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迷思!服藥後喝酒「隔2小時也沒用」 藥師示警:嚴重恐引發休克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呂洪瑋/綜合報導
不少民眾都有吃藥要避免飲酒的觀念,但部分人會誤以為服藥與飲酒只要「相隔2小時」就沒問題,但藥師提醒,此觀念是危險的迷思,藥物與酒精即使相隔數小時仍可能在體內產生交互作用,輕則副作用加劇,嚴重恐引發休克。
藥師洪正憲近日在臉書專頁「藥師洪正憲-藥就趁憲在」指出,「藥和酒間隔2小時就安全」的想法是常見的危險迷思,實際上,藥物在體內可能停留數小時到數天,而酒精在體內的半衰期約4至5小時,即使錯開飲酒與服藥時間,多數情況下兩者仍會在體內相遇,導致藥效失衡或副作用加劇等不可預期的交互作用。
他進一步說明,若藥物與酒精同時作用於身體,可能引發各類危險反應:
1. 鎮靜安眠與抗憂鬱藥物:與酒精併用會抑制中樞神經,恐造成極度嗜睡、反應變慢,嚴重時甚至呼吸抑制或昏迷。
2. 止痛藥:普拿疼遇酒會增加肝臟負擔,NSAIDs類藥物則提高胃出血與胃潰瘍風險。
3. 慢性病藥物:降血糖藥搭配酒精可能誘發低血糖;抗凝血劑如warfarin則容易提高出血風險。
4. 抗生素:metronidazole與部分頭孢菌素會與酒精會產生「類戒酒反應」,症狀包括臉紅、心悸、噁心,嚴重者恐發生休克。
針對安全間隔時間,洪正憲建議至少間隔12小時才較保險;若使用像disulfiram(戒酒錠)這類特殊藥物,即便停藥後兩週也不能碰酒。
他強調,最安全的作法就是「用藥期間完全避免飲酒」。若本身有習慣性飲酒,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才能確保用藥安全,避免因交互作用造成嚴重後果。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喝酒會加重酒糟鼻的症狀嗎?
孩子換尿布有咔嗒怪聲?醫:恐是髖部問題 及早發現避免終生跛行
一整天又痛又累 全身都不舒服?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讓身體停不下來!
其他人也在看

吃藥後別喝酒!藥師揭迷思「間隔2小時也沒用」:嚴重恐休克
吃藥後應避免飲酒,但有民眾卻誤認為「錯開時間」就沒問題。對此,藥師洪正憲表示,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迷思,因為藥物進入體內後並不會馬上消失,可能停留數小時或數天,而酒精同樣需要經過肝臟分解,就算「錯開」服用,藥物和酒精依舊可能在體內碰頭,導致藥效失衡或副作用加劇,嚴重可能導致休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藥隔2小時喝酒沒事?他揭危險迷思「4種藥風險高」嚴重恐休克
洪正憲指出,藥物進入體內後,會歷經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等過程,可能停留數小時到數天不等;而酒精同樣經由肝臟分解,半衰期約為4至5小時。也就是說,即便服藥與飲酒時間錯開兩小時,仍有高度機率在體內交會,引發潛在危險。藥師提醒,部分藥物與酒精交互作用尤其嚴重,...
CTWANT ・ 1 天前假日急症中心使用略增 部分據點擬支援春節醫療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4日電)假日急症中心上路4週,看診人數平均成長率10%但成效待繼續觀察,為疏解明年春節期間醫院急診壅塞或特別門診不足,部分假日急症中心可扮演支援角色,相關資訊明年1月公布。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冬季紅斑性狼瘡復發高峰!中醫師分享飲食與循環保健重點
