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台15年如一日 德議員用真誠與義氣寫下德台情誼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9日專電)擔任德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15年的資深議員威爾許,近日獲外交部頒授「睦誼外交獎章」。他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將持續推動台灣成為國際社會的平等夥伴,因為「台灣是一個令人驕傲的國家,值得這樣的尊重。」
威爾許(Klaus-Peter Willsch)7日獲頒第295號「睦誼外交獎章」。該勳章由外交部在1991年創設,表彰長期支持台灣、促進國際友誼的外國人士。
授獎儀式在柏林中華民國國慶酒會舉行。威爾許致詞時難掩激動,表示自己參與友台工作是出於真誠信念,而非為了獲得任何表彰,如今看到15年努力並非毫無影響,心中十分感動。
64歲的威爾許是現執政基民盟(CDU)資深國會議員。2009年起擔任德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近年德國連續在世界衛生大會(WHA)發聲支持台灣、台德關係日益升溫背後,都可見到他的身影。
●成長於冷戰時期 受自由精神感召挺台
威爾許在柏林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回憶,自己成長於分裂的德國,一直關注台灣的發展。雖然當年德國的處境與今日台灣不同,但台灣所代表的「爭取自由精神」深深吸引著他。「面對龐大的紅色中國,台灣仍堅持自由與民主,這讓我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邊。」他說。
在前總統馬英九任期就推動德台雙邊議會交流的威爾許,見證台灣多次政權和平轉移。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參加台灣建國百年慶典,以及前總統蔡英文卸任、賴清德總統就職的典禮。
他表示,「台灣能在不同政間和平交接政權,展現了成熟民主的力量。這不只是政治口號,而是真正落實在制度運作與日常生活中。」
威爾許也細膩觀察台灣社會:「我特別欣賞台灣的整潔、秩序與人民的快樂。即使長期面臨威脅,台灣人依然保持樂觀與熱情,非常令人敬佩。」
●俄烏戰爭爆發第一時間關心台灣 謝志偉:他是真朋友
威爾許在15年間結交不少台灣朋友。現駐歐盟兼比利時的前駐德代表謝志偉告訴中央社,早在他赴德就任前就認識威爾許,「無論對執政或在野的訪客,他都一樣熱情,是一名充滿義氣的『台灣真朋友』。」
謝志偉回憶,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時,嗅覺敏銳的威爾許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提醒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可能對台海局勢產生連鎖效應,建議台灣要提前思考應對之道。
2021年台灣發生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奪走49條人命。謝志偉說,威爾許當時在週末主動來電慰問,關心台灣情況,表示「如果有任何需要協助的地方,務必要讓他知道。」這份真摯關懷令駐德團隊深受感動。
威爾許的義氣也不只展現在官方場合。謝志偉說:「有時候我臨時找他幫忙,他接到電話後就騎著腳踏車直接趕到駐德代表處。」
今年8月底謝志偉卸任駐德代表,當天聯邦議會議程滿檔的威爾許,也在最後一刻趕赴餞別會,細數多年來並肩推動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與德方對「一中政策」解讀搏鬥的點滴與情誼。
●隨性也堅定 威爾許挺台無懼外界壓力
這樣的隨性與真摯,也在專訪中表露無遺。當天國慶酒會有逾400名貴賓出席,現場難覓安靜處,威爾許主動協助記者尋找訪談空間,隨性坐在堆滿雜物的工作人員置物間,主動關心孤身採訪的記者是否需要幫忙拿作業工具。
親切友好的威爾許,也有強硬的一面。2022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北京大動作譴責並在台海周邊軍演。幾天後,德國國會友台小組率團訪台,引起中方強烈抗議。
威爾許當時是赴台成員之一,面對德媒詢問是否擔心激怒中國,他堅定回答:「德國國會議員決定去哪裡,不需要北京批准。」
訪問最後,威爾許再次重申這份支持自由與民主的信念。記者詢問他是否有想對台灣說的話,威爾許表示,「台灣是亞洲自由與法治的燈塔,請務必繼續守護這一切。」
