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滑手機超傷身?醫曝「1疾病」風險暴增67%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迎接冬天天氣轉涼,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67%。
這項刊登於《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Europe》的研究,由英國生物樣本庫蒐集近8.5萬名受試者、追蹤長達近8年。研究團隊以光感測器記錄受試者夜間光線暴露量。結果發現,夜間暴露於光線越多,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越高。若與在完全黑暗環境下睡眠的人相比,暴露在最亮光線環境的族群,風險更是整整高出整整67% 。
魏士航解釋,夜晚的人造光(LAN, Light At Night),包含手機、平板、電視螢幕光及室內照明與路燈光污染等,會干擾體內的生理時鐘,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讓身體無法進入休息狀態,進而影響胰島素敏感性與血糖代謝。如果又習慣晚睡或睡眠時間不固定,身體長期在半休息、半清醒的代謝狀態中運作,糖尿病風險自然提高。
許多人以為控制飲食與運動就能穩定血糖,但夜間光線干擾也是「隱藏的破口」。當身體的晝夜節律被打亂,不僅會睡不好,還會影響白天精神與食慾,讓人更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導致體重上升與代謝惡化。良好的睡眠與環境光線管理,應與飲食和運動並重,才能真正維持血糖穩定。
想讓打亂的生理時鐘重新回到健康節奏?魏士航建議可從4個方向調整:
1、營造適合的睡眠環境
保持臥室黑暗,必要時使用遮光窗簾或眼罩,並確保室溫舒適,有助於褪黑激素正常分泌與深層睡眠。
2、控管電子產品使用時機
睡前一小時盡量遠離手機、平板或電腦等螢幕,減少藍光暴露。若無法避免,可開啟夜間模式或使用藍光濾鏡眼鏡,以降低對大腦的刺激與對入睡的干擾。
3、提升白天的光照與活動量
白天多接觸自然光、保持規律運動,除了能幫助生理時鐘「重新校準」,也可促進能量代謝,有助改善夜間睡眠品質。
4、調整飲食節奏與內容
白天攝取足夠蔬菜與蛋白質,避免高油、高糖、高脂食物,穩定血糖曲線。睡前 2 至 3 小時不進食,減少夜間代謝負擔。
魏士航提醒,當燈光暗下,身體的修復才真正開始。若在改善飲食與作息後,仍持續出現入睡困難、晨起口渴、疲倦或體重上升的情況,就建議進一步到醫療院所進行代謝檢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今晚開始做!「小雪」易傷寒感冒 醫喊「3招秒暖全身」快存冬天能量
「陸製卸妝膏、綠藤生機護唇油」驗出蘇丹紅!14家踩雷業者曝光
日本福島食品輸台即起全解禁「免驚」?專家:食安管理必須「滾動式」
多噴3萬醫藥費!他赴日旅遊突尿不出來「攝護腺腫成4倍」竟感冒藥惹禍
其他人也在看
女嬰出生臀部帶大肉球 醫師: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4日電)台中市1名女嬰出生時臀部帶著直徑16公分的大肉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今天表示,這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隨著懷孕週數成長,經手術切除530公克腫瘤,女嬰目前正常成長。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全球首例人染H5N5亡 衛福部:無人傳人風險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後死亡的病例,衛福部長石崇良23日表示,目前沒有人傳人的風險,但仍呼籲民眾出外旅遊時避免接觸禽鳥。疾管署已於今年4月將該州列為新型A型流感「第一級:注意(Watch)」的旅遊疫情建議地區,因H5N5對一般民眾風險低,暫不調整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新北幼兒公托量全國之冠 侯友宜表揚255位專業托育人員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23)日表示,托育人員專業細心的照顧,讓新北市的孩子獲得最好照護,雙薪家庭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在職場貢獻。市府昨日舉辦「114年嬰幼兒照顧人員及托嬰機構表揚大會」,共計255位專業人士與177家優質托育服務單位獲獎。 侯友宜誠摯感謝所有托育人員長期的付出,並指出孩子的照顧工作極具挑戰。家長與長輩的關切與...
