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常委何鷹鷺忽停職忽再審 國民紀有「模糊」空間?/尤榛嚴
尤榛嚴
國民中常委、中配何鷹鷺,日前在抖音拍影片,不僅穿上毛澤東衣服,還公然宣揚「祖國懷抱」、「早日統一」等言論,國民中央考紀會立即祭出停止職處分,也讓外界質疑中央要大止血。不過何鷹鷺提出申訴、強調她應有言論自由後,副主席李乾龍稱中常會退回此案,由考紀會再行審議,何暫時保留中常委資格。此項快速轉變,不知因由如何?
這件事其實涉及程序層面、內紀律,以及政治考量幾個面向。以下是目前從公開媒體報導整理出的關鍵節點,以及可能的原因分析。
目前已知事實~
何鷹鷺身穿毛澤東衣、拍影片主張統一
她在抖音發布多支影片,身穿印有毛澤東肖像的服裝,並公開宣揚「早日統一」、「讓台灣回到祖國懷抱」等言論。
她同時表示自己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強調「為人民服務」是其信念。
國民考紀會對她祭出停止職處分~
國民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考紀會)於 2025 年 11 月 18 日開臨時會議,依「員違反紀處分規程第15條」通過對她停止職處分。 考紀會表示,要「嚴明紀,並正視聽」。
何鷹鷺提出申訴~
何鷹鷺對此處分不服,前往考紀會申訴。她強調自己的言論沒有違法,也沒有危害台灣人民的生命安全。
她認為自己身為中華民國合法公民,應有言論自由。
中常會介入、退回考紀會再議~
國民中央常務委員會(中常會)於 11 月 19 日討論後,同意受理何鷹鷺的申訴案,並決定將案件退回給考紀會重新審議。中常會還通過一項附帶決議:在申訴期間,「原處分尚未正式生效」。也就是說,她暫時保留中常委的資格。
國民官方強調程序正當~
根據國民說法,整個處理過程是按照內制度辦理。中常會退回此案並不是由主席鄭麗文單獨下令。
考紀會也指出,他們正在按照「相關規定與行政程序」繼續辦理,將依時程再次召開會議。
內、外的政治壓力與質疑~
這起事件在輿論被視為國民「兩岸議題上紅統(親中統一)風險」的一個警訊。
綠營人士批評國民用這樣的處分來「止血」,但可能只是針對中層人物,核心或高層仍未被觸動。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如果國民嚴格處理此案,能展現紀及形象,但若處分過輕或折返,又可能被外界質疑雙標。
為什麼中常會會做出退回、保留資格的決定?幾種可能解讀,根據上述事實,以及內外政治動態,可以提出幾種合理推測(但不是官方全部說法):
制度與程序考量~
中常會強調何鷹鷺提出申訴是根據紀程序來走,他們認為應尊重她作為中常委有申訴的權利。這反映中央在處理紀案件時,至少在程序上仍要「合法合規」。
傳統政若過快剝奪中常委資格、或給人「一言堂」印象,可能引起內反彈。中常會介入,可被視為平衡紀與權力核心穩定的一種方式。
政治考量 — 止血與形象控制~
國民明顯希望對這種「外顯親中統一言論」做出回應:停止職是強硬信號。這有助於向外界(尤其是中間選民、台灣社會)展示國民並非完全放任統一論述。 但在面對內中常委提出申訴後,中常會可能出於避免內部撕裂或割裂支持者的風險,尤其是那些對兩岸統一有不同看法的員,而選擇退回重審。換句話說:既要做出處分以示嚴肅,又不宜讓中常委權位立刻被剝奪,避免進一步激化內部矛盾。
但在面對內中常委提出申訴後,中常會可能出於避免內部撕裂或割裂支持者的風險,尤其是那些對兩岸統一有不同看法的員而選擇退回重審。換句話說:既要做出處分以示嚴肅,又不宜讓中常委權位立刻被剝奪,避免進一步激化內部矛盾。
責任與制度正當性維護~
若中常會一開始就堅持處分並剝奪中常委資格,可能被批為「領導層濫權」。退回考紀會重審,可以強調整個過程是制度化、透明、有申訴與反映機制的,而非「人治」。
這也有助於中央在未來面對類似爭議時,建立一套「處理框架」:公開檢舉 → 考紀會調查處分 → 申訴 → 再審。這樣既能維護紀律,也給予被處分人程序上的保障。
避免短期政治風險~
何鷹鷺身為中常委,她如果被直接剝奪職位,可能引發內部分人的反彈或分裂,特別是那些持較親中或統一傾向的力量。
同時,也可能觸及選舉布局。若在選舉季節處理不當,在兩岸溝通、統一論述上的微妙平衡,可能成為選舉話題。中央或許想在維持形象與控制風險間求取平衡。
也有觀點認為,這是國民面對兩岸統一議題敏感性的一種「政治調整」:既想安撫選民、展現紀、又不想完全割裂可能對統一有同情或不同解讀的內力量。
結論:為什麼中常會退回考紀會,讓處分暫不生效