本屆國會因被綠捷足先登負責台灣的國會跨派工作小組,威爾許不得不卸下擔任15年友台小組主席職務。
他承諾,只要仍在國會任職,就會繼續是友台小組的一員,努力推動台灣成為國際社會中的平等夥伴。他頓了頓,語氣轉為柔和地說:「因為台灣是一個令人驕傲的國家,值得這樣的尊重。」(編輯:陳慧萍)1141009
其他人也在看

臺北祈福感恩音樂會 樂興之時管絃樂團、一點草木 臺北車站搶先演出
「2025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主場活動將於十一月十五日(星期六)在太魯閣臺地盛大登場,為了活動宣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十月九日特別北上,下午二時搶先在臺北車站候車大廳舉辦一場祈福感恩音樂會(見圖),邀請大家造訪太魯閣,欣賞一整天峽谷藝術音樂季精彩的演出。祈福感恩音樂會由將在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主場中演出的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及一點草木排笛演出,一連約30分鐘西方古典及傳統樂器的演出,吸引許多民眾駐足欣賞。太管處處長劉守禮表示,太管處每年秋天都會舉辦太魯閣峽谷音樂節,邀請國內及花蓮在地知名的音樂團體到太魯閣戶外演出,觀眾可以在太魯閣山水美景中席地而坐,邊聽音樂邊賞美景,太管處希望透過音樂節引領大家體驗太魯閣之美,也一直都深受大家的喜愛。他指出,今年的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有別以往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藍籲堰塞湖應另定重建條例 下週擬提逕付二讀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9日電)行政院會通過「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修正草案,追加匡列新台幣250億元,挹注堰塞湖調查及災民安置。國民團總召傅崐萁今天指出,颱風跟堰塞湖重建屬性不同,應單獨制定重建條例。據了解,國民團下週擬將「堰塞湖重建條例」草案逕付二讀。
中央社 ・ 1 天前
自嘲在參加俄烏戰爭 郝龍斌控「對手之一」動用境外勢力網軍鋪天蓋地汙衊
國民主席選舉倒數9天,候選人郝龍斌晚間在臉書以給「對手」的公開信形式,暗批「當我的競選對手之一」動用境外勢力的網軍,鋪天蓋地汙衊他,讓自己更堅定、明白參選原因,「相信謊言最後總會以特別方式拆穿自己」。
太報 ・ 1 天前

駐日代表處國慶酒會!日本政商界大咖雲集
雙十國慶即將到來,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週三(8日)先在東京舉辦國慶酒會,日本政界、商界等重要人士齊聚一堂,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孀安倍昭惠女士也來到現場,為台灣國慶祝賀。而將率團參加我國雙十盛會的日本自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韌性預算審查》欲砍11億海研預算 翁曉玲未到場提案送協商
立法院財政等6委員會今聯席審查「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114年度至116年度)」,朝野立委共提出237案。其中,國民立委翁曉玲提案刪減海洋委員會辦理海洋地形、海床災害潛勢及水文監測近11億元。在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說明後,由於翁並未在場,國民團書記長林沛祥在尊重翁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喊雙北大贏才有機會贏!郝龍斌轟對手:講的一畚箕 做沒一湯匙
國民主席即將於10月18日改選,候選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勤跑行程爭取支持,今晚(9日)在文山區景後街舉辦政策說明會,現場聚集超過400名員,他致詞說,這場選戰是國民危急存亡的時刻,自己起步晚,有些地方已經輸定了,但是希望雙北員票大贏,用北部的票補上中南部的票,「我才有機會贏、一定要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藍營2客家大咖重磅表態:力挺「這1人」當國民主席