紅斑性狼瘡常見於年輕女性,尤其冬天更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臉頰泛紅的情形,若一再誤認為只是天氣冷或氣血循環不佳,可能忽略背後病程變化。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提醒,冬季是紅斑性狼瘡容易波動的季節,因氣溫驟降會使表皮微血管收縮,造成末梢循環不良,不僅手腳容易腫脹、冰冷,甚至出現類似凍瘡的紅斑。而若在此時冬令進補,食用如麻油雞、薑母鴨、當歸鴨等溫燥食物,反而可能刺激體內熱象,讓原本穩定的情況再度惡化。手腳冰冷不一定只是天氣冷 需留意自體免疫徵兆賴睿昕中醫師分享,臨床上曾有位三十多歲女性,冬季感到四肢冰冷、疲憊感明顯,觀察到她指尖發紫、關節僵硬,原以為只是循環問題,後檢查才確診為紅斑性狼瘡。因此賴睿昕中醫師提醒,若手腳冰冷伴隨關節疼痛、口腔潰瘍、不明原因發燒或臉部紅斑等,就要提高警覺,不一定只是末梢循環不佳。中醫觀點:體質差異會影響季節表現中醫典籍中,紅斑性狼瘡症候類似「陰陽毒」、「溫毒發斑」與「蝴蝶丹」。急性期常屬火熱偏盛,慢性期則以肝腎陰虛為主;冬季寒氣入體,熱毒易變寒而造成氣血運行卡滯。血滯氣阻者可考慮血府逐瘀類方以理氣化瘀;脾腎陽虛型可用腎氣丸補益腎氣。不過補益類藥物多偏溫燥,仍應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肩痛別光打針!醫警示:類固醇注射並非萬靈丹 吸菸、肝病患者風險更高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肩膀痛打一針就好?一項由高雄榮民總醫院教研部大數據中心、復健部及國軍高雄總醫院復健科醫師合作的研究發現, 肩部疼痛患者若接受「類固醇注射」,日後發生肩袖肌腱斷裂的風險竟高達未施打者的 7 倍。這項研究也提醒臨床醫師,類固醇注射並非治療肩痛的萬靈丹,需極度謹慎評估。研究同時也發現,類固醇注射治療對吸菸病患與慢性肝病病患的風險分別提高 2 倍與 3 倍,提醒民眾與臨床醫師都應重新審視類固醇注射的使用時機。 類固醇注射長期風險大 醫師應謹慎權衡 高雄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助理研究員殷君豪提到,類固醇注射確實能快速減緩疼痛、改善活動度,常被視為肩痛的「立即解方」。但從長期追蹤研究發現,類固醇注射並非完全安全無虞,醫師在擬定治療計畫時,必須更謹慎權衡利弊。對於急性發炎、疼痛劇烈或經其他治療無效的病人,注射類固醇仍有其治療價值;但對反覆肩部疼痛或上述高風險族群,第一線醫師必須更審慎評估,避免過度依賴注射。 告別「止痛針」迷思 疼痛治本在規律復健+肌力訓練 高雄榮總復健科也提醒,一般民眾常將「止痛針」視為快捷的治療方式,但多數肩痛其實透過復健運動、物理治療、藥物調整就能獲得改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剛吃飽又想吃?大腦一直在想食物? 醫揭「這因素」害的:不是嘴饞
面對天氣轉涼、以及即將而來的年末聚餐,大腦中想進食的念頭從未停歇,對於下定決心減重的族群而言可謂「如臨大敵」。若發現自己即使剛用完餐,大腦中仍充斥著「等一下要吃什麼?」、「我該不該吃甜點?」的拉扯性思緒,科學上將此現象稱之為「食物噪音」(Food Noise), 可說是不少減重者「卡關」的原因之一。 食物噪音和嘴饞有何不同? 打瘦瘦筆竟能讓雜念「關靜音」 診所院長陳君琳醫師受訪指出,食物噪音與單純的「嘴饞」(Craving)不同,是一種持續的、非特定的內心辯論與難以控制的侵入性思緒,例如「我吃這個健康嗎?」、「蛋白質夠不夠?」、「還是明天再吃?」;嘴饞則是針對「特定食物」的強烈渴望,例如深夜滑到美食短影音、內心產生「我現在非常想吃炸物」的強烈衝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值秋冬交替時節,氣溫下降會刺激「下視丘」,引發「生理性飢餓」(大腦想吃飽),目的是增加熱量攝取以維持體溫。再加上聚會、尾牙等慶祝事件頻繁,很有可能連帶導致「享樂型飢餓」(大腦想吃好),即便有飽足感仍想繼續進食,導致腦內的食物噪音越發明顯。談到食物噪音,首先可釐清何謂「CIRO模型」,也就是人體從接收訊號至產生飲食行為的完整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狂購物竟是阿茲海默症作祟!婦月花6萬狂下單「尪拔電視救妻」 女兒一發文業者2小時神速出手
這起事件的轉折點來自一張社群平台X上的私訊截圖。當事人マキータ在發文中表示,母親因阿茲海默症持續進行電視購物,導致每月支出高達30萬日圓(約新台幣6萬元),家人無奈之下只好將電視電源拔除。她在貼文中感嘆「我們簡直要瘋了」,並附上一張由Japanet Takata發來的私訊...