綜合來看,中常會的決議(退回考紀會再議 + 保留中常委資格)可能是一種 折衷機制。
程序正當性:尊重何鷹鷺依制度提出申訴的權利,不草率剝奪職務。
政治平衡:一方面回應外界、維護紀;另一方面避免內部分裂,或過激處理損害內統一或形象。
形象與制度兼顧:展現國民有紀律但不是專斷、有制度但不是獨裁。
不過,先前國民考紀會通過何鷹鷺停職中常委,為何案子進了中常會時曾說「紀沒有模糊空間」,現在卻「模糊空間」乍現?所以此案最終處置如何殊難逆料。
其他人也在看

AI深偽詐騙橫行! 「她」成2025最具風險名人榜首
邁克菲公司針對全球8600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高達72%的美國人見過偽造的名人或網紅代言,其中39%的人點擊過這類廣告連結,更有10%的人遭受過金錢損失或個資被盜,平均每位受害者損失525美金(約新台幣約1萬6400元)。專家指出,詐騙集團利用粉絲對知名藝人的單向情感連結...
CTWANT ・ 14 小時前
國民團要修《國籍法》 劉世芳稱「特權修法很怪」:國籍當然是中華民國外的國籍
內政部依《國籍法》第20條要求中配政治人物放棄中國國籍,否則就解職;國民立院團近日強調,規範中配要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非《國籍法》,因此要修《國籍法》,制定「防小人條款」,保障中配參政權。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24日)表示,《國籍法》就是針對外國籍人士規範,若要特別針對中配修法很奇怪,是非常特權的條款。
鏡報 ・ 15 小時前
中配參政免棄中國籍? 盧秀燕:公職及民代唯一效忠中華民國
國民立院團要修改國籍法,中配參政免放棄中國籍,民進市議員江肇國今天下午總質詢詢問市長盧秀燕的態度,盧秀燕表示,不管是公職人員及民意代表,要以中華民國為唯一效忠的對象,所以當然應該只有一個國籍,就是中華民國,不管公職及民代有其他國籍都不應該效忠中華民國以外的國籍;中配人籍是否縮短,盧秀燕表示沒有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吳志中:台灣沒尋求跟日本簽定正式軍事同盟
[Newtalk新聞] 對於日本首相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成立安保體系下存亡危機狀態,國民立委黃仁質詢,台灣是否有意跟日本建立軍事同盟?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今(24)日說,「目前台灣並沒有尋求跟日本簽定正式的軍事同盟作法。」 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今日出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專案報告,並於活動前受訪。 對於中日關係緊張,剛從歐洲訪問回國的吳志中表示,大家所知道,他剛從歐洲回來,去了布魯塞爾、法國、德國、去蠻多國家。基本上,大家對於是把重點放在中國外交官在日本的言詞,大家是覺得是非常非常不妥,甚至有人是講說,應該是立即召回。不過當然降低衝突是很重要的。 至於是否會動武,他說,在歐洲這個地方是完全沒有提到這樣,所以他覺得現在以台灣看法,我們在國際上朋友越多越好,現在在歐洲確實是我們朋友真的越來越多,這次在柏林安全會議看到的。朋友多,他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嚇阻戰爭爆發是最重要的事情。要是戰爭衝突爆發那一切都太晚了,所以最重要是嚇阻,嚇阻包含就是大家各方面的合作。 國民立委陳永康質詢時表示,跟日方溝通,建議用「台海有事」,不要用「台灣有事」說法。「台海有事」是戰略性議題,是出招,範疇沒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國民團要修「國籍法」 劉世芳稱:這是非常特權條款|#鏡新聞
民眾維持前主席柯文哲訂立的「2年條款」,其中中配李貞秀預計將在明年2月遞補。內政部依《國籍法》第20條要求中配政治人物放棄中國國籍,否則就解職;國民立院團近日強調,要修《國籍法》,保障中配參政權。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1/24)表示,《國籍法》就是針對外國籍人士規範,若要特別針對中配修法很奇怪,是非常特權的條款。
鏡新聞 ・ 12 小時前藍推修法開放中配參政 綠營轟:效忠哪一國?