匯流新聞網 ・ 7 小時前
響應「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 新竹馬偕協助癌友延續未來希望
政府為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保障生育權,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補助18至40歲的乳癌及血液癌患者進行取卵或取精保存。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響應政策,成為新竹縣市具資格執行該方案的醫療院所之一,盼協助癌友在治療前預留生育力,讓生命的希望得以延續。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院長翁順隆表示,許多年輕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前,並不了解藥物可能對卵巢或精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若能在治療開始前完成醫療性凍卵或凍精,不僅能減少日後的遺憾,也為治療後的人生預留更多選擇與可能。血液腫瘤科主任許彥寧指出,過去臨床上常見年輕病患在治療後才得知化療可能導致不孕。「我印象很深刻,十多年前有位19歲女大學生罹患淋巴癌,當時醫師告訴她治療後將無法生育,她只是淡淡地說沒關係。現在回想起來,若當時有這樣的生育保存觀念與資源,也許她就能多一個選擇。」許主任表示,仍有許多患者因資訊不足或病情緊急而錯過凍卵、凍精時機,希望透過政府補助與醫院跨科合作,讓乳癌及血液癌患者在確診初期即可由主治醫師轉介至生殖醫學中心,迅速完成評估與保存。一般外科主任張建仁補充,隨著醫療進步,乳癌治癒率明顯提升。目前院內已建置完善的轉介流程,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
今開放普發1萬「郵局領現」!首週單雙分流、2族群不受限 注意事項總整理
普發現金1萬元自本月5日開跑,今年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造冊發放」5種方式,其中郵局臨櫃領現於今(24)日開放全台作業,以下《鏡報》為您整理郵局臨櫃領現注意事項:
鏡報 ・ 8 小時前
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手肘疼痛不只是「網球肘」 微創關節鏡手術助復原
35歲的C小姐是一名會計師,日常工作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三年前開始出現手肘外側疼痛。起初只是偶爾痠痛,但隨著工作量增加,疼痛頻率逐漸升高,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她曾到多家診所就醫,被診斷為「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接受過物理治療、震波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症狀雖能暫時緩解,但疼痛總是反覆發作,讓她感到十分困擾。C小姐後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採用微創關節鏡手術恢復良好,兩週後即可開始進行伸展訓練,三個月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均明顯改善。她開心地表示,終於不用再擔心手肘痛到拿不動東西!陳重宇醫師表示,C小姐經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MRI)後發現,除了肱骨外上髁炎外,還合併肘關節滑膜皺襞增生與軟骨軟化。這類結構性病因若僅以「網球肘」的治療方式處理,往往難以根治。陳重宇醫師解釋,「網球肘」是最常見的手肘外側疼痛原因之一,主要由重複使用手腕伸展或抓握動作引起,造成肌腱慢性拉扯與微小撕裂,導致局部發炎與疼痛。常見症狀包括抓握無力、提重物時疼痛等。治療上,初期可透過休息、伸展運動、護具、物理治療控制症狀;若疼痛持續或反覆發作,可考慮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突發劇烈胸痛 竟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
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公股銀信用卡簽帳 搶四熱點
公股銀行今年前三季信用卡簽帳金額累計達2,471.7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與2024年同期相比呈現小幅成長。公股銀指出,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將鎖定連假旅遊、百貨周年慶、演唱會經濟及網購等四大消費熱點,招攬新戶同時,也希望促動呆戶消費。
工商時報 ・ 14 小時前失能患者省去舟車勞頓 中醫到宅針灸助長者復能
為了讓中風後遺症、骨折、退化性疾病等行動不便、難以定期到醫院治療的長者不中斷治療,高雄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與居家護理所推出「中醫到宅針灸」,把診間搬到客廳,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患者減痛、增能。聖功醫院中醫師許景勝已執行居家醫療服務多年,他表示,到宅針灸對「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與慢性疼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受國內天災影響 新北家扶園遊會募款還差3成
新北市家扶中心將於11月30日在板橋第一運動場前廣場舉辦「復古童年祭,無窮新未來」園遊會,已有近1000戶家庭報名,參與人次上看4000人。不過,受到今年國內多起天災影響,園遊會的募款情況不如預期,所需經費尚有3成缺口,家扶中心號召各界「捐款超人」支援,鼓勵受扶助的弱勢家庭。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新竹馬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 協助癌友預留生育力
為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保障其生育權,政府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補助18至40歲的乳癌及血液癌患者進行取卵或取精保存。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響應政策,成為新竹縣市具資格執行該方案的醫療院所之一,期盼協助癌友在治療前預留生育力,讓生命的希望得以延續。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14歲少女遭父鎖房內、不給飯吃…被救出「瘦剩16公斤」!急救員以為她僅6歲
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近日爆出一起駭人聽聞的虐童案,一名14歲少女在被救出時,體重居然只有35磅(約15.8公斤),瘦到被急救人員誤認為6歲孩童。警方調查後發現,少女慘遭家人囚禁在臥室多年,只要不聽話就會被沒飯吃,毆打、禁止外出更是常事,結果導致少女長期營養不良,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消息曝光後頓時引起當地關注。
鏡報 ・ 1 天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20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1 小時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南韓高中生昏迷遭多家醫院急診拒收致死 議員揭露:14家醫院「沒一間願意收他」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國會「公共管理安全委員會」的民主議員楊富南(音譯)22日從119急救中心和釜山消防局獲得的資料顯示,當日上午6時17分,釜山某高中教師發現當事學生倒地抽搐、意識模糊但仍有呼吸,立即撥打119求援。報導指出,救護人員在6時33分到場,隨即展開初步處置...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