國民主席將在10月18日進行投票改選。候選人之一的郝龍斌今(9)日赴新竹縣請益,獲得縣長楊文科和前縣長邱鏡淳的力挺,這有望增加客家員對郝的支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25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11月15日登場 北車今搶先祈福演出
[Newtalk新聞] 「2025太魯閣峽谷藝術音樂季」主場活動將於11月15日(星期六)在太魯閣台地盛大登場,為了活動宣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太管處)今(9日)特別北上,下午2時搶先在台北車站候車大廳舉辦一場祈福感恩音樂會,也邀請大家11月15日造訪太魯閣,欣賞一整天峽谷藝術音樂季精彩的演出。 太管處長劉守禮表示,太管處每年秋天都會舉辦太魯閣峽谷音樂節,邀請國內及花蓮在地知名的音樂團體到太魯閣戶外演出,觀眾可以在太魯閣山水美景中席地而坐,邊聽音樂邊賞美景,太管處希望透過音樂節引領大家體驗太魯閣之美。他指出,今年的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有別以往,一方面是邀請到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到太魯閣演出,另一方面則是今年將原本1天的音樂節改為系列音樂季,從8月一路連綿至主場11月,每月皆有2天周休在太魯閣開唱。 0403地震過後從救災、搶通到復原的過程,至今仍一直受到許多政府機關、民間團體、媒體和熱心民眾的協助與關注。經過這些時間,太管處持續推動復原工作,太魯閣也漸漸回復以往榮景,為感謝至今地震後各方的關心與支持,以及向民眾告知太魯閣可以再度深入玩樂旅遊,因此特別到台北以這場小型的感恩音樂會及藉媒體
新頭殼 ・ 1 天前華航6度執行太空任務 運送福衛八號首顆衛星赴美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9日電)華航第6度榮膺載運國家人造衛星赴美任務,昨晚協助國家太空中心(TASA)載運「福爾摩沙衛星八號」首顆衛星至美國洛杉磯機場,再運送至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由SpaceX基地發射。
中央社 ・ 1 天前以哈衝突為美國敲響警鐘 蓋拉格籲警惕中國威脅
(中央社華盛頓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聯邦眾議員蓋拉格說,以色列遭哈瑪斯襲擊的慘痛經歷,為美國提供一些教訓。他說,以色列因自滿,曾以為戰爭永遠不會來臨,美國在台灣議題上會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
中央社 ・ 1 天前
【雁默專欄】鄭麗文的誤判 張亞中的錯噴
雁默/自由撰稿人 因為涉及高市早苗的言論,選情疑似出現變化,鄭麗文給自己挖了一個不必要的坑,引起部分支持者的疑慮,讓鄭不得不多花些時間圓她自己的說法。 這是選舉策略上的誤判,相信鄭麗文上了寶貴的一課,什麼事可以做卻不能說,而時機往往是一切的關鍵。 個人猜測,由於藍營宮廷派與綠營試圖將鄭麗文往「紅統」的光譜推,因此鄭希望透過一些政治表達,將自己往中間路線挪移,...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美削減援助致資金短缺 聯合國將削減25%維和部隊
(中央社紐約聯合國總部8日綜合外電報導)1名聯合國高層官員今天指出,主要因美國削減援助導致資金短缺,聯合國將被迫在全球削減約25%維和部隊。
中央社 ・ 1 天前
認遭郝龍斌、鄭麗文夾擊 羅智強喊擊敗棄保:我是最大公約數
參選國民主席的立委羅智強今(9日)在臉書發文,擊敗棄保,「逆轟高飛」,坦承遭對手鄭麗文、郝龍斌夾擊,強調自己才是世代交替、安心可靠的最大公約數。
太報 ・ 1 天前日本國民民主若與自民談組閣 支持組織反對
(中央社東京9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在野國民民主的支持組織「日本勞動組合總聯合會」(日文為日本勞動組合總連合會,簡稱連合)會長芳野友子,昨天表明「不接受」該探詢與自民協商聯合執政。
中央社 ・ 1 天前

威爾許參與柏林聲援台灣活動 (圖)
威爾許(中)2020年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參與「與台灣同行」遊行,呼籲德國社會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威爾許並致函時任衛生部長史巴恩(Jens Spahn),強調「在疫情蔓延之際排除台灣,是極為輕率的作法」,籲請德國政府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