立法院國民團以「大陸非外國」為理由,擬修「國籍法」保障中配參政;民進今對此質疑為中國籍人士打破規定「開後門」,並指出我國公職必須「效忠國家」,若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中配當選公職,是要效忠哪個國家?在法律明定公民需配合情報工作的背景下,更可能引發嚴重的國安隱憂與利益衝突。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2類蔬菜」最髒!醫揭「除農藥秘訣」:吃香蕉、龍眼要先洗
不少人擔心蔬果洗不乾淨,農藥殘留可能危害健康。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醒,蔬果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物,有助於解毒,但若未清洗乾淨,可能吃下農藥,建議選擇當季蔬果、以流動水清洗、向可靠通路購買、高溫烹煮,有助於避免攝入農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暗酸祭拜吳石!賴清德諷不該緬懷共諜 鄭麗文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昨(22)日是國民革命高級將領黃百韜殉國紀念日,賴清德也在臉書表達緬懷之意,他文中強調,「我們應該緬懷的,是那些不分先來後到,為了信念與軍人的榮譽,嚴守軍紀、為國奮戰的國軍官士兵袍澤,而不是共諜」,被外界認為諷刺先前祭拜匪諜吳石的國民主席鄭麗文。對此,鄭麗文今(23)日上午出席「雲林口湖健走、步步口福」活動前受訪時回應了!鄭麗文今日上午出席雲林縣口湖鄉的「雲林口湖健走、步步口福」活動;由於鄭麗文是當地人,因此她在活動前受訪時坦言,她非常興奮,從昨天就很開心要參加活動,因為她小時候過年最期待回阿公、阿嬤家,也非常感謝鄉長的邀請。針對賴清德昨日緬懷黃百韜,內文也說應緬懷為國奮戰的國軍官士兵,而非共諜一事,鄭麗文則表示,誠心為中華民國犧牲性命,同時站在第一線捍衛國家所有英雄,不但要紀念,還要繼續秉持他們精神保衛國家。「我們不應該把國家英雄作為政鬥爭的工具、不應該消費這些國家英雄」,鄭麗文又說,也希望在記得過去中華民國風雨歷史,不要忘記先輩流血流汗。國民主席鄭麗文(中)。(圖/民視新聞)她又稱,今天身為中華民國的領導人及總統,應該時時記住、團結全中華民國、保衛台澎金馬,才是真正的使命,不要老是在內部製造敵人與裂痕,台灣經不起再繼續的撕裂,尤其更期待賴清德能停止政惡鬥,因為台灣不能再內耗。最後,鄭麗文還說,今天來到口湖,原本是雲林最窮的地方,但是看地方上即便那麼艱困奮鬥,當地人仍不斷奮鬥,使得今天雲林縣展現完全不同風貌,「人民想要安身立命、拚經濟、拚生活、拚幸福,真的不要再內鬥了」。原文出處:快新聞/暗酸祭拜吳石!賴清德諷不該緬懷共諜 鄭麗文回應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劍指鄭麗文?賴苡任今祭黃百韜 喊固守KMT核心價值該緬懷為國奮戰的國軍!賴清德發文致敬黃百韜 暗諷鄭麗文追思吳石中國通緝無效!沈伯洋現身荷蘭國際法庭 律師再諷:更打臉鄭麗文的國際笑話
民視影音 ・ 1 天前記憶與遺忘:胡風事件以及肅反七十年後的統治術
1955年的胡風事件和肅清反革命運動已過去70年,官方從未對造成這些災難的成因做出報告,也淡化提及這些事件。相反,每年,宣傳系統固定紀念「偉大成就」周年:建、建軍、建政年以及其他宣傳內容。這類國家記憶被制度化成為偽造合法性的一部分,近30多年又以效績敘事固化人們的記憶,排除任何造成人禍的記憶。 這種「紀念體系」本身就是統治術——通過控制歷史記憶和敘述,決定何為國家記憶,以此杜撰統治的正當性。將暴力與欺騙制度化,使每一代許多人只留下了短暫恐懼的親身記憶,而以「民族復興」和愛國主義主導的國家記憶被塑造成為長期記憶,並成為政治忠誠表述的樣本,同時過濾任何有關人禍的記憶。 胡風事件和肅反運動與初期的「鎮壓反革命」,都是的「階級鬥爭」劃分敵人。不過與「鎮壓反革命」不同,胡風事件和肅反運動主要是從體制內部尋找異議,製造新類型的敵人。胡風事件和肅反的邏輯後來演化為每一次增加定點的鎮壓對象,鎮壓新舊「黑類」,通過運動劃分的「黑類」或「敵人」的類型在不斷擴大,「清理階級隊伍」,公安六條劃定的21種人,「一打三反」,「清除精神污染」,「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在鎮壓拉薩抗