CTWANT ・ 20 小時前
世界最大核電廠將復工 新潟「柏崎刈羽」重啟
日本政府為了穩定能源取得與價格,修改了311核災後的核電方針,從「維持最低需求」改為「最大程度活用」。在經過專門機構檢驗,以及全面升級防災措施後,日本政府獲得新潟縣政府許可,將推動縣內的柏崎刈羽核電廠重啟。這座核電廠發電規模為世界最大等級,被看好能穩定東日本首都圈用電。而日本政府與新潟縣持續宣導安全性,若之後確定復工,將是2011年福島核災後,東京電力旗下首次重新運轉的核電機組。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買了卻不開心、得到了卻空虛?科學揭「渴望與喜歡」不同之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們常常渴望更優秀的事物,例如功能更好的智慧型手機、更出眾的伴侶、更寬敞的房子等等。看到這些東西時,我們會產生想要擁有它們的想法,並且認為只要擁有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能感到幸福。 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錯覺。因為幸福並非來自於「想要的東西」,而是來自於「喜歡的東西」。所謂「想要的」(wanting)與「喜歡的」(liking)可能有所重疊,但並不完全相同。簡單來說,我們渴望的是尚未擁有的東西,而喜歡的東西則可能已經擁有,也可能尚未擁有。 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想要的東西」與「喜歡的東西」呢? 得到後卻秒失落?你可能搞錯「想要」與「喜歡」 無論是人或物品,總是在滿足自己「想要」的人,會不斷地追尋渴望的對象。但這是在自我欺騙,因為真正想要的並不是東西本身,而是「擁有它的我」。這樣的人會不斷地比較「未來擁有它的我」和「現在沒有它的我」,並且不斷想逃離「無法擁有它的我」的狀態。他們相信,如果實現或擁有了想要的東西,一定會比現在更快樂、更完整。然而,一旦真的得到或達成了,幸福感和滿足感瞬間就消失了,注意力旋即轉向其他新事物。 與此相對地,如果一個人真正喜歡某樣東西,就會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諾和諾德阿茲海默症用藥 未達試驗標準 股價大跌10%
全球藥廠龍頭諾和諾德24日宣布,其阿茲海默症口服藥在後期臨床試驗中,未能證實能有效延緩患者阿茲海默症惡化進展,受此影響,諾和諾德股價大跌10%。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立陶宛軍隊日閱兵 總統瑙塞達籲全民團結支持國防
(中央社記者游堯茹維爾紐斯24日專電)立陶宛昨天慶祝「立陶宛軍隊日」,在首都維爾紐斯大教堂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儀式,紀念軍隊重建107週年。立陶宛總統瑙塞達發表談話,強調國家面對威脅時更需團結一致,並持續強化國防。
中央社 ・ 1 天前

幸福金門多元共融!金門縣移民節多元文化活動 新住民朋友及鄉親共襄盛舉
【記者 洪美滿/金門 報導】幸福金門、多元共融114年金門縣移民節多元文化活動圓滿落幕新住民朋友及鄉親共襄盛舉
台灣好報 ・ 1 天前

綠要求超巨蛋不要過度讓利 盧不滿這是人身攻擊
台中市民進議員謝家宜、陳雅惠、張芬郁、蕭隆澤、陳淑華、陳俞融議員聯合質詢,關心巨蛋與超巨蛋執行進度。謝家宜議員表示,盧市長最一直釋放超巨蛋的計劃進度,但是否忘了現在正在動工的台中巨蛋?耗資100億的台中巨蛋,在2030年只完工蛋殼,未來會不會因為超巨蛋而減低廠商投資巨蛋意願?謝家宜說,超巨蛋的BOT案,為民間提案,而且盧市長一再表示希望在明年底前完成簽約,身為市長應為市民利益把關,要求盧市長承諾絕對不會過度讓利、損害市民利益。市長盧秀燕說,「當然不會」盧秀燕隨後也不滿表示,雖然議員的臆測對她來講是人身攻擊;台北大巨蛋歷經三任市長,也沒有人因為過度讓利而送法辦,在台灣公開透明,任何人違法就要接受法律制裁。陳淑華痛批,謝家宜議員針對超巨蛋公共政策向盧秀燕質詢,要求盧必須優先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老翁遇臨檢被要「行照」竟催油門 警拔槍壓制!他好無辜:不是叫我「先走」?
新竹市一名老翁近日晚間騎車時遇到警察臨檢,警方跟他要行照,老翁卻直接催油門就要離開,員警急得立刻拔槍壓制喝令停車,老翁則嚇得連忙表示:「是他叫我先走」,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國台語諧音造成誤會,員警也當場向老翁致歉。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天冷就手腳冰冷?其實是身體在求救!中醫師教你分辨虛實體質差異,5招自救改善手腳冰冷
許多人一到冬天就被「手腳冰冷」纏身,手像冰棒、腳像冰塊,晚上得在被窩「預熱」半天才勉強睡得著。事實上,手腳冰冷不一定是單純的天氣低溫所致。亞灣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藍涵鐘指出,在中醫觀點中,手腳冰冷不單是外在環境造成,而是體內陰陽氣血失衡的表現。造成常常腳冰冷的狀況有兩種。第一,陽氣不足,不管衣服怎麼穿......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