判決無罪,二審台南高分院認定李男未經審慎查證,率爾發表文章,貶損3人的人格、名譽與社會評價,依加重誹謗罪判刑3月,可上訴。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鄭朝方選2026新竹縣長? 港媒分析藍營潛在人選戰力
新竹縣長楊文科兩任屆滿,2026藍綠白將派誰參戰引發議論。有評論認為,副總統蕭美琴21日突現身竹北市參觀市場恐是為竹北市長鄭朝方挑戰新竹縣長寶座暖身,並分析鄭的潛在對手,直言綠營若提前徵召布局,藍營也恐會加速決定對戰人選,全力守住新竹縣。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院版財劃法 25日朝野首波攻防
行政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亮相後,在野態度備受關注。民進團書記長陳培瑜22日呼籲藍白理性討論外,並透露立法院長韓國瑜21日曾找藍委賴士葆、林思銘與政院官員交換意見。賴士葆表示,政院承諾25日會把各縣市試算表送往立院,等看到試算後,國民團再決定是否繼續審查;民眾團則直接表態,將退回政院版草案。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胡佛研究員:李登輝訪美 導致美台關係失衡
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22日舉辦「2025年李登輝紀念學術討論會」,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表示,1995年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導致美國檢討對台政策;美國國安會亞太事務主任蘇葆立認為,讓李訪美,已讓台美關係「失去平衡」,華府主政者認定,一旦兩岸發生衝突,把美國推下水,將導致無法預測的嚴重後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最後機會?烏克蘭:將與美國在瑞士磋商、討論結束戰爭
美國政府擬定的28點俄烏和平計畫,經媒體連日披露內容後,引發熱議。烏克蘭國安會主席烏梅洛夫(Rustem Umerov)22日表示,基輔當局將在瑞士與美國舉行磋商,討論如何結束俄烏戰爭。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