中央廣播電台 ・ 13 小時前

沒罷掉藍委「木馬屠城了」?!國民揚言修法「中配參政不受國籍法規範」...罷免志工:解放軍也能參政嗎?
Kenny Chen說,台灣公務員本來就不能擁有,中華民國以外的國籍,哪一國都一樣,這是現行法律,也是最基本的國安原則...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日瘋討論「高市早苗穿什麼」?他揭穿搭內幕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初在國會上拋出「台灣有事論」,瞬間惹怒中國,北京政府更是展開一連串反制行動,中日關係急速惡化;不過,根據《讀賣新聞》最新民調顯示,高市早苗的支持率達到72...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中午來開匯/不接受「國民指定當主、民眾當副」 陳智菡:不要搞得像選前分位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針對外界將《地方制度法》修法與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有關,稱之為特定條款,立法院民眾團主任陳智菡今(24)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強調,相關修法與個別政治人物毫無關聯,也與外界討論的「聯合政府」或「藍白合」無關。她指出,此次修法重點在於維持台北市身為首都的行政穩定...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變天了!「街頭有派對」台南民調續集 謝龍介「逆風」奪冠
[FTNN新聞網]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內街頭民調的「始祖」YouTube頻道「街頭有派對」繼上週日(16)公布首次2026年台南市長可能人選街頭民調(上集)後,今日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國民慶謁陵兩蔣 鄭麗文盼守護民主、區域和平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24日電)國民主席鄭麗文今天至桃園大溪頭寮陵寢謁陵時表示,希望國民能夠繼續成為保護台灣民主、捍衛中華民國、開創區域和平穩定的最重要政治力量,再創經濟的高峰和奇蹟。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盧重創未必戰2028? 國民未來可能「鄭.侯2擇1」選總統?
台中市長盧秀燕,因豬瘟防疫連連挨轟,儘管盧秀燕再度強調自己不委屈會概括承受,一再放低姿態,但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分析,盧秀燕恐怕因此重創,可能無意參選2028,他還進一步分析,這樣藍營有機會的人選,就剩下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及國民主席鄭麗文,這讓各界觀望,藍營未來2年的局勢變化。 #盧秀燕#吳子嘉#鄭麗文
東森新聞影音 ・ 5 小時前
魚精美顏針為何大受歡迎?又有什麼爭議?
多核苷酸正被譽為下一個大型護膚「奇蹟」,在多位名人坦率談論她們的「鮭魚精子臉部護理」後迅速走紅。 有人為此著迷,但也有人稱深受其害。
BBC NEWS 中文 ・ 8 小時前

中市騎樓停車2年破萬檢舉案 盧秀燕:「一個頭三個大」只有修法可解
【民眾網諸葛志一台中報導】騎樓究竟是行人的通道?還是地主的私有地?市議員張芬郁24日在市政總質詢中揭露,大里區 […]
民眾日報 ・ 9 